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创作以心理描写见长,本文主要研究茨威格小说关于成长心理的描写,从而理解和把握其笔下的童心世界创作意图,从而加深对茨威格小说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关键词:茨威格;成长心理;儿童世界;成人世界
一、力图展现爱的情感
茨威格笔下的童心世界纯净清澈,倒映出成人社会的虚伪。作者在写作时被这股纯真的力量推动着,理解并且珍视人类的善良品性,挖掘出人性中不可埋没的爱的情感,始终相信爱是构成美好人性的永恒成分,也赋予小说本身爱的精神。
茨威格在给高尔基的信中曾说:“自从我们的世界外表上变得越来越单调,生活变得越来越机械的时候起,我们就应当在灵魂深处发掘截然相反的东西,做一个勇敢而又正直的人。”[1](p160)小姐妹和埃德加便是如此,他们在经历心灵冲击时遭受到巨大的心灵之痛,然而勇气和正义感却始终未曾泯灭,展现出人正直善良天性的强大力量,凸显了儿童自身可贵的纯真,进一步显示这个成人社会容易被忽略的一面,寻找到揭示人性之悲的方式和解决人类自身困惑的突破口。
假如埃德加知道了那个隐藏的秘密,看到了母亲和男爵的私情,他的弱小的身躯和心灵都将无法承受。童年将不复存在,对任何人甚至自己都不再相信,整个世界只剩下谎言,充满着欲望。但是,作者安排他坐上了开往温情和关爱的列车,历经了不同以往的生命体验,再度唤醒小男孩内心的善良和纯真,也使读者进一步反思和体会。埃德加感到自己从丑恶的事物中解脱了出来,学会去爱、去创造。他不再感到狂妄自大,生活中的一切存在都具有其意义和价值;自己不再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为自己在迈向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便摔倒而愧疚,初步领悟到人活着就必须与生活和命运不断搏斗。“人身上只有一种感情能满足人与世界结合的需要,同时还能使人获得完整感情,这样的感情就是爱。”[2]旅途的经历、母亲的忏悔、家人的关爱使他重新完善了自我身份感,小男孩重新审视了过去的经历,不再怀着仇恨,甚至感激男爵让他成长,带着他走进这个五彩斑斓的人生。对于母亲,他渐渐认识到她“默默的泪水含有一个不再年轻的女人的誓言。”[3](P218)并用实际行动关怀她、体谅她。小男孩真正做到了“既能独立自处,又同所有有生命的东西融为一体,听从良心的召唤,不再沉溺于个人私仇之中而不能自拔。”[4]真正开始接受并热爱生命。“生命的目的就是展示人的爱和理性,获得认真而又热烈。”[5](P177)
爱作为人的基本能力逐渐被现实中的各种诱惑所蒙蔽,人们关心的往往不再是给予别人爱,而是等待着别人来爱自己,渐渐忘记了爱的力量。在孩子们的身上,自我的意识还很淡薄。从对母亲的依赖和渐渐学会认识自我,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意识到被人爱的现实并探究其原因,最终学会去爱人,学会给予。童心作为不受玷污的纯洁象征,带有与生俱来的爱的天性,也是作者始终极力想要维护的。作者一再地将自己的爱融入作品中,表现出对人性的深切理解和关怀。
二、试图探索童心世界深层的困惑
作品细腻地把握了孩子式的心理和思考方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做出了艰难的解答。成长的各种经历不断完善着对自身、对社会的认识,唤醒潜在的能力和倾向。人道主义伦理学认为,当一些心理上的需要未能正常地予以满足,就会产生不正常的行为心理反应。姐妹俩和埃德加面临着同样的难题而产生成长的倾向,继而生发出渴望自由、叛逆、厌恶等其他心理。这些心理与探寻秘密的欲望共同引发种种内心波澜与冲突。纯真的世界与成人社会不断摩擦;无知单纯与虚伪精明相交织,显现了儿童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挣扎心理。作者将一种饱含痛苦、愤怒、同情和怜悯的激情深埋在作品中,细腻地捕捉人物稍纵即逝的表情动作,神经毕剥、颤抖哆嗦之类的词语在文中数不胜数。他通过描写人物内在的心理动机,揭示这些行为背后的道德和理性光芒,显示出高尚的人性,这也是作者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从陌生女人在13岁时第一次见到R作家的惊异,观察对方所做所为的满足感,偷窥私生活的欲望,到与他共度良宵的心潮翻滚等无数心理画面均被作者细腻捕捉到,把她“原先散乱的全部激情,把那颗压迫在一起而一再急不可耐地喷涌出来的整颗心”一股脑儿倾吐出来,作者深切感受到现实社会对妇女的压制,通过描写这股力量的强大,显示出被压制程度的深。这种深同样出现在儿童的世界里。埃德加在面对母亲与男爵公开进行欺骗和说谎时,沉默继而奋起抗争,这些经历夺走了自己的单纯和无忧无虑的快乐,秘密越是被掩盖,小男孩越是愤怒,越想揭开。正如茨威格本人的经验一样,“有不给予的东西才会使人产生强烈的欲望,只有遭到禁止的东西才会使人如痴若狂地想得到它。”[6](P40)直到微笑着折磨两个大人,不再给他们解释和喘息的机会将自己无形的铁链系在他们身上,才获得内心的满足。然而这种满足最终还是被理性束缚和驾驭,小男孩重新走上了健全的人格道路。
