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教师自身实践从多个角度、多方位地论述了在科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倾注教师情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科学理念的实现,从而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发展。通过鲜活生动的例子,表述了惟有使师情于生,生亲其师,才能培植出他们对科学学科学习的浓厚兴趣,才能实现科学教学中的情感价值观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 情感教育 科学教学
教育家夏丐尊曾这样形容情感教育:“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池之水,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所说的是我们在教书育人时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用情感交流增进师生间友谊,激发学生个体的情感价值观的发展,从而实现科学教学中的情感价值观目标。为此,结合本人多年的科学教学经历,谈谈如何将情感教育融于科学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提炼升华
本人发现在《科学》教科书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情感、价值观的教学。
1. 对学生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在第三册《科学》中,安排了“精神因素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影响”的开放性探究活动,需要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走访心理教师或心理医生,对同学等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取证,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完成探究报告。
2. 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提高的教育。如第四册第三章“植物与土壤”安排“当地水土状况调查”的探究活动,要求在条件许可下,选择一项或几项进行研究:走访当地环保部门,了解当地土壤污染状况的原始资料,了解当地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始资料,作出评估,提出对策。通过调查活动,了解当地水土状况,练习信息获取的方法和处理能力,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产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积极情感。
3. 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情怀教育。如第五册第三章设计了“我国江河上水电站建设的情况”的调查,要求学生自主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的查阅来获取资料,了解我国建造的水电站,运行状态,有什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把它标注在地图上,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调查报告。
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习许多综合性的知识,了解许多课堂无法传授的知识,对于拓宽学生知识面,了解国情,增强民族自豪感都有积极意义。
二、做好三个“一”,启动、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在我看来,教师在科学教学要深入思考“三个一”,即“设计好一个切合新课内容的引课例子”“完美展示一次演示实验”“人人参与的一次学生实验”。初中学生对科学课中的趣味性实尤其感兴趣。引课好比一台戏剧的“前奏曲”尤为重要,我们经常说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就是这样一个道理。通过引课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提高了学生的兴奋性,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濃厚的兴趣,为学习活动提供了愉悦的氛围,唤醒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实验,对于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对科学课程的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舞台。实验前他们都会激动万分,都会怀着希望得到成功的期望。因此,在实验前,我充分讲清实验的重要性、安全性和相关规则,教育他们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如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的读数,俯视时会引起读数偏大,仰视时会引起读数偏小,这样测出的固体体积会偏大或偏小。在我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学会了操作、观察和记录,成功地完成了初中阶段的第一个实验,让他们感受到第一次实验成功的喜悦,并极大地启动和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三、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创设情景,情理相融,使严谨的科学知识染上浓郁的情感色彩,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易于学生掌握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情感的发展和智力的开发。教学应该做到此起彼伏,如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适时地可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欢声笑语。如在讲“惯性现象”这一节时,我讲了一个笑话:在一个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汽车正在匀速行使,突然在行驶的前方跑出来一条狗,司机急忙刹车,一位男子撞到了他后面的一位女士身上,这位女士气愤地骂道:“流氓!瞧你这德性!”这位男子说:“不。这不是德性,这是惯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科学知识。
四、用心去爱学生,用爱去换得学生的进步与提高
多数学生开始学习《科学》这门课时,都有相当浓厚的兴趣,但随着学习进程的延伸以及难度的提高,需要背诵和记忆的知识点增多,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生减退,甚至全无。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应该理解他们,平时要多加关注,主动、亲切地走近他们。通过观察和谈心,可以发现他们身上都要或多或少的闪光点,教学中多肯定与表扬他们,消除他们与教师之间的心里鸿沟。很多时候教师一句赞扬的语言、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会心的微笑、一个肯定的动作或一次低难度的提问,都可以在无形中感化他们,逐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爱上上课,学习成绩也自然提高了。
我确信严谨的科学教学也需要情感投资,而这情感的投入表现在点点滴滴的琐碎之中。用心去爱学生,激荡学生的灵魂,提高学生学习的幸福感,转换为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吴惠强.一线教师与教育科研[M].新疆大学出版社,1996.
