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居,一人一花一生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u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全中国的人,都为买一个几十平方米的灰色小方格,关注房价涨跌时,陈茹萍和丈夫黑土,花了在大城市只能买到一个平方米房的钱,在福建诏安山里,造了一座300平方米的铁皮屋。这是他们的仙居小别墅,是洋溢着爱意的家,也是他们的工作室。
  在爱的“秘密花园”里,他们把日子过成了诗,酝酿出的作品,还在很多城市展出。
  不着急的她遇见慢吞吞的他
  陈茹萍出生于1991年,福建泉州人,大学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但她的兴趣不局限于艺术。从大一开始,她每年都会学习专业外的一项技能,法语、沙画、摄影、版画、瑜伽、手作……甚至拿到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
  从小幻想做“花仙子”的陈茹萍是自然的死忠粉,植物给了她简单的美好。而她渐渐发现,一个人拥有好的状态,远比一份高的收入,来得赏心悦目。
  大学快毕业,身边的朋友都忙于实习、应聘、签合同,她却一点儿不着急,思考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思考喜欢和热爱到底有什么差别。“喜欢是尝试,热爱是坚持。”念叨着这句话时,植物的画面蹦进了她的脑海。
  是了,她只喜欢和植物、手工呆在一起。2014年毕业之后,她干脆一个转身,把自己的卧室和隔壁废弃的置物间打通,在家里倒腾出30余平方米的工作室,门口挂上一个小牌子:一朵工作室。
  不甘心看着败叶残花,陈茹萍致力于探索对植物的保存。她将不同的植物干燥处理,保鲜期延长至三年,再与手作、绘画、摄影相结合,展现植物美的更多可能。开了微信公众号之后,她的手作受到许多人欢迎,于是她不定期开设手工课程,教大家凝固住一朵花的美好,没想到也能养活自己。
  遇见黑土很偶然,就像遇见路上的一株植物,然后彼此倾心。当时,黑土在亚马逊做软件工程师,想自己创业,在线上开设手工课,找到陈茹萍合作一个项目。
  黑土做事踏实,是那种慢吞吞、暖洋洋、善良到没谱的男孩。他像一棵大树,带点羞涩,但足够宽厚,可供倚赖。
  那之后的陈茹萍,眼睛就像舞台上的投射灯,直愣愣打在黑土身上。她翻看黑土的微信朋友圈、微博,点进黑土收藏的歌单,每首歌都反复听上几遍,以为这样就能听懂他。
  黑土很快注意到了她,这个长着娃娃脸、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的女孩。于是黑土主动搭讪,他没想到,这个乐观的女生,骨子里并没有安全感。
  陈茹萍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小学开始就过上校内留宿生活,从小不靠天不靠地,只靠自己。为了艺术梦,从福建独自到北京,她闷头苦学八个月,最终考取心仪学校。毕业后,她终日与植物相伴……了解到这些经历,一股想保护她的念头,从黑土心中油然而生。
  对于人生的另一半,陈茹萍常对自己说:别着急,要等。她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快。那天,黑土开着车,驶在厦门集美大桥上。阳光很好,两侧的海波光粼粼,海风从车缝里灌进来。
  “嫁给我好不好?”
  “啊?”
  “我幫你做个App,然后你嫁给我好不好?”