茨威格出生在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他发自内心热爱维也纳,热爱和平、珍视人类文明。然而残忍、暴力和灭绝人性的战争严重打击了他所坚持的人道主义理想,战争社会中的人们丧失了理智,变得疯狂。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仇恨,思想言论、情感精神等都失去了自由。作为一名犹太人作家,茨威格流离失所,饱受屈辱。民族压抑以及民族遭迫害的事实不断使他感到痛苦和绝望。他不断地思索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境遇,用自己的作品进行了艰苦的探索,通过众多的小人物的遭遇反映现实,试图挖掘人性的美好品质,以此净化人心、维护人类的良知,展现出这个人道主义作家对人类社会的深切关怀,也为读者提供了指向茨威格内心世界的通道。
参考文献
[1]高尔基,罗曼·罗兰,茨威格.《三人书简-高尔基、罗曼·罗兰、茨威格书信集》臧平安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7
[2]弗洛姆.《爱的艺术》李键鸣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4
[3]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张玉书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7
[4]弗洛姆.《爱的艺术》李键鸣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4
[5]弗洛姆.《健全的社会》黄筑荣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4
[6]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舒昌善 孙龙生译[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关键词:茨威格;成长心理;儿童世界;成人世界
一、力图展现爱的情感
茨威格笔下的童心世界纯净清澈,倒映出成人社会的虚伪。作者在写作时被这股纯真的力量推动着,理解并且珍视人类的善良品性,挖掘出人性中不可埋没的爱的情感,始终相信爱是构成美好人性的永恒成分,也赋予小说本身爱的精神。
茨威格在给高尔基的信中曾说:“自从我们的世界外表上变得越来越单调,生活变得越来越机械的时候起,我们就应当在灵魂深处发掘截然相反的东西,做一个勇敢而又正直的人。”[1](p160)小姐妹和埃德加便是如此,他们在经历心灵冲击时遭受到巨大的心灵之痛,然而勇气和正义感却始终未曾泯灭,展现出人正直善良天性的强大力量,凸显了儿童自身可贵的纯真,进一步显示这个成人社会容易被忽略的一面,寻找到揭示人性之悲的方式和解决人类自身困惑的突破口。
假如埃德加知道了那个隐藏的秘密,看到了母亲和男爵的私情,他的弱小的身躯和心灵都将无法承受。童年将不复存在,对任何人甚至自己都不再相信,整个世界只剩下谎言,充满着欲望。但是,作者安排他坐上了开往温情和关爱的列车,历经了不同以往的生命体验,再度唤醒小男孩内心的善良和纯真,也使读者进一步反思和体会。埃德加感到自己从丑恶的事物中解脱了出来,学会去爱、去创造。他不再感到狂妄自大,生活中的一切存在都具有其意义和价值;自己不再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为自己在迈向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便摔倒而愧疚,初步领悟到人活着就必须与生活和命运不断搏斗。“人身上只有一种感情能满足人与世界结合的需要,同时还能使人获得完整感情,这样的感情就是爱。”[2]旅途的经历、母亲的忏悔、家人的关爱使他重新完善了自我身份感,小男孩重新审视了过去的经历,不再怀着仇恨,甚至感激男爵让他成长,带着他走进这个五彩斑斓的人生。对于母亲,他渐渐认识到她“默默的泪水含有一个不再年轻的女人的誓言。”[3](P218)并用实际行动关怀她、体谅她。小男孩真正做到了“既能独立自处,又同所有有生命的东西融为一体,听从良心的召唤,不再沉溺于个人私仇之中而不能自拔。”[4]真正开始接受并热爱生命。“生命的目的就是展示人的爱和理性,获得认真而又热烈。”[5](P177)
