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宝寺井田陷落柱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_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梁宝寺井田陷落柱的特征,分析了梁宝寺井田陷落柱的产生机理,比较了山东省内陷落柱与省外矿井陷落柱的异同,研究了其存在的可靠性,该分析成果为安全采掘防患于未然和开拓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保障。
  关键词:陷落柱;可靠性;岩浆岩;地震勘探
  岩溶陷落柱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巨大隐患,对陷落柱的控制方法主要通过电磁法勘探、地震勘探特别是三维地震勘探控制,在华北地区广泛存在。相对于山西、江苏某些煤矿,在山东虽然不发育,但存在即有巨大的安全隐患,就应该引起重视,以下就梁宝寺井田陷落柱发育的可靠性进行分析说明。
  1    概况
  梁宝寺井田位于山东省嘉祥县,交通便利。属于全隐蔽式煤田,煤系地层为华北型石炭二迭系含煤建造,主要可采煤层为山西组3煤层,煤质优良,有煤层分叉、合并和煤层冲刷现象,煤层埋藏南部浅北部深,煤层隐伏露头在南部呈“裙边状”分布;共含煤27层,其中山西组含煤3层(2、3(3上)3下);太原组含煤24层,平均总厚8.7m。井田内有一中性岩浆岩侵入体,侵入太原组地层之中,厚度0~70m,对16、17煤层影响最大,呈侵入或吞蚀状态,自井田东北部侵入,向西、向南侵入程度减弱,对16、17煤层及煤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梁宝寺井田有梁宝寺一号井、梁宝寺二号井和宏阳煤矿。梁宝寺两对矿井主要开采山西组3煤层,宏阳煤矿主要开采太原组煤层。三维地震资料解释陷落柱的平面位置位于梁宝寺一号井南部和宏阳煤矿范围内[1-2]。
  2    陷落柱存在的依据及可靠性分析
  2.1 地震资料的可靠性
  梁宝寺井田地势平坦,潜水面浅,浅层多为粘土,激发条件良好,新近系底界面与下伏煤系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关系,与下伏岩层物性差异较大,是良好的波阻抗界面,煤层与围岩物性差异明显,能够产生较强的反射波,总体来说,地震地质条件良好。为可靠解释陷落柱奠定了基础。
  2.2 陷落柱在时间剖面与水平切片上反映清晰
  陷落柱与断层的解释类似,以标准反射波为主要解释对象,根据反射波同相轴振幅、波形特征、波组关系、时差等,在时间剖面上进行对比解释,确定断陷点位置。该井田内陷落特征为同相轴明显中断。时间剖面上两侧的同相轴连续,在距离断陷点较近时有往陷落方向向下弯曲的现象,而内侧同相轴杂乱无章或整个波系下移,纵向上多个有效波断陷点的连线为上小下大的“锥”形。在水平等时切片上呈现出陷落柱的基本形态,在沿层属性切片上显示出陷落柱在该层上的平面形态。
  3    梁宝寺井田陷落柱的特征
  3.1 陷落柱的圈定
  在时间剖面上先把纵向上各目的层反射波的断陷点进行圈定,并在另一方向的时间剖面上进行断陷线闭合,形成时空域的陷落柱的空间形态,再根据各相邻时间剖面目的层反射波所确定的陷落点进行连接,形成目的层平面上陷落柱形态。由于局部时间剖面会受障碍物影响品质降低,综合分析水平切片和属性资料有助于还原陷落柱的真实空间形态。
  3.2 梁宝寺井田陷落柱发育情况
  陷落柱的规模主要表现在陷落柱的陷落高度、不同目的层上所涉及的范围及平面局部地段发育的个数等方面,是对矿井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
  (1)梁宝寺南翼采区三维地震勘探面积10.12km2,范围内共发现陷落柱4个,其中 X1发育规模较大。图1a、图1b时间剖面显示中部三灰层及以下反射波波组陷落点反映清晰,陷落柱内部有反射层,受此陷落柱影响,上部3煤层反射波有轻微下陷,说明陷落柱断陷高度接近3煤层,在水平等时切片上有上小下大的的圈状异常,连续的在顺层方差切片上有明显椭圆状异常(见图1c)