  ……
  App还没完成,他们就领了证,从相识到相许,只有三个月。
  去山间造爱的“秘密花园”
  陈茹萍有过出国的机会,黑土也在众人欣羡的外企工作,但婚后,他们决定放下这一切,一起回闽南诏安的故乡居住。
  都市里房价太贵,那就到山里造一个。这样可以与花草为伴,与植物一起生长,只要连上网线,工作也不受影响。没有拥堵的交通,还能躲避无效社交,生活出奇地有效率。
  陈茹萍和黑土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这一次,他们要去用双手构建幸福。在亲戚帮助下,取得相关许可后,他们找到一处地方。清理完杂草,划分出房子的布局,打好地基,用铁皮搭出房屋雏形,再到各式植物家具软装。
  建造铁皮屋的原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灯,是捡来的枯树枝,与不加修饰的灯泡组合。院子外的篱笆,用竹子扎成。工作台的桌腿,用的是隔壁村民砍下来的荔枝树,选取了树干部分。除却重活儿,需要雇佣当地人帮忙,整个过程都由夫妻俩亲手完成。
  这栋山中别墅的外墙,由建造简易活动板房的铁皮构筑。陈茹萍在外面刷上一层白漆,装上几扇通透的落地玻璃窗。远远望来,一派北欧风情。她还布置了一个工作室,满眼绿色。一边可以给黑土安安静静坐着编程,一边可以让自己定心画些小画。她用植物填满院落,窗前、阶边、空地,哪儿都有植物的影子。白天看起来清新淡雅,十分别致,到了夜里灯火点点,就像是森林里的精灵小屋。
  从废弃荒地到惊艳仙居,两人一共花了6万元。6万元,只够都市时髦女孩买20支口红,在一线城市,连卫生间都买不到。但对陈茹萍他们来说,6万元,是买不来的幸福感。
  入居“秘密花园”后,陈茹萍的生活充实而规律。每天清晨,鸟儿是贴心的闹钟。洗漱后,陈茹萍就跑到林间大口呼吸绿色空气,顺便到菜场准备好当天食材。回来后,她就开始一天的工作。有植物陪伴,她感觉不到无聊,反会感叹生命太短,需要做的事太多。
  有时,她也会背着由多余废纸篓改造的背篓,外出采集植物。捡来的植物清洗后,在太阳下暴晒,这样能延长保质期。采集来的叶子、果实风干,可制成花环和发饰。一块小木料,可能成为独一无二的戒指。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表情,每片叶子也有自己的情绪,陈茹萍仔细记下它们的样子,春夏秋冬,植物的姿态、艺术感都不相同。经过精心修剪,它们也会被制成不同模样。
  陈茹萍说:“我也许不是毕业生里最有出息的,但要努力做幸福感最高的。”黑土在家远程办公,开发程序,她做专注的手工匠人,把美传递给别人。幸福就像散落家里的植物,随处可见。
  一花一世界一人伴一生
  所有的鲜花,所有的绿叶,在陈茹萍眼里都是娇俏可爱的存在。摄影也好,画画也好,手作也好……她想把植物的感情,用自己的方式展示给别人看。
  创意方面,黑土是她坚强的后盾。例如最近创作的《植愈系感官》系列,分为《植·视觉》《植·听觉》《植·嗅觉》《植·触觉》《植·与你》五个部分,通过植物与身体的沟通,让人感知所处世界。
  陈茹萍认为植物会发声,而且声音悦耳。比如,拍打植物的不同叶子,就能获得不一样的回应,真是神奇的体验。为了使植物发声,她常去找铁艺师取经。一个学艺术的女生手拿焊枪,对着电路板,真有抓瞎的感觉,幸亏黑土帮助,才不至于让她无处下手。
  创作《植·嗅觉》时,陈茹萍设想:用柔软的棉花做出一朵朵纯白的云,里面悄悄装些“机关”,只要人一靠近,它就会亮起来,缓缓喷出帶香味的气体。观者可以尽情享受嗅觉体验,用心感受闻到的是玫瑰香还是天竺葵香。这个方案,是植物与现代科技的结合,陈茹萍构思好,黑土就发挥本领,编写程序,进行测试。黑土的弟弟黄土,则把整个假期都用在装置的硬件设计上。来回测试,三个人折腾了三个多月。作品完成时,陈茹萍百感交集,与家人相互信任的感觉真好。
  现在,陈茹萍的网店常有卖断货的爆款。2016年11月,她收到邀请,去杭州举办《植愈系感官》系列的展览。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她则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展览。
  好的爱情,是门当户对,是势均力敌。这个门当户对,不是门第;这个势均力敌,不是财力。而是你懂我,我刚好也懂你。一起学习、生活,一起面对人生的苦与难。陈茹萍开展览,做挂画,线上授课;黑土开发程序。一点点实现理想,两人期待往更高更远的地方飞。
  一花一世界,一人伴一生。幸福,不外如是吧。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赵莹
  zhaoyingno.1@163.com)
其他文献
新女声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朱熹  你必须很喜欢和自己做伴。好处是:你不必为了顺从别人或讨好别人而扭曲自己。  ——費里尼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余华  男人常被他所爱女人的缺点吸引,不仅是她的怪念头或她的软弱,甚至她脸上的皱纹、斑点,寒酸的衣着,有点歪斜的步态,这些反而比美貌更持久、更坚实地把他同这个女人系在一起……旁人无论如何
