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辛亥革命”教学设计的反思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_hu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提问设计,基本史实,初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13-0023-04
   我是许春凤老师帮带的对象,也是她的工作室成员。在许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析了部编初中教材。结合高中教材,我们认为初中单一的革命叙事有明显缺陷,应该让初中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辛亥革命成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许老师安排我做初中二年级第9课“辛亥革命”的教学设计。我平时教高中,自以为熟知辛亥革命的史实,设计初中课游刃有余,没想到并不那么容易。
   导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第一环节,以教师陈述的方式开始,不如以问题导入更具刺激性。最初我设计的问题是:上节课我们对孙中山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大家说说:为什么称孙中山是“革命先行者”?我估计学生根据课本可以归纳出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几个“第一”:他提出民主革命思想,先后建立了兴中会和同盟会,进而提出三民主义,使民主革命成为时代的主流,直至辛亥革命的大爆发。然后引出本课主题:辛亥革命——革命、民变、立宪的多重合奏。在征求同行意见时,他们说,我们也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潜台词就是,平淡无奇。换位思考,学生对你提出的问题,只能依照课本回答,这样能引发学习兴趣吗?课堂提问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导入的问题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就不能照本宣科。于是,我把问题改成: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孙中山和他的志向,教材上说孙中山是“革命党公认的领袖”,请大家说说,革命领袖应该具备什么素质?你们中间谁有可能成为领袖?我想,这样的问题从教材中来,但在教材中没有现成答案,而“素质”一词学生耳熟能详,革命领袖需要什么素质则是新问题,但隐含在教材中;你们有谁可能成为领袖,应该能激发他们的兴趣。革命领袖要有先进的思想和理论,还要具备组织能力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坚定的革命意志就是不屈不挠,屡败屡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我想,这样的总结学生印象深刻,对后续了解毛泽东、邓小平都有意义。同时,这也是导入本课内容的引子:革命党人不断起义,不断失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进入本课第一个环节,原本我想先交代:本课有三个关键词,革命、民变、立宪,我们先来关注第一个关键词——革命。然后提问:你所知道的辛亥革命这段历史中的革命英雄有哪些?能否具体说一说什么是革命?革命派有什么特点?显然,这样的设计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经历,他们还没有系统学习,还不知道辛亥武装起义,甚至对“革命”的内涵也模糊不清。现在学生所处的时代已经远离“革命”,尤其是政治革命,在他们日常生活中已经很少听到“阶级斗争”“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等词汇。我们对初中生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能估计过高,通过对前一课的学习,他们知道了孙中山、黄兴等人的名字,未必有深刻印象。因此教师必须从头说起,解释什么叫革命,什么叫政治革命。学生如果知道革命是流血,是暴力斗争,或许会回答:革命是自下而上的暴力斗争,革命派的特点是主张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反动统治。如果有这样比较令人满意的答案,说明之前戊戌变法的教学达到了最佳效果,否则教师真有必要解释基本概念。
   原先我在第一个小标题“革命志士的奋斗”下,总结教材叙述的几次武装起义,地点和领导人,再问:仅课本上这四次起义吗?这些斗争又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革命党人从1905—1911年4月发起的一系列武装斗争(有九次左右)。……除了萍浏醴起义人数达30000多人外,其他斗争规模都不是很大,如黄冈之役,革命党人聚众700人围攻黄冈协署,血战一天;镇南关之役,革命党人率领广西的游勇80人携带42枝枪,偷袭了炮台;河口之役,合并起来也只约500人;1910年2月的广州新军斗争加盟人数达3000余人,但是在计划暴露的紧急情况下,新军各营、标分散行动,最大的一枝约1000余人。
  ——《孙中山全集》
   这样的设计再次被否定,理由很简单:学生真正了解了教材提到的这四次起义吗?教材描述的起义缺乏细节,过程简单,不足以展现历史场景。而过早地呈现材料有拔苗助长之嫌。办法只有一个,教师讲述,利用地图,指出四次起义的地点,依据学术研究成果描述起义过程,总结起义失败的原因和影响。这样丰富了细节,带领学生进入历史场景,但是,最后落脚点又出现问题。原本我描述黄花岗起义的过程,将注意力放在解释教材所说黄兴“临时决定提前举事”的问题上,不厌其烦地讲述起义失败的各个细节原因,还提问为什么从筹备到起义的爆发,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少?然而,我们了解一个历史事件也是有一个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学生是初学者,教师不能把所知一股脑地端给学生,欲速则不达,这样适得其反;而且还干扰了革命精神的教育。删繁就简后,我马上转入说:这些先烈大都是20岁上下的知识青年,有学生、教师、记者、劳工,其中不少是“富二代”。他们自愿参加起义,以海外华侨和福建、广东人居多,抱定必死决心,留下绝命书。然后展示林觉民、方声洞、黄兴的绝命书,介绍他们的家庭背景,接着提问:他们为什么都不怕死呢?这样的问题能够打动学生,而答案正在教材之内:因为他们信仰三民主义,痛恨专制体制,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推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是他们的奋斗目标。