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个城市住宅区的规划都会受到当地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自然环境、风土民情、宗教政治、历史背景、地域特点等因素的影响而各具特色,住宅区的规划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最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住宅区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规划设计出社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并且融入当地风俗的高水准特色城市住宅区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关键词】规划;城市;住宅区;思考
1.前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城市住宅区的建设的规模也在快速的发展壮大。城市住宅区可持续发展建设得到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由于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居民迫切需要改善住宅区的环境。我国的很多地方规划建设了功能完备、融入当地特色、经济适用、环境优美的城市住宅区,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促进了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但是,在住宅区建设的同时也暴露在规划设计上出现的问题,比如不合理的居住布局、不完善的社区功能、缺乏的服务设施、千篇一律的模式、安全性比较差的居住环境、毫无特色的建筑风格等。
2.城市住宅区规划应该注意的问题
目前在城市的住宅区建设中,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规划的问题,慎重考虑每个细节,尽量规划建设出布局合理、社区功能完善、交通便利、和谐安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宅区,使城市居民居住在一个舒适、轻松、愉快、安全的环境里。
2.1 住宅区规划中要保护人文环境
住宅区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的时候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居民风俗、生活习惯和历史人文环境,把整个住宅区合理的融入到当地发展的大环境里。住宅区的规划应该有所突破,通过充分的调查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后,在保护人文风貌的基础上,保留历史的树木、街巷、城墙[1]。在传统保留的建筑模式上,合理的在住宅区各位置添加一些碑、亭、坊、廊等,修建传统标志性的古典建筑,是对历史人文环境的一种延续,让住宅区建成后能够体现当地沉积的人文历史文化,同时又具有了现代气息的居住环境,最大程度的满足城市居民对住宅区的功能设施和人文氛围的高要求。另外要突出住宅区特有的现代文化品质,并强调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促进住宅区文化特色的形成与展现。
2.2 住宅区环境的安全的规划
城市住宅区环境是否安全,是居民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创建安全的住宅区环境应该有科学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在规划住宅区时候要主要考虑其安全性,住宅区的安全因素包括社会安全、居民的心理安全、人身安全等[2]。在城市住宅区的规划中住户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有效防范要进行充分的考虑,提高住宅区的安全防范可以通过控制住宅区的人口、划分明确的领域等措施。具体做法是①在住宅区的大门口显眼的地方设置标志,让住宅区具有明显的领域性以及强烈的归属性。②注意强化院落的空间,让住户之间能够有彼此了解、互相熟悉的邻里关系和睦机会,规划时要考虑住户能够用眼睛观察邻居住户,提高安全警惕。③住宅区的交通网络规划要合理。在规划住宅区的道路,要预防交通环境造成的混乱,提高车辆行人的安全,规划住宅区内的主干道路时要曲形设计或者加设减速带,限制车辆的行驶速度,保障居民人身安全的目的。④住宅区规划时要减少出人口,设置两个出入口就可以,可以有效的控制外来人员任意通过,提高安全防卫。
2.3 住宅区的生态环境规划
在城市住宅区的规划中不能为了提高容积率而注重建房忽略生态环境。规划住宅区空间的布置时,生态环境一定要优先考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结合当地的实际生态要求,在交通系统、环境布置、住宅布置等环节的规划要保证日照充足,空气清新,通风良好,水面干净,尽量把绿化面积扩大,提高植被的造氧功能。尽量减少住宅区的裸露地表,降低尘埃污染。充分合理的利用原有的花草树木和水。小区的步道设计应以使用者的舒适度为重要指标,当曲则曲,当窄则窄,不可一味追求构图,防直放宽。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应曲多于直,宜窄不宜宽。另外营造架空层的园林景观,首先要结合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功能布局,道循设计的理念,考虑视距的比例,适当缩小景物的尺度,巧妙运用借景、框景、障景等造景手法,让室内空间向室外延伸,从而起到增大空间、加深景深的作用。不能为了城市建设而大肆破坏自然环境,破环生态平衡[3]。同时还要对“三废”科学的处理,净化水和空气,做好防尘、防晒、防风等措施,改善住宅区的生态环境。城市住宅区的规划要有环保节能的理念,充分的利用环保节能材料,提倡居民节约用水安装太阳能,生活垃圾要采用无害化处理。优美宜人的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亦能够提升城市的区域环境质量。
同时,创造科技环保、健康舒适、信息通畅的宜人社区居住环境,也是建设和谐友好社会的重要内容。
2.4 住宅区内的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交通是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是社区结构的骨架,并由此规定居住行为的轨迹,编排空间形态的秩序,铺叙社区生活的生动场景,进而塑造了场所空间的鲜明性格。
