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巩膜外加压术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视网膜复位及预后影响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采用微创巩膜外加压术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眼底视网膜复位、视力恢复、角膜生物力学及中央厚度的影响作用。

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在洛阳市中心医院眼科收治的100例(108只眼)患者作为微创组,微创组采用改良式微创小切口巩膜外加压手术治疗;另选40例正常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观察微创组患者术后眼底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改善、角膜生物力学及中央厚度变化情况。

结果

术后24 h,眼底视网膜达到复位标准的有95只眼、术后72 h,达到眼底视网膜复位标准的有9只眼;手术一次性复位成功104只眼,复位率96.30%。术后3个月,视力达到>0.4标准的有25只眼(23.15%)、视力范围0.1~0.3的有72只眼(66.67%)均显著的高于术前(P<0.05);术后视力范围光感~0.09的有11只眼(10.19%)显著的低于术前的67只眼(62.04%)。术后共计有12只眼发生术后并发症(11.11%)。术后3个月微创组患的IOPg、CRF、CH、GAT、IOPcc测定值均恢复至正常组水平(P>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患者的CCT值低于正常组患者(P<0.05)。

结论

微创巩膜外加压术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具有视网膜复位率较高、视力提高显著,对角膜生物力学及中央厚度影响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青少年低、中度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就诊内蒙古包钢医院眼科门诊青少年近视患者240例。根据年龄分为7~12岁组和13~18岁组,每一年龄组根据屈光度再分为:低度近视组(-1.00~-3.00 D)和中度近视组(-3.25~-6.00 D)。同年龄组同屈光度组再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美国易安药公司夜载型角膜塑形
目的探讨切除原有滤过泡菲薄区联合带蒂转移结膜瓣覆盖术矫正青光眼滤过术后薄壁滤过泡的改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至2014年在新疆职业病医院眼科应用剪开滤过泡菲薄区周围的结膜,上穹窿部Tenon囊下放置丝裂霉素棉片,切除原有滤过泡菲薄区,清除瘢痕,修补巩膜渗漏,向健康侧结膜延长切口做带蒂转移结膜瓣覆盖创面,分层减张缝合于角膜缘。结果36例(40只眼)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眼压由术前(6.
目的探讨眼部酸碱化学灼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眼科就诊的酸碱化学伤36例(42只眼)采用冲洗结膜囊、局部和全身抗感染、维生素C、羊膜移植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42只眼除1例眼睑外翻,2例睑球粘连,7例角膜斑翳外全部痊愈,视力都有所提高,无1例角膜自溶或穿孔。结论眼部发生化学灼伤后给予及时彻底的冲洗结膜囊,并加以药物和手术治疗,往往能获得满意地
目的通过FS200与Ziemer LDV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在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对比分析,探讨两种不同能量的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特点,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石家庄爱尔眼科医院接受LASIK手术治疗近视患者,分为二个组:FS200飞秒激光组(A组)、Ziemer LDV飞秒激光组(B组),术中术后观察随访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FS200与Ziemer LDV飞秒激光制瓣
期刊
目的根据白内障术前角膜散光状态,选择不同位置小切口,评价矫正术前散光及术后视力结果。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在原州区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59例(68只眼)术前角膜散光≥2.0 D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按照切口位置的不同分为实验组28例(33只眼),切口位于角膜散光最大的径线上;对照组31例(35只眼),切口位于正上方。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 d、1个月和3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下斜肌减弱联合同侧上直肌后徙手术治疗单眼上斜肌麻痹伴同侧上直肌亢进或挛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5月至2016年2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临床确诊为单眼上斜肌麻痹伴同侧上直肌亢进或挛缩综合征患者12例,所有患者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15△,麻痹眼侧歪头试验阳性,向麻痹眼方向注视时垂直斜视度比第一眼位>5△,上方所有注视眼位均上斜,对侧眼上斜肌功能过强。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手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