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信息技术为教育改革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课堂教学起到补充和辅助作用。只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有利于实现教学效果的理想化。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应该做到:转变观念,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学会和用好信息技术;注意发掘利用网络资源,从中吸取精华整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想象、思考、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 转变思想 利用资源 多媒体课件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进步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已经逐步进入课堂。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必然引起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变革。要想让信息技术能够真正整合到课堂教学中,使其充分发挥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促进教育创新,实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需要我们在多方面采取措施。如何使用好信息技术,使其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体现辅助作用,是广大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现将自己多年来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方面的经验总结如下几点。
一、转变思想,积极主动的用好信息技术
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来引导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和发展。只有转变观念,信息技术才有机会进入教学实践中并得以发展。如果我们还是按照旧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事教学活动,那么信息技术就成了多余的装饰品,甚至是负担。许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时常抱怨现代教育技术不实用、太麻烦。主要是他们习惯于旧的教育模式,从心里排斥信息技术,导致他们不想用、不会用、用不着、用不好信息技术。事实上,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充满活力等方面发挥了日益完善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看到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推动教育改革向前发展。只有学会和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优势,体现出对教育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广泛的学习资源。
丰富的网络资源,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为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供了帮助。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查找并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甚至可以将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与教育专家和名师进行交流,集众家之所长,提高自身教育素养。教育资源,特别是国家免费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教师准备了大量的共享教学资源。我们可以广泛搜集信息资源,从中选取适合自己使用的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等,建立自己的资源库,便于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查找和使用。比如练习题、考试题,以往教师出题大多数人都是靠手写,这种作法既费时费力,又不工整,甚至有些字迹学生还辨认不清,尤其是需要绘制图形、表格等,更是难上加难。现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找、下载高水平的习题,进行筛选、修改,然后打印出来。这样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得到一份理想的试卷,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信息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机会。现代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能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可持续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搜集与教学相关的信息,引导学生分析、处理信息。例如:上课的前一天,可以安排一些与新授课有关问题让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可以根据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各负责一部分信息的查询。必要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网址,帮助学生尽快地找到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指导分析。课后还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作业,增加一些可理解的、稍高于教材难度的课外读物和习题,鼓励一部分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通过查找网络信息解决问题。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在原有知识水平基础上又提升一步,充分发掘学习者的智力和潜力。这样一来,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教会学生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形成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三、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多媒体应用于教学中使原本枯燥无味、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直观。如化学中有关分子、原子的内部结构等微观知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也无法通过实验演示出来,只能凭借对知识的理解去想象,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九年级学生很难接受,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为今后学习化学设置障碍。即使有模型也很难形象地展示出微观粒子的运动,大部分学生只能机械记忆。利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上网查找、下载有关分子、原子的模拟图形、录像或自己制作flash动画,将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电子的分层运动、电子得失等微观粒子的运动过程形象的演示出来。借助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模拟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原本看不见的微观世界,促进学生联想,思维活动得到充分开发,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境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心中强烈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使大脑进入最佳思考状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内容。
多媒体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现在的学生生活空间相对封闭,对于教学中涉及到的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很多事物他们没有机会接触,只能靠书本学习记忆。有了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让学生看到生产生活中的画面。
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应用到复习课中,能够简化过程,提高效率。复习课,尤其是九年级下学期的中考总复习,有许多知识点和习题已经重复多次,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学习情绪低落、不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复习效率低、效果差。但这些知识对于有些学生可能还不十分清楚,有些学生即使记住了也不一定灵活运用,所以知识有必要复习,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化解矛盾。复习基础知识可以通过投影展示复习的要点提示,让学生自己总结相关知识点,然后教师指导评价,最后投影显示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一目了然。这种复习方式既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节省了教师的大量板书时间。另外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声音、背景、颜色、画面切换等特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归纳的知识体系可以利用特殊的颜色突出重点,也可以利用字体、字号不同突出层次关系,利用特殊的声音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习题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有特色、吸引人的技术效果改头换面,增加学生的新鲜感,使其乐于学习。
