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年教师队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教师群体的教学能力直接制约着应用型本科教学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据此,本文在分析E-learning环境、应用型本科青年教师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对青年教师的新要求,对教学能力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提出在基于E-learning环境下,通过线上岗前培训、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产学研合作培训三大途径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8-012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e Research on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Young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Based on E-learning
SHA Hai-yin, WANG Xiao-jin
(1.Guangzhou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Guangzhou 510850, China; 2.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48, China)
Abstract:The team of young teacher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m of teachers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their teaching ability directly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nd the quality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ability structur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young teachers, and combines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young teachers. Finally, it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ability of young teachers through three major ways: pre-service training, train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cooperation in productio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Key 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Young teachers; Teaching capacity
應用型本科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击破部分院校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欠佳等困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14年3月中国教育部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
随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原应用型本科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应用型本科青年教师数量与日俱增,该教师群体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所谓青年教师,是指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专业技术人员。[1]教学能力是指个人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进行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个体素质和个体身体能力的整合。其中,教学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学活动都是构成教学能力必不可少的要素。[2]据此,下面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E-learning及青年教师特征进行探讨,并试析E-learning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几种可行策略。
1 E-learning及青年教师特征分析
1.1 E-learning特征分析
关于E-Learning(Electronic Learning)的看法主要有三种:“数字化学习”“电子化学习”“网络化学习”。不同的看法代表着不同的观点,其中数字化学习强调是的要把数字化内容和网络资源相互结合;电子化学习强调的是学习方式电子化;网络化学习强调的是基于Internet开展学习活动。这三种观点的共同之处是,三者都是强调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进行引导、改革教育过程的实施。有学者认为E-Learning的“E”代表:电子化的学习、有效率的学习、探索的学习、经验的学习、拓展的学习、延伸的学习、易使用的学习、增强的学习。
1.2 青年教师特征分析
E-learning的显著特征是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方式、学习途径,当前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恰恰为E-learning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应用型本科教师群体的终身学习创造了契机。据教育部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全国本科高校教师共有专任教师149.5万人,35岁以下教师65.7万人,占教师队伍总数量的44%,在部分新建应用型本科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的比例更高。[3] 青年教师是承担应用型本科教学的主力,特别是在一些新兴学科领域,核心课程教学重任往往落在青年教师身上,促使青年教师将大部分精力集中于教学本身,无力投身教学研究、终身学习。其次,青年教师虽然接受过较高水平的专业教育,但他们大多数都不是师范专业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及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教育,在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驾驭课堂等方面缺乏经验。最后,青年教师大多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不久的学生,其思维和实践能力还处在从“综合型”向“应用型”过度的阶段,与应用型高校教学本身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综上所述,青年教师面临着教学任务繁重、实践能力缺乏、教学能力薄弱等问题。
尽管该教师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不足,但他们同时也具有学历层次较高、信息技术扎实、自主学习能力强、教学精力充沛等优势特征。高等学校教育对引入新教师的学历学位要求越来越高,应用型高校更是在学历学位要求的基础上,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开发能力。另外,青年教师大多数为82年以后出生,该群体在高等教育阶段均接受过信息化教育,具备较高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基本上能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由此可见,借助E-learning开启新的学习方式,进而加强自身教学能力对应用型本科青年教师而言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1.3 应用型本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分析
应用型本科旨在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高校,应用型本科在理论层次培养目标与普通本科大同小异,但是在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却与普通本科大相径庭。应用型本科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强调技术应用、技术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更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强硬的工程应用技术能力,能够胜任一线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设计和现代化管理等工作。在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也与普通本科教师有所不同,结合文献梳理及教学实践得出应用型本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构成模型如表1所示:
2 E-learning助力下开展教学能力提升的具体途径
2.1 基于E-learning开展新教师岗前培训
为确保高等学校新聘教师能够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国家教委办公厅早在1997年就已印发《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细则》规定,岗前培训以集中授课为主(专题讲座、典型报告、教学观摩、课堂教学实践、讲评等形式),举办不低于110学时的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培训。在国家宏观文件导向下,各省市纷纷开展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但是这种面向全体高校的培训往往存在内容缺乏针对性、缺少教学实践训练、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
