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抖落身上的泥沙”素材运用指导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y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弘一大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一头驴掉进枯井里,主人用尽办法都无法将驴解救出来。最后主人决定放弃这头驴,把枯井填平,将驴埋掉。随着泥土不停落下,驴明白了主人的用意,在井底发出了绝望的哀鸣。过了片刻,驴停止了哀鸣,开始不停地将身上的泥沙抖落到脚下,垫高井底。最后,驴子靠这种方法走出困境,获得了重生。
  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请以“抖落身上的泥沙”为题,写一篇文章。
  【名师题解】
  一、仔细审题,精准解读。
  题目中的“泥沙”,不仅指故事中的驴子所遇到的真实的泥沙,还喻指生活中人们所遭遇到的困难、困境、挫折等。这一层比喻义,是解题的关键。“抖落”是一个动词,是人们遭遇到困难、困境、挫折之后心理状态的一种呈现,其实就是要我们正视困难、困境,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困难、困境、挫折等转化成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阶梯,从而朝着既定的目标(理想)努力前进。
  二、精选素材,描绘画面。
  生活中有好多类似的场景,我们可以将其精心选为素材:体育训练中的失败,阅读竞赛中的不如意,演讲比赛的折戟,郊游中不幸崴脚而错失风景等,都可以写进文章中去。如郊游中自己不慎崴脚了,心情压抑,后来因同学的开导心情渐渐开朗,由先前想放弃到现在想独自完成任务,最后在同学的帮助下,自己和同学一起顺利到达目的地,还产生了独特的心理体验: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丧失了前行的斗志。
  三、领悟内涵,升华主旨。
  无论文章中描写的对象是什么,最终都要回归到自己的感悟中来。也就是说,在困难、挫折等面前,我们应该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行动,并由此得出文章的主旨: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挫折是难免的,但关键是我们要有“抖落泥沙”的勇气和行动,要把困难、挫折转变成道路上奋力前进的阶梯和财富,这样,我们才会充满蓬勃的生命力,才能走向远方,人生才会绚丽多彩。
  【推荐素材】
  素材一:著名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中的主人公叫福贵,生在富贵人家。但是他嗜赌如命,后来家底儿输光了,父亲气死了。福贵终于洗心革面,和村里的春生一起经营起了皮影戏。然而好景不长,福贵与春生都被国民党的军队拉去当了壮丁,饱受战争的苦难。当他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家中,福贵才知道母亲已去世,女儿凤霞也因生病成为了哑巴。然而,生活总得继续。到了“大跃进”时期,福贵的儿子在玩耍的时候,被当上区长的春生开车不小心给撞死了。多年以后,福贵的哑巴女儿凤霞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二喜,两人喜结良缘。然而,不幸总是不肯放过福贵一家。不久,凤霞生下一子,却因难产而死……面对一生的磨难,富贵总是以超强的“活着”的意志面对着这一切,承担着这一切!
  素材点拨:《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已经有了撒手人寰的资格和理由,但他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苦难、不幸,甚至是灾难时,依然选择了坚韧和顽强——活着。灾难打击不了,疾病压迫不垮,面对各种不幸,他能够以超强的毅力和勇气去面对,将一个普通人的坚强与坚韧诠释到了极致。或许,活着才是人战胜磨难的最终目标。
  素材二:李桂芝,1993年出生于江苏省泗洪县。由于母亲是盲人,她先天双目失明。她的父母亲想把她送人,李桂芝的大伯舍不得她,便把她抱回了家。10岁时,她开始烧火做饭、洗衣服,照料古稀的伯父(养父)。14岁那年,李桂芝的人生遇到了转机,她被泗洪县残联选中学习游泳。她悟性好,加之刻苦,成绩突出,很快就入选省队,到了省队后,她更是刻苦训练,她想用好成绩来回报养父。她懂事、孝顺,把教练、好友给的零食省下来寄给养父。2012年伦敦残奥会,李桂芝取得一银一铜的成绩。2016年6月,她备战里约残奥会,在一次训练时,因一脚踩空而跌倒,导致骨折,医生说至少要休养3个月。谁知20天后,李桂芝用塑料袋将右脚裹起就下水训练。2016年9月13日,在里约举行的第15届残奥会上,李桂芝获得了女子S11级50米自由泳冠军。
  素材点拨:一出生,李桂芝就注定是一位与光明无缘的人,但她并没有失去希望和信心。她懂事,有孝心,也很勤劳,为家人分担。到了游泳队,她更是珍惜难得的机会,刻苦训练。最终在里约残奥会上,她获得了冠军。残疾并不可怕,灾难也不可怕,只要有一颗拼搏奋进的心,终会把残疾等灾难踩在脚下。
  素材三:1938年,林俊德出生在福建省永春县的一个偏僻山村,靠着政府的资助,17岁的林俊德打着赤脚,考上了浙江大学机械系。从那时起,林俊德就暗下决心:学好本领,报效祖国!1960年,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国防科委下属某研究所。报到的第二天,领导将他推荐到西北的一个核试验场。26岁的林俊德担任首颗原子弹冲击波机测仪器研制小组组长。没有实验设备,更没有技术资料,他卻不畏惧,利用有限的资源埋头做研究。他用自行车轮胎和闹钟制成的自主高科技仪器,在1964年10月16日15时的首颗原子弹爆炸时,收集到了宝贵的爆炸冲击波数据。此后,他和战友们坚守大漠,默默攻关,研制出一系列装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核爆炸冲击波机测体系。从1964年到1996年,32年来,中国进行了45次核试验,林俊德全部参与。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林俊德院士永久地闭上了眼睛。遵照他的遗愿,他的遗体埋在了罗布泊的马兰核试验基地。
