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學中高年级的学生是由基本的识字结构、简单的造句、段落的学习等过渡到真正的接触几百字甚至千字的作文写作。然而鉴于小学生中高年级的年龄特点,其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趋于平衡状态,这就要求教师的作文教学主动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和习作兴趣,为学生的写作创造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提升能力。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情境教学
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需求从最初的识记造句转向了道德、情感的内驱力教育,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要选择那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场面性的描述,促使学生从基本的识字造句转化为作文的书写能力。而教师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在实践过程中切实做到引发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白。如此这般,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实际教学。
一、打开学生的眼睛,寓情于境
自然是学生打开思维、开阔眼界的天然之所,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不仅让学生身临其境,还能够使学生从内心里感受自然的气息和欣赏自然的美好。比如,教师教习自然景物《流动的云》写作时,应先组织学生到自然界去观察云的状态,并激发学生“天上的云像什么?”“云是怎样流动的?”“流动起来的云有怎样的状态?”等想象。通过仔细地观察和大胆地想象,学生对“云”自然就有话说了,甚至有的学生还会编写出一些关于美丽的云彩的故事。又比如,教习想象作文《鱼儿的泪》时,教师可先在鱼缸里放一些小鱼,然后带着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且引导学生进行“鱼儿不动的时候在想什么?”“搅动鱼缸的水鱼儿在想什么?”“如果小鱼会哭,有声音吗?能看清它的眼泪吗?”等想象,当学生自由讨论小鱼做了什么的时候就不会感到写作文是困难的,并且怎样想就怎样说。这样的实践练习不仅使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采用场面性的教学,融入角色情境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在写作中所描述的状态皆来自于生活的真实状态,有父母之间的对话采集,也有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总之,学生在塑造力极强的年龄段基本是模拟生活中的人物角色,按照日常的生活内容进行的模拟表演。显然小学生对于模拟表演的真正意义并不理解,此时就需要教师在一定的范围内引导学生“高于生活”的创作,努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并在实践的情境教学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比如,教习写作《运动会》时,可以让学生选择扮演喜欢的运动员角色,现场再现短跑、跳高、跳远等运动的精彩过程。学生在模拟的表演中,要细致地观察运动员专业的技能技巧,极富经验的应变能力,如此就能把鲜活的运动员形象准确地描绘出来。
三、抓住实物特点,实现3D教学效果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趋于平衡,为了培养学生的具象思维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实物教学为主,让学生在亲眼见、亲手做的实践中对写作产生极大的兴趣爱好。比如,教习动物写作《小白兔》时,教师可以将小白兔带到教室让学生进行短暂的饲养,在饲养期间要求学生每天书写观察日志,当学生们都对小白兔产生了喜爱之情时进一步引导学生把小白兔怎样生活、怎样可爱写出来。由于学生的写作是建立在喜爱的基础上,所以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下子就提高了,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又比如教习静物作文《苹果》时,教师可先讲解苹果的生长情况、味道、色彩、好处等,然后再拿出苹果来让学生轮流观察,包括望闻问切,并提问“为什么爱吃?”“是什么形状?”“闻起来像什么?”笔者以为实物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直观性、客观性、趣味性,能够较好地触动学生的看和听,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直观感受。
四、师生合作教学,情与境完美结合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增强对学生的情感教学,因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其最主要的部分都是人的情感感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地营造一种师生合作的情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打开教学中交流沟通的情感渠道,让学生从枯燥的作文学习中解脱出来并投入到快乐的习作当中。比如教师可在课前组织学生一起唱些喜欢的歌或者教学生跳些相对活泼的舞蹈,通过这样轻松愉快的情绪来感染学生。又比如在上课期间教师对积极发言的同学时不时投以赞许的目光,或者调整学生的座位让其两两组合或是四人为组,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互动发展。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写作文的时候适当地播放轻音乐,这样有助于学生静下心来习作。
总之,教师能够在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进行授课,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够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写作基础,并且还能使学生从小就培养其直观、客观的心理,接触自然之美、感受自然之美,这对学生更高年级的写作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安凤歧.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4.
