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作品语言动态研究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d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学作品的成功主要在于语言的有效运用。本文运用语言学中的句法学和修辞学相关理论知识对英语文学作品——狄更斯的《双城记》第一章(范本)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句法学中句子的多样性、变异性以及修辞学中的排比句和修辞词语是英语文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该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在研究和欣赏英语作品时,须对语言的动态性加以高度关注。
  关键词:英语 文学作品 语言 动态 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高尔基在《和青年作家谈话》(论文学)332页指出,“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是文学的媒介。”换言之,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语言的有效使用。而文学作品主要采用动态性与静态性语言相结合的方法来传情、达意、叙事。吕叔湘等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指出,事物动态(包括语言动态)是指“运动中的状态;事物发展变化”。语言的动态与静态状态是相对的,是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动静结合,相得益彰。静态性语言描述主要用于叙述、描写、交代固定性画面和模式性铺垫,倘若过量使用静态性语言往往会造成文学作品语言单调乏味、呆板沉闷、淤滞不畅。而动态性语言往往会给作品中描写的人事物注入活力,给人以动势感、立体感、摇曳变化之感。
  现代语言学家索绪尔从语音、词汇、句法结构研究入手,首先提出了历史语言学与共时语言学、语言与言语、纵聚合与横组合的语言研究方法为语言动态性研究开辟了十分广阔的前景。后来的语言学家、修辞学家、文学评论家发现,语言动态性研究同样可以应用于文学作品的研究之中。语言学家戴维·克里斯特尔在《现代语言学词典》认为,语言的动态性是指,“一个话段是一个逐渐展开意义的过程,话段的每个部分对整个信递效果做出各不相同的‘动态的’贡献”。这种“贡献”指话段的组码差异性过程及效果。修辞学家认为,由于宇宙的万事万物均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人们的语言(包括语音、词汇、句式、语法、语篇、文体)也都处在相对的转换、变异、变化之中。“中外古今的一切优秀作家和演说家,都善于探索、发掘和运用语言的变化美。”这里所说的变化美,指的是语言动态性美。如文学语言一直处于“常态”、“静态”之中,就无法准确而丰富地反映或再现事物的风貌和本质,更无从谈起“语言美”、“语义美”、“结构美”。
  英国著名小说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是位高产作家,一生创作了14部抨击、揭露英国社会时弊的巨制,其中长篇小说《双城记》是最具争议性且最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双城记》所描写的事件发生在英国和法国,但多属亦真亦假,人物多属亦实亦虚,但狄更斯运用那生花妙笔和“具有杀伤力”的笔,把那个时代的英国和法国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人物进行了“透视”、“解剖”,把他们刻画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如此的文学艺术效果的取得主要基于狄更斯扎实的语言功力。为了更好地领悟、鉴赏该作品的艺术魅力,本文拟从句法学、修辞学角度对该作品的第一章进行动态性语言研究。
  一 从句法学角度研究《双城记》动态性语言
  1 句子多样化动态
  徐烈炯先生在《生成语法理论》指出,“句法学是生成语法学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研究人头脑中的句法知识。句法知识指对于句子内部结构成分的排列、组合的知识。”句子结构从人们的大脑中的词汇意念生成到转换,再到语言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是句法学所高度关注和研究的。
