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三进水尾,在此筹粮筹款、发展生产支援前线,两度建立乡级红色革命政权,带领水尾人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打游击等革命斗争,演绎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革命壮歌。这就是位于福建省建宁县客坊乡的红色“小井冈”——水尾村。
一
春天春日春风爽,
革命歌声传四方,
人人参军好,
革命歌声扬,歌声扬。
夏天夏日夏风长,
世间唯有红军强,
乡村有武装,
不怕天热去打仗,去打仗。
……
——建宁山歌(摘自《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建宁分卷》)
水尾村地处闽赣两省三县交界之地,置身于武夷山脉中段南麓群山环抱之中,东邻宁化安远杜家、井坑村、本乡中畲村,南邻江西广昌塘坊乡,西接江西广昌尖峰乡及本乡的龙溪村,距建宁县城70公里。
1930年初,在闽赣边界深山老林中的水尾村的山间小道上,走来一队行色匆匆、身穿粗布灰色军装的队伍,从此,打破了这个小村庄的宁静。那是参加完古田会议后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二纵队的一支队伍,经建宁县的伊家湾、山下、客坊、中畲、水尾、龙溪等乡村,前往江西广昌。红军队伍打来了的消息很快传遍各村,那支红军队伍纪律严明、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更是给各村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这为日后的筹粮、筹款、扩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拉开了水尾作为建宁苏区的革命基点村、中央苏区的重要通道、赣南苏区与闽西北苏区之间重要的红色交通站点发展的序幕。之后,水尾村更是被誉为建宁苏区红色小后方、红色“小井冈”。
二
红军同志开来啰,
千万群众笑呵呵。
欢迎你,
我的红军哥。
……
红军哥哥要走啰,
千万群众笑呵呵。
欢送你,
我的红军哥。
祝你一路打胜仗,
早日凯旋把家还。
欢送你,
我的同志哥。
——建宁山歌(摘自《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建宁分卷》)
自从知道毛委员带着红军队伍打来了之后,不少水尾村的群众都在心里暗暗期盼红军队伍的到来,编了山歌私下传唱。然而,这一盼,就是一年多,才迎来红军第一次进驻水尾村。
1931年初,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红军决定乘胜挥师东进扩大战果,在闽赣边界筹粮筹款、扩大红军和根据地。2月21日,红军总部发出胜字第6号命令——《继续东移加紧筹款的命令》。按照总部命令,红一军团第四军第十师一部从江西广昌翻越船顶隘,进入建宁包括水尾村在内的西北各乡村,打击地主武装保安团,宣传党和红军的纲领政策,开展打土豪分浮财、筹粮筹款、扩大红军、发展革命积极分子等工作,成立红色政权乡人民革命委员会及农会、贫农团等组织。同时,组建了两支游击队,扩红100多人,开辟了包括水尾在内的建宁西北游击区,为创建建宁苏区打下了基础。水尾村从此成为闽赣两省苏区的重要通道。
1931年,第二次反“围剿”战斗打响前,在建宁水尾等地的红四军第十师所部全部撤回江西准备反“围剿”作战。1931年6月,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建宁全县70个乡村建立了乡村苏维埃政权。在红军工作团的帮助下,水尾村群众纷纷响应号召,农会、贫农团、妇女会、赤卫军、少年先锋队等革命组织相继成立,并选举产生了隶属黄泥铺中心区革命委员会的乡苏维埃政府。
红军进驻水尾村期间,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粮田,极大地鼓舞了群众参加革命的斗志,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大家踊跃支前,纷纷捐谷捐米送菜,主动烧茶送水,装茶水的木桶上写着“请红军喝茶”,放在路边,红军战士喝了连声称好茶;还有帮助抬红军伤员的,有的人家里主动接纳和照料红军伤员……当时水尾村就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劣绅土豪,吃众霸吊,红军一到,罪孽全报。”此时,红军搭戏台搞演出、召开群众大会,写标语、画漫画,宣传红军政策与纪律,与群众打成一片。据时任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员的吴德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江西农学院副院长)后来回忆,他当时在建宁画了一些通俗易懂的宣传漫画,其中一幅画的是帝国主义洋鬼子牵着一条狗,狗身上写了蒋介石的名字,一旁画了红军拿铁锤打狗,洋鬼子大叫:“我这条心爱的狗就没命了。”如今,这幅漫画依然保存在水尾新屋里闽赣基干游击队司令部旧址的墙上,无言地讲述着那段难忘的记忆。
