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经典阅读的困境与探索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y08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引导大学生在专业科目中进行经典论著的阅读是教育目标之一。互联网环境下,文本内容的生产和分发随着这一渠道以传输快速化、形式多样化、阅读碎片化为特点,多以视听产品样态呈现,此类产品的阅读体验多为片段性与浅层化。经典作品的阅读要求多角度的深度思考,如果长期沉溺于互联网媒体带来的浅层阅读快感,不仅难以培养出大学生作为个体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进而影响大学教育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思政教育 算法推送 经典阅读
  一、思政教育与经典阅读的关系
  新时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途中,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社会思潮,达成思想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只有全党思想和意志统一了,才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意志,才能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坚力量,是国家科技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动力之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青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力量所在,是党和国家事业成功的力量所在,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大学生中做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抓住思政教育的核心,做好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
  在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培养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大学学习是在高等教育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他们的前提即是读书学习,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习总书记自己的读书观可以概括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会用书”“读书经”,对于其中的“读好书”,习总书记的读书观为“取法乎上”的“层次选书观”,即根据对象和工作需要而选择读书,所以,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思政教育时进行经典论著的阅读是每个学科进行专业培养不可或缺的。经典论著是指经过时间的考验,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经典著作是特定历史时期与社会环境下,展现作者个人或群体独特的世界观,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内涵,同时又与当下的意识形态能够产生交融共生的效果 ,形成持久的艺术生命力与震撼力。经典论著不仅仅蕴含着重要的思想文化传统,在时代的变迁中,又因其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的特点,成为时代的精神典籍,远远超越对个人意义的塑造,饱含着对群体的关照,上升为一个民族,甚至是全人类的共同经典。
  思政教育,强调的是对教育对象进行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教育。高校的思想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准备工作,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人才未来的实力,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同样,具有深刻文化含义的经典论著,代表着民族的精神力量,呈现着民族的理想信念,向世界展现着民族的科学素养、价值操守。经典论著的学习目标,与思想教育的目标一脉相承。
  二、互联网环境下的阅读特点