  素材点拨:林俊德将军,英雄埋名五十年,在极其恶劣的环境里,没有退缩,而是迎接挑战。他研制出“自助设备”,冒着生命危险,测量出核爆炸冲击波数据,让中国挺直了脊梁。他是一位真正用信念撑起生命尊严的军人。他一生为国,铸就成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致死攻坚,绽放成死亡之海的倔强马兰。
其他文献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的长篇小说,以19世纪初乡镇朗伯恩的乡绅贝内特家二女儿伊丽莎白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述英国的乡村生活与人情世故。  《傲慢与偏见》可以说是英国版的乡村爱情故事了,恐怕它和《飘》都是中学生们人手一本的爱情圣经,可是,这本书的出版并非一帆风顺。《傲慢与偏见》是作者奥斯汀的第一本小说,可是写完后,它并没有立刻得到出版商的青睐,完稿于1796年,却一直到1813年才得以出
你经历过孤独吗?在最好的朋友有了新的好朋友的时候,在考试之前面对书山题海的时候,在父母无法理解你的选择的时候……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一书围绕“孤独”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大部分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或是接触到的事情和问题。你也许会惧怕和厌恶孤独,可孤独从来不是失败,那只是一段安静的有关于你的独处时光,当你义无反顾地穿过孤独,你会看到新的友谊、远处光明的未来,以及一直陪伴在你左右的不
印象中,那是大片大片的火烧云。颜色很亮,缠绵着仿佛直到世界尽头。  我是会在窗边痴痴地趴着看火烧云的,等着眼前出现那一片烂漫,然后颠颠地去厨房叫爷爷:“火烧云上来了,可以去散步了!”爷爷笑咪咪地说:“好,你去换衣服,我还有几只碗,洗完就带你出去。”  于是,扑进房里,蝴蝶结、小发夹、花裙子,一样一样地安在身上;再打开一个小小的铁皮盒子,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币。想来那时每天的傍晚都是在雀跃中度过的
伫立揽月桥畔,静观流水潺潺向东流,才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初夏湿热的季风拍打着我的脸颊,我的心也是这般燥热。  期中考试的失利如阴影一般笼罩着我,使我不得脱身,厚重的浓雾在我的身旁交织缠绕,好似泥沼一般。  将手插进裤袋,怀着沉重的心情故作轻松地在校园里信步,偶然一瞥,竟遇见了那葱茏的槐树。  皎月东升,洒满一片银光。那株槐树便幽幽吐露微香,钻入我的鼻腔,沁满我的心脾。翠叶在遒劲的枝头俏
【模拟金题】  请以”回味”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1.抒写生活,真情实感。2.内容与民俗节日、传统文化相关。3.文体不限,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校名。  【思路导引】  《现代汉语词典》对“回味”的解释为:从回忆里体会。“回”:指向过去,可以写过去的人、事、物等;“味”:品味,体味,体会,咀嚼。“回味”既有“回忆”也须有“体会”。可以从以下角度构思写作:  1.从传统节日入手
童年悄悄溜走,我仿佛能听见她的叹息。如今,我已是翩翩少年。  少年的心总是很大,要装的东西很多,我只是偶尔梦回年幼时的星空。  也是夏天,我去乡下外婆家消暑。每天,我都会跟外婆去田野上玩耍。夏日的田野是一片绿色的海洋,禾苗青翠欲滴,阳光从路边香樟树叶的缝隙间倾泻下来,点点细碎的光与影打在我的额头上,映红了我的脸。我捧着外婆的大碗茶,听蝉鸣阵阵,任外婆用毛巾轻轻擦去鬓角的汗珠,那么的惬意。  难忘的
作为创新无止境,我们的梦想也无止境,我们的北斗也是无止境。  ——杨长风  《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度科技人物杨长风,现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是包括杨长风在内的几代北斗人不懈努力的结果。2000年4月17日,我国在国际电信联盟组织争取到轨道位置和频率资源,按规定必须要在7年有效期内发射卫星并成功收到信号。北斗二号立项的时候是20
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古慧晶,在最近的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夺得汽车机电维修赛项目的一等奖,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参加此类赛事并夺冠的女生。17岁的古慧晶干脆利落的動作、娴熟过人的技术,让网友们纷纷献上赞美,称其为“宝藏女孩”。  关于职业选择,一直以来,在人们心中都存在着种种刻板印象。但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适合男性的职业”或“适合女性的职业”,只存在“适合自己的职业”。  不
有一种神奇的旋律,我每天倾听,却不厌,因为它在我记忆深处,埋下了美好,使我时刻把它当作一种享受。  故事要从我好小好小的时候说起。  那时我还是个小孩儿。凌晨,月未落,东方泛白,家近旁的青山朦胧,杜鹃的叫声顺着打开的窗潺湲着来到床边,小孩儿抖抖脑袋醒了。“布谷,布谷……”声音荡漾在屋子中,荡漾进小孩儿心里。他已无半点困意,蹦下床,用力蹬着小腿爬上窗台。“布谷,布谷……”多美的旋律啊!小孩儿把窗打开
凌晨一点。  从窗帘透进来的昏暗的月光在卧室里打转,我看见它恍恍惚惚地映照在墙上我挚爱的蝴蝶标本上。在静穆的月光里,在睡不着的时候,一个人更容易触摸到思想的边缘。  正是蝴蝶翩翩的夏季,耀眼的光曾照着草丛里那些飞舞的精灵,梦幻的舞蹈,五彩斑斓的翅膀在阳光下折射出万道金光。而在我卧室的墙上,就挂着这样两对曾沐浴过阳光的迷离的翅膀。它们像彩虹一样梦幻而深远,又像碧潭一样幽静澄澈。时间在它们这里留下了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