  《双城记》(Charles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M]· Great Britain:Clays Ltd,St Ivs plc,1999.)第一章由6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中,狄更斯根据作品表达需要精心使用多种句式。如第一段就是一句话,长达119个单词,一气呵成,层层递进。又如,第六段有99个单词,切分为三句,三句中又有8个逗号、两个破折号,共达13个标点符号。此段的句子时长时短,读起来时快时慢,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句法学(包括写作学)认为,长句能表达成熟的庄严的复杂的思想,悠扬而舒缓的语气,多层次的多维度的架构;短句的连续运用能制造出一目了然,简洁明快,铿锵有力的效果,增强语言的紧凑性、急促性、连续性、递进性。狄更斯在该章里的句子长短结合,波澜起伏,时断时连、交相辉映,栩栩如生地再现了那个语境的人事物的千姿百态的逼真画面和灵动画面。
  在该章中,狄更斯还十分巧妙地将单信息句和多信息句、简单句、并列句和复杂句、完整句与非完整句、主动句与被动句、陈述句与倒装句、人称句与非人称句、松散句与圆周句(半圆周句)等有机地镶嵌组合起来。事实上,文学作品句式的动态性大体上分为两种:一是受该语言自身规律约束使然,作者会自然而然地遵循并运用;二是作者人为地对常态的句式加以转换、变异、变化。优秀的作家,如狄更斯对所创作的作品进行了匠心独具地艺术加工,使语句多样化、陌生化、文学化,让各种句子在特定的语境中“动起来”,借以吸引、打动、震撼受众。
  2 句子变异动态
  句子变异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由于语言使用的“场合、目的、对象、主题、途径”的差异性,句子呈现出多姿多彩,既有规范性变异,也有非规范性变异。后者涉及“语音、句法、词汇各个方面,在句法方面,比较普遍和突出”。王佐良先生等对英语非规范性句子变异总结出了6种情况,它们涉及助动词、系动词、否定词、时态和数不一致、多重否定、句式功能转换。在《双城记》的第一章里,就有许多的变异句式。如在其第一段中,按传统的英语规范写作要求,应该在六处加上分号,而不是逗号;并在打分号的小句之前加上and,而狄更斯统统没有这样遵循这个原则。这种创作方法是狄更斯有意而为之。如果将逗号变为分号,势必造成句子读音拉长,句子呆滞,拖泥带水,语气削弱;反之,看则工整平稳流畅、自然协调,读则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听则悦耳动听、气势磅礴,思则意蕴深长、回味无穷。第二段的头两句以调侃揶揄和尖酸刻薄的口气嘲讽了英法两国国王,本应用was做谓语动词,而狄更斯则用了were,非规范的奇妙的句子变异,给人感觉是虚拟、杜撰的奇怪人物,以躲避“文字狱”的迫害。在第四段里,作者故意将“在法国、挪威长的树被制造成杀人的器械,是注定的命运”颠倒为“树长在法国、挪威被制造成杀人的器械,是命运注定的”。这样,将“树”和“命运”置于句子醒目的位置,让人惊愕、恐惧、愤慨。   二 从修辞学角度研究《双城记》动态性语言
  1 修辞学与动态语言
  修辞学理论研究涉及面十分广泛。余立三先生将修辞学研究分成词义、句法、语音三部分,其中句法部分又分为“反复、联珠、回文、排比、反对、设问、倒装、描述性引语、层递、跳脱”。从修辞价值层面考察,非修辞性句子多为静态和消极修辞形式,而修辞性句子多为动态和积极修辞形式。狄更斯有意识改变原定的句式,使句义发生异化,语义勾连、话语连贯、语句延动。另外,王德春、陈晨在《现代修辞学》谈到句子结构变化时指出,“句际间动态变化”,或能减弱语势,或能增强语势,或能凸显语义的轻重缓急,以获得出奇制胜的功效。
  2 英语排比句的动态
  排比句是写作中常见的句式。英语排比句细分为正对(parallelism)与反对(antithesis)。而汉语的排比句除了正对、反对,还有串对。陈望道先生指出,汉语修辞句的对偶(反对)是“贵用相反的两件事物互相映衬”;英语亦然。英语的反对修辞句“互相映衬,鲜明对照,便于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双城记》开篇就连续用了6个反对句,振聋发聩地告诫人们,当时的英法两国社会就是一个既“最美好”又“最恶劣”、既“智慧”又“愚蠢”、既“有信仰”又“抱怀疑”、既“光明”又“黑暗”、人们既“直奔天堂”又“直奔地狱”的矛盾结合体的怪胎。狄更斯以这样的修辞语句开宗明义点出该书要旨,即鞭挞丑陋的社会现象。同时,六个排比句的使用,气势磅礴,珠联璧合。如果他以常态句式进行表述,必然会显得主题暧昧模糊,意义肤浅,索然无味,读者也无法看清罩在当时社会的虚假现象与狰狞面目。从文学创作角度来考察,反对句是彰显事物两面性之利器。从语言学角度来考察,多个反对句关联、并列、递进使用,会造成明显的话语动感,形成动态性连接关系,递进关系,直抵高潮。
  正对句的功能是上下两句的结构或意义相同与相近。本书的第一章第二段一开始就用了两个正对句,形象地描绘英法两国国王均是“长着硕大的下巴”的脑满肠肥的一丘之貉。作品的寓意是,以国王为代表的权贵们个个坐食俸禄,祸害百姓,但还总觉得自己的富贵生活会世世代代永远太平。