应用型高校教师除了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之外,还应该掌握与自己所从事专业相关的学科教学理论以及实践教学、项目式教学过程与方法。据此,应用型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办学需求实际情况,在基于E-learning的基础上开展校级岗前培训,以期培养更多适应本校教学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首先,组织新入职青年教师参加以具体化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的线上主题教学观摩活动,从教育教学理论的角度进行发表评价,以期为自己即将开展的课堂教学提供思路。其次,各院系结合本身所开设的专业特色,每学期组织新入职教师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线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从教学设计、教学安排、教学策略的使用等方面激发新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最后,可适度将新入职教师参与线上岗前培训的考核结果计入个人业务学校档案,以作为新入职教师转正考核的依据之一。
2.2 基于E-learning提升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社会的基本生存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教学手段、数字化学习工具和环境、时代化教学理念。
青年教师在自身教育技术基本能力助力下,积极主动利用大学生MOOC、爱课程、国内高校精品资源课程共享网站等在线平台,学习现代化教学手段:①微课设计与制作:了解微课的本质与基本设计原理,掌握新型录屏软件的使用方法,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制作简短、完整的教学视频,并整合相应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点评、微反思,以易于分享、交流进行传播;②积极学习移动教学工具应用技术,并将其引入自身教学实践活动中。移动教学工具旨在以无线移动网络技术为依托,借助移动通信设备获取学习资源,与他人交流、学习,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的教学辅助软件。以雨课堂为例,它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PowerPoint和微信,在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间建立沟通桥梁,让课堂互动永不下线。通过雨课堂平台,教师可以将音视频、课件等资源推送到学生手机,实时反馈;课堂上实时答题、弹幕互动,为传统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提供了完美解决方案……
2.3 基于E-learning提升产学研合作能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承载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职能,青年教师的产学研能力是影响职能发挥成效的重要因素。以福建省为例的一项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实证研究指出,大部分青年教师(62.7%)有着较高的服务与引领社会的责任意识,但是现实中还有部分教师对社会服务的理解零散、片面、粗浅,能够经常借助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教师屈指可数;能够与科研机构开展横向科研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的青年教师更是凤毛麟角。[4]其中,交流、合作圈子狭窄是导致青年教师产学研能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教师的交流对象仅局限在本校本教研室的教师,与校外教师及专家、校外工厂、企业等一线生产管理人员的交流甚少。
E-learning平台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引导青年教师摆脱闭门治学、走向社会、深入工企开辟了新道路。教师应当充分发挥E-learning的优势之处,打破交流圈子狭窄的格局,学会借助各类网络数据库提供的学术圈交流平台,与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加强互动交流,积极主动参与到校内专家的线上理论培训、生产企业的实践论坛,更新企业生产实践教学理念,树立和明确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需求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促进青年教师产学研能力的提高。最终通过将线上学习经验与线下实地顶岗实践经验带入课堂,使得校内教学改革有条不紊地开展,实现产学研与教学工作融为一体。
3 小结
应用型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所发挥的作用与传统教育模式有所不同。在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趋势愈演愈烈的环境下,青年教师更要将“重在培养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理念扎根心底,在信息化环境下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式,以更好适应应用型本科教学,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獻:
[1] 黄颖.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焦虑探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6):42-44.
[2] 金利.地方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5):19.
[3] 韩雪冰,等.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思考[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5(6):113.
[4] 黄颖.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实证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1):37.
【通联编辑:王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8-012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e Research on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Young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Based on E-learning
SHA Hai-yin, WANG Xiao-jin
(1.Guangzhou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Guangzhou 510850, China; 2.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48, China)
Abstract:The team of young teacher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m of teachers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their teaching ability directly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nd the quality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ability structur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young teachers, and combines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young teachers. Finally, it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ability of young teachers through three major ways: pre-service training, train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cooperation in productio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Key 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Young teachers; Teaching capacity
應用型本科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击破部分院校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欠佳等困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14年3月中国教育部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
随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原应用型本科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应用型本科青年教师数量与日俱增,该教师群体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所谓青年教师,是指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专业技术人员。[1]教学能力是指个人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进行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个体素质和个体身体能力的整合。其中,教学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学活动都是构成教学能力必不可少的要素。[2]据此,下面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E-learning及青年教师特征进行探讨,并试析E-learning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几种可行策略。
1 E-learning及青年教师特征分析
1.1 E-learning特征分析
关于E-Learning(Electronic Learning)的看法主要有三种:“数字化学习”“电子化学习”“网络化学习”。不同的看法代表着不同的观点,其中数字化学习强调是的要把数字化内容和网络资源相互结合;电子化学习强调的是学习方式电子化;网络化学习强调的是基于Internet开展学习活动。这三种观点的共同之处是,三者都是强调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进行引导、改革教育过程的实施。有学者认为E-Learning的“E”代表:电子化的学习、有效率的学习、探索的学习、经验的学习、拓展的学习、延伸的学习、易使用的学习、增强的学习。
1.2 青年教师特征分析
