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人文关怀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忽视个体差异、教学方法不当、缺少社会实践等问题,提出人文关怀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完善途径: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与时俱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学体系的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人文关怀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C-0089-02
对于大学生来说,高校不仅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场所,也是发挥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地点,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学生来说可以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把实现自身价值与他人价值、社会价值有机统一起来,在为实现自己的价值中联系实现民族的价值,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完成自身生命意义的探讨,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重视问题,化解矛盾,探究解决措施,才能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促进社会和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一、人文关怀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个体差异。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业、精神、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的精神指导显得尤为关键。但是,由于学生的成长模式、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性特点、发展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进而造成学生在学业压力、情感困惑、经济压力、就业竞争压力等方面的感受和程度都不同。而且不同年级的学生比如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不同专业的学生比如人文学院与理学院、男同学与女同学等面临的压力也是不一样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往往忽视这种个体差异,聚焦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要存在大班授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对于授课教师来说,存在着课程类别问题,特别是选修课,授课课时数大,教学对象人数多,总体工作量大等,这导致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解决每个学生不同的思想问题,没有更多的时间对大学生进行差异化的人文帮助。
(二)教学方法不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做到以需求为导向。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式仍然以传统授课为主,而且一般都是学生人数较多的选修课,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往往更注重的是取得学分,拿到好成绩,而一些任课教师受到年度考核因素的影响,更看重学生在上完课之后对自己的评价打分、下学期是否会有更多的学生选自己的课等,并没有真正做到引导学生科学处理自身情感问题,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另外,在课程教学中设置的大多是关于哲学层面的理论问题,不够贴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很少结合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来进行教育,教学内容略显乏味,课堂氛围也缺乏活力,授课内容缺乏讨论热点,没有真正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讲解这门课程。最后,课程教学方式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容易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造成学生对课程内容以及学校的课程教育不感兴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缺少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与社会的接触体验,是学生了解社会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不过,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直接造成学生对社会实践缺失兴趣,不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不利于学生由“校园相处模式”到“社会相处模式”的转变,更不利于学生由“校园心态”到“社会心态”的转变。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将知识有效应用在实践中,達到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更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乐观地面对生活,坚定生活的信心,提升自身的情趣,增加面对生活挫折的勇气,提升个人价值的意识。因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学过程中,社会实践不足的问题应当引起全面的重视。
二、人文关怀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完善途径
(一)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将以人为本放在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做到给了学生充分的尊重,切实地了解学生所需,解决学生的内心问题,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由于个体差异性,当前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思维方式与过往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因材施教,将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二)与时俱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学体系的建设。当前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的出现,原因之一是缺乏与时俱进的方法,也可以说是没有建立起相关的教学体系。开展关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应以科学的、全面的、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将教育与大学生心理问题实际相结合,融入人文关怀,与相关学科结合教学,不断丰富、充盈、发展教学体系。学生在校期间有任何迷惘的时候,稳定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学体系有助于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有利于学生在课程中树立主体地位的思想,进而更好地吸收课程所传授的内容,更能够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帮助自身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教学中开展座谈、游戏、户外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疏导内心压力,帮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领会知识,学习思维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精神世界建设。只有重视学生个体的精神满足,才能够实现学生的自我满足,并凸显这门课程开设的意义和价值,实现这门课程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三)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改善条件,增加相关的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建设必要的高性能场合,用新手段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环境与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为学生开展相关活动提供必备的场合和条件。另外,还要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完善该专业课程的培训考核机制,将有能力有爱心的教师不断地吸引到体制内来。同时,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相对应的资金与教师支持,将社会实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最后还要立足当下的社会状态,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加强有关新时代人才的培养方式等的系统研究,不断研究适用于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领域人才培养的规律,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落实在科学的研究中。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之间的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还处在象牙塔中,并没有很强的面对生活与自身情感的辨别和控制能力。因此,在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与建议。比如,西南交通大学开设关于两性关系的教学课程,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了解自身情感,帮助学生辨别什么样的对象适合自己,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两性关系。除此之外,还可以开设关于亲情教育的课程,以帮助高校学生正确理解与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帮助学生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辛苦和良苦用心,从而获得更加完整的平和的心态,收获更加幸福美满的家庭,同时,也有助于家长与学生之间互相理解,一定程度上减少家庭悲剧的发生。放低姿态,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仅可以在学业上帮助学生,也可以在生活和心理上帮助学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处理学习、生活、情感问题。如果教师一味地将学生认为是受教者,将学生当作接收者,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交流的主体,一味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给学生,势必会造成学生对课程的反感,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以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是育人,而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的基础上更注重人文关怀,开始关注人的感受,关注人精神层面的问题,这表明人们传统印象中较为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越来越接地气。将人文关怀理念贯彻到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因材施教;与时俱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学体系的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应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渗透人文关怀,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正确地对待他人及社会,正确地看待心理问题,正确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方法,有利于推動社会思想的发展,是大学教育进步的有效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姚春.基于人文关怀视野下成人教育的思想工作[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S1)
[2]匡婉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
[3]王金瓯.刍议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才智,2014(34)