这样就把三民主义与革命党人的流血牺牲结合起来,把上节课与这节课联系在一起,自然而然地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設计的计划是以上内容占一半时间,后半节课要转入武昌起义的成功。转折不难——为什么起义总是失败?估计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但都不大可能想到全国形势。因此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民众处于什么状态?社会各阶层是什么反应?社会矛盾是否尖锐?还可以设问:革命不是一厢情愿,只有大多数人都反对清政府,这个政府才有可能垮台。那么,全国形势如何?然后进入第二个环节:民变与立宪运动。为什么加这个环节,许春凤老师在《初中教材“辛亥革命”研究》①中已经充分论述,在此无需赘述。这部分内容我原来的设计也很多,同行提出根本讲不完。同时考虑到初中只是初步了解辛亥革命,加这部分内容是为高中学习打基础,但不能越俎代庖,点到为止即可。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一个印象:立宪派与革命派的目标是一致的,革命派不是孤军作战,社会上层和底层都成为清政府的对立面,革命形势一触即发,武昌起义成为导火索。    第三个环节是武昌起义。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陈述起义过程,都要回答:为什么此前那么多次起义都失败,武昌起义却成功了。以前我在高中辛亥革命的教学中,最后留下10分钟,让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有学生问:黄花岗起义中黄兴为什么临时决定提前举事?如果不提前,黄花岗起义会不会成功?还有学生问:孙武是不是孙中山的兄弟?最有价值的问题是:为什么革命党人那么多武装起义都失败了,而武昌起义却能够成功呢?围绕这个问题学生产生很多具体疑问,使我印象深刻。如果这节课下来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应该说是教学的失败。课堂教学的成功,其中一条要义就是在讲述过程中回答核心问题。学生思维的对象是基本事实,从中提炼出答案是思维的结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没有解释核心问题的意识,那么讲述中一定会疏漏关键的史实。我的这节教学设计因为有研究教材在先,因此能够有意识地陈述起义后最关键的几步棋,其中立宪派领导人汤化龙的作用至关重要,说明辛亥革命的成功是革命派与立宪派合力的结果。最后,我借用了魏勇老师的问题设计: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坚持十几年都没有推翻清王朝,辛亥武昌起义却一举成功。这个问题比较大,留做学生思考,不必要求课堂回答。
   以这样的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过程,渗透了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恩格斯指出:“社会的政治结构绝不是紧跟着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的这种剧烈的变革立即发生相应的改变。当社会日益成为资产阶级社会的时候,国家制度仍然是封建的。……在经济关系要求自由和平等权利等的地方,政治制度却每一步都以行会束缚和各种特权同它对抗。”①恩格斯在晚年特别强调:“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聊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这一斗争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②辛亥革命中立宪派代表了新的经济关系,甚至可以说比革命派更具代表性。由于他们与封建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要求他们一开始就从事暴力斗争。清末新政给予他们一线希望,因此他们抱着和平的幻想,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愿。当希望破灭之后,他们立即转向支持革命,与革命派合力推翻了清王朝。这个历史过程不能简化为革命,简化为革命一条线有悖历史唯物主义。
   以这样的教学设计落实了革命传统教育。通过提问革命志士为什么不怕死,联系三民主义信仰,使学生理解了民主革命是為每个人争取人权,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是为了国家的进步和民族的解放。理解革命志士的奋斗与理解三民主义结合在一起,历史不再是单纯的记忆,而是活生生的事实。民族有信仰,国家才有希望。充分展现革命志士的家国情怀,会使学生真正体验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所说:“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历史课堂教学,尤其是初中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他们的经验十分重要。辛亥革命离现实似乎很远,14岁的学生对革命和革命领袖都很陌生,怎样使历史贴近学生?什么叫革命?革命领袖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你能够成为革命领袖吗?黄花岗起义的很多烈士都是“富二代”,为什么他们不怕死?这样的提问设计将学生拉入历史情景,可以使他们产生共鸣,从而认真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加入民变和立宪运动,再提出为什么武昌起义能够成功?答案就会丰富多彩。寻找贴近学生的历史课堂需要制造能够激发他们思考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能是成人化的、专业化的,应该来源于生活,联系他们已经学习的知识。在对教材有了比较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教学设计的关键还在于问题设计。恰当的提问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思考兴趣,还能起到串联内容的作用,使课堂教学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历史的每一节课都要注意前后的逻辑联系,初中要关注高中,为高中学习打基础。我的设计努力这样做了,增加的内容并不多,但都是必要的。
