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术教学不仅仅是绘画,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将美术教学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实现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大幅提高,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着重讨论审美教育给美术课程带来的改变,以及如何在美术课程中有效开展审美教育。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审美教育 教学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美术教学的要求更加严格,美术教学必须改变传统观念,过去以写生为主的固有绘画技巧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现代美术教学要通过绘画和艺术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实现个性化发展。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绘画,现阶段美术教学是集绘画、欣赏、手工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课程,是为了打造德、智、体、美、劳全方位人才的艺术课程。但是,当前的美术教学存在一些误区,美术教师需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比如学生在美术绘画时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思维没有完全打开;教师对美育的理解不到位,不能将美术教学与美育有效结合;学校和社会的传统观念,使美术教学进展缓慢,等等,这些问题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美术教学质量。
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二者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净化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美术课程比其他学科更加具有艺术魅力,因为美术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所以美术课堂不仅仅是向学生渗透审美教育,更是极大推动学生审美观念形成和成熟的关键。在美术课堂实施审美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思想得到升华,情感得到共鸣,使学生掌握美的评判标准和运用方法,最终掌握审美的技巧,提高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美术大师丰子恺说过:想象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象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师必须把审美教育作为美术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并且贯穿美术教学的始终。
1.审美教育给美术课程带来的改变
1.1有助于学生形成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
美术是一门以形式感存在的艺术学科,具有较强的美感。每一条美术线条,每一种美术色彩,每一个美术构思都在无形之中贯穿审美的要求,如果学生没有美术教师的指导,就很难领悟到艺术的魅力。在美术教学中,当学生看到美好的事物情感上有反映,这就渐渐形成了审美意识,是审美的最初表现,审美意识的存在不能脱离具体事物。不同的审美意识会产生不同的审美理想,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或者提供发挥学生个性的机会,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快感,这时就会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审美理想。
1.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美术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就是普及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美术教学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审美教育应该是一个常教常新的话题,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科学有效利用到生活中,会大大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审美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将德育与美育相结合,更加有利于对学生的启迪和熏陶,为学生形成感知美、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美术课程中有效开展审美教育的策略
2.1强化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构建审美心理。
一直以来,美术课堂都是固定的范画加步骤演示,学生机械地画着相似的作品,教师走着前人走过的老路,遇到美术欣赏课就一跳而过,这对于美术教学来说是一种弊病。其实美术欣赏是很好的教学活动,可以将学生带入特有的情境中,感受艺术的魅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中有许多值得欣赏的地方,美术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适当选择和甄别,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探索精神。当学生欣赏的美术作品多了,自然就会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对于开展美术教学是非常有利的。美术教师要提高自身艺术修养,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人格魅力和态度感化学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2.2创设美的教学情境,为审美教育提供保障。
一些美术教师在美术欣赏课上都会给学生罗列许多美术作品,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其实这是教师错误理解欣赏课的目的,认为只要让学生欣赏了优秀美术作品就算是达到了教学要求,这样只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评价能力。真正的美术欣赏是要讲究方法的,要以美术基础作为支撑,师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讨和交流,共同总结出作品的优点。美术教师要善于营造课堂氛围,创设美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尽情遨游,享受美带来的快感,还要积极准备教案,提前准备好教学设备,在课堂上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为审美教育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
2.3积极开展艺术作品欣赏,让学生进行审美比较。
学生对于美术作品欣赏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开始就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美术教师要不怕辛苦,不怕麻烦,为学生选择适合的艺术作品展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美术教学得到了实惠,教师不必再为达不到教学效果而发愁,现代化教学技术装备的出现,缓解了美术教学的矛盾。美术教师可以在网上丰富的资源中为学生查找艺术作品,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影技术为学生在大屏幕上展示,更加清晰和直观地让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让学生对不同的艺术作品进行对比评价,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评价一幅美术作品并不是用画得像不像作为依据,而是要体现出艺术。
2.4注重个性化培养方式,提高审美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爱好和特长,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各有差别,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育情况教学,体现出个性化的培养方式。有的学生热爱美术,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在美术学习上;有的学生不喜欢美术,就不会把美术作为学习重点。针对不同的学生,美术教师要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大发挥的空间。对于热爱美术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自主绘画和欣赏,然后由美术教师进行总结和指点。对于不喜欢美术的学生,教师要多跟他们交流,指导学生绘画技巧和能力,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总之,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是大势所趋,将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艺术启发。
参考文献:
[1]杨烨.关于美术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若干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4(18).
