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年新闻报道看开国大典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t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1年前的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的盛大的开国大典,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对于开国盛典,媒体尤为倾心。今天,当我们重温61年前的新闻报道时,一种历史沧桑感油然而起,仿佛享受着被一股强大的历史穿透力击中而带来的震撼与激动。是的,一切伟大的东西都有一种神圣的威力:离它越远,就越是能够体验到它的宏阔与壮美!
  
  全国性大报:充满胜利者的自信和豪迈
  
  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报》无论在报道内容还是在版面布局上,都是很有韵味的。
  一是突出了新政权的领导者形象。毛泽东主席的标准像有五寸大,朱德、刘少奇等六位副主席的标准像是方2寸,均依次安排在头版,林彪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以1寸标准像依次在二版刊登(其中六人无照片)。
  二是充满了胜利者的自信和豪迈。当日二版社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指出:“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三是突出了三个“万岁”,即《人民日报》头版上方右侧的“中央人民政府万岁”、左侧的“毛主席万岁”和二版社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当天报道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结束时,时任中央政府第一任副主席的朱德在闭幕词中也是高呼“中央人民政府万岁!毛主席万岁!”在人民共和国史上,自此开始了“万岁”的叫法。
  四是展示了人民群众和各界的美好心情。当国旗图案在政协会议上通过后,“许多机关、团体、学校、商号以至民宅,立即自发去订新式国旗。光永茂实业公司一家,三天就做了四千多面。包揽做国旗的新建被服厂各单位,连明连夜地赶,也还是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顾客们成排地挤在门前急着买,一定要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时挂出来,或挂得更早一些。”这条生动的报道,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人民群众的欢欣鼓舞。
  10月2日,《人民日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毛泽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朱德总司令检阅海陆空军宣读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醒目而抢眼的大字标题,报道了首都30万军民隆重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头版右侧上方照片是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左侧上方照片是朱总司令乘吉普车阅兵;左侧下方是社论《不可战胜的人民国家》,其中说:“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都将会永远记住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中央人民政府是“唯一能够真正统一全中国、唯一能够担负新中国艰巨的建设任务的、最廉洁、最有效率和最强有力的政府。中国人民多少年来渴望着这样的政府而不可得,今天得到了。”当日第四版,全是报道阅兵和游行盛况的,图文并茂,既有飞机、坦克、大炮等阅兵照片,又有柏生、金凤等著名记者写的通讯。有一个细节甚是生动:在这万年不遇的大喜之夜,人们将此同抗战胜利日的情景加以比较,一位小贩说:“那时候才有几个人,连这三分之一还不到。共产党来了,各行各业全组织起来了,这该是有多少人啊!”这说明,当时人们的兴奋程度,已超过了抗战胜利时的心情。对阅兵队伍的报道,着墨最多的是空军和炮兵,这大约也反映出人们对强大国防力量的期待。
  当时的《光明日报》不属于我党领导,而是由其它党派主办的。然而,从《光明日报》的立场倾向看,它的“亲共”色彩非常浓厚,积极踊跃的态度甚至超过了我党领导的一些报纸。譬如,在10月1日这一天的报道中,《光明日报》的头版头条消息显得非常突出,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前所未有的大而粗的黑体,既宣示了主题,又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眼球。这9个字之大之粗,不仅超过了《光明日报》自身的报头,而且是当时任何其他报纸包括《人民日报》的标题都无法比拟的。它似乎表达了《光明日报》特别兴奋的心情,表明了站在共产党一边的鲜明立场。
  
  地方报纸:主题突出,版面语言清新而丰富
  
  地方报纸的报道中,上海《解放日报》值得称道,它的国庆报道版面安排虽略逊于《光明日报》而优于全国其它地方报纸,主题突出,照片突出,字体突出,版面语言清新而丰富。它的国庆社论《庆祝新中国诞生 保卫世界和平》也很有特点,社论开篇说道: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与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是中国几千年来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事件,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所统治的旧中国的历史时代已经结束,人民民主的新中国正开始其新的纪元。中国人民已由过去被压迫被剥削的奴役地位,一跃而为现在管理国家政权的主人翁。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在地球上站立起来了!”
  首篇国庆社论,无论是《人民日报》的,《光明日报》的,还是《解放日报》的,《新华日报》的,其基调是惊人的一致,都强调这是旧中国、旧时代的灭亡,是新中国、新时代的伟大开端。
  《新华日报》记者以素描手法,记叙了那狂欢的一刻:
  “京沪路龙头房内外的机车汽笛齐鸣,以表示庆贺与传播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消息,停泊在长江江面上的轮船也一齐唱和起来,清脆的汽笛声持续达20分钟之久。
  ……
  南京大学用6个扩音器转播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喜讯时,同学们冒雨立在扩音器前静听,声音一停,一百多支爆竹即陆续爆炸起来。四时许,六百余师生员工冒雨向新街口出发游行。在新街口广场,师生员工们尽情地扭起了秧歌,雨伞被扭坏了,帽子在空中上下飞舞,师生们真是如醉如狂。”
  这些报道把南京普通群众的新生感觉,描写得入木三分!国民党原首府南京的市民对新中国的成立如此欢欣鼓舞,可见国民党政权早已是民心丧失殆尽。
  为了庆祝开国大典,增添喜庆气氛,一些地市报纸还打破常规,毅然将国庆几天的报纸整版套红印刷出版,如《河南日报》、《全民报》、《人民报》、《大众日报》、《前锋报》、《平原日报》等等。军队系统的《前锋报》还别出心裁地在四版刊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即“义勇军进行曲”,歌词和曲谱,一应俱全,想必很受读者欢迎。
  
