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当前《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实际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即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完善多媒体教学方式和改進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与成绩评定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应用需求灵活设计合适的数据库,并能利用现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软件开发工具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为其今后在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诸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手段过于单一、考核方式简单等问题。为提高教学效果,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完善多媒体教学方式、改进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
1优化教学内容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材选用尹志宇、郭晴主编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SQL Server(第2版)》。全书共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第3章,讲述数据库的基本理论知识,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述、关系数据库、数据库设计;第二部分是第4~第13章,讲述SQL Server数据库基础、数据库的概念和操作、表的基本操作、数据库查询、T-SQL编程、视图和索引、存储过程和触发器、事务与并发控制、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第三部分是第14章,利用一个实例介绍了基于c#与SQL Server的数据库系统的开发过程。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教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基础。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用教材教是教教材的超越和创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内涵为教学过程中,不应当简单的执行教材,而是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来开展教学,也就是说,在保证教学目标的提前下,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相应调整与拓展。譬如,可对教材中的以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1)第3章数据库设计。教材以图书借阅管理系统设计及钢材仓库管理系统设计为例,简要介绍了系统的需求、E-R图的绘制及E-R图转关系模式。实际授课时,可使用数据库建模工具Powerdesigner来演示如何绘制E-R图(即CDM)、如何将E-R图转为关系模式(即PDM)、如何利用PDM生成数据库(正向工程)。如此一来,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第4章SQL Server基础。教材简单介绍了SQL Server2008的安装及管理工具的使用。实际授课时,可通过操作演示让学生理解实例的内涵、默认实例与命名实例的区别、启动服务的方法、服务器的名称、SQL Server默认实例的端口号、修改端口号、利用工具扫描指定IP段的1433端口,1433端口抓鸡等等。通过知识的拓展,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第7章数据库查询。教材主要介绍了简单查询、分组查询、数据汇总、子查询、连接查询。其中表名及属性名均采用中文命名,在实际授课时,建议采用英文命名。此外,本章可拓展诸如查询优化、执行计划、逻辑读、物理读、统计I/O、统计时间等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让学生掌握SQL命令,还要让学生掌握如何优化SQL命令。
4)第9章视图和索引。教材介绍索引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创建、修改和删除操作。在实际讲授索引时,可通过向表中插入数十万或数百万条测试数据,演示创建索引与否对查询效率的影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证明理论,授课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5)第10章存储过程和触发器。教材只介绍了DDL触发器和DML触发器的使用,实际教学中,可拓展登录触发器的用法及实际运用。例如,可使用登录触发器限制用户sa只能在指定的时间段及指定的IP地址登录数据库服务器。
6)第12章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本章教学时,可演示sa弱口令的扫描,利用sa账号登录数据库服务器,利用扩展存储过程xp_cmdshell在数据库服务器上执行DOS命令,如net riserwtq$wtq888/add,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wtq$/add,从而入侵数据库服务器所在的主机。通过实战,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上机实验内容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模式,将实验内容分为基础实验与综合实验。基础实验以验证性、演示性为主,教师给定实验任务及实验指导书,让学生掌握数据库基本操作。综合实验以项目驱动为主,教师提供若干个可选项目及项目需求,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分析、设计及实现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不够灵活多样,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始终以教师为中心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的主动性为忽视、甚至被压抑。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教学,不要使用“填鸭式”教学、更不要一味的照本宣科,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环节,例如让学生上台操作,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实现网络辅助教学,等等,诸如此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我认为教学除了课堂教学,还包括课外教学。走出教室、走进学生宿舍,以朋友的身份关心学生、多与学生交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只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活跃教学氛围,才能充分发挥教与学的能动作用。
3完善多媒体教学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很多课程都使用多媒体教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也不例外,多媒体课件翻页速度快、学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同时,授课节奏快、内容多,学生来不及做笔记,知识难以消化。对于数据库操作的演示,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难以看清投影画面,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为了让学生看清投影画面,可使用一款非常实用的投影演示辅助软件Zoomlt,该软件体积小、完全免费、易于使用,通过快捷键可以很方便地调用Zoomlt三项功能:屏幕放大、屏幕标注和定时提醒。例如,按下快捷键Ctrl 1,即可进入Zoomlt的放大模式,屏幕内容将放大后(默认2倍)显示,按下快捷键Ctrl 2,即可进人标注模式,鼠标会变成一个圆形的笔点,其颜色和大小可调,利用标注可突出屏幕的某一部分内容。为了让学生课后温习数据库操作,可使用专业的屏幕录像制作工具屏幕录像专家,将数据库相关操作录制成自播放的EXE动画提供给学生。
4改进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
以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考核与成绩评定主要采用“平时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的形式。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以考勤、作业、课堂表现为依据酌情给分,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笔试试卷很难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学生会过分重视考试,而忽视了实践,常常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