[2]徐贤众.美术教学与审美教育[J].散文百家旬刊.2014(4).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审美教育 教学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美术教学的要求更加严格,美术教学必须改变传统观念,过去以写生为主的固有绘画技巧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现代美术教学要通过绘画和艺术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实现个性化发展。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绘画,现阶段美术教学是集绘画、欣赏、手工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课程,是为了打造德、智、体、美、劳全方位人才的艺术课程。但是,当前的美术教学存在一些误区,美术教师需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比如学生在美术绘画时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思维没有完全打开;教师对美育的理解不到位,不能将美术教学与美育有效结合;学校和社会的传统观念,使美术教学进展缓慢,等等,这些问题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美术教学质量。
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二者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净化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美术课程比其他学科更加具有艺术魅力,因为美术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所以美术课堂不仅仅是向学生渗透审美教育,更是极大推动学生审美观念形成和成熟的关键。在美术课堂实施审美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思想得到升华,情感得到共鸣,使学生掌握美的评判标准和运用方法,最终掌握审美的技巧,提高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美术大师丰子恺说过:想象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象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师必须把审美教育作为美术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并且贯穿美术教学的始终。
1.审美教育给美术课程带来的改变
1.1有助于学生形成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
美术是一门以形式感存在的艺术学科,具有较强的美感。每一条美术线条,每一种美术色彩,每一个美术构思都在无形之中贯穿审美的要求,如果学生没有美术教师的指导,就很难领悟到艺术的魅力。在美术教学中,当学生看到美好的事物情感上有反映,这就渐渐形成了审美意识,是审美的最初表现,审美意识的存在不能脱离具体事物。不同的审美意识会产生不同的审美理想,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或者提供发挥学生个性的机会,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快感,这时就会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审美理想。
1.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美术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就是普及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美术教学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审美教育应该是一个常教常新的话题,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科学有效利用到生活中,会大大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审美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将德育与美育相结合,更加有利于对学生的启迪和熏陶,为学生形成感知美、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美术课程中有效开展审美教育的策略
2.1强化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构建审美心理。
一直以来,美术课堂都是固定的范画加步骤演示,学生机械地画着相似的作品,教师走着前人走过的老路,遇到美术欣赏课就一跳而过,这对于美术教学来说是一种弊病。其实美术欣赏是很好的教学活动,可以将学生带入特有的情境中,感受艺术的魅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中有许多值得欣赏的地方,美术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适当选择和甄别,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探索精神。当学生欣赏的美术作品多了,自然就会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对于开展美术教学是非常有利的。美术教师要提高自身艺术修养,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人格魅力和态度感化学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2.2创设美的教学情境,为审美教育提供保障。
一些美术教师在美术欣赏课上都会给学生罗列许多美术作品,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其实这是教师错误理解欣赏课的目的,认为只要让学生欣赏了优秀美术作品就算是达到了教学要求,这样只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评价能力。真正的美术欣赏是要讲究方法的,要以美术基础作为支撑,师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讨和交流,共同总结出作品的优点。美术教师要善于营造课堂氛围,创设美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尽情遨游,享受美带来的快感,还要积极准备教案,提前准备好教学设备,在课堂上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为审美教育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
2.3积极开展艺术作品欣赏,让学生进行审美比较。
学生对于美术作品欣赏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开始就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美术教师要不怕辛苦,不怕麻烦,为学生选择适合的艺术作品展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美术教学得到了实惠,教师不必再为达不到教学效果而发愁,现代化教学技术装备的出现,缓解了美术教学的矛盾。美术教师可以在网上丰富的资源中为学生查找艺术作品,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影技术为学生在大屏幕上展示,更加清晰和直观地让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让学生对不同的艺术作品进行对比评价,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评价一幅美术作品并不是用画得像不像作为依据,而是要体现出艺术。
2.4注重个性化培养方式,提高审美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爱好和特长,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各有差别,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育情况教学,体现出个性化的培养方式。有的学生热爱美术,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在美术学习上;有的学生不喜欢美术,就不会把美术作为学习重点。针对不同的学生,美术教师要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大发挥的空间。对于热爱美术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自主绘画和欣赏,然后由美术教师进行总结和指点。对于不喜欢美术的学生,教师要多跟他们交流,指导学生绘画技巧和能力,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总之,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是大势所趋,将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艺术启发。
参考文献:
[1]杨烨.关于美术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若干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4(18).
[2]徐贤众.美术教学与审美教育[J].散文百家旬刊.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