  (2)梁宝寺二四采区西部三维地震勘探面积14.2km2,其范围内共发现陷落柱或疑似陷落柱3个。WX1陷落柱位于西区南部3上煤层露头附近,3煤层反射波没有明显的错断,仅产生了小的凹陷。3煤层上该陷落柱影响范围较小。陷落柱的断陷高度至新近系底界附近(见图2)。
  (3)宏阳煤矿首采区进行了4.95km2三维地震,同时进行了电法勘探,在互相没有交流的情况下,三维地震(如图3)与地面电法在同一位置解释了陷落柱。根据电法资料,陷落柱在16煤层顶板灰岩及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中均穿过富水异常区,推断该陷落柱为局部含、导水陷落柱。综合物探的解释结果说明了陷落柱解释的可靠性较高。
  3.3 分布规律及原因分析
  陷落柱主要分布于井田中南部,分布于巖浆岩侵入边界之外,分析原因如下:
  3.3.1 南部为给水区,奥灰含水量大
  地下水径流条件是陷落柱形成不可缺少的水动力因素[14]。从水力资源分析,井田内划分有6个主要含水层,从上至下依次是新近系砂砾层。二叠系砂岩、3煤顶、底板砂岩。太原组三灰、十下灰及中奥陶统石灰岩。在井田南部嘉祥城区附近奥灰岩层出露于地表,为补给水区,奥陶纪灰岩与太原组十下灰均为含水层,奥灰含水层的富水性强,补给较充沛,电磁法资料也显示在梁宝寺井田南部富水性较强,较强的水力条件造成该井田南部陷落柱较北部发育。
  3.3.2 与岩浆岩有关
  梁宝寺井田内有一中性岩浆岩侵入体,从梁宝寺井田钻探资料及煤矿揭露情况分析,主要侵入太原组地层之中,对16、17煤层及煤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仅在井田中北部岩浆岩巨厚区域部分以岩墙形式侵入到山西组地层中,勘探区及外围钻孔中仅有2个钻孔揭露岩浆岩,从整个梁宝寺井田钻孔揭露的侵入层位、深度、侵入体的层数、厚度等资料来看,岩浆是在煤系沉积之后的构造运动中,沿构造裂隙带上升,遇到煤层及其他软弱岩层时顺层侵入[3-5]。从井田内揭露情况分析,岩浆岩北部厚,向南部逐渐变薄分叉直至消失。在南部岩浆岩侵入力量减弱,基本为沿层侵入,在无断层的情况下形成“岩峰”的可能性不大。井田北部存在巨厚岩浆岩,岩层致密,虽然奥陶纪灰岩中溶洞发育,厚层岩浆岩阻断了其上部岩层的联系,因此岩浆岩发育带没有发现陷落柱(图4)。   3.3.3 分布规律
  从不同目的层圈定的陷落柱在平面上的展布位置、陷落柱长轴展布方向及不同地段发育陷落柱的个数等因素综合分析,该区陷落柱在中南部发育,发育无明显规律。全區陷落柱的一个共同特点其长轴方向一般垂直地层走向。
  3.4 可靠性分析
  从三维地震时间剖面、水平等时切片及地震属性资料来看,断陷特征明显,断陷点错断干脆;从电法资料分析,视电阻率明显变小。从陷落柱的形成条件分析,奥灰层上部的40~60m范围内发育有大量溶隙和溶洞,形成一个岩溶发育带,为陷落柱形成的基础,并提供了塌陷空间;梁宝寺井田南部奥灰层为富水层,井田南部奥陶系灰岩出露地表,水源补给充分,有陷落柱形成的水动力条件。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梁宝寺井田解释的陷落柱为较可靠~可靠。
  3.5 预测与建议
  预计在宏阳煤矿还会有陷落柱存在,希望在矿井生产前做好勘探工作,基于该区奥灰层的导水性及含水性,建议进行三维地震和电磁法综合勘探工作。
  4    山东省内陷落柱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点
  在山西潞安、江苏徐州等地陷落柱极为发育,一般与可溶性岩层、丰富的侵蚀性地下水、良好的地下水通道及排泄口有关,常呈串珠状或散点状发育,规模大小不等[6-11]。有的陷落柱直径十几米,而有的陷落柱长轴达数百米,严重影响着煤矿生产安全。淮南地区发现的多为寒武纪岩溶陷落柱,而华北地区多为奥陶纪岩溶陷落柱。见表1。