  文学创作讲求“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形式服务于内容,内容体现于形式。修辞学句式结构属于创作中的“形式”,而词语和词语搭配则是内容。狄更斯采用这样的正对句与词语用意非常明确,从形式结构来看,整齐工整,赏心悦目;从表达内容来看,两者缺一不可,互为支撑和依托,并驾齐驱,形成语言动态,能获得作品传达的显性和隐性的最大的社会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即丰富的文学价值。
  3 英语修辞词语的动态
  按积极修辞的要求,所表达的语言内容应具有较大的体验性、具体性、形象性、趣味性。要达到以上四点文学艺术效果,就必须恰当地采用词语的拟人、讽刺、强调、夸张等手段来变异句义,以获取奇妙的文学动态效果。
  拟人,一是把非生命体写成生命体,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即将静态写成动态的方法;二是将非人写成人,给“非人”赋予“人”的特质与特性。第三段中的“公鸡巷的鬼扣声”;“公鸡巷所孵出的小鸡”与“信奉神灵的”英国人都相信“伦敦和威斯敏特”必遭“陷落”(狄更斯)。此两例句均采用了拟人与讽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狄更斯将“鬼”和“小鸡”作为“人”来刻画,并暗示当时英、法帝国的所有人时时处处身陷于惶惶不可终日的末日来临的境地,使人读起来既感到毛骨悚然又啼笑皆非。这样的文学创作手段使人感到所描述的人事物在“运动”、“活动”。
  在本章第六段里,为了达到强调的效果,狄更斯连续列举了十三个荒诞无稽而又生动形象的事例表明,所有英法国民毫无安全感而言,无论贵族还是贱民,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随时随地都会遭到伤害、迫害、残害、杀害。此段里,狄更斯反复使用“抢劫”和“杀害”的同义单词、短语,用以强化文学创作效果。这种强调手段给该作品注入了极大的生命力,使故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再者,英语语言学理论研究表明,名词代表概念、实体;动词代表运动、过程。狄更斯在第一章,在能用动词的地方就尽量不用名词、动名词及类名词词汇,以便自己的作品更具有表现力、感染力、震撼力。
  结语
  本文以狄更斯《双城记》的第一章为研究范本、语料,深入研究英语文学作品中动态性语言创作技巧与效果。从语言学句法角度研究句式的多样性,会使读者更加领悟所表达的语言形象生动、多姿多彩,充满活力之处;从修辞学角度研究积极修辞手法,会使读者更加体悟到文学作品中的描述变异与变义及蕴含的丰富动感。本文认为,用动态性理论研究文学作品,有利于解读、研究其文学作品的深刻寓意,特别是有利于鉴赏与解码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
  注: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校级项目:《英语语言动态性》,项目编号:12ZYXS29。
  参考文献:
  [1] 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 李亚丹、李定坤:《汉英辞格对比研究简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4]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作者简介:
  许柏琳,女,1989—,四川汶川人,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
  王向东,男,1954—,山东东营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工作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以后现代的视角展现了小说中的诸多不确定性。主题内容的不确定决定了形式上的不确定,形式上的不确定又烘托出了主题内容的不确定。本文主要从叙事方式、主要人物关系和小说叙述者来分析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凸显了小说形式与内容的高度契合。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 形式与内容 不确定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
期刊
摘要 近年来,对文学作品原型批评的文章经常见诸报端,除此之外,利用现有的文学原型进行现实实践的批判也越来越多,但这种批评实践仅局限于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叙事方式的原型分析。原型批评的最大优势是整体性的批评,所以这种局限在局部的小范围的批评并不能发挥原型批评的优势和特点。文学评论家诺斯洛普·弗莱就曾对此做出过解释,强调要从整体上把握作品,评论者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把作品放在更大的文学范围内来
期刊
