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创新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目的是促使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从而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创造了条件。新课改改变了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和偏重书中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当今科学、技术的联系,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性;改变了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做老师主动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作为面临新课改的物理教师,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在教学设计的立意上寻求创新
  在长期应试的重负之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通常都是从知识的理解记忆、技能的规范操演和解题的强化训练来立意的,课堂教学的目的几乎被唯一地定位在向学生传授应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因此,“传道、授业、解惑”就被片面地当作传递知识、教授技能和帮助学生解决在掌握知识与技能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来,灌输也就注定成为了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对于教学内容的构思,要以课程标准中的相关条目为依据,以所用教材的相关内容为参照。
  不仅要关注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物理学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主要成就、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要注意把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物理探究的重要意义、物理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物理学发现并提出问题的独特角度和物理学思考并解决间题的典型思路等纳入教学的内容。要把揭示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展现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和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等纳入教学内容。
  其次,对于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教师本人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学校的现实条件为基础。
  要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技能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接受逻辑和心理特点,有度又有序地安排教学活动。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尝试运用实验方法、模型方法和数学工具来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讨论、交流、合作;还要让学生通过物理课程,来学习如何计划并调控自己,并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注意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合作,并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团队精神;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所学的物理知识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区,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见,教师只有通过完整的教学才可能培育出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寻求创新
  新课程改革所遵循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单纯的认知体,而是富有朝气和生命活力的完整的人。因为包括教学在内的“任何一种活动,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和投入,而不只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参与和投入”。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一模一样的标准件,也不是一个仅以年级或班级为标志的抽象群体,而是一群具有多元智能和独特个性的具体的人。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容器式的被动接受体,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积极的学习主体。理论和实践都早已证明:“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方面会变得十分相似。”人为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是武断和缺乏根据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需要发挥每个学生的个体能动性,培养他们自身的潜在能力特色,就要求教师应当立足于每一位学生当前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全面把握学生成长的各个要素,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指导策略,科学而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力求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有新的突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着眼于使全体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在实验课方面要寻求创新
  实验是一座架设在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的桥梁,它能使学生了解物理理论知识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知道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发明、创造都包含了哪些物理理论知识以及这些理论知识是通过怎样的手段用于实践、为人类造福的。除此之外,实验还具有另一更为重要的功能,即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想象与实现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思想能够得以验证。
  高中物理实验能够验证学生所学的物理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物理实验能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知道他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主动地学习;物理实验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物理实验有利于培养同学间的合作精神;物理实验能够为学生的创新思想提供施展的空间。
  
  
其他文献
设计开放性问题,进行开放性问题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措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想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应遵循几方面的原则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问题内容要具有开放性   问题内容的开放性是指问题涉及的知识应当宽广。问题涉及的知识不要局限于物理教材,而要涉及日常生活、最新科技动态及其它学科内容。问题应更加强调与相关科技知识的有机结合、与社会生活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缩
期刊
摘 要: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重复着相似的教学流程,始终摆脱不了应试的模式,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专题研究,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种教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政治 新课改 自主 探究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更新理念,转换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引路人”。如何在教学中践行新的课程
期刊
摘 要:面对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面对知识经济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格外重要。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新 新课理念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要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更加要导之以“创”。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新 新思路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
期刊
摘 要: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非常好地支持概念图的教学。把概念图应用到教学上,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概念图能促使他们整合新旧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概念图 构建 思维 效益    九年级学生面对毕业学业考试,要完成7~9年级共6册科学
期刊
新一轮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初中阶段的地理教育必须为今后高中地理教育奠基,为每个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这也是新一轮初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目的。如何加强地理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以上问题的提出要求地理教师研究课堂的教与学,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地理课堂教学:  一、研究初中地理新课改思想  首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就决定了化学实验及其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分量。为了突显化学学科的特点,且按照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必须对中学化学实验及其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在实验内容上进行一些创新和改进,在教学上探讨实验教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化学 新课程 实验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加强了实验教学。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期刊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的研究与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数学新教材的编排特点  1.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  教科书提供了大量
期刊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给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我们发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变和突破,以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我一直利用课堂这块“阵地”努力地思考、不断地探索。现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和认识。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师的课堂设计以及教学的实施,大部分是以完成教学为目的,而不是以帮助学生学习为目的。大部分教师更多地着眼于教,无论
期刊
“小组合作——奔标——竞赛”是我们学校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模式。由于其实效显著,被我们学校誉为近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奔标——竞赛”就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一、“小组——奔标——竞赛”的形式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小组——奔标——竞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