  外国媒体:冷热分明
  
  对新生的共和国政权而言,外国媒体和外国人士中,既有友好的,又有敌对的。友好与敌对,共同存在,这应是正常的。
  1949年10月3日的英国《泰晤士报》4版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的北京报道,说:
  “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
  报道还别有用心地说:“除了苏联,没有外国代表参加北京的开国典礼。”当然,《泰晤士报》也有一些客观报道。
  《泰晤士报》和美国的《纽约时报》、日本的《朝日新闻》等著名世界大报,几乎都在这几天的同样时刻,简单地介绍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生平。10月1日、2 日的日本大报《朝日新闻》还刊登了毛泽东、张澜、朱德、李济深、刘少奇、宋庆龄、周恩来、沈钧儒等人的照片,但未登高岗、罗荣桓等人的照片。10月4日,《朝日新闻》报道了苏联承认新中国,与国民党政府断交的消息。西方媒体中,除英国报道稍为详细外,其它国家似乎都轻描淡写,竭力缩小这一重大事件的影响。
  相反,在友好国家及其媒体中,却是另有一番景象。苏联首都莫斯科各报均刊登了中国政协首届会议的消息,并全文发表毛主席的开幕词。捷克、波兰、匈牙利和英、法、丹麦等国进步报纸亦以显著位置刊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捷共机关报《红色权力报》全文刊登了周恩来关于共同纲领的报告。波兰华沙《人民论坛报》社论说:这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阵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最伟大事件。伦敦《工人日报》社论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证明美国不是万能的;要求英国政府承认新中国。德国柏林苏占区电台称:中国政协首届会议引起了国际政界的极大注意。
  从当时《人民日报》的国际报道中获知,第一个向中共发来贺电的外国共产党是匈牙利工人党。10月1日《人民日报》二版报道:匈牙利工人党总书记拉科西致电毛主席,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早向我党致电祝贺的西方国家共产党是法国共产党和奥地利共产党。
  第一个发表专文,热烈赞扬新中国诞生的是英国共产党领袖波立特。新华社全文翻译了文章,并发了通稿。一些地方报纸,如《新华日报》10月1日全文刊登了这篇热情洋溢的长文。该文说:“毛泽东的声音响遍了世界”。
  ……
  翻阅61年前的旧报,就像是在抚摸61年前的历史。重温历史,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仿佛是贴近了历史脉搏,深切感受到历史的心跳仍然是那样地有力和强劲。61年后,记录开国大典这一历史盛事的报纸已经泛黄,文字与照片都已变得模糊,然而透过这些珍贵的报纸,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开国大典那一伟大历史时刻的庄严与凝重,可以感受到万众欢腾的盛大场面。(摘自《北京日报》)
其他文献
国务院1月11日以国函[2016]16号文,对浙江省关于报请审批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予以批复,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6年修订)》(以下简
新中国成立后,葡萄牙政府尚未与我国建交。从内地去澳门,经过拱北海关,迎面有一座牌坊式的建筑,这便是著名的关闸。古关闸是明代的中国政府修建的,目的是为了限制澳葡再向北
与PROSPEC系统类似,本系统把每个档案描述所提供的数据都划分为字段,每个字段用一个由三位数码组成的标志符标识。SPINDEXⅡ系统有下列标准的字段格式: Similar to the PRO
1976年,身在巴黎的刘香成得知毛泽东已经离世,于是就搞到了一份为《时代》杂志拍摄毛泽东葬礼的委任状。带着儿时的记忆和在西方受到的政治科学与艺术教育的刘 In 1976, Liu
<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出发,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方针,私营经济得以重新恢复,并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多年来的实践
通过园林铺装的多样化发展四个特点的阐述及各自特点的详细说明,展现了现代园林铺装形式各异、材质多变和施工工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园林铺装已经不仅仅拘泥于铺装,功能
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广大档案工作者的努力,我国建立了一系列档案工作机构,全国范围的档案馆网已粗具规模。据估计,在全国近三千个档案馆中己收藏了约三千多万卷档案。它们
1904年,清廷军机处发起了一场在全国查禁《新民丛报》、《新小说》等数十种书刊的大规模禁毁活动。长期以来,学界认为该运动发起的时间是1905年5月8日。但是,1904年多家报刊
肝硬化是常见疾病之一,约占住院患者1.22%,第一死亡原因是肝性脑病,而血氨增高又是诱发肝性脑病的重要因素[1]。近年来发现,幽门螺杆菌(Hp)在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而Hp在胃内会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长期生活工作过的老同志写的一篇回忆文章。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朴素、具体、生动的笔触,较客观地写出了在延安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