爱作为人的基本能力逐渐被现实中的各种诱惑所蒙蔽,人们关心的往往不再是给予别人爱,而是等待着别人来爱自己,渐渐忘记了爱的力量。在孩子们的身上,自我的意识还很淡薄。从对母亲的依赖和渐渐学会认识自我,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意识到被人爱的现实并探究其原因,最终学会去爱人,学会给予。童心作为不受玷污的纯洁象征,带有与生俱来的爱的天性,也是作者始终极力想要维护的。作者一再地将自己的爱融入作品中,表现出对人性的深切理解和关怀。
二、试图探索童心世界深层的困惑
作品细腻地把握了孩子式的心理和思考方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做出了艰难的解答。成长的各种经历不断完善着对自身、对社会的认识,唤醒潜在的能力和倾向。人道主义伦理学认为,当一些心理上的需要未能正常地予以满足,就会产生不正常的行为心理反应。姐妹俩和埃德加面临着同样的难题而产生成长的倾向,继而生发出渴望自由、叛逆、厌恶等其他心理。这些心理与探寻秘密的欲望共同引发种种内心波澜与冲突。纯真的世界与成人社会不断摩擦;无知单纯与虚伪精明相交织,显现了儿童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挣扎心理。作者将一种饱含痛苦、愤怒、同情和怜悯的激情深埋在作品中,细腻地捕捉人物稍纵即逝的表情动作,神经毕剥、颤抖哆嗦之类的词语在文中数不胜数。他通过描写人物内在的心理动机,揭示这些行为背后的道德和理性光芒,显示出高尚的人性,这也是作者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从陌生女人在13岁时第一次见到R作家的惊异,观察对方所做所为的满足感,偷窥私生活的欲望,到与他共度良宵的心潮翻滚等无数心理画面均被作者细腻捕捉到,把她“原先散乱的全部激情,把那颗压迫在一起而一再急不可耐地喷涌出来的整颗心”一股脑儿倾吐出来,作者深切感受到现实社会对妇女的压制,通过描写这股力量的强大,显示出被压制程度的深。这种深同样出现在儿童的世界里。埃德加在面对母亲与男爵公开进行欺骗和说谎时,沉默继而奋起抗争,这些经历夺走了自己的单纯和无忧无虑的快乐,秘密越是被掩盖,小男孩越是愤怒,越想揭开。正如茨威格本人的经验一样,“有不给予的东西才会使人产生强烈的欲望,只有遭到禁止的东西才会使人如痴若狂地想得到它。”[6](P40)直到微笑着折磨两个大人,不再给他们解释和喘息的机会将自己无形的铁链系在他们身上,才获得内心的满足。然而这种满足最终还是被理性束缚和驾驭,小男孩重新走上了健全的人格道路。
茨威格出生在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他发自内心热爱维也纳,热爱和平、珍视人类文明。然而残忍、暴力和灭绝人性的战争严重打击了他所坚持的人道主义理想,战争社会中的人们丧失了理智,变得疯狂。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仇恨,思想言论、情感精神等都失去了自由。作为一名犹太人作家,茨威格流离失所,饱受屈辱。民族压抑以及民族遭迫害的事实不断使他感到痛苦和绝望。他不断地思索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境遇,用自己的作品进行了艰苦的探索,通过众多的小人物的遭遇反映现实,试图挖掘人性的美好品质,以此净化人心、维护人类的良知,展现出这个人道主义作家对人类社会的深切关怀,也为读者提供了指向茨威格内心世界的通道。
参考文献
[1]高尔基,罗曼·罗兰,茨威格.《三人书简-高尔基、罗曼·罗兰、茨威格书信集》臧平安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7
[2]弗洛姆.《爱的艺术》李键鸣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4
[3]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张玉书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7
[4]弗洛姆.《爱的艺术》李键鸣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4
[5]弗洛姆.《健全的社会》黄筑荣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4
[6]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舒昌善 孙龙生译[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