正当红军在水尾发动人民群众轰轰烈烈地开展革命斗争的时候,蒋介石发动了第三次“围剿”。红一方面军诱敌深入,主力红军回师赣南。1931年6月下旬建宁、广昌、南丰游击队合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南广建独立团,配合红军后卫团在中畲、水尾一带游击,转战于闽赣边界的崇山峻岭之中,掩护红军主力回师赣南第三次反“围剿”。不久,驻水尾的红军因参加第三次反“围剿”撤离水尾,水尾群众纷纷前来相送,依依不舍。部队走后,水尾苏维埃和赤卫队转入地下活动,水尾村就此沦陷。
在经历了短暂的白区生活后,水尾群众迎来了红军的第三次进驻。1932年10月,红一方面军发起建(宁)黎(川)泰(宁)战役,其中红四军某师在水尾设立指挥部。再度恢复建宁苏区后,在水尾设立水尾乡,属客坊区,管辖水尾、龙溪两个基点村,水尾村红色政权得以恢复。
然而,好日子也是短暂的。1934年5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建宁县城失守,红军主力经建宁西南撤入宁化和江西,闽赣省机关迁驻建宁伊家都上村,闽赣军区将所属地域划分为两个作战分区,第二作战分区司令部驻水尾。建宁县委暂时移驻水尾,积极协助闽赣第二作战分区,在水尾设立被服厂、兵工厂、红军医院、苏区银行。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南方各根据地转入游击战争。11月,由建宁县委、县苏干部及游击队200多人组建成的建宁县基干游击队,与广昌独立团、广北游击队、宁化边界游击队共1000多人,在水尾合编成闽赣基干游击队,司令部设在水尾。游击队以水尾为中心在闽赣边区坚持开展游击斗争。12月,国民党军第八十八师占领了建宁县大部地区,对水尾闽赣省的红军和游击队实行残酷“清剿”。1935年2月,闽赣基干游击队司令部在水尾村进行整顿后,在水尾、中畲、罗源、升东、伊家和闽赣边区坚持反“清剿”斗争。3月,国民党军包围了水尾村,闽赣基干游击队奋力向广昌方向突围,伤亡很大,其中一小部分转移到龙门山一带,水尾被国民党军占领。6月,在龙门山一带活动的游击队被包围在白云寺内,游击队全体壮烈牺牲。至此,水尾作为建宁苏区及游击区的最后阵地完全沦陷。
闽赣基干游击队被打散后,部分队伍先后被编入闽赣军区独立十二团,又随十二团编入闽赣新编第一团,后撤往尤溪等地,全军覆没;另有一小部分后来与闽北游击队会合,随闽北游击队在建宁、泰宁边界等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一直到1938年1月,编入新四军第三支队,奔赴抗日前线。
三
东边天上太阳红,中国出了毛泽东。
领导人民分田地,拔掉穷根得翻身。
肥沃土地回老家,翻身农民笑哈哈。
农民翻身生活好,丰衣足食乐太平。
吃水莫忘挖井人,翻身莫忘共产党。
穷苦农民得解放,永远跟着共产党。
——建宁山歌(摘自《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建宁分卷》)
作为建宁县三个中央红军村之一,水尾村的发展与建宁县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是同步的。80多年前,红军三驻水尾,两度建立乡级红色革命政权,先后驻扎和设立了被服厂、红军医院、苏区银行、红军兵工厂、县苏维埃政府、闽赣基干游击队司令部等,留下了许多令人铭诸肺腑的红色故事和饱含红色文化的旧址遗迹,成为永不忘怀的红色记忆和宝贵的红色财富。至今,草鞋队打草鞋支援红军、女贞子“红军树”、保护红色标语、白云寺烈焰英魂等故事仍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着。
革命历史波澜壮阔,红色文化传承不息。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如今,红色“小井冈”——水尾村依托革命旧址群、革命史迹,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已经成为福建及周边地区闻名的党史教育、研学实践、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个千年古村的薪火永续、传承发展,需要几代人甚至数代人的奋斗和积淀。如水的时光,没有带走水尾那鲜明的红色印记,反而让這片红土地变得越发厚实,让红色基因深深地融入了这个村子的文化之中,成为水尾共同的历史记忆,成为水尾文化的沉淀与升华,见证着水尾人不忘初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责任编辑 陈美者