[2] 陈志伟.中学科学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 情感教育 科学教学
教育家夏丐尊曾这样形容情感教育:“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池之水,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所说的是我们在教书育人时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用情感交流增进师生间友谊,激发学生个体的情感价值观的发展,从而实现科学教学中的情感价值观目标。为此,结合本人多年的科学教学经历,谈谈如何将情感教育融于科学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提炼升华
本人发现在《科学》教科书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情感、价值观的教学。
1. 对学生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在第三册《科学》中,安排了“精神因素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影响”的开放性探究活动,需要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走访心理教师或心理医生,对同学等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取证,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完成探究报告。
2. 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提高的教育。如第四册第三章“植物与土壤”安排“当地水土状况调查”的探究活动,要求在条件许可下,选择一项或几项进行研究:走访当地环保部门,了解当地土壤污染状况的原始资料,了解当地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始资料,作出评估,提出对策。通过调查活动,了解当地水土状况,练习信息获取的方法和处理能力,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产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积极情感。
3. 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情怀教育。如第五册第三章设计了“我国江河上水电站建设的情况”的调查,要求学生自主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的查阅来获取资料,了解我国建造的水电站,运行状态,有什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把它标注在地图上,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调查报告。
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习许多综合性的知识,了解许多课堂无法传授的知识,对于拓宽学生知识面,了解国情,增强民族自豪感都有积极意义。
二、做好三个“一”,启动、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在我看来,教师在科学教学要深入思考“三个一”,即“设计好一个切合新课内容的引课例子”“完美展示一次演示实验”“人人参与的一次学生实验”。初中学生对科学课中的趣味性实尤其感兴趣。引课好比一台戏剧的“前奏曲”尤为重要,我们经常说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就是这样一个道理。通过引课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提高了学生的兴奋性,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濃厚的兴趣,为学习活动提供了愉悦的氛围,唤醒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实验,对于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对科学课程的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舞台。实验前他们都会激动万分,都会怀着希望得到成功的期望。因此,在实验前,我充分讲清实验的重要性、安全性和相关规则,教育他们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如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的读数,俯视时会引起读数偏大,仰视时会引起读数偏小,这样测出的固体体积会偏大或偏小。在我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学会了操作、观察和记录,成功地完成了初中阶段的第一个实验,让他们感受到第一次实验成功的喜悦,并极大地启动和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三、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创设情景,情理相融,使严谨的科学知识染上浓郁的情感色彩,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易于学生掌握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情感的发展和智力的开发。教学应该做到此起彼伏,如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适时地可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欢声笑语。如在讲“惯性现象”这一节时,我讲了一个笑话:在一个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汽车正在匀速行使,突然在行驶的前方跑出来一条狗,司机急忙刹车,一位男子撞到了他后面的一位女士身上,这位女士气愤地骂道:“流氓!瞧你这德性!”这位男子说:“不。这不是德性,这是惯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科学知识。
四、用心去爱学生,用爱去换得学生的进步与提高
多数学生开始学习《科学》这门课时,都有相当浓厚的兴趣,但随着学习进程的延伸以及难度的提高,需要背诵和记忆的知识点增多,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生减退,甚至全无。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应该理解他们,平时要多加关注,主动、亲切地走近他们。通过观察和谈心,可以发现他们身上都要或多或少的闪光点,教学中多肯定与表扬他们,消除他们与教师之间的心里鸿沟。很多时候教师一句赞扬的语言、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会心的微笑、一个肯定的动作或一次低难度的提问,都可以在无形中感化他们,逐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爱上上课,学习成绩也自然提高了。
我确信严谨的科学教学也需要情感投资,而这情感的投入表现在点点滴滴的琐碎之中。用心去爱学生,激荡学生的灵魂,提高学生学习的幸福感,转换为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吴惠强.一线教师与教育科研[M].新疆大学出版社,1996.
[2] 陈志伟.中学科学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