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纳米金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检测ATP的研究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kai_zhangz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静电纺丝法和高温碳化法制备了碳纤维材料,进一步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碳纤维-纳米金复合材料.将优化浓度的碳纤维-纳米金复合材料作为修饰剂固定于碳离子液体电极(CILE)的表面制得了碳纤维-纳米金修饰电极(CNF-Au/CILE),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最优实验条件下将该修饰电极用于ATP的检测,结果发现ATP浓度为0.06~0.80 mmol/L和12.0~150.0 mmol/L时,氧化峰电流值与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23 mmol/L.常见干扰物质对ATP的测定影响较小,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并成功应用于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中ATP含量的测定.
其他文献
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技术快速鉴定食品中空肠弯曲菌.通过对该方法的样品前处理的选择、稳定性、特异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确定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MALDI-TOF-MS鉴定方法准确,快速,稳定性好,能够准确快速地区分弯曲菌近缘菌株,并与VITEK生化鉴定结果高度一致,在准确性和时效性上均有较大提高.MALDI-T
微生物絮凝剂与传统化学絮凝剂相比,安全无毒、无二次污染,具有开发潜力.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能产生微生物絮凝剂,但目前缺少对其产絮凝剂营养条件的优化.使用高岭土并利用单因素法研究碳源、氮源、碳氮比、接种量对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产絮凝剂的产量和絮凝效率的影响,最后对菌体产絮凝剂的营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时产生的多糖量(281.3 mg/L)最大,淀粉为碳源时生物量(4.35 g/L)最大,两者作为碳源产生的
为探究明胶(G)、海藻酸钠(SA),沙蒿胶(ASKG)对复合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溶胀和保湿性能的影响,采用共混-离子交联法制备海藻酸钠/明胶/沙蒿胶复合水凝胶,并对制得的水凝胶进行结构表征和溶血率测试.结果表明:当G质量分数为2.5%,SA为1.5%,ASKG为0.7%时,复合水凝胶压缩强度达到427.2 kPa,拉伸强度达到563.449 kPa,断裂伸长率为117%,溶胀率为744%,且具有较好的保湿性能.红外光谱表明,由于沙蒿胶中存在大量羟基,因此加入沙蒿胶后在3300 cm-1~3600 cm-1羟
建立分散固相萃取剂-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检测鸡肉及鸡蛋中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C18分散固相萃取填料净化,乙腈饱和的正己烷脱脂,电喷雾离子源正负模式切换,HPLC-MS/MS多反应监测(MRM),同位素内标法定量.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线性范围分别为0.1 ng/mL~2.0 ng/mL和1.0 ng/mL~20.0 ng/m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该方法检出限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分别为0.05μg/kg和0.5μg/kg,远低于GB31650—20
建立了以混合溶剂直接提取测定蜂蜜中甘油含量的方法.采用ZORBAX Carbohydrate a-nalysis(4.6 mm×250 mm 5-Micro)色谱柱,以乙腈/水(80:20,v/v)为流动相,示差检测器,使用乙腈/甲醇/水混合作为溶剂快速检测甘油.结果表明,应用此法的甘油浓度在10.0 mg/L~250 mg/L范围内相关系数为0.99925,线性良好,定量限为50 mg/kg;加标回收率为94.5% ~102.8%,相对偏差为1.05% ~2.46%.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特点
基于广西区域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臭氧浓度数据和臭氧激光雷达观测资料,采用后向轨迹方法,分析了2021年6月6-8日广西出现的一次大范围长时间由南向北变化的臭氧污染过程的形成原因.结果 表明,此次臭氧区域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本地臭氧生成,次要原因是珠三角地区臭氧向广西区域输送;臭氧浓度与气象要素密切相关,与气温呈现较为一致的正相关,与降水量、地面风速和相对湿度呈现较为明显的负相关.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一种新型功能性油脂,顺9,反11-十八碳二烯酸(c9,t11-CLA)和反10,顺12-十八碳二烯酸(t10,c12-CLA)由于具有比其他异构体更强的生理功能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微生物合成CLA具有安全性高、选择特异性强等特点,研究CLA产量提高方式及合成调控机制对于后续CLA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共轭亚油酸(CLA)的多种生理功能和合成方式,阐述了能够合成CLA的菌株及其合成CLA的途径,重点介绍了微生物特别是乳酸菌合
以β-二酮二氟化硼和咪唑为原料,通过简单高效的路线合成了一种化合物L,通过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包括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化合物L的光物理性质以及外部因素对其荧光光谱的影响.由于化合物L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和较好的脂溶性,可靶向在细胞内的膜结构上,因此成功地将其用于组织成像实验中.
食源性致病菌是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其检测方法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病原体培养法、免疫学方法、核酸检测和生物传感器等.其中,免疫传感器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整合光学、电化学等多学科交叉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快等特点.本文对比食源性致病菌传统检测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免疫传感器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对免疫传感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用水热法将锰和钴盐负载于海带衍生生物质碳(BC)表面后经高温热解形成生物质碳负载钴锰氧化物(Co-Mn-O@BC).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物相和形貌,结果表明Co-Mn-O@BC为碳载正方晶系的钴锰氧化物[(Co,Mn)(Co,Mn)2O4],且为绒球状.利用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法和交流阻抗法评价Co-Mn-O@BC作为电极材料的电容性能.相比于Co-O@BC和BC,Co-Mn-O@BC的电容性能最佳,在1 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达1070.88 F/g.组装的Co-Mn-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