一
春天春日春风爽,
革命歌声传四方,
人人参军好,
革命歌声扬,歌声扬。
夏天夏日夏风长,
世间唯有红军强,
乡村有武装,
不怕天热去打仗,去打仗。
……
——建宁山歌(摘自《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建宁分卷》)
水尾村地处闽赣两省三县交界之地,置身于武夷山脉中段南麓群山环抱之中,东邻宁化安远杜家、井坑村、本乡中畲村,南邻江西广昌塘坊乡,西接江西广昌尖峰乡及本乡的龙溪村,距建宁县城70公里。
1930年初,在闽赣边界深山老林中的水尾村的山间小道上,走来一队行色匆匆、身穿粗布灰色军装的队伍,从此,打破了这个小村庄的宁静。那是参加完古田会议后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二纵队的一支队伍,经建宁县的伊家湾、山下、客坊、中畲、水尾、龙溪等乡村,前往江西广昌。红军队伍打来了的消息很快传遍各村,那支红军队伍纪律严明、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更是给各村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这为日后的筹粮、筹款、扩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拉开了水尾作为建宁苏区的革命基点村、中央苏区的重要通道、赣南苏区与闽西北苏区之间重要的红色交通站点发展的序幕。之后,水尾村更是被誉为建宁苏区红色小后方、红色“小井冈”。
二
红军同志开来啰,
千万群众笑呵呵。
欢迎你,
我的红军哥。
……
红军哥哥要走啰,
千万群众笑呵呵。
欢送你,
我的红军哥。
祝你一路打胜仗,
早日凯旋把家还。
欢送你,
我的同志哥。
——建宁山歌(摘自《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建宁分卷》)
自从知道毛委员带着红军队伍打来了之后,不少水尾村的群众都在心里暗暗期盼红军队伍的到来,编了山歌私下传唱。然而,这一盼,就是一年多,才迎来红军第一次进驻水尾村。
1931年初,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红军决定乘胜挥师东进扩大战果,在闽赣边界筹粮筹款、扩大红军和根据地。2月21日,红军总部发出胜字第6号命令——《继续东移加紧筹款的命令》。按照总部命令,红一军团第四军第十师一部从江西广昌翻越船顶隘,进入建宁包括水尾村在内的西北各乡村,打击地主武装保安团,宣传党和红军的纲领政策,开展打土豪分浮财、筹粮筹款、扩大红军、发展革命积极分子等工作,成立红色政权乡人民革命委员会及农会、贫农团等组织。同时,组建了两支游击队,扩红100多人,开辟了包括水尾在内的建宁西北游击区,为创建建宁苏区打下了基础。水尾村从此成为闽赣两省苏区的重要通道。
1931年,第二次反“围剿”战斗打响前,在建宁水尾等地的红四军第十师所部全部撤回江西准备反“围剿”作战。1931年6月,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建宁全县70个乡村建立了乡村苏维埃政权。在红军工作团的帮助下,水尾村群众纷纷响应号召,农会、贫农团、妇女会、赤卫军、少年先锋队等革命组织相继成立,并选举产生了隶属黄泥铺中心区革命委员会的乡苏维埃政府。
红军进驻水尾村期间,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粮田,极大地鼓舞了群众参加革命的斗志,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大家踊跃支前,纷纷捐谷捐米送菜,主动烧茶送水,装茶水的木桶上写着“请红军喝茶”,放在路边,红军战士喝了连声称好茶;还有帮助抬红军伤员的,有的人家里主动接纳和照料红军伤员……当时水尾村就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劣绅土豪,吃众霸吊,红军一到,罪孽全报。”此时,红军搭戏台搞演出、召开群众大会,写标语、画漫画,宣传红军政策与纪律,与群众打成一片。据时任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员的吴德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江西农学院副院长)后来回忆,他当时在建宁画了一些通俗易懂的宣传漫画,其中一幅画的是帝国主义洋鬼子牵着一条狗,狗身上写了蒋介石的名字,一旁画了红军拿铁锤打狗,洋鬼子大叫:“我这条心爱的狗就没命了。”如今,这幅漫画依然保存在水尾新屋里闽赣基干游击队司令部旧址的墙上,无言地讲述着那段难忘的记忆。