城市住宅区的规划中交通问题是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自从引入先进的规划理念后,住宅区的交通规划得到了发展。传统交通规划,一般都是限制汽车行驶的做法,虽然这个方法也能达到一定效果,但是住宅区的规模不断变大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规划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对住宅区的交通规划中,构建合理的汽车交通系统,科学的利用设施限制、景观引导、绿化分隔等办法,尽量使人车分流,保障安全。在住宅区的外围设立相应规模的露天停车场,停车场与住宅区的距离不能太远,不仅可以使人们能够享受到住宅区外的景观,还有效的保障了出行方便、交通安全的目的[4]。具体做法有良好的组织交通流向,绿化分隔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为限制车速要在交叉路口设置路障、交通单行道等做法,保证了行人安全,交通通畅的目的。
2.5 住宅区内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
住宅是居民日常生活一种特殊的商品,要求有一定的私密性,同时也要求有一定的开放性,城市住宅居这种小区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与传统的住宅有很大的区别,在空间上阻隔了邻里间的日常交往,约束了邻里间的交流,冲淡了融洽的邻里关系的传统文化,阻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5]。住宅区规划应该认真考虑延续传统文化,减弱甚至消除邻里间的淡漠,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在规划时,要考虑居民的日常社交活动,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规划时,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文化、风俗等建造多样的活动休息空间,方便居民在夏天有地方乘凉,冬天有地方避寒,引导居民进行室外交流活动,达到邻里关系和谐的目的。在现代城市钢筋混泥土的住宅区中,在规划时,应该要尽最大努力为居民创造能够融洽的交流环境,让居民虽然身住在钢筋混泥土的住宅中,但是却能够拥有传统和谐的邻里关系,延续、发展我国传统和谐的居住文化。
3.结束语
住宅区是构成城市的主要因素,住宅区的建设水平对居民生活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建设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住宅区的规划是否合理,所以,合理科学的住宅区规划有利于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在整体住宅区规划指导思想上,不能一切从畅销、从高利润出发,应该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居住条件为中心,使小区规划达到目标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的要求,建造出最适合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法,刘卉,杨昕天.未来城市居住小区规划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0(24):35-36
[2]郝川,张晓娜.现代住宅小区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09(05):588-589
[3]王智.浅谈当今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路[J].现代农业.2009(06):322-323
[4]王变娥.现代城市住宅区规划与邻里关系的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2):257-258
[5]毕小芳,王璐,贾广利.住区规划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金冠嘉华住宅小区设计创作经验[J].住宅科技.2009(05):306-307
【关键词】规划;城市;住宅区;思考
1.前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城市住宅区的建设的规模也在快速的发展壮大。城市住宅区可持续发展建设得到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由于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居民迫切需要改善住宅区的环境。我国的很多地方规划建设了功能完备、融入当地特色、经济适用、环境优美的城市住宅区,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促进了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但是,在住宅区建设的同时也暴露在规划设计上出现的问题,比如不合理的居住布局、不完善的社区功能、缺乏的服务设施、千篇一律的模式、安全性比较差的居住环境、毫无特色的建筑风格等。
2.城市住宅区规划应该注意的问题
目前在城市的住宅区建设中,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规划的问题,慎重考虑每个细节,尽量规划建设出布局合理、社区功能完善、交通便利、和谐安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宅区,使城市居民居住在一个舒适、轻松、愉快、安全的环境里。
2.1 住宅区规划中要保护人文环境
住宅区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的时候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居民风俗、生活习惯和历史人文环境,把整个住宅区合理的融入到当地发展的大环境里。住宅区的规划应该有所突破,通过充分的调查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后,在保护人文风貌的基础上,保留历史的树木、街巷、城墙[1]。在传统保留的建筑模式上,合理的在住宅区各位置添加一些碑、亭、坊、廊等,修建传统标志性的古典建筑,是对历史人文环境的一种延续,让住宅区建成后能够体现当地沉积的人文历史文化,同时又具有了现代气息的居住环境,最大程度的满足城市居民对住宅区的功能设施和人文氛围的高要求。另外要突出住宅区特有的现代文化品质,并强调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促进住宅区文化特色的形成与展现。
2.2 住宅区环境的安全的规划