期刊
采访之前,看过孙静的照片,被她的高颜值吸引。终于面对面了,她眉眼弯弯,笑靥如花,那么温婉,整个人似乎被一层柔光笼罩。她明媚的气质,让人挪不开眼光。  她身上既没有女老总的霸道,更没有房地产经纪的精明与逢源。年轻,清新,明亮,如同初夏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到的荷苞,上面还滚动着晶莹的露珠。  扎根于黑暗,才能茁壮成长  虽然一眼看去是个典型的江南美女,孙静却是土生土长的北方女孩,1982年出生于山东枣庄一
期刊
前妻一家用儿子的前途打感情牌,将他留在家族企业继续服务。当真爱降临,是背弃前妻的家族跳槽?还是委屈爱人隐忍打拼?他以血色作答……  徒弟变女婿皆大欢喜  2016年5月一个晚上,南京市汤铜路边,一男子坐着抽烟。该路段向来人迹罕至,巡防员便上前查问。男子答:“我杀人了!”  刑警赶到现场,在男子的轿车后座上,发现一名没有了呼吸的女子。男子叫周全,是一家知名机械模具公司的技术总工……  1981年周全
期刊
问:我高中毕业后到市里打工,在餐饮店做服务员。上个月,我听亲戚讲,村里开始给适龄妇女免费进行“两癌”检查,我的户籍在原地,我也赶回老家参加了“两癌”检查。同村的妇女都觉得这种健康检查挺好的。我想问一下,针对我们农村妇女的“两癌”免费检查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答:您的提问正是众多城市流动适龄女性关心的话题。江苏省首创政府为婦女儿童办实事的做法,为农村妇女开展两癌筛查是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省政府
期刊
她的名字你也许陌生,但她编写的美剧你一定如雷贯耳:《实习医生格蕾》《丑闻》《逍遥法外》……  美国广播公司凭借她的剧而雄起;她创造的影视剧是艾美奖、金球奖的常客;她从小编剧成长为拥有美剧制作公司的大老板;她还是一个成功模版,鄙视常规,百炼成钢,从不活在他人评价体系中。  她说:“我体重200斤,年过46,单身带三娃……我从不是别人口中的美女,但我很成功。”  在生活这部大戏中,她有才华,有故事,有
期刊
小时候,父母盼望孩子考上大学,希望他们長大后离自己远远的,似乎孩子离得越远,就越有出息。为了孩子飞得又远又高,他们甘愿退到孩子身后,做孩子一辈子的垫脚石与守护人;也甘心在孩子日渐高大的身影里,一天天萎缩,变得越来越沉默。  然而,城市生活成本高昂,即使成家立业,孩子还是离不开父母的支持,或经济上的,或人力上的。其中最多的支持形式,常常是父母中的一方来到城里帮忙带孙辈,另一方留守老家。  其实,世上
期刊
突遇死亡,要和他们在一起  大学本科学视觉设计的70后王莹,曾是收入颇丰的资深广告人,打拼得风生水起,衣着光鲜,拿着高薪。但一件事让她的人生方向发生了改变。  2006年底,王莹母亲被诊断出癌症,被告知只有不到一年的生命。  之后的一年多,王莹在家、医院和公司之间奔波,疲惫不堪。在如何安抚母亲、如何让自己平静下来的问题上,她更无比焦虑。  她找到做医生的表弟,表弟建议她找个学校系统学习心理学。打听
期刊
美国联合利华公司旗下的保湿护肤品牌凡士林,2016年11月26日在天猫首发了一款名为“凡士林xHelenLee高定修护魔盒”的护肤套装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众多好评,引得大家纷纷抢购。凡士林的这款护肤套装,内含润肤露、润手霜和修护晶冻,外加一条高级丝巾,只售99元,称得上是物美价廉。可是,多数网友留言却说他们不为物美价廉来,而是冲着魔盒以及魔盒背后的故事来购买的。  这款魔盒背后的确很有故事。  2
期刊
旅行时,箱子被压坏了,估计出游的好心情会大打折扣。在意大利,一个叫弗朗西科斯的年轻人因此打起了“烂箱子”的主意。  弗朗西科斯是一名设计师,他的脑子里有着与众不同的创意。上大学时,他就穿着自己设计的T恤,骑着亲手打造的自行车穿行校园,彰显个性。毕业后,他进入家族企业,给父亲当助手。他父亲是专做箱包生意的,开了一家小型公司。  随着竞争加剧,同行压价,公司发展停滞不前。弗朗西科斯调查发现,箱包没有竞
期刊
不以哥哥喜,不以妹妹悲  “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爸爸总是唱《月亮代表我的心》给你听。不知道现在这个宝宝是喜欢你来唱,还是爸爸来唱。”女儿出生前,著名亲子教育专家李一慢为了使儿子不感到“外来入侵”而受到伤害,做思想工作。儿子来了劲头,“爸爸,你教我吧。”爷俩拥抱着,随着节拍对着妈妈的肚子唱歌。  出乎儿子预料的是,刚出生的妹妹还“托”妈妈送给自己一套TOMY高架火车做礼物。这份礼物是他期盼已久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