基于科技服务功能区推进天津中心城区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 :天津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iefei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服务功能区是支撑创新发展的核心功能载体,科技服务业的专业性、多门类和功能的差异性决定了科技服务功能区细化为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空间指向.从天津发展面临的挑战、中心城区科技服务业的现状发展态势、中长期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看,需要在广域中心城区(市内六区+环城四区)因地制宜重点发展六种类型的科技服务功能区:基础研发转化创新功能区、智能科技服务功能区、产业技术研发服务功能区、专业技术服务功能区、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功能区和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功能区.
其他文献
加快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是深化对外开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应有之义.“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有利于缓解中西部地区的区位劣势,为我国内陆地区农产品对外贸易提供新的平台.实证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欧班列的开通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的增长,对内陆省份的边际影响更强,并且具有显著空间正向溢出效应,从而优化农产品对外贸易开放格局.因此,要借助“一带一路”发展契机,进一步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合作,补足基础设施短板,加强省域空间联动,持续形成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
地理邻近性能够加速货物、人才等实体资源的流动,而认知邻近性能够加速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流动.物流业集群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对不同资源的吸收水平存在差异,因而地理与认知邻近性对不同生命周期的物流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能产生不同作用.为验证这种作用差异,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在物流业集群不同生命周期中,地理邻近性和认知邻近性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地理邻近性与物流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关系呈“倒U型”变化;随着认知邻近性的提升,认知邻近性对物流业集群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不断增强.在不同地区内,地理邻近
实现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既是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高效内外双循环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76个经济体的经济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地位对我国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在发展中国家样本中更为明显.全球价值链重构虽然不具备规模溢出效应,但有着显著的结构优化效应,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创新驱动战略引领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以促进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
本文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背景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环渤海、长三角及珠三角等经济圈作为研究对象,以理论模型为基础,通过构建分层次指标体系以测算我国三大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三大经济圈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处于加速提升状态;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增长状况与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自然环境方面指标贡献率较高,社会保障方面指标居中,而成果分配等方面指标的贡献率较低,侧向反映出我国自然环境状况亟需改善的迫切性.据此本文提出降低居民收入
贸易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前经济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湖北省环境规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为研究方向,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北省1993-2018年环境规制数据进行测算,并对湖北环境规制水平和出口贸易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协整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环境规制与出口贸易具有中度正向相关关系,标准化后的环境规制水平每增加1单位,总出口额增加13.6个单位,此实证结果可以说明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对湖北省出口贸易额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
服务业早已成为北京市第一大产业,是支撑北京市经济稳定增长的主动力,北京成为全球服务业发展领先城市.本文利用北京市统计局数据,研究发现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过程中,北京市出现了“服务业之谜”现象,即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不断提升,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显著增强,但服务业的生产率相较于第二产业显著滞后;与此同时,服务业内部各部门发展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服务业部门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及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传统服务业部门发展滞后.针对北京市“服务业之谜”现象,
中欧班列是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和贸易畅通的重要载体.本文首次在此类研究中将PSM-DID与SLM方法结合,利用中欧班列完成一项大规模的自然实验,重点探究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对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邻近国家的作用更为明显,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也充分印证了上述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以期为深入推进中欧班列可持续发展、引导沿线国家通过中欧班列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提供参考.
文章以2015-2020年上市流通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在不同生命周期条件下多元化经营、融资约束与流通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当前流通企业存在普遍投资不足问题,多元化经营不仅能够减少流通企业融资约束,同时还能够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从不同生命周期角度来看,多元化经营对成熟期流通企业投资效率的边际正向影响最大,融资约束对成长期流通企业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最大.因此,处于不同阶段的流通企业,应该择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同时发挥金融部门对流通企业投资效率提升的赋能效果.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建设数字乡村,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扩大服务半径,助力乡村实业发展,契合当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但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居民缺乏金融知识、基础设施薄弱、征信体系不健全、普惠金融产品单一、金融风险复杂等,政府和金融机构只有宣传数字普惠金融知识、加强数字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征信体系、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保障农村金融环境安全,才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成为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和中心流通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一方面会对农村中小型流通企业产生“普惠作用”,另一方面则可能因为金融科技的审核机制,对发展潜力较小的农村中小型流通企业产生“挤出作用”.本文采用定积法构建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指数,采用扭曲价格指数构建了农村企业流通准入门槛指数,采用OLS和2SLS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12-2020年的观测期内,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农村流通业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策要素同样与农村流通业规模呈正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