城市住宅区环境是否安全,是居民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创建安全的住宅区环境应该有科学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在规划住宅区时候要主要考虑其安全性,住宅区的安全因素包括社会安全、居民的心理安全、人身安全等[2]。在城市住宅区的规划中住户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有效防范要进行充分的考虑,提高住宅区的安全防范可以通过控制住宅区的人口、划分明确的领域等措施。具体做法是①在住宅区的大门口显眼的地方设置标志,让住宅区具有明显的领域性以及强烈的归属性。②注意强化院落的空间,让住户之间能够有彼此了解、互相熟悉的邻里关系和睦机会,规划时要考虑住户能够用眼睛观察邻居住户,提高安全警惕。③住宅区的交通网络规划要合理。在规划住宅区的道路,要预防交通环境造成的混乱,提高车辆行人的安全,规划住宅区内的主干道路时要曲形设计或者加设减速带,限制车辆的行驶速度,保障居民人身安全的目的。④住宅区规划时要减少出人口,设置两个出入口就可以,可以有效的控制外来人员任意通过,提高安全防卫。
2.3 住宅区的生态环境规划
在城市住宅区的规划中不能为了提高容积率而注重建房忽略生态环境。规划住宅区空间的布置时,生态环境一定要优先考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结合当地的实际生态要求,在交通系统、环境布置、住宅布置等环节的规划要保证日照充足,空气清新,通风良好,水面干净,尽量把绿化面积扩大,提高植被的造氧功能。尽量减少住宅区的裸露地表,降低尘埃污染。充分合理的利用原有的花草树木和水。小区的步道设计应以使用者的舒适度为重要指标,当曲则曲,当窄则窄,不可一味追求构图,防直放宽。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应曲多于直,宜窄不宜宽。另外营造架空层的园林景观,首先要结合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功能布局,道循设计的理念,考虑视距的比例,适当缩小景物的尺度,巧妙运用借景、框景、障景等造景手法,让室内空间向室外延伸,从而起到增大空间、加深景深的作用。不能为了城市建设而大肆破坏自然环境,破环生态平衡[3]。同时还要对“三废”科学的处理,净化水和空气,做好防尘、防晒、防风等措施,改善住宅区的生态环境。城市住宅区的规划要有环保节能的理念,充分的利用环保节能材料,提倡居民节约用水安装太阳能,生活垃圾要采用无害化处理。优美宜人的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亦能够提升城市的区域环境质量。
同时,创造科技环保、健康舒适、信息通畅的宜人社区居住环境,也是建设和谐友好社会的重要内容。
2.4 住宅区内的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交通是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是社区结构的骨架,并由此规定居住行为的轨迹,编排空间形态的秩序,铺叙社区生活的生动场景,进而塑造了场所空间的鲜明性格。
城市住宅区的规划中交通问题是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自从引入先进的规划理念后,住宅区的交通规划得到了发展。传统交通规划,一般都是限制汽车行驶的做法,虽然这个方法也能达到一定效果,但是住宅区的规模不断变大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规划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对住宅区的交通规划中,构建合理的汽车交通系统,科学的利用设施限制、景观引导、绿化分隔等办法,尽量使人车分流,保障安全。在住宅区的外围设立相应规模的露天停车场,停车场与住宅区的距离不能太远,不仅可以使人们能够享受到住宅区外的景观,还有效的保障了出行方便、交通安全的目的[4]。具体做法有良好的组织交通流向,绿化分隔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为限制车速要在交叉路口设置路障、交通单行道等做法,保证了行人安全,交通通畅的目的。
2.5 住宅区内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
住宅是居民日常生活一种特殊的商品,要求有一定的私密性,同时也要求有一定的开放性,城市住宅居这种小区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与传统的住宅有很大的区别,在空间上阻隔了邻里间的日常交往,约束了邻里间的交流,冲淡了融洽的邻里关系的传统文化,阻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5]。住宅区规划应该认真考虑延续传统文化,减弱甚至消除邻里间的淡漠,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在规划时,要考虑居民的日常社交活动,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规划时,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文化、风俗等建造多样的活动休息空间,方便居民在夏天有地方乘凉,冬天有地方避寒,引导居民进行室外交流活动,达到邻里关系和谐的目的。在现代城市钢筋混泥土的住宅区中,在规划时,应该要尽最大努力为居民创造能够融洽的交流环境,让居民虽然身住在钢筋混泥土的住宅中,但是却能够拥有传统和谐的邻里关系,延续、发展我国传统和谐的居住文化。
3.结束语
住宅区是构成城市的主要因素,住宅区的建设水平对居民生活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建设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住宅区的规划是否合理,所以,合理科学的住宅区规划有利于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在整体住宅区规划指导思想上,不能一切从畅销、从高利润出发,应该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居住条件为中心,使小区规划达到目标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的要求,建造出最适合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法,刘卉,杨昕天.未来城市居住小区规划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0(24):35-36
[2]郝川,张晓娜.现代住宅小区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09(05):588-589
[3]王智.浅谈当今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路[J].现代农业.2009(06):322-323
[4]王变娥.现代城市住宅区规划与邻里关系的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2):257-258
[5]毕小芳,王璐,贾广利.住区规划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金冠嘉华住宅小区设计创作经验[J].住宅科技.2009(05):30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