  综合山东省金桥煤矿、张集煤矿发现的陷落柱,山东省内的陷落柱在多个矿区存在,也成为矿井生产的巨大安全隐患,从发现陷落柱几个矿井的三维地震勘探资料来看,对于直径30m以上的陷落柱基本能够清晰反映,控制可靠,如果结合电磁法资料进行综合物探分析,陷落柱的含(导)水性将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为矿井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鲁西以至于整个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的该区陷落柱的发育规律及活动性分析,由于该区北部岩浆岩厚度较大,且近似层状侵入到16煤层附近,阻断了陷落柱的形成通道[12-14]。
  5    结论
  综合物探手段是确定陷落柱最有效的方法,对确定其可靠性意义重大,将提高控制程度,降低多解性。
  山东省陷落柱相对较少,容易使得大家对它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警惕程度不够。从梁宝寺井田和山东其他矿井的资料及揭露情况分析,山东省的陷落柱也呈点状存在,希望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建议在存在陷落柱隐患的地区进行地震与电磁法等综合物探方法勘探,为矿井生产安全提供可靠地质保障。
  参考文献
  [1] 吕飞飞,吴德鑫,王雅敬.华北煤矿区岩溶陷落柱发育分布规律与成因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1,30(15):67-68.
  [2] 刘强隆,洪托.岩溶陷落柱分布规律及预测研究[J].煤矿机械,2016,37(7):69,70.
  [3] 王松杰,曾爱平.济宁市梁宝寺煤田地震勘探技术应用效果分析[J].山东国土资源,2014,28(8).48-50,54.
  [4] 张宏.鲁西南地区地震勘探资料的综合利用及效果[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49(S1):152-156.
  [5] 张宏,谢文伟.地震勘探中煤层隐伏露头的解释精度[J].中国煤炭地质,2016,28(3):65-59.
  [6] 彭慧芳.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49(S1):152-156.
  [7] 曾龙.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山西宁武煤矿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3,42(1):141-144.
  [8]李京涛,张茗,邢磊.三维地震勘探采集参数设计:以沁水盆地南部长平井田为例[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8,15(2):227-235.
  [9] 程裕斌,滕娟,李刚,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潞安矿区的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10,20(6):76,77.
  [10] 滕娟,李金辉,多种物探方法在探查陷落柱中的综合应用[J].能源与环保,2018,40(6):139-142,147.
  [11] 史俊明.浅析岩溶陷落柱的形成机理、形态特征[J].山西煤焦科技,2006(5):29-31.
  [12] 刘登宪,李永军.淮南寒武纪岩溶陷落柱发育特征及导水性分析[J].中国煤田地质,2006,18(1):38-40,44.
  [13] 陈吉波,刁明富,许京丰,等.三维地震勘探在梁宝寺煤矿采区勘探中的应用[A].山东煤炭学会.煤矿物探学术论文集(2007)[C].山东煤炭学会:中国煤炭学会,2007:8.
  [14] 吕朋菊,张永双,张明利,等.鲁西煤田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98(3):3-9.