E-learning的显著特征是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方式、学习途径,当前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恰恰为E-learning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应用型本科教师群体的终身学习创造了契机。据教育部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全国本科高校教师共有专任教师149.5万人,35岁以下教师65.7万人,占教师队伍总数量的44%,在部分新建应用型本科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的比例更高。[3] 青年教师是承担应用型本科教学的主力,特别是在一些新兴学科领域,核心课程教学重任往往落在青年教师身上,促使青年教师将大部分精力集中于教学本身,无力投身教学研究、终身学习。其次,青年教师虽然接受过较高水平的专业教育,但他们大多数都不是师范专业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及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教育,在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驾驭课堂等方面缺乏经验。最后,青年教师大多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不久的学生,其思维和实践能力还处在从“综合型”向“应用型”过度的阶段,与应用型高校教学本身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综上所述,青年教师面临着教学任务繁重、实践能力缺乏、教学能力薄弱等问题。
尽管该教师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不足,但他们同时也具有学历层次较高、信息技术扎实、自主学习能力强、教学精力充沛等优势特征。高等学校教育对引入新教师的学历学位要求越来越高,应用型高校更是在学历学位要求的基础上,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开发能力。另外,青年教师大多数为82年以后出生,该群体在高等教育阶段均接受过信息化教育,具备较高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基本上能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由此可见,借助E-learning开启新的学习方式,进而加强自身教学能力对应用型本科青年教师而言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1.3 应用型本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分析
应用型本科旨在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高校,应用型本科在理论层次培养目标与普通本科大同小异,但是在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却与普通本科大相径庭。应用型本科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强调技术应用、技术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更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强硬的工程应用技术能力,能够胜任一线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设计和现代化管理等工作。在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也与普通本科教师有所不同,结合文献梳理及教学实践得出应用型本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构成模型如表1所示:
2 E-learning助力下开展教学能力提升的具体途径
2.1 基于E-learning开展新教师岗前培训
为确保高等学校新聘教师能够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国家教委办公厅早在1997年就已印发《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细则》规定,岗前培训以集中授课为主(专题讲座、典型报告、教学观摩、课堂教学实践、讲评等形式),举办不低于110学时的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培训。在国家宏观文件导向下,各省市纷纷开展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但是这种面向全体高校的培训往往存在内容缺乏针对性、缺少教学实践训练、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
应用型高校教师除了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之外,还应该掌握与自己所从事专业相关的学科教学理论以及实践教学、项目式教学过程与方法。据此,应用型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办学需求实际情况,在基于E-learning的基础上开展校级岗前培训,以期培养更多适应本校教学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首先,组织新入职青年教师参加以具体化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的线上主题教学观摩活动,从教育教学理论的角度进行发表评价,以期为自己即将开展的课堂教学提供思路。其次,各院系结合本身所开设的专业特色,每学期组织新入职教师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线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从教学设计、教学安排、教学策略的使用等方面激发新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最后,可适度将新入职教师参与线上岗前培训的考核结果计入个人业务学校档案,以作为新入职教师转正考核的依据之一。
2.2 基于E-learning提升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社会的基本生存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教学手段、数字化学习工具和环境、时代化教学理念。
青年教师在自身教育技术基本能力助力下,积极主动利用大学生MOOC、爱课程、国内高校精品资源课程共享网站等在线平台,学习现代化教学手段:①微课设计与制作:了解微课的本质与基本设计原理,掌握新型录屏软件的使用方法,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制作简短、完整的教学视频,并整合相应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点评、微反思,以易于分享、交流进行传播;②积极学习移动教学工具应用技术,并将其引入自身教学实践活动中。移动教学工具旨在以无线移动网络技术为依托,借助移动通信设备获取学习资源,与他人交流、学习,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的教学辅助软件。以雨课堂为例,它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PowerPoint和微信,在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间建立沟通桥梁,让课堂互动永不下线。通过雨课堂平台,教师可以将音视频、课件等资源推送到学生手机,实时反馈;课堂上实时答题、弹幕互动,为传统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提供了完美解决方案……
2.3 基于E-learning提升产学研合作能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承载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职能,青年教师的产学研能力是影响职能发挥成效的重要因素。以福建省为例的一项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实证研究指出,大部分青年教师(62.7%)有着较高的服务与引领社会的责任意识,但是现实中还有部分教师对社会服务的理解零散、片面、粗浅,能够经常借助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教师屈指可数;能够与科研机构开展横向科研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的青年教师更是凤毛麟角。[4]其中,交流、合作圈子狭窄是导致青年教师产学研能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教师的交流对象仅局限在本校本教研室的教师,与校外教师及专家、校外工厂、企业等一线生产管理人员的交流甚少。
E-learning平台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引导青年教师摆脱闭门治学、走向社会、深入工企开辟了新道路。教师应当充分发挥E-learning的优势之处,打破交流圈子狭窄的格局,学会借助各类网络数据库提供的学术圈交流平台,与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加强互动交流,积极主动参与到校内专家的线上理论培训、生产企业的实践论坛,更新企业生产实践教学理念,树立和明确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需求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促进青年教师产学研能力的提高。最终通过将线上学习经验与线下实地顶岗实践经验带入课堂,使得校内教学改革有条不紊地开展,实现产学研与教学工作融为一体。
3 小结
应用型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所发挥的作用与传统教育模式有所不同。在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趋势愈演愈烈的环境下,青年教师更要将“重在培养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理念扎根心底,在信息化环境下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式,以更好适应应用型本科教学,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獻:
[1] 黄颖.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焦虑探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6):42-44.
[2] 金利.地方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5):19.
[3] 韩雪冰,等.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思考[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5(6):113.
[4] 黄颖.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实证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1):37.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