考虑到该课程实践性强,应加强上机考核,促进学生平时多下工夫。建议将期末考试分为理论笔试与上机考试两部分,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理论笔试成绩和上机考试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理论笔试成绩占40%。上机考试成绩占40%。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才能更全面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结束语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需要进一步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与成绩评定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应用需求灵活设计合适的数据库,并能利用现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软件开发工具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为其今后在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诸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手段过于单一、考核方式简单等问题。为提高教学效果,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完善多媒体教学方式、改进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
1优化教学内容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材选用尹志宇、郭晴主编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SQL Server(第2版)》。全书共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第3章,讲述数据库的基本理论知识,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述、关系数据库、数据库设计;第二部分是第4~第13章,讲述SQL Server数据库基础、数据库的概念和操作、表的基本操作、数据库查询、T-SQL编程、视图和索引、存储过程和触发器、事务与并发控制、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第三部分是第14章,利用一个实例介绍了基于c#与SQL Server的数据库系统的开发过程。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教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基础。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用教材教是教教材的超越和创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内涵为教学过程中,不应当简单的执行教材,而是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来开展教学,也就是说,在保证教学目标的提前下,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相应调整与拓展。譬如,可对教材中的以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1)第3章数据库设计。教材以图书借阅管理系统设计及钢材仓库管理系统设计为例,简要介绍了系统的需求、E-R图的绘制及E-R图转关系模式。实际授课时,可使用数据库建模工具Powerdesigner来演示如何绘制E-R图(即CDM)、如何将E-R图转为关系模式(即PDM)、如何利用PDM生成数据库(正向工程)。如此一来,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第4章SQL Server基础。教材简单介绍了SQL Server2008的安装及管理工具的使用。实际授课时,可通过操作演示让学生理解实例的内涵、默认实例与命名实例的区别、启动服务的方法、服务器的名称、SQL Server默认实例的端口号、修改端口号、利用工具扫描指定IP段的1433端口,1433端口抓鸡等等。通过知识的拓展,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第7章数据库查询。教材主要介绍了简单查询、分组查询、数据汇总、子查询、连接查询。其中表名及属性名均采用中文命名,在实际授课时,建议采用英文命名。此外,本章可拓展诸如查询优化、执行计划、逻辑读、物理读、统计I/O、统计时间等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让学生掌握SQL命令,还要让学生掌握如何优化SQL命令。
4)第9章视图和索引。教材介绍索引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创建、修改和删除操作。在实际讲授索引时,可通过向表中插入数十万或数百万条测试数据,演示创建索引与否对查询效率的影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证明理论,授课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5)第10章存储过程和触发器。教材只介绍了DDL触发器和DML触发器的使用,实际教学中,可拓展登录触发器的用法及实际运用。例如,可使用登录触发器限制用户sa只能在指定的时间段及指定的IP地址登录数据库服务器。
6)第12章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本章教学时,可演示sa弱口令的扫描,利用sa账号登录数据库服务器,利用扩展存储过程xp_cmdshell在数据库服务器上执行DOS命令,如net riserwtq$wtq888/add,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wtq$/add,从而入侵数据库服务器所在的主机。通过实战,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上机实验内容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模式,将实验内容分为基础实验与综合实验。基础实验以验证性、演示性为主,教师给定实验任务及实验指导书,让学生掌握数据库基本操作。综合实验以项目驱动为主,教师提供若干个可选项目及项目需求,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分析、设计及实现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不够灵活多样,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始终以教师为中心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的主动性为忽视、甚至被压抑。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教学,不要使用“填鸭式”教学、更不要一味的照本宣科,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环节,例如让学生上台操作,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实现网络辅助教学,等等,诸如此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我认为教学除了课堂教学,还包括课外教学。走出教室、走进学生宿舍,以朋友的身份关心学生、多与学生交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只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活跃教学氛围,才能充分发挥教与学的能动作用。
3完善多媒体教学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很多课程都使用多媒体教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也不例外,多媒体课件翻页速度快、学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同时,授课节奏快、内容多,学生来不及做笔记,知识难以消化。对于数据库操作的演示,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难以看清投影画面,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为了让学生看清投影画面,可使用一款非常实用的投影演示辅助软件Zoomlt,该软件体积小、完全免费、易于使用,通过快捷键可以很方便地调用Zoomlt三项功能:屏幕放大、屏幕标注和定时提醒。例如,按下快捷键Ctrl 1,即可进入Zoomlt的放大模式,屏幕内容将放大后(默认2倍)显示,按下快捷键Ctrl 2,即可进人标注模式,鼠标会变成一个圆形的笔点,其颜色和大小可调,利用标注可突出屏幕的某一部分内容。为了让学生课后温习数据库操作,可使用专业的屏幕录像制作工具屏幕录像专家,将数据库相关操作录制成自播放的EXE动画提供给学生。
4改进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
以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考核与成绩评定主要采用“平时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的形式。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以考勤、作业、课堂表现为依据酌情给分,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笔试试卷很难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学生会过分重视考试,而忽视了实践,常常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
考虑到该课程实践性强,应加强上机考核,促进学生平时多下工夫。建议将期末考试分为理论笔试与上机考试两部分,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理论笔试成绩和上机考试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理论笔试成绩占40%。上机考试成绩占40%。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才能更全面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结束语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需要进一步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