[4]刘先锐.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视野下的“思想谘商”探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3)
(责编 卢 雯)
【关键词】人文关怀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C-0089-02
对于大学生来说,高校不仅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场所,也是发挥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地点,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学生来说可以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把实现自身价值与他人价值、社会价值有机统一起来,在为实现自己的价值中联系实现民族的价值,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完成自身生命意义的探讨,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重视问题,化解矛盾,探究解决措施,才能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促进社会和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一、人文关怀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个体差异。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业、精神、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的精神指导显得尤为关键。但是,由于学生的成长模式、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性特点、发展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进而造成学生在学业压力、情感困惑、经济压力、就业竞争压力等方面的感受和程度都不同。而且不同年级的学生比如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不同专业的学生比如人文学院与理学院、男同学与女同学等面临的压力也是不一样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往往忽视这种个体差异,聚焦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要存在大班授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对于授课教师来说,存在着课程类别问题,特别是选修课,授课课时数大,教学对象人数多,总体工作量大等,这导致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解决每个学生不同的思想问题,没有更多的时间对大学生进行差异化的人文帮助。
(二)教学方法不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做到以需求为导向。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式仍然以传统授课为主,而且一般都是学生人数较多的选修课,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往往更注重的是取得学分,拿到好成绩,而一些任课教师受到年度考核因素的影响,更看重学生在上完课之后对自己的评价打分、下学期是否会有更多的学生选自己的课等,并没有真正做到引导学生科学处理自身情感问题,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另外,在课程教学中设置的大多是关于哲学层面的理论问题,不够贴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很少结合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来进行教育,教学内容略显乏味,课堂氛围也缺乏活力,授课内容缺乏讨论热点,没有真正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讲解这门课程。最后,课程教学方式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容易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造成学生对课程内容以及学校的课程教育不感兴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缺少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与社会的接触体验,是学生了解社会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不过,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直接造成学生对社会实践缺失兴趣,不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不利于学生由“校园相处模式”到“社会相处模式”的转变,更不利于学生由“校园心态”到“社会心态”的转变。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将知识有效应用在实践中,達到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更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乐观地面对生活,坚定生活的信心,提升自身的情趣,增加面对生活挫折的勇气,提升个人价值的意识。因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学过程中,社会实践不足的问题应当引起全面的重视。
二、人文关怀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完善途径
(一)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将以人为本放在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做到给了学生充分的尊重,切实地了解学生所需,解决学生的内心问题,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由于个体差异性,当前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思维方式与过往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因材施教,将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二)与时俱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学体系的建设。当前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的出现,原因之一是缺乏与时俱进的方法,也可以说是没有建立起相关的教学体系。开展关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应以科学的、全面的、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将教育与大学生心理问题实际相结合,融入人文关怀,与相关学科结合教学,不断丰富、充盈、发展教学体系。学生在校期间有任何迷惘的时候,稳定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学体系有助于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有利于学生在课程中树立主体地位的思想,进而更好地吸收课程所传授的内容,更能够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帮助自身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教学中开展座谈、游戏、户外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疏导内心压力,帮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领会知识,学习思维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精神世界建设。只有重视学生个体的精神满足,才能够实现学生的自我满足,并凸显这门课程开设的意义和价值,实现这门课程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三)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改善条件,增加相关的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建设必要的高性能场合,用新手段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环境与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为学生开展相关活动提供必备的场合和条件。另外,还要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完善该专业课程的培训考核机制,将有能力有爱心的教师不断地吸引到体制内来。同时,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相对应的资金与教师支持,将社会实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最后还要立足当下的社会状态,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加强有关新时代人才的培养方式等的系统研究,不断研究适用于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领域人才培养的规律,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落实在科学的研究中。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之间的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还处在象牙塔中,并没有很强的面对生活与自身情感的辨别和控制能力。因此,在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与建议。比如,西南交通大学开设关于两性关系的教学课程,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了解自身情感,帮助学生辨别什么样的对象适合自己,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两性关系。除此之外,还可以开设关于亲情教育的课程,以帮助高校学生正确理解与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帮助学生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辛苦和良苦用心,从而获得更加完整的平和的心态,收获更加幸福美满的家庭,同时,也有助于家长与学生之间互相理解,一定程度上减少家庭悲剧的发生。放低姿态,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仅可以在学业上帮助学生,也可以在生活和心理上帮助学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处理学习、生活、情感问题。如果教师一味地将学生认为是受教者,将学生当作接收者,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交流的主体,一味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给学生,势必会造成学生对课程的反感,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以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是育人,而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的基础上更注重人文关怀,开始关注人的感受,关注人精神层面的问题,这表明人们传统印象中较为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越来越接地气。将人文关怀理念贯彻到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因材施教;与时俱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学体系的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应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渗透人文关怀,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正确地对待他人及社会,正确地看待心理问题,正确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方法,有利于推動社会思想的发展,是大学教育进步的有效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姚春.基于人文关怀视野下成人教育的思想工作[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S1)
[2]匡婉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
[3]王金瓯.刍议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才智,2014(34)
[4]刘先锐.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视野下的“思想谘商”探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3)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