  互联网的开发利用在当代已经拓展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尤其面对目前5G正在加快普及化和物联网社会的即将到来,在媒介信息层面,各个端口都成为内容生产和分发的节点,无限的内容以电子信息化的方式流通于网络空间,用户接收与传播信息的介质发生了整体性的迁移,移动互联、万物互联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同时根据中国第46次互联网报告称:“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较2020年3月增长362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7.0%,较2020年3月提升2.5个百分点,其中学生群体占比超25%。”在互联网环境中,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爱好广泛,能够相对自由地接触各类信息,但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极易因为外界的影响产生困惑迷茫、摇摆动摇。又因为技术和内容的双重夹击,常常导致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经典著作无法发挥其引导指挥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削弱了经典意义。
  (一) 被解构的经典意义
  在互联网环境中进行内容的传播,除了渠道多重,内容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中视听媒体是用户最广泛选择的信息接收模式,我国第46次互联网载,“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占网民整体的94.5%”。视听媒体以画面和声音符号作为代码,以线性或非线性的组织方式构成文本,内容消费者只要具备视觉或听觉能力即可释码。经典作品大量以文字符号形式构成文本,过去常依赖纸质媒介,现在多见于纸质媒介与电子移动终端,文字作为非形象化的表意字符,对其的释码过程天然具有一定门槛,文字由阅读到意义生成的过程是个体意义的解码过程,个体会经由观看、思考、联想、反馈、释义这一系列的由浅入深的思考流程,并且在這一过程中,文本相对固定,不会自主地进行翻页或在屏幕前转瞬即逝,所以在阅读时,可以对一句话进行短暂且重复的思考。但画面和声音符号作为流动的文本,一方面不会自动暂停,另一方面,流动的文本被人为硬性打断,也会造成意义的中断,所以针对快速流动性的视听媒体进行意义解读,用户一般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展开深度思考,如同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批判媒介的迭代发展,画面和声音造成人深度思考的消逝,印刷文本被替代,人对意义的反复争论与咀嚼被声画的快感享受刺激替代,整个人类思考随着电视媒介时代进入到娱乐至死的环境中。
  思考的消逝带来的即是对经典文本阅读的放弃,声画天然的娱乐性消解着经典给用户的深度精神给养,除了阅读习惯被放逐,经典阅读在声画影响下不可避免走向了一种多元释码场景。互联网环境下传播模式由传统的线性改为了弥散式传播,其带来的预期效果本是社会向着多元文化发展,整个人类文化经历多重的解读进入到百花齐放的精神文明中。但是,正因为在弥散传播中意义被多重解读,随之很容易出现曲解与消解,以及意义的争夺,当经典著作通过多媒体技术出现,内容的转瞬即逝和元素的复杂多变,都让其本身蕴含的深意难以透过对用户的短暂刺激抵达,还有可能因为一些其他因素歪曲了本身的含义。比如曾经的四大名著翻拍在社会上引起的争论,四大名著原著作品在视频社区网站bilibili的弹幕评论等,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经典论著在互联网弥散传播环境下极易形成意义的曲解。   (二) 碎片化的阅读习惯
  互联网终端由PC端发展至移动端,内容的阅读与观看由仪式化逐渐转换为去仪式化的伴随化,经典阅读应该是沉浸性与延续性,具有相对仪式感,因为经典阅读需要深度解读带来的思考,并不是在进行消遣式阅读。但在移动互联的环境下,一切内容可以透过手机端口去呈现,用户把专门阅读变成闲时阅读,比如坐车等车,把深度沉浸变成陪伴式聆听,比如驾驶或餐饮。场景的转换带来的是时间的割裂,对大学生而言也是如此,因为习惯碎片化的内容,导致思维碎片化、理解浅层化,最后带来的是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自然无法适应运用大块时间进行经典著作的阅读。在一些视频平台,长视频被割裂成一个个只有冲突部分的一分钟短视频,或者采用倍速播放,高效快速的浏览内容需求让人重新回到连环画时代,深度的著作希望出二次元版本、精华浓缩版本,其实是放弃了个体的思考。即使有部分经典书籍被制作成音频版本进行播放,四十分钟的内容要么沦为背景音,要么分割成多个音频,即将沉浸时任由广告拖回现实时空,破坏思考的连贯性。
  深度阅读与思考能力是需要培养和反复锻炼的,是大学生在学习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有助于未来在专业领域的深入學习,通过经典阅读的锻炼,一方面可以锻炼思考力,一方面可以锻炼注意力,但在目前的媒介环境中,需要比以前更强的自控力和外界辅助才有可能实现。
  (三)算法下的围墙
