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缔造练习课新天地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udh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国防,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教育局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南长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曾荣获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无锡市社会事业领军人才、淄博市高层次人才、教育创新人物、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等称号。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课程团队专家、山东省义务教育新课程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专家、山东省农村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专家、无锡市首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导师。著有《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一书,主编《有效上课》《走进名师课堂》,参编多本教师培训用书,累计100余万字。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
  练习课,对一线教师来说虽然常上,但在大型教学展示活动中却总是不敢上。原因何在?我想,基本原因可能有三,一是对练习课的定位与功能认识不够,二是对练习课的操作要领和基本程式掌握不够,三是对练习课的评价与检测标准理解不够。因此,练习课常常成为“闭门课”,难登“大雅之堂”也就不足为奇了。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范新林老师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挑战“禁区”,打破传统,展示了一节内涵丰富、设计精巧、充满挑战、以生为本的精彩公开课堂,博得大家的一致好评,缔造了练习课的一片新天地。
  一、顺应学生认知规律,让练习课有坡度
  练习课,不仅要根据知识的结构特征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来巧妙设计,更要切实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科学设计,做到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环环相扣,节奏明快。要尽量通过有坡度、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简单运用、综合运用、问题解决、拓展创新、反思总结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提高技能,增长智慧,尽量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他们都获得成功的体验、情感的满足。
  范老师的课,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练习设计层次性强,教学推进有坡度,有力度。
  课始,范老师便由报算式引入。
  (1)师:你能报几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吗?试试看。
  生依次说出如下算式:
  325×25 540×97 396×17
  100×96 100×10 999×99
  (2)师:你觉得哪些算式的答案一看就知道?
  学生回答并阐明理由后,教师擦除100×96和100×10。
  (3)师:还剩四个算式,你觉得哪个算式的得数最大?
  生汇报并阐明理由后,师擦除999×99。
  (4)师:估计一下,在这三道题中,哪一道题的积最大?哪一道题的积最小?
  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5)师:我们知道了540×97的得数最大。那另外两题哪个得数大呢?
  生判断,说理由。
  (6)师:那么,325×25的得数到底比396×17的得数大多少呢?我们能不能一眼就看出来啊?
  生:不能。
  师:是的,我们不能一眼看出得数,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生:算一算。
  师:对,动笔算一算。
  (生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上述教学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让教学拾阶而行,一路攀登。范老师和学生一道充分经历了:生成素材→口算筛选→估算比较→笔算验证→纠错总结等环节,和谐自然,意义深远。
  细细品味这一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范老师的设计匠心独具:首先是素材来自于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解决过程步步有新要求,深刻把握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然后是练习点密集,这不仅训练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口算和笔算,更训练了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能力。几个算式,承载了单元练习的主要内容,而且不露痕迹,自然行进,扎实高效。
  二、把握学生心理需求,让练习课有深度
  上好练习课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便是把握好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新疑问,有新思考,有新体验,有新成就。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心理需求,他们才会对自认为已经学过的旧知识产生新兴趣,才会对自以为掌握得不错的知识萌发新的深入学习的动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在充分把握所练习内容核心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创造性地用好或编好练习题目。
  范老师的课,便呈现了他对本单元知识的深刻把握和创造性设计。就拿“编算式”环节来说,不仅顺应了学生好奇、善于挑战的心理需求,同时也为学生留足了创造与思考的空间,让练习课走向深入。
  师:在396×17这道算式中,有几个数字?
  生回答,师板书:3、9、6、1、7。
  师:接下来,我们做一件事情:把这五个数字打乱顺序,给它重新排排队,变成一个新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使得它的积比396×17的积更大一些,你们行不行?请你写几道。
  学生写算式。
  生1:976×31。生2:713×96。
  师:这两个算式的积,哪个大一些?
  生:713×96的积大。
  师:对,你能不能写一道算式,比它还要大?(指着算式713×96)
  生:731×96。
  师:你们觉得他写的是不是比它(指着算式713×96)还要大?
  生:是。
  师:能不能写一道比它(指着算式731×96)还要大?
  生1:631×97。
  生2:虽然两位数大了1,但三位数的百位上小了1,所以,不大。
  师:谁能写一道比它(指着算式731×96)大一些的呢?
  生:761×93。
  师:你们觉得这道会比它(指着算式731×96)的积大吗?
  生不语。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在用笔算了,好,请你用笔算一算,到底哪道算式的积会大一些。
  生计算,汇报。
  ……
  观察黑板上的五道算式的积。
  师:我怎么没有看到积是六位数的呢?
  生谈自己的想法,用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来验证,即999×99,积也是五位数。
  师:有没有积是三位数的可能?
