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各种新技术投入生活实用的过程,几乎总是遵循着“技术—习惯—技术”这样的规律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一环的“买买买”,同样概莫能外。
人们购物习惯的上一次大幅度改变,源动力来自个人电脑的普及与互联网的兴起,实体购物变成了电脑购物。而当移动互联网时代降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成为新宠,人们的购物习惯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挂牌出售,酒香不怕巷子深
“网上购物”首先闯进人们的生活,是在互联网最先普及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仿佛一夜之间,网民们开始知道有个叫“淘宝”的网站,上面有全国各省的各类商品上架出售。被视为B2C代表的京东商城,成名之路大同小异。
那时网购主要以“多”取胜,天南海北各个厂家的商品都可以经由一个搜索引擎被呼叫出来。商品数量多也就意味着选择余地的大幅拓宽,俗话说“货比三家,免致后悔”,货比十家、百家之后,心理上的满足感无可言喻。所以当时人们把网购叫做“淘”,形容此种购物方式的乐趣恰如其分。再辅以“分类搜索”、“精确搜索”这种程度的技术升级,已经足够让使用者感到满意—毕竟,当你有了明确想要网购的东西,往往只怕网上没得卖,谁会担心选择的余地太多呢?
搜索与推送的进化
然而,网购中的“选择困难症”毕竟还是渐渐浮出了水面,这不单单是因为进入网购渠道的商家爆发增长,更大的原因来自购买终端的改变。
在传统互联网时代,台式机显示器尺寸的总体趋势是越来越大,鼠标操纵越来越贴合人体的舒适感,满满一屏的商品用鼠标一拉到底非但不会造成困扰,反而有种独特的爽感。但到了移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时代,主流的智能手机屏幕不过五六英寸,平板电脑也就十英寸大小,和台式机时代的挥斥方遒完全不是一个画风……
此消彼长,依赖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者开始对过大的网购信息量感到“吃不消”了,网购行业不得不开始了新一轮的自我升级。而对于曾经错过如淘宝京东一样成为巨头机会的科技公司,第二轮机会悄然降临了。
对网络上的海量商品进行分流、遴选,这事儿很早就有人在做了。“什么值得买”由博客起家做到手机APP,鲜明特色就是它的“人工遴选”。站长发送的大部分是中外B2C网站的“白菜价”商品信息,优惠时段限制、国外网站优惠码、使用方法指导等信息则是该站的“杀手锏”。定位清晰,目标明确。
对目标范围更大的C2C购物网站来说,分流网站的作用更像是买卖双方的特价信息交换场。比如把“9块9包邮”打造成招牌的“折800”网站,卖家在上面发布特价信息吸引购买,买家去那儿就是目标非常明确的“捡便宜”。
当网购血拼的阵地从台式机转移到移动智能终端时,这些网站纷纷闻风而动,各自抓紧了使用者心目中的某一项需求,开始了抢占智能手机桌面的战斗。也有不少细分用户的电商,抓住这个机会推出了自家的购物App,比如只卖礼品或者只卖水果,因其目标专一、步骤简洁更符合智能终端的使用习惯,也不乏成功分一杯羹的例子。
买对不买贵!比价与监控
挖东西、慢慢买、盒子比价网(以数码电器类比价为特色),本质上都是和一淘网一样的全网购物搜索引擎,只是在搜索结果的进一步筛选上进行了优化。真正最受使用者欢迎的比价软件,例如惠惠购物助手、如意淘、购物党……几乎都是以浏览器插件形式出现的。
插件形式的比价软件好在哪?就好在它“贴心小棉袄”式的使用体验。如果以人际关系来打比方,用比价网站就好比人有疑难、再主动去询问专业人士,而比价插件则好比随身秘书,随叫随到随问随答。我个人甚至认为,在网购模式的发展进化中,比价插件才是第一个全程跟踪、贴身服务的雏形。对于现下的一个网购熟手来说,购物前的纵向比价(站内历史比价)和横向比价(跨购物网站比价)几乎已经成为标配技能。