  信息茧房已经成为目前互联网技术带给用户的矛盾之处,一些信息平台的算法以及随之而来的推送,本意是降低用户的获利成本,提高用户的社交货币使用率,用户在平台的推荐之下可以减少信息搜索过程,增加平台用户的黏性,但是根据目前情况看来,结合用户在互联网环境下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大量的推送信息是碎片化阅读内容,信息用户群对此在早期没有防备,现在已经养成习惯的情况下又因为技术的限制难于破“墙”而出,即使突破了一个信息茧房,可能也在不经意中进入到另一个。这一方面源自于内容的供给方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平台算法构建者,即工程师,一部分为内容生产者。工程师在信息供给侧负责信息分发但不对信息内容负责,其个人的信息素养、媒介素养甚或专业领域的文化素养无法确定,信息的分发只是在一套程序中运行,由程序决定了“围墙”的存在。而内容生产者依据碎片化阅读与意义的多义化解读,制作的内容回避深度思考,整个内容生产领域呈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在技术的加持之下,娱乐化信息与经典内容的分发呈现出马太效应,自然经典系列难以到达用户端口。另一方面的原因源自于节点化的用户,用户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在对算法进行逐一的训练,让其把“准确”的内容推送至自己眼前。
  经典阅读在进行意义解读时,可以依托弥散化的传播进行意义的丰富,但就个体而言,需要的是学识的积累和经验的丰富,当输入的信息达到广博开源,进行深度思考时自然形成自我博弈,最终得到的结论才有可能体现出经典的时代意义,所以算法之下的阅读,容易形成管中窥豹、一叶障目的效果,丧失了经典的意义。
  三、当代大学生经典阅读的引导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集中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主要是指要把思政工作做到实处,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经典阅读的方法策略研究只是“怎样培养人”的诸多问题中的一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为学生解答怎么样理解人生、怎么样走人生之路、怎么样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的问题,而经典论著中不乏此类问题的解释,在互联网发展的客观环境下,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根据以上网络媒介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因势利导,不能任由其发展,在大学教育中,教师群体就要发挥其引导作用。
  首先,教师课堂教学中要有思政教育意识,在对专业书籍的分析中能够与思政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思考经典的现实意义,寻找与国家民族发展的连接点。
  其次,要对经典阅读进行形式上的扩充,经典的形式,不仅仅只存在于文字符号中,具有现实主义意义的叙事影片、专题片等其他文艺形式,都是经典作品的载体,吸引学生从纯粹的声画娱乐享受中进入到文化艺术的审美中,在高雅的艺术形式中寻找经典阅读的意义,诸如现在主流媒体倡导的声乐艺术节目、诗词赏析类节目等,此类内容,既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更具有主流意识的形态属性,是传播中国故事最有力的媒介内容,对这类内容的阅读探讨,同样可以起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最后是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师启发式教学,翻转课堂的使用,启发学生根据经典阅读来展开深度思考的意识,训练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手段重塑大学生进行经典阅读的习惯,进行深度思索的习惯,依托便捷的互联网渠道、多样化的媒介内容,更好地完成个人能力的提升,在专业学习中实现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明福,王忠远.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J].决策与信息,2014(Z1):157.
  [2] 韩庆祥.“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会用书”“读书经”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观[N].北京日报,2020-06-08.
  [3] 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9).
  [4] 李毅,王欣欣.习近平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观的理论阐释[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0(7).
  作 者: 陈希,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传媒经济、广播电视。
  编 辑: 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王恽散文中的文体论较为丰富。首先,其以经、史为正体,以杂文等为小道。其次,王恽辨析了各种文体特征,提出不同的创作要求。此外,王恽还记录了王磐、李德之等人对不同文体相互影响的讨论,客观上保存了元人对文体的认识。王恽的文体辨析为元明的文章辨体思潮勃兴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王恽 文学 文体论  王恽(1227—1304),字仲谋,元代前期文学家。有《秋涧先生大全集》行世。师從大儒王磐,曾得元好
