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教学中,如何通过举例子、设悬念、演示启发、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求知欲 兴趣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热处理与金属材料性能间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因为金属材料的种类繁多,其性能又千变万化,故而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加之有些概念、现象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教学难度相对比较大。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其他专业课后续课程能否顺利地进行教学。所以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些教学方法。
一、举例教学,更易于学生理解
举例教学就是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过冷度”的教学,过冷度是理论结晶温度(熔点)和实际结晶温度之差。学生往往不明白,为什么冷却速度快了,实际结晶温度就低了呢?于是我们就给学生举一个这样的例子:这就像体育项目中我们的百米赛跑一样,当你快速跑向终点时,你能否立即就停下来?不能,我们会超过终点一段才能停下来。而你速度慢点儿跑过去,超过终点较短的距离就能停下来,而你如果步行到终点时,你会很自然地立即停下来。所以冷却速度越快,过冷度越大。经过举此例子,学生马上明白了,而且记忆很牢。如“固溶体”的教学,对于水溶液的概念,学生在初中化学课都学过,可对固溶体还不理解,固体物质怎么能溶解呢?就以糖水作比喻,水是溶剂,红糖是溶质,若是把糖水溶液结成冰,就得到了红糖在固态水中的固溶体,在合金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在固态下,合金中组元如果能相互溶解而形成均匀固相就是固溶体,于是抽象的概念就这样被形象化了。再如在讲授低碳钢的拉伸试验时,学生们都玩过橡皮筋,可低碳钢的拉伸学生不理解。我们就用橡皮筋的拉伸做比喻,橡皮筋在拉伸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弹性变形,然后发生塑性变形,最后断裂。因为橡皮筋弹性大拉伸也直观,这样学生就理解了。总之,像这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很多,不仅通俗易懂,还可增强记忆。
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悬念是指悬而未解的问题,在教学中,精心构思,巧布悬念,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试图尝试、勇于探索,使学生带着迫切要解决问题的热情,有目的地参与新课学习,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铁丝和钢丝同属铁碳合金,为什么一个柔软一个坚硬,性能差异如此之大?钢又为什么能打成农具?铁匠打好农具为什么要在水中浸一下?为什么车刀在600℃高温下照样能切削钢件?挖掘机铲斗的斗齿为什么在受到强大冲击下如此耐磨?球墨铸铁为什么能代替铸钢甚至代替锻钢做成曲轴齿轮等重要零件?黄铜为什么比紫铜强度好?通过这一串疑问,促使学生思维步步深入,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并从教材和教师讲课材料中积极主动地寻求答案。
三、演示启发,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演示教学予以学生直观形态,以直观化表象使真实化场景再现。因而通过直观表象,教师辅以恰当的提问,很容易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讲铸铁一章时,讲到铸铁中石墨存在的形状不同,对铸铁的性能有不同的影响时,教师让学生每人拿两张白纸,并且让他们动手在纸上撕出直线和圆形代表不同的石墨形状,因为铸铁是立体的,而纸是平面的,所以用直线代表片状石墨,圆形代表球状石墨。教师模仿低碳钢的拉伸试验,用手施以缓慢增加载荷,材料会产生缓慢增加的抗拉强度,然后发现直线型白纸先被撕裂。我们以此得出结论:在铸铁中以片状石墨存在的灰铸铁的力学性能最差。
四、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具有容量大、直观、容易接受的特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配上文字、图片等内容。如讲纯金属结晶、低碳钢的拉伸过程、疲劳破坏等这些由于受条件限制不能完成的过程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不过,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还要大胆创新,把学生培养成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当然,教师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特别是技工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积累经验,这样才会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阳泉高级技工学校)
关键词: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求知欲 兴趣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热处理与金属材料性能间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因为金属材料的种类繁多,其性能又千变万化,故而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加之有些概念、现象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教学难度相对比较大。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其他专业课后续课程能否顺利地进行教学。所以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些教学方法。
一、举例教学,更易于学生理解
举例教学就是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过冷度”的教学,过冷度是理论结晶温度(熔点)和实际结晶温度之差。学生往往不明白,为什么冷却速度快了,实际结晶温度就低了呢?于是我们就给学生举一个这样的例子:这就像体育项目中我们的百米赛跑一样,当你快速跑向终点时,你能否立即就停下来?不能,我们会超过终点一段才能停下来。而你速度慢点儿跑过去,超过终点较短的距离就能停下来,而你如果步行到终点时,你会很自然地立即停下来。所以冷却速度越快,过冷度越大。经过举此例子,学生马上明白了,而且记忆很牢。如“固溶体”的教学,对于水溶液的概念,学生在初中化学课都学过,可对固溶体还不理解,固体物质怎么能溶解呢?就以糖水作比喻,水是溶剂,红糖是溶质,若是把糖水溶液结成冰,就得到了红糖在固态水中的固溶体,在合金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在固态下,合金中组元如果能相互溶解而形成均匀固相就是固溶体,于是抽象的概念就这样被形象化了。再如在讲授低碳钢的拉伸试验时,学生们都玩过橡皮筋,可低碳钢的拉伸学生不理解。我们就用橡皮筋的拉伸做比喻,橡皮筋在拉伸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弹性变形,然后发生塑性变形,最后断裂。因为橡皮筋弹性大拉伸也直观,这样学生就理解了。总之,像这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很多,不仅通俗易懂,还可增强记忆。
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悬念是指悬而未解的问题,在教学中,精心构思,巧布悬念,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试图尝试、勇于探索,使学生带着迫切要解决问题的热情,有目的地参与新课学习,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铁丝和钢丝同属铁碳合金,为什么一个柔软一个坚硬,性能差异如此之大?钢又为什么能打成农具?铁匠打好农具为什么要在水中浸一下?为什么车刀在600℃高温下照样能切削钢件?挖掘机铲斗的斗齿为什么在受到强大冲击下如此耐磨?球墨铸铁为什么能代替铸钢甚至代替锻钢做成曲轴齿轮等重要零件?黄铜为什么比紫铜强度好?通过这一串疑问,促使学生思维步步深入,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并从教材和教师讲课材料中积极主动地寻求答案。
三、演示启发,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演示教学予以学生直观形态,以直观化表象使真实化场景再现。因而通过直观表象,教师辅以恰当的提问,很容易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讲铸铁一章时,讲到铸铁中石墨存在的形状不同,对铸铁的性能有不同的影响时,教师让学生每人拿两张白纸,并且让他们动手在纸上撕出直线和圆形代表不同的石墨形状,因为铸铁是立体的,而纸是平面的,所以用直线代表片状石墨,圆形代表球状石墨。教师模仿低碳钢的拉伸试验,用手施以缓慢增加载荷,材料会产生缓慢增加的抗拉强度,然后发现直线型白纸先被撕裂。我们以此得出结论:在铸铁中以片状石墨存在的灰铸铁的力学性能最差。
四、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具有容量大、直观、容易接受的特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配上文字、图片等内容。如讲纯金属结晶、低碳钢的拉伸过程、疲劳破坏等这些由于受条件限制不能完成的过程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不过,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还要大胆创新,把学生培养成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当然,教师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特别是技工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积累经验,这样才会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阳泉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