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各高校的教学模式也随之进行了适度的调整,以便适应国内教学培养目标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本文就创新性第二课堂活动辅助药物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效果进行阐述,从中探索我国药学高等教育模式改革方向。结果表明,创新性第二课堂教学方式对于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创新性;第二课堂;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效果
对于传统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而言,有很多药物分析基础知识及概念需要学生牢记,并加以实践,若专业教师在课堂中长时间以枯燥的教学语言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就很难一直保持旺盛精力听讲,这是学科特点所导致的结果,也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有关。基于此,既然专业学习与积累的过程不可避免,就必须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氛围,以便提升教学质量。
一、创新性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概述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而言,合适的教学模式就是既能体现素质教学的特点,又要有效传承理论知识及内容,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的教学。目前,很多高校采取第二课堂的教学模式,且将创新性第二课堂活动模式引入到药物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其创新性体现在:将传统的高校学分制与课程理念引入第二课堂活动中来,并在原有教学模式基础上,增设课程的系统规划与管理。简单来说,就是令第二课堂成为一种独立的教学管理体系,有其科学化的教学目标、制式化的教学结构模块及课堂信息评估等内容,进而完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整体框架。创新性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对于现代能力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性第二课堂活动辅助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实施现状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是一门借助于分析化学的手段对药物在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在整个药学课程体系中起到“眼睛”的作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主要任务是通过药物分析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明确的药品质量观念,掌握藥品检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根据药品质量标准的规定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全面控制药品质量,保证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
1.药物分析课程教学较为传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有部分高校运用传统教学模式与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策略。通过分析不同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可知,前者的教学效果一般,而后者则有着高效的教学效果。由此,各高校进一步实施第二课堂活动辅助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提出了创新性的教学概念,有效增强了第二课堂的实质性教学效果。
2.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侧重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承。药物分析课程的内容有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对知识主线的把握,进而突出教学重点。从以往高校进行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大多数院校更加侧重教给学生基本的药物分析知识与概念,并将繁杂的知识点一一罗列出来,要求学生进行枯燥的记忆,并严格考核。无可厚非,这是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给高等专业教育教学所带来的影响,这种教学模式固然也能够培养专业人才,但就人才自身的能力发展而言,这种教学模式是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的。
三、创新性第二课堂活动辅助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效果研究
1.有效改善教学氛围。创新性第二课堂辅助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方式活跃了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开始前,以一种传统的医药学文化引出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景,例如:给学生创设出一种假定的临床环境以及假定的疾病种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所创设的情景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有关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内容,教师采取灵活的方式来突出重点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该专业知识的参与性。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药物分析课程毕竟有其较为特殊的学科特征,需要一定的实践积累,才能将知识转化成真正的操作能力。创新性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让学生都能够动脑、动手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实践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进而改善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而言,需要较为活跃的教学氛围来支撑教学任务的完成。从第二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来看,采用该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药物分析专业课程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总之,采用创新性第二课堂活动辅助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效果显著,可以在各高校的实际教学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徐溢,郝敦玲,卢倩,曾雪,韩薇薇.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的思考[J].药学教育,2010,11(11):145-146.
[2]王少兵,赵丹.药物分析的教学体会与思考[J].中国当代医药,2010,10(10):155-156.
[3]方海红,郑鹏武,吴杰连,周斌,周庆颂.基于“3+1”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药物分析教学改革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13,10(10):155-156.
[4]刘文英.药物分析(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5]吴怀恩,甄汉深,韦志英,等.《药物分析》理论课教学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1(3):135.
[6]李玉洁,陈海蛟,陈冰.应用型本科院校《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4,1(1):112-113.
[7]可成友,王宇菲,吴晓芳.桌面推演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医药,2013,11(11):136-137.
关键词:创新性;第二课堂;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效果
对于传统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而言,有很多药物分析基础知识及概念需要学生牢记,并加以实践,若专业教师在课堂中长时间以枯燥的教学语言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就很难一直保持旺盛精力听讲,这是学科特点所导致的结果,也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有关。基于此,既然专业学习与积累的过程不可避免,就必须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氛围,以便提升教学质量。
一、创新性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概述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而言,合适的教学模式就是既能体现素质教学的特点,又要有效传承理论知识及内容,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的教学。目前,很多高校采取第二课堂的教学模式,且将创新性第二课堂活动模式引入到药物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其创新性体现在:将传统的高校学分制与课程理念引入第二课堂活动中来,并在原有教学模式基础上,增设课程的系统规划与管理。简单来说,就是令第二课堂成为一种独立的教学管理体系,有其科学化的教学目标、制式化的教学结构模块及课堂信息评估等内容,进而完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整体框架。创新性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对于现代能力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性第二课堂活动辅助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实施现状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是一门借助于分析化学的手段对药物在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在整个药学课程体系中起到“眼睛”的作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主要任务是通过药物分析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明确的药品质量观念,掌握藥品检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根据药品质量标准的规定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全面控制药品质量,保证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
1.药物分析课程教学较为传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有部分高校运用传统教学模式与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策略。通过分析不同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可知,前者的教学效果一般,而后者则有着高效的教学效果。由此,各高校进一步实施第二课堂活动辅助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提出了创新性的教学概念,有效增强了第二课堂的实质性教学效果。
2.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侧重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承。药物分析课程的内容有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对知识主线的把握,进而突出教学重点。从以往高校进行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大多数院校更加侧重教给学生基本的药物分析知识与概念,并将繁杂的知识点一一罗列出来,要求学生进行枯燥的记忆,并严格考核。无可厚非,这是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给高等专业教育教学所带来的影响,这种教学模式固然也能够培养专业人才,但就人才自身的能力发展而言,这种教学模式是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的。
三、创新性第二课堂活动辅助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效果研究
1.有效改善教学氛围。创新性第二课堂辅助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方式活跃了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开始前,以一种传统的医药学文化引出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景,例如:给学生创设出一种假定的临床环境以及假定的疾病种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所创设的情景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有关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内容,教师采取灵活的方式来突出重点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该专业知识的参与性。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药物分析课程毕竟有其较为特殊的学科特征,需要一定的实践积累,才能将知识转化成真正的操作能力。创新性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让学生都能够动脑、动手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实践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进而改善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而言,需要较为活跃的教学氛围来支撑教学任务的完成。从第二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来看,采用该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药物分析专业课程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总之,采用创新性第二课堂活动辅助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效果显著,可以在各高校的实际教学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徐溢,郝敦玲,卢倩,曾雪,韩薇薇.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的思考[J].药学教育,2010,11(11):145-146.
[2]王少兵,赵丹.药物分析的教学体会与思考[J].中国当代医药,2010,10(10):155-156.
[3]方海红,郑鹏武,吴杰连,周斌,周庆颂.基于“3+1”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药物分析教学改革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13,10(10):155-156.
[4]刘文英.药物分析(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5]吴怀恩,甄汉深,韦志英,等.《药物分析》理论课教学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1(3):135.
[6]李玉洁,陈海蛟,陈冰.应用型本科院校《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4,1(1):112-113.
[7]可成友,王宇菲,吴晓芳.桌面推演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医药,2013,11(11):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