一键支付:智能移动终端网购的“命门”
用智能手机网购,看上去比电脑更加“随时随地”,但体验到底好不好?谁用谁知道。
旧金山移动支付公司Stripe联合创始人John Collison说:“智能手机普及开来之时,人们给购物网站做出了新版本,减少了空白处,但整个体验却是完全照搬过去,因而运行很糟糕。”
不能忍的地方包括:在小屏幕上看不清商品;配送和支付方面的选项点击很麻烦而且容易出错。而在整个网购链条中的任意一步,不管看起来有多么的微不足道,都有可能会让消费者犹豫,放弃下单。
某市场研究机构的结论如下,“我们发现购物行为已经很大程度上地转向了移动端,但人们在移动端的网购支出跟所花费的时间并不成正比。”
关于这个问题,以提供购买按钮(也称为“可购买图钉”)为主业的Pinterest公司是这么运作的:用户在Pinterest应用内输入信用卡号码以及购物细节;看到想要购买的东西时,直接点击“购买”即可,与此同时,零售商会被告知履行订单出货,以及接受基于信用卡或者苹果支付服务Apple Pay的支付。这种技术到底能不能推广尚未可知,而移动终端购物的真正优势,也的确在其他的地方。
投其所好,从智能手机开始
收集记录购买者的口味爱好、近段时间正在购买什么,以便投其所好向她(他)推送可能会感兴趣的商品,这种做法也早已不新鲜了。举个例子,当你在淘宝上选中一双耐克球鞋,看看网页最下方的滚动商品推荐吧!那里会出现若干定位相近、品牌未必相同的球鞋—不能排除有人就是在这一眼之间看中了另一双阿迪达斯,从而改变了主意。这样的“察言观色”并不局限于某一个购物网站内部,当你使用搜索引擎查询某个关键字、当你在社交软件比如微博上浏览你感兴趣的内容,你的“兴趣”都有可能被网站记录下来,并成为向你推荐的风向标。
这种由网站进行的收集行为一旦过界,是非常容易招致反感的,而同样的事情如果由封闭性更好的APP来做,可能就要容易接受得多。比方说,人们往往愿意在手机上保存网络支付的密码,可在电脑(特别是公用电脑)上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场景化服务与LBS服务
然而移动终端能做到的并不仅仅于此,以移动APP“买么”MyMall为例,它的特色功能之一就是场景化服务—根据用户需求的实际应用场景,智能匹配相关商品。如某位用户想野外露营,只需填写露营人数、年龄、亲密关系、预算、登山时间、地点、注意事项(如胃痛、腰疼、特别冷、爱吃什么、不要什么)等,APP就会为你列出需用物品清单。而基于LBS支持,则可为使用者匹配最佳线下体验服务点……总之,一切以让用户能更“懒”为前提。
有理由相信,未来京东、天猫、亚马逊等网购平台会致力于打造更有优势的渠道与平台,而运营、分销与导购的活儿会交给网购的增值运营商们,不仅是因为它们更加了解消费心理,而且也是庞大行业必将细分出的重要环节。
人们购物习惯的上一次大幅度改变,源动力来自个人电脑的普及与互联网的兴起,实体购物变成了电脑购物。而当移动互联网时代降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成为新宠,人们的购物习惯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挂牌出售,酒香不怕巷子深
“网上购物”首先闯进人们的生活,是在互联网最先普及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仿佛一夜之间,网民们开始知道有个叫“淘宝”的网站,上面有全国各省的各类商品上架出售。被视为B2C代表的京东商城,成名之路大同小异。
那时网购主要以“多”取胜,天南海北各个厂家的商品都可以经由一个搜索引擎被呼叫出来。商品数量多也就意味着选择余地的大幅拓宽,俗话说“货比三家,免致后悔”,货比十家、百家之后,心理上的满足感无可言喻。所以当时人们把网购叫做“淘”,形容此种购物方式的乐趣恰如其分。再辅以“分类搜索”、“精确搜索”这种程度的技术升级,已经足够让使用者感到满意—毕竟,当你有了明确想要网购的东西,往往只怕网上没得卖,谁会担心选择的余地太多呢?