摘要 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中的主要人物是孩子,小说构建的故事情节简单,在具体艺术手法的运用上非常独特。作者所设置的故事背景是利用未来的一种空间,并采用多种象征手法,如本文中提到的人物象征、意象象征和境遇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人性这一主题新的颠覆与思考,赋予了作品丰富的层次和复杂的内涵。  关键词:威廉·戈尔丁 《蝇王》 象征体系 塑造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威廉·
期刊
摘要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他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晚年又以出色的诗歌震惊了英国20世纪的文坛。对音乐的迷恋和对乡村文化的敏感构成了哈代内心的基调,融合成一种富含诗意的既美丽又野性的创作风格。由于哈代的作品往往表现出浓郁的民间文学的倾向,并带着古老的乡村的气息,所以他的作品也被人们誉为“诗化小说”、“音乐化小说”,而他著名的短篇小说《三怪客》
期刊
摘要 悲喜剧,是与悲剧和喜剧完全不同的第三种戏剧形式。它不是单纯的喜剧和悲剧的叠加,而是悲剧元素与喜剧元素在戏剧中的高度融合。悲喜剧运用“以乐写哀”的方式,塑造出笑中含泪的人物形象,表达作者对主人公淡淡的嘲讽。本文借鉴易卜生的现代悲喜剧理论,对戏剧《三姐妹》进行分析,展现契诃夫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三姐妹》 悲喜剧 悲喜剧理论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悲喜剧”一
期刊
摘要 二战后,日本现代文学发展速度与成就令世人瞩目,然而日本传统小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使得日本文坛曾一度冷寂,一直到村上春树的小说《且听风吟》出现后,才又卷起日本文坛崭新的文学狂潮。《且听风吟》是村上春树的处女作,也是他作品独特语言风格与写作技巧的源头,更是日本作家摆脱传统日本语言文本平庸繁冗的思想,汲取西方现代文学作品简练明快的风格而完成的文学语言的革命性变革,是现代日
期刊
摘要 《米德尔马契》被大多数的评论家认为是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牵涉的人物众多,塑造了超过150个或“扁平”或“圆型”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穿梭在各种复杂错综的社会环境之中,是对完整社会结构的一种生动展现。道德与宗教一直是贯穿乔治·艾略特作品中的主线,小说《米德尔马契》也不例外。本文试从作家个人及小说《米德尔马契》入手,对乔治·艾略特文学作品的道德性进行探析。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 《
期刊
摘要 象似性,或曰理据性,作为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近年来灵活运用于各类语言艺术之中,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目光。尤其是在诗歌译界,象似性的引用不仅有助于升华语言叙述的自然性,同时也使文字表达的真实感得以凸显。本文依据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以澳大利亚当代诗人格兰·菲利普斯的三首诗歌译作为例,从语音、形状、顺序等典型象似性原则的角度出发,旨在阐明象似性理论指导诗歌翻译的可行性和实用
期刊
摘要 尽管天各一方,处于不同时代,但是中国唐代诗人王维与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在“自然”这一主题上却有着许多相似的见解。本文从生态批评角度入手,深入研究两位诗人诗歌作品所呈现的生态意蕴,以期对当前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有所启示。  关键词:威廉·华兹华斯 王维 生态意蕴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诗歌是最古老、最具文学特质的一种文学体裁。中、英两国都是诗
期刊
摘要 本文以约翰·邓恩的《爱情的圣徒》(The Canonization)和本·琼生的《致西莉亚》(Song:To Celia)两首诗歌为文本,分析意象在诗歌中的应用,欣赏意象在表达相同爱情主题下的魅力。通过比较意象应用的差异发现:两首诗歌运用意象都精准到位,完美地为读者呈现了爱情的力量和爱情的美好,通过分析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及社会背景为读者欣赏邓恩和琼生的诗歌提供新的解读。  关键词:意象 约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