  生谈验证方法,得数最小的都是四位数。
  师小结。
  “编算式”又编出了一段精彩的学习历程。在利用3、9、6、1、7这五个数字编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的过程中,一步步改变标准,一步步让积变大,让学生深切感受了积的变化来自于两个因数的变化,要使积最大,就要让两个因数最大。本环节进一步训练了学生的笔算能力,加深了学生对两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这一规律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深刻感受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从有挑战性的“编算式”开始,把学生引入了一个内涵深刻的探究活动,把练习课上出了深度。
  三、关注学生灵活应用,让练习课有广度
  练习课是新授课的延伸和发展,练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提高技能,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便是提高他们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能力和技巧。在范老师的课上,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1)李明从家到学校有4500米,如果他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30米/分,那么21分钟能到学校吗?
  汇报交流时,学生有的用估算,有的用笔算,比较发现,本问题用估算比较方便。
  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先来思考一下:什么样的问题适合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
  (2)四年级有205位同学去看电影,票价39元。带8000元钱够吗?
  师:你想想,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汇报交流时,学生有的用估算,有的用笔算,比较发现,本问题用笔算更简便。
  通过两个生活问题的实际解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了估算和笔算的价值,加强了对比,渗透了解决问题要灵活选用合适方法的思想,深切体会了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为学生活学活用创造了广阔空间。
其他文献
前置性作业,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前置性作业不等于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以自学教材内容为主,其目的主要是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而前置性作业对学生提出了更具体、更深刻的要求,更偏
【摘要】“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在盐阜大地上开展得如火如荼,各学科课堂都深入推行、探索“让学引思”教学范式。书法课堂教学中又该如何实施“让学引思”呢?笔者在书法课堂教学中采取了“顿笔”策略:“顿”在观察发现处,“顿”在比对修正处,“顿”在文化拓展处,“顿”在总结提升处。“顿笔”策略的实施较好地体现了“让”与“引”的教学理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度、参与度,提高了有效度,促进了达成度,让书法学习在
2012年秋,新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开始使用。就其体系而言,各单元基本由Story time,Fun time,Rhyme time,Cartoon time,Letter time,Checkout time,Ticking time等板块组成。各个板块之间紧密联系,围绕一个话题由浅入深逐步展开,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得到发展。每单元各板块的教学,都是围绕这一教
【摘要】随文练笔是锻炼学生习作能力的一种训练形式,它既巩固了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又锻炼了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依托文本,适度拓展,按照“寻找一个训练点,精准练笔…铺就一条辅助路,有序练笔”“拟好一篇下水文,引导练笔”的方式来开展一定形式的练笔训练活动,能较好地提升学生习作能力。  【关键词】随文练笔 训练点 辅助路 下水文  随文练笔是锻炼学生习作能力的一种训练形式,它灵活机动地融于阅读教学
【摘要】面对新课程众多的先进理念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并收到实际教学效果,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着眼于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不断的教学研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探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本色课堂。   【关键词】探索 教学研磨 本色课堂   新的课程改革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从生活背景中提炼出数学信息
课堂之所以精彩,不仅仅是因为教师讲授得到位、学生训练得扎实,而在于它能在儿童生命里留痕,让学生智慧地生长,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科学地把握教材、得体地处理教材,以此让教学更精彩。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教材。”对此,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所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笔者认为就是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
【摘要】解放学生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成全学生的自主学习。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历,从创设“真情境”、鼓励“真质疑”、经历“真活动”、分享“真故事”四个方面,阐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用教师的“退”,成就学生的“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学生思维 活动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有效的数学
【摘要】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生命、个人智慧呈现的舞台,离不开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而对话就缺不了话题。在小班化的课堂,为创建一种合作、分享、对话的课堂生态,话题设置成为必要之举。本文主要从生成性话题、思辨性话题、举一反三的话题这三个方面阐述,做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小班化 课堂 生成性话题 思辨性话题 举一反三的话题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话题”解释为谈话的中心。日常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
蒋军晶 杭州市天长小学副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知名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浙江省2014年度教育影响力人物”,曾获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一等奖,应邀赴台湾、北京等各地执教研究课、讲座400余节次。中华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委,出版专著《打磨课堂》《从课堂走向课程——我的语文之路》《和孩子聊书吧》,编著《小学生老舍读本》《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语文
苏教版教材修订后首次出现的“用画线段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这一教学内容,为准确了解学情,笔者编写了一道类似例题的和差问题,在任教的两个班分别做了课前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两个班级均为笔者任教班级,班级整体水平相当。通过调查、对比表(一)和表(二)中的统计数据,四(2)班学生解答正确率明显高于四(1)班,仅题目呈现方式的不同,正确率相差就如此之大,不难看出图示直观对厘清数量关系及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