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N-myc基因扩增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化疗初期敏感性观察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伴Nmyc基因扩增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NB)化疗初期肿瘤缩小和骨髓缓解情况,以评估这些患儿化疗初期的敏感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病房确诊的NB患儿,且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骨髓或组织Nmyc基因扩增者。治疗方案包括强化疗、手术、干细胞移植和局部放疗、维A酸维持在内的综合治疗。记录患儿化疗前和CAV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2个疗程后肿瘤标志物乳酸脱氢酶(LDH)、瘤灶大小和骨髓细胞学检查及其变化,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加以描述,以验证上述结果。

结果

共38例患儿入组,其中男22例(57.9%),女16例(42.1%),中位年龄30个月。原发瘤灶部位除1例为后纵隔外,其余37例均位于腹膜后及肾上腺区。38例患儿中,12例骨髓细胞学检查阴性,骨髓活检提示骨髓转移,余26例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37例患儿LDH升高,其中≤500 U/L患儿1例,>4 000U/L患儿9例。患儿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升高,其中36例患儿NSE>100 μg/L。仅1例患儿化疗前瘤灶最大经线≤5 cm,32例>10 cm。33例患儿化疗前原发瘤灶增强CT显示,12例瘤灶容积≤100 cm3,11例>100~500 cm3,6例>500~1 000 cm3,4例>1 000 cm3。38例患儿完成2个疗程化疗后,4例患儿LDH降至正常,18例LDH≤500 U/L,3例仍>1 000 U/L。6例患儿NSE降至正常,16例患儿为25~100 μg/L。化疗2个疗程后,36例骨髓细胞学检查为阴性。入组患儿2个疗程后瘤灶缩小总有效率为84.8%。其中明显有效(VGPR)仅1例,部分有效(PR)21例,7例为有效(MR),2例为疾病稳定(NR),2例肿瘤进展(PD)。化疗2个疗程后7例患儿瘤灶最大经线≤5 cm,6例为>5~10 cm,22例>10 cm。

结论

Nmyc基因扩增的NB患儿病初肿瘤负荷极大,多数伴巨大瘤灶。化疗2个疗程后,多数患儿LDH降至500 U/L以下,影像学评估提示化疗有效。提示这些患儿化疗初期敏感性较好,病情得到极大控制,但因病初肿瘤负荷及瘤灶体积巨大,故这些患儿2个疗程化疗后,不是手术和干细胞采集的最佳时机,应继续强化疗以进一步控制病情。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微小RNA-22(microRNA-22,miR-22)对造血干细胞TF-1糖代谢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低氧条件培养TF-1细胞2 h,通过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miR-22、葡萄糖转运因子4(glucose transporter 4,G1ut4)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