搜索与推送的进化
然而,网购中的“选择困难症”毕竟还是渐渐浮出了水面,这不单单是因为进入网购渠道的商家爆发增长,更大的原因来自购买终端的改变。
在传统互联网时代,台式机显示器尺寸的总体趋势是越来越大,鼠标操纵越来越贴合人体的舒适感,满满一屏的商品用鼠标一拉到底非但不会造成困扰,反而有种独特的爽感。但到了移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时代,主流的智能手机屏幕不过五六英寸,平板电脑也就十英寸大小,和台式机时代的挥斥方遒完全不是一个画风……
此消彼长,依赖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者开始对过大的网购信息量感到“吃不消”了,网购行业不得不开始了新一轮的自我升级。而对于曾经错过如淘宝京东一样成为巨头机会的科技公司,第二轮机会悄然降临了。
对网络上的海量商品进行分流、遴选,这事儿很早就有人在做了。“什么值得买”由博客起家做到手机APP,鲜明特色就是它的“人工遴选”。站长发送的大部分是中外B2C网站的“白菜价”商品信息,优惠时段限制、国外网站优惠码、使用方法指导等信息则是该站的“杀手锏”。定位清晰,目标明确。
对目标范围更大的C2C购物网站来说,分流网站的作用更像是买卖双方的特价信息交换场。比如把“9块9包邮”打造成招牌的“折800”网站,卖家在上面发布特价信息吸引购买,买家去那儿就是目标非常明确的“捡便宜”。
当网购血拼的阵地从台式机转移到移动智能终端时,这些网站纷纷闻风而动,各自抓紧了使用者心目中的某一项需求,开始了抢占智能手机桌面的战斗。也有不少细分用户的电商,抓住这个机会推出了自家的购物App,比如只卖礼品或者只卖水果,因其目标专一、步骤简洁更符合智能终端的使用习惯,也不乏成功分一杯羹的例子。
买对不买贵!比价与监控
挖东西、慢慢买、盒子比价网(以数码电器类比价为特色),本质上都是和一淘网一样的全网购物搜索引擎,只是在搜索结果的进一步筛选上进行了优化。真正最受使用者欢迎的比价软件,例如惠惠购物助手、如意淘、购物党……几乎都是以浏览器插件形式出现的。
插件形式的比价软件好在哪?就好在它“贴心小棉袄”式的使用体验。如果以人际关系来打比方,用比价网站就好比人有疑难、再主动去询问专业人士,而比价插件则好比随身秘书,随叫随到随问随答。我个人甚至认为,在网购模式的发展进化中,比价插件才是第一个全程跟踪、贴身服务的雏形。对于现下的一个网购熟手来说,购物前的纵向比价(站内历史比价)和横向比价(跨购物网站比价)几乎已经成为标配技能。
一键支付:智能移动终端网购的“命门”
用智能手机网购,看上去比电脑更加“随时随地”,但体验到底好不好?谁用谁知道。
旧金山移动支付公司Stripe联合创始人John Collison说:“智能手机普及开来之时,人们给购物网站做出了新版本,减少了空白处,但整个体验却是完全照搬过去,因而运行很糟糕。”
不能忍的地方包括:在小屏幕上看不清商品;配送和支付方面的选项点击很麻烦而且容易出错。而在整个网购链条中的任意一步,不管看起来有多么的微不足道,都有可能会让消费者犹豫,放弃下单。
某市场研究机构的结论如下,“我们发现购物行为已经很大程度上地转向了移动端,但人们在移动端的网购支出跟所花费的时间并不成正比。”
关于这个问题,以提供购买按钮(也称为“可购买图钉”)为主业的Pinterest公司是这么运作的:用户在Pinterest应用内输入信用卡号码以及购物细节;看到想要购买的东西时,直接点击“购买”即可,与此同时,零售商会被告知履行订单出货,以及接受基于信用卡或者苹果支付服务Apple Pay的支付。这种技术到底能不能推广尚未可知,而移动终端购物的真正优势,也的确在其他的地方。
投其所好,从智能手机开始
收集记录购买者的口味爱好、近段时间正在购买什么,以便投其所好向她(他)推送可能会感兴趣的商品,这种做法也早已不新鲜了。举个例子,当你在淘宝上选中一双耐克球鞋,看看网页最下方的滚动商品推荐吧!那里会出现若干定位相近、品牌未必相同的球鞋—不能排除有人就是在这一眼之间看中了另一双阿迪达斯,从而改变了主意。这样的“察言观色”并不局限于某一个购物网站内部,当你使用搜索引擎查询某个关键字、当你在社交软件比如微博上浏览你感兴趣的内容,你的“兴趣”都有可能被网站记录下来,并成为向你推荐的风向标。
这种由网站进行的收集行为一旦过界,是非常容易招致反感的,而同样的事情如果由封闭性更好的APP来做,可能就要容易接受得多。比方说,人们往往愿意在手机上保存网络支付的密码,可在电脑(特别是公用电脑)上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场景化服务与LBS服务
然而移动终端能做到的并不仅仅于此,以移动APP“买么”MyMall为例,它的特色功能之一就是场景化服务—根据用户需求的实际应用场景,智能匹配相关商品。如某位用户想野外露营,只需填写露营人数、年龄、亲密关系、预算、登山时间、地点、注意事项(如胃痛、腰疼、特别冷、爱吃什么、不要什么)等,APP就会为你列出需用物品清单。而基于LBS支持,则可为使用者匹配最佳线下体验服务点……总之,一切以让用户能更“懒”为前提。
有理由相信,未来京东、天猫、亚马逊等网购平台会致力于打造更有优势的渠道与平台,而运营、分销与导购的活儿会交给网购的增值运营商们,不仅是因为它们更加了解消费心理,而且也是庞大行业必将细分出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