其他文献
在近期的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利用一项新的技术对心脏进行扫描,然后在凝胶中重建了心脏结构。这一过程有点像制作果冻,但在医学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HBO的科幻剧《西部世界》中,3D打印机已经可以大量生产出人形机器人,并精细地组装成复杂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人类形态。这些机器人可以做出和人类几乎一样的行为。当然,实现这些需要大量的生物力学工作,以确保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这项新研究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两年来
期刊
俄罗斯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新闻处表示,该校研究人员正在研发一种设备,它使用所谓的感官视觉,可帮助盲人通过皮肤触觉"复明"。该设备的工作原理是:戴在盲人头上的3D摄像机扫描周围图像,然后通过一台小型计算机建立摄像机视野范围内的物体距离图,利用一个特殊控制器和一个振动传感器,距离图被"传送"给皮肤。3D地图的每一个元素(像素)都有自己的距离值,像素区内的物体距离值越小,皮肤所感受到的振动就越大。
期刊
世界首块蚕丝硬盘问世,具备普通光盘功能还可记录生命信息  5G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高可靠低延迟的网络连接,我们将更快进入“万物互联”时代,连接到网络的设备激增,就会带来数据存储量的激增。如何突破现有存储设备限制,实现更高效、更大容量的存储是当下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  在人们的印象中,蚕丝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作为纺织材料,如今科技的发展正在不断突破人们的想象。蚕丝与现代文明相遇竟能变身为高科技创
期刊
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科学家借助一个所谓的“反激光器”设备,终于找到一种可以穿过任何房间完美发射能量的方法。  这个想法很简单:就像激光可以整齐有序地一个接一个发射光子一样,反激光器可以反向整齐有序地一个接一个吸收光子。长期以来,研究人员猜测,这样的设备或许可以让电线和充电线成为过去,允许人们用看不见的能量束隔空给笔记本或手机充电,或者使用笔记本时再也不需要接电源。但是,尽管基础的反激光器早已经在实
期刊
摘要: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下,当前国内各地区气象机构虽然普遍开通了农用天气预报业务,但由于很多农户对农用天气预报的了解较少,缺乏关注农用天气预报的习惯,而农用天气预报业务本身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其对于农业生产的实际帮助仍相对有限。基于此,本文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出发,对现代农用天气预报业务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围绕农用天气预报业务的现存问题及有效解决策略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对我国现代农业天气预
期刊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是近年来能源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在经济结构转型,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符合时代所需的现代能源体系,对稳定和发展经济至关重要。以稳定、高效和清洁为特征的燃气发电,被认为是与目前快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形成互补的供能形式,正对能源结构转型起着“稳定器”作用。  在能源消费大省江苏、广东等地区,提高燃气发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已成为稳步推进能源消费转型的重
期刊
德国弗莱堡大学的一支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能够让有机聚合物“废物再利用”的方法,将其转化为一种适合3D打印的“生物糊剂”。  据介绍,此前有研究团队开展过将木质素(一类复杂的有机聚合物)回收再利用的方法,比如用于碳纖维、更坚固的混凝土、甚至电池的制造成本。然而,在现实情况下,大部分解决方案还是将其焚化,从而产生生物能。  对此,弗莱堡大学 Marie-Pierre Laborie 教授表示,研究团队正
期刊
2020年据国外媒体报道,磷化氢是一种神秘物质,有人称它的气味像大蒜,但多数人描述它是一种较恶心的物质,其气味带有腐烂鱼的味道。此外,它具有爆炸性,在室温下能在空气中自燃,如果人们不慎吸入肺部,依据吸入剂量不同,要么引起刺激反应和呼吸困难,要么会抑制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甚至导致死亡。  如果你不从事半导体制造业,没有接触过含有磷化氢的灭鼠药,不了解化学武器的科学原理,那就很难掌握磷化氢的真实属性。今
期刊
在八分之一发丝粗细的光纤末端同时雕刻上百件“冰雕”  还记得儿时看过的冰雕展吗?宫殿、动物、丛林,让人不得不赞叹匠人的高超技艺。  如果,这样的冰雕是在仅有八分之一头发丝粗细的光纤末端上,并且同时雕刻上百件,那又是怎样的风景?  2020年,西湖大学仇旻研究团队连续发表一系列研究成果,对小到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的“冰雕”游刃有余,从精确定位到精准控制雕刻力度,再到以“冰雕”为模具制作结构、加工器件,一
期刊
近日,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科学家在化学研究领域核心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论文称,一种名为苯基磷二酰胺(DAP)的简单化合物在生命出现之前可能就已存在于地球上,它可以通过化学手段将名为脱氧核苷酸的微小DNA结构单元编织在一起,形成原始的DNA链。  该发现指出了DNA与RNA作为相似化学反应的产物一起出现的可能性,而第一批自我复制的分子,即地球上第一批生命的形式,正是这两种分子的混合体。近几十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