[2]张艳.作文评改情溢其间[J].学周刊,2011.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情境教学
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需求从最初的识记造句转向了道德、情感的内驱力教育,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要选择那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场面性的描述,促使学生从基本的识字造句转化为作文的书写能力。而教师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在实践过程中切实做到引发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白。如此这般,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实际教学。
一、打开学生的眼睛,寓情于境
自然是学生打开思维、开阔眼界的天然之所,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不仅让学生身临其境,还能够使学生从内心里感受自然的气息和欣赏自然的美好。比如,教师教习自然景物《流动的云》写作时,应先组织学生到自然界去观察云的状态,并激发学生“天上的云像什么?”“云是怎样流动的?”“流动起来的云有怎样的状态?”等想象。通过仔细地观察和大胆地想象,学生对“云”自然就有话说了,甚至有的学生还会编写出一些关于美丽的云彩的故事。又比如,教习想象作文《鱼儿的泪》时,教师可先在鱼缸里放一些小鱼,然后带着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且引导学生进行“鱼儿不动的时候在想什么?”“搅动鱼缸的水鱼儿在想什么?”“如果小鱼会哭,有声音吗?能看清它的眼泪吗?”等想象,当学生自由讨论小鱼做了什么的时候就不会感到写作文是困难的,并且怎样想就怎样说。这样的实践练习不仅使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采用场面性的教学,融入角色情境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在写作中所描述的状态皆来自于生活的真实状态,有父母之间的对话采集,也有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总之,学生在塑造力极强的年龄段基本是模拟生活中的人物角色,按照日常的生活内容进行的模拟表演。显然小学生对于模拟表演的真正意义并不理解,此时就需要教师在一定的范围内引导学生“高于生活”的创作,努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并在实践的情境教学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比如,教习写作《运动会》时,可以让学生选择扮演喜欢的运动员角色,现场再现短跑、跳高、跳远等运动的精彩过程。学生在模拟的表演中,要细致地观察运动员专业的技能技巧,极富经验的应变能力,如此就能把鲜活的运动员形象准确地描绘出来。
三、抓住实物特点,实现3D教学效果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趋于平衡,为了培养学生的具象思维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实物教学为主,让学生在亲眼见、亲手做的实践中对写作产生极大的兴趣爱好。比如,教习动物写作《小白兔》时,教师可以将小白兔带到教室让学生进行短暂的饲养,在饲养期间要求学生每天书写观察日志,当学生们都对小白兔产生了喜爱之情时进一步引导学生把小白兔怎样生活、怎样可爱写出来。由于学生的写作是建立在喜爱的基础上,所以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下子就提高了,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又比如教习静物作文《苹果》时,教师可先讲解苹果的生长情况、味道、色彩、好处等,然后再拿出苹果来让学生轮流观察,包括望闻问切,并提问“为什么爱吃?”“是什么形状?”“闻起来像什么?”笔者以为实物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直观性、客观性、趣味性,能够较好地触动学生的看和听,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直观感受。
四、师生合作教学,情与境完美结合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增强对学生的情感教学,因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其最主要的部分都是人的情感感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地营造一种师生合作的情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打开教学中交流沟通的情感渠道,让学生从枯燥的作文学习中解脱出来并投入到快乐的习作当中。比如教师可在课前组织学生一起唱些喜欢的歌或者教学生跳些相对活泼的舞蹈,通过这样轻松愉快的情绪来感染学生。又比如在上课期间教师对积极发言的同学时不时投以赞许的目光,或者调整学生的座位让其两两组合或是四人为组,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互动发展。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写作文的时候适当地播放轻音乐,这样有助于学生静下心来习作。
总之,教师能够在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进行授课,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够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写作基础,并且还能使学生从小就培养其直观、客观的心理,接触自然之美、感受自然之美,这对学生更高年级的写作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安凤歧.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4.
[2]张艳.作文评改情溢其间[J].学周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