期刊
摘 要:《桂殿秋》是清代浙西派词人朱彝尊的代表作,小词以凝练的笔墨追忆了一件往事、一段刻骨而无望的爱情,充分体现了朱彝尊爱情词醇雅深挚的美感特质,受到了历来评论家的推崇和好评。本文拟将《桂殿秋》与五代、北宋的爱情词作比较,从角度、容量、情感、意境等四个方面来具体论述《桂殿秋》之醇雅深挚及其对传统爱情词的超越。  关键词:《桂殿秋》 角度 容量 情感 意境  《桂殿秋》是清代浙西派词人朱彝尊的代表作
期刊
摘 要:《使至塞上》表达了诗人王维向边塞将士学习的报国志向,而不是抒发诗人失意的忧愤。所谓的“忧愤说”破坏了诗歌情感的整体性、丰富性,忽视了诗人亲临边塞荒漠的崇高体验。渴求建功立业的创作动机让诗人发生了从不平到致敬的情感变化,而且强化了矢志报国的诗歌主旨。对《使至塞上》主题的新解,再次证明经典好诗不仅源于真实的生命感动,还在于完美地表现了诗人的高远生命情怀。  关键词:《使至塞上》 “忧愤说” 创
期刊
摘 要:白朴作为由金入元的遗民,他的遗民心态是在失母之痛、父执元好问隐居不仕及父亲白华历仕三朝的影响下形成的,表现为兴亡慨叹、隐逸避仕与放浪形骸的人生姿态。后来的人生经历造成白朴遗民心态产生新变,对儒家传统的反叛使他从书斋走向市井,在词曲两种文体间自由来去,形成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  关键词:白朴 遗民形态 杂剧创作  “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不仅擅作杂剧,同时精于填词,能在雅俗两种文体之间游刃
期刊
摘 要:山水游记文是古代散文史上绽放的一朵奇葩,它执着地追寻奇峰壁立的青山、青葱摇曳的翠柏、雍容和雅的台阁庙宇,历经漫长的积累与沉淀,为中国古典文学再添璀璨的一笔。柳宗元和袁宏道是山水游记文中卓有成就的作家,但两人的生活背景、艺术构思、创作主张都有一定差异,因此在两位大家的散文创作中形成一种“冷”“暖”对比鲜明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柳宗元 袁宏道 冷暖 艺术风格  一、引言  在中国古文史上,散
期刊
摘 要:《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是我国第一本莫言文学作品的中小学生读本,也是第一本当代先锋文学作家作品的中小学生读本。读本选文符合中小学生接受特点,形式丰富多样,注重读写互动,有利于中小学生感知经典、亲近经典和学习经典。《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的编选和出版,将启迪更多的当代先锋文学经典学生读物面世,进一步促进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经典化教育传承的发展。  关键词:当代先锋小说 莫言 文学课 学生读本
期刊
摘 要: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自问世以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定论为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主题涉及反抗男权压迫的女性意识觉醒,但对此定论有些学者提出了质疑和异议,对其主题进行了重新阐释。本文通过对《一小时的故事》中隐含的多重反讽进行剖析,旨在发掘出故事的主题意义。  关键词:《一小时的故事》 多重反讽 主题  一、引言  凯特·肖邦(Kate Chopin,1851—1904)出生在美国密苏
期刊
摘 要:美国戏剧家山姆·谢波德在家庭剧创作方面炉火纯青,《情痴》便是很好的例证。在该作品中,他巧妙地设置舞台,并借助特殊的空间分布,创造出两组二元对立:現实与虚幻、男性与女性。随着人物空间方位的变换,这两组二元对立也逐渐呈现出分崩瓦解之势,转而表现出融合状态。谢波德运用空间的形态转换以及空间方位词的变换来解构作品中的二元对立,并传达出他对现实虚幻无界限、男性女性和谐共存的期待。  关键词:《情痴》
期刊
摘 要: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自媒体变得 异常活跃,尤其近几年,许多传统媒体纷纷转移阵地,借助互联网这一沃土,寻找新的市场和舞台。自媒体网络电台突破了传统广播电台的时间有限性、空间固态化与内容局限性等问题,表现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内容也更丰富多元。本文主要探讨综合性的自媒体网络电台在播音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为自媒体网络电台服务社会和教育发展探寻新的应用发展空间。  关键词:自媒体平台 播
期刊
摘 要:学堂乐歌的兴起是中国近代新音乐产生的标志,西洋音乐的传入是学堂乐歌产生的背景。学堂乐歌产生于中国近代新制学校,具有中国近代音乐的总体特征,连接中国古典与近代音乐之美。  关键词:学堂乐歌 中国近代音乐 文艺主潮  学堂乐歌起源于清朝新式学堂中,为其最初设立时教授学生的音乐歌曲,是西方音乐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形成的特定时期特殊的音乐文化,乐歌取材于当时的社会实际状况,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