总之,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中已是势在必行,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充分发挥其优势。除了必备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我们还需要多研究学习怎样用好这门技术,使其真正整合到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到促进教育创新的作用。信息技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发现和使用新的教学方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转变思想 利用资源 多媒体课件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进步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已经逐步进入课堂。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必然引起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变革。要想让信息技术能够真正整合到课堂教学中,使其充分发挥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促进教育创新,实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需要我们在多方面采取措施。如何使用好信息技术,使其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体现辅助作用,是广大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现将自己多年来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方面的经验总结如下几点。
一、转变思想,积极主动的用好信息技术
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来引导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和发展。只有转变观念,信息技术才有机会进入教学实践中并得以发展。如果我们还是按照旧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事教学活动,那么信息技术就成了多余的装饰品,甚至是负担。许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时常抱怨现代教育技术不实用、太麻烦。主要是他们习惯于旧的教育模式,从心里排斥信息技术,导致他们不想用、不会用、用不着、用不好信息技术。事实上,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充满活力等方面发挥了日益完善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看到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推动教育改革向前发展。只有学会和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优势,体现出对教育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广泛的学习资源。
丰富的网络资源,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为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供了帮助。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查找并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甚至可以将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与教育专家和名师进行交流,集众家之所长,提高自身教育素养。教育资源,特别是国家免费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教师准备了大量的共享教学资源。我们可以广泛搜集信息资源,从中选取适合自己使用的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等,建立自己的资源库,便于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查找和使用。比如练习题、考试题,以往教师出题大多数人都是靠手写,这种作法既费时费力,又不工整,甚至有些字迹学生还辨认不清,尤其是需要绘制图形、表格等,更是难上加难。现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找、下载高水平的习题,进行筛选、修改,然后打印出来。这样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得到一份理想的试卷,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信息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机会。现代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能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可持续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搜集与教学相关的信息,引导学生分析、处理信息。例如:上课的前一天,可以安排一些与新授课有关问题让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可以根据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各负责一部分信息的查询。必要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网址,帮助学生尽快地找到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指导分析。课后还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作业,增加一些可理解的、稍高于教材难度的课外读物和习题,鼓励一部分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通过查找网络信息解决问题。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在原有知识水平基础上又提升一步,充分发掘学习者的智力和潜力。这样一来,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教会学生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形成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三、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多媒体应用于教学中使原本枯燥无味、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直观。如化学中有关分子、原子的内部结构等微观知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也无法通过实验演示出来,只能凭借对知识的理解去想象,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九年级学生很难接受,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为今后学习化学设置障碍。即使有模型也很难形象地展示出微观粒子的运动,大部分学生只能机械记忆。利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上网查找、下载有关分子、原子的模拟图形、录像或自己制作flash动画,将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电子的分层运动、电子得失等微观粒子的运动过程形象的演示出来。借助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模拟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原本看不见的微观世界,促进学生联想,思维活动得到充分开发,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境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心中强烈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使大脑进入最佳思考状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内容。
多媒体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现在的学生生活空间相对封闭,对于教学中涉及到的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很多事物他们没有机会接触,只能靠书本学习记忆。有了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让学生看到生产生活中的画面。
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应用到复习课中,能够简化过程,提高效率。复习课,尤其是九年级下学期的中考总复习,有许多知识点和习题已经重复多次,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学习情绪低落、不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复习效率低、效果差。但这些知识对于有些学生可能还不十分清楚,有些学生即使记住了也不一定灵活运用,所以知识有必要复习,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化解矛盾。复习基础知识可以通过投影展示复习的要点提示,让学生自己总结相关知识点,然后教师指导评价,最后投影显示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一目了然。这种复习方式既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节省了教师的大量板书时间。另外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声音、背景、颜色、画面切换等特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归纳的知识体系可以利用特殊的颜色突出重点,也可以利用字体、字号不同突出层次关系,利用特殊的声音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习题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有特色、吸引人的技术效果改头换面,增加学生的新鲜感,使其乐于学习。
总之,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中已是势在必行,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充分发挥其优势。除了必备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我们还需要多研究学习怎样用好这门技术,使其真正整合到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到促进教育创新的作用。信息技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发现和使用新的教学方法,适应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