正当红军在水尾发动人民群众轰轰烈烈地开展革命斗争的时候,蒋介石发动了第三次“围剿”。红一方面军诱敌深入,主力红军回师赣南。1931年6月下旬建宁、广昌、南丰游击队合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南广建独立团,配合红军后卫团在中畲、水尾一带游击,转战于闽赣边界的崇山峻岭之中,掩护红军主力回师赣南第三次反“围剿”。不久,驻水尾的红军因参加第三次反“围剿”撤离水尾,水尾群众纷纷前来相送,依依不舍。部队走后,水尾苏维埃和赤卫队转入地下活动,水尾村就此沦陷。
在经历了短暂的白区生活后,水尾群众迎来了红军的第三次进驻。1932年10月,红一方面军发起建(宁)黎(川)泰(宁)战役,其中红四军某师在水尾设立指挥部。再度恢复建宁苏区后,在水尾设立水尾乡,属客坊区,管辖水尾、龙溪两个基点村,水尾村红色政权得以恢复。
然而,好日子也是短暂的。1934年5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建宁县城失守,红军主力经建宁西南撤入宁化和江西,闽赣省机关迁驻建宁伊家都上村,闽赣军区将所属地域划分为两个作战分区,第二作战分区司令部驻水尾。建宁县委暂时移驻水尾,积极协助闽赣第二作战分区,在水尾设立被服厂、兵工厂、红军医院、苏区银行。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南方各根据地转入游击战争。11月,由建宁县委、县苏干部及游击队200多人组建成的建宁县基干游击队,与广昌独立团、广北游击队、宁化边界游击队共1000多人,在水尾合编成闽赣基干游击队,司令部设在水尾。游击队以水尾为中心在闽赣边区坚持开展游击斗争。12月,国民党军第八十八师占领了建宁县大部地区,对水尾闽赣省的红军和游击队实行残酷“清剿”。1935年2月,闽赣基干游击队司令部在水尾村进行整顿后,在水尾、中畲、罗源、升东、伊家和闽赣边区坚持反“清剿”斗争。3月,国民党军包围了水尾村,闽赣基干游击队奋力向广昌方向突围,伤亡很大,其中一小部分转移到龙门山一带,水尾被国民党军占领。6月,在龙门山一带活动的游击队被包围在白云寺内,游击队全体壮烈牺牲。至此,水尾作为建宁苏区及游击区的最后阵地完全沦陷。
闽赣基干游击队被打散后,部分队伍先后被编入闽赣军区独立十二团,又随十二团编入闽赣新编第一团,后撤往尤溪等地,全军覆没;另有一小部分后来与闽北游击队会合,随闽北游击队在建宁、泰宁边界等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一直到1938年1月,编入新四军第三支队,奔赴抗日前线。
三
东边天上太阳红,中国出了毛泽东。
领导人民分田地,拔掉穷根得翻身。
肥沃土地回老家,翻身农民笑哈哈。
农民翻身生活好,丰衣足食乐太平。
吃水莫忘挖井人,翻身莫忘共产党。
穷苦农民得解放,永远跟着共产党。
——建宁山歌(摘自《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建宁分卷》)
作为建宁县三个中央红军村之一,水尾村的发展与建宁县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是同步的。80多年前,红军三驻水尾,两度建立乡级红色革命政权,先后驻扎和设立了被服厂、红军医院、苏区银行、红军兵工厂、县苏维埃政府、闽赣基干游击队司令部等,留下了许多令人铭诸肺腑的红色故事和饱含红色文化的旧址遗迹,成为永不忘怀的红色记忆和宝贵的红色财富。至今,草鞋队打草鞋支援红军、女贞子“红军树”、保护红色标语、白云寺烈焰英魂等故事仍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着。
革命历史波澜壮阔,红色文化传承不息。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如今,红色“小井冈”——水尾村依托革命旧址群、革命史迹,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已经成为福建及周边地区闻名的党史教育、研学实践、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个千年古村的薪火永续、传承发展,需要几代人甚至数代人的奋斗和积淀。如水的时光,没有带走水尾那鲜明的红色印记,反而让這片红土地变得越发厚实,让红色基因深深地融入了这个村子的文化之中,成为水尾共同的历史记忆,成为水尾文化的沉淀与升华,见证着水尾人不忘初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责任编辑 陈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