   已经形成的教学设计也有不足,最后展示的各省独立场面,选材有局限,而实际上各省独立,和平移交政权多于流血牺牲。中学历史课堂课时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历史画面,必须精心选择,有的放矢,才能出效果。历史课堂教学要尽量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史实逻辑。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对外界的感知能力不同,其思维发展水平也不同。教学中要培养的能力水平应该有所区别。初中主要以了解史事为主,能够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初步形成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那就很不错了。对初中教学而言,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兴趣,学生学习三年,对历史越来越感兴趣,这是教师最值得骄傲的事情。通过辛亥革命一课,他们想知道更多的起义细节,想知道那些起义中关键人物的后来命运,想知道辛亥革命的成功改变了什么,或许到了高中学习他们还能想起初中老师的这节课,这就是教师教学的成功。
  【作者简介】张羽丰,江苏省溧阳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历史解释,史料,逻辑,史观,葛兆光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3-0012-06  一、缘起:“历史解释”,出路在何方  关于新晋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解释”,我本无意继续参与讨论,理由至少有三:  第一,与“史料实证”这一概念的突然问世显然不同,“历史解释”这个概念学界早已有之,相关的研讨论文与论著也为数不少。特别是自2015年以
随着越来越多大型基础建设项目的规划与兴建,如何高效设计、管理、监督、运营项目已成为各家设计院和业主必须面对的问题。  数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使用及其价值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但是因为云技术的到来,我们现在有了一些更新、更优化的解决方法。  业内人士早已认识到可以通过三维数字工作流来收集和应用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并利用云技术储存和调用这些信息,简化冗余工作,预测和减少可能的风险,提升项目的成功率,Ben
[关键词]材料本意,王权,解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5—0044—02    2009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1中的历史选择题比较难,湖南省考生选择题抽样的平均得分为24.30分,难度值为0.51。其中第20题湖南考生得分很低,抽样平均分只有1.15分,难度值高达0.29。我们认为这道题本身存在问题。  第20题的题目是这样的:  法国人
自19世纪末以来,西方史学界对中世纪后期英国政治史的研究,在20世纪中期以前多聚焦在议会君主制的建构与运作上,并且深受以斯塔布斯为代表的牛津学派(School of Oxford)的辉格解释模式的影响,片面地夸大议会、法律对王权的限制。自上个世纪中期开始,著名史家麦克法兰及期弟子通过对“变态封建主义”(Bastard Feudalism)与大贵族群体活动的探讨,开启了从政治制度史向政治群体活动史之
关键词:西欧,中世纪城市,大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7-0010-07  2002年人教版初中《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以下简称“旧教材”)仅用一个课时叙述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2018年统编初中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以下简称“新教材”)同样主题用了一个单元四个课时,并使用了“中世纪”这个概念。过去欧洲中世纪被描绘成“无知和迷信
近日,我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存有的清朝军机处及总理事务衙门多份文献首次公开,这些权威档案显示,马江海战福建水师苦战七天七夜,虽损失惨重,终还是击退法军,所谓的马江海战一个小时不到福建水师就全部覆灭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这些史料包括《法舰集泊马江情势紧急请调兵轮援助及发给电码本》《马江法舰猝发我军奋战实力不敌船沉厂毁》两份奏折。  从《法舰集泊马江情势紧急请调兵轮援助及发给电码本》可看出:船政大臣何如
[摘要]清代,浙江人文鼎盛。每值乡试,赶考士子云集省会杭州,从而促成了考市的形成。考寓租赁、市肆交易及工匠、脚夫之雇佣等方面展现了考市的繁荣场景。官方以禁赌为主的考寓管理,以禁强行买卖、店铺欺诈、偷盗等为主的市场管理则揭示了考市秩序的混乱场面。其诸般面相体现了乡试对省会城市的重要影响。因受战事等因素的影响,应试者渐少,考市日渐萧条。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及乡试的停止,考市亦寿终正寝。  [关键词]清末
关键词?演深度学习,表征,迁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8)11-0025-06  深度学习是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在1976年联名发表的《学习的本质区别之一:结果和过程》中首次提出的概念。该文指出,与浅层学习相对应,深度学习表现为学生不仅能在阅读基础上理解学习材料的基本内容,抓住主体思想,最终成为自己头脑中
关键词 情感领域,教学目标,社会认知,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15-0009-08  “教学具有教育性”,现代教育学创始人赫尔巴特关于教学活动基本规律的论述,如果应用在饱含情感因素的历史教学中,可能更应该被表述为“历史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过程确实会产生多方面的情感结果,这包括情绪体验、个性倾向性的形成与改变、性格特征的形成与改变
【关键词】鸦片战争,情感,道德,批判,理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1-0022-05  在鸦片战争教学中,师生对多数内容都诉诸“道德批判”,是带着感情色彩来谈论西方的,甚至有把对西方的满腔愤恨转化成文字上诋毁中伤以泄愤之嫌,很少从道德以外的角度,对鸦片战争进行深刻的反思,这是一种不幸。因为道德的批判最是无情,而批判一旦升至道德层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