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计量分析

来源 :高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ywby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1992年至2012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关于教育政策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这些论文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热点、核心著者、著者机构、著者地区等特征和规律,探寻我国教育政策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教育政策;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教育一直被视为国家凝聚力的宝贵财富、经济发展的关键工具。[1]教育事业的发展依赖于教育政策的指导,教育政策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导航仪和指南针。而教育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绩效化依赖于教育政策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依赖于科学的教育政策制定、有效的教育政策执行以及合理的教育政策评价。[2]教育政策研究正成为国际教育研究中最突出的内容和最令人关注的焦点。[3]二十多年来教育政策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理论研究日益完善,实践应用日益广泛,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我国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化。笔者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1992年至2012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关于教育政策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探寻我国教育政策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数据来源与方法
  本文将1992年至2012年作为研究的时段,数据源选取CNKI。该库基本上收录了各个学科的重要论文,而且是国内规模最大、使用最为广泛的学术论文数据库。通过对它收录的教育政策相关论文进行研究和分析,能够从一定层面上反映我国教育政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统计分析中,以“教育政策”为主题词,采取精确匹配,对核心期刊进行检索,共从CNKI中检索出3625篇相关文献作为定量分析的样本。检索截止日期是2012年12月31日。随后借助Excel工具,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这些论文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热点、核心著者、著者机构、著者地区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一)发文分析
  1年代分布分析
  文献量是指某一学科研究者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发表论文数量的多少。一个学科的成长过程与该学科文献的数量和内容构成有密切的关系, 研究论文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状况。[4]
  从1992年国内学者开始研究教育政策至今已有21年,相关文献量从1992年的20篇增长至2012年的435篇,总体呈上升趋势。这表明我国教育政策研究不断加强,研究深度和研究领域不断加深和拓宽,已成为我国密切关注的课题。
  根据表1数据绘制文献增长曲线,横坐标为时间(x),纵坐标为论文累积量(y)。由图可知我国教育政策研究文献1992年至1999年呈直线增长,2000年至2008年呈指数增长,2008年后趋于平缓。其指数函数为
  式中,e为自然对数(271828)。其拟合度R= 0978。这说明我国教育政策研究文献累计量大体随时间增加呈现指数增长规律(见图1)。
  一般来说,不同阶段学科文献增长的态势是不同的。 当学科处于诞生和发展阶段, 学科文献呈指数增长;随着研究的深人, 学科进入相对成熟阶段, 学科文献增长率变小, 曲线变得平稳。[5]由此可知:在1992年至1999年间教育政策研究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2000年至2008年教育政策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之后我国教育政策研究已进入纵深发展阶段。
  2期刊分布分析
  对研究文献期刊分布情况的分析,不仅能确定该领域的核心期刊,同时可以为我国教育政策文献搜集、整理和研究提供依据。
  笔者按照布拉德福定律统计分析了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教育政策文献。1992-2012年期刊上刊载教育政策研究文献达25篇及以上的有38种,刊载论文共1882篇,占论文总篇数的582%。将每种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进行分析(见表2)。
  (1) 区域分析
  依据表2数据,将期刊按论文数量分成大致相同的3个区(见表3):核心区是发文83~165篇的期刊;相关区是发文44~78篇的期刊;分散区是发文25~42篇的期刊。经过分析,笔者认为期刊的三个区相关论文量基本相等,而各区的期刊数大体上成等比数列,公比近似为2,即5∶11∶22≈1∶2∶22。这说明在1992~2012年我国教育政策研究文献在期刊中的分布符合科学文献布拉德福定律的集中与分散规律。
  通过区域分析得出:教育政策研究领域的核心区学术期刊有《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外国教育研究》、《现代教育管理》、《教育理论与实践》这5种期刊,均在80篇以上。这5种期刊都是教育类期刊,说明我国关注教育政策研究的学科基本上集中在教育学学科。教育学的一些权威期刊载文量也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说明中国的教育学领域已经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对教育政策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
  (2) 图像观察
  以横轴表示期刊累积量的对数,纵轴表示相关文献累积量,描绘教育政策研究领域相关论文分布的曲线(如图2)。这一曲线与布拉德福曲线基本吻合。曲线由两部分组成:上升的一段曲线相对应的是核心区期刊,直线部分相对应的是相关区的期刊。中间的拐点为核心区与相关区的分界点。图像观察方法与区域分析方法所得到的关于教育政策研究领域核心区学术期刊的结论大体一致。
  图2期刊与论文的布拉德福分布曲线
  3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最能直接反映和概括一篇论文研究主题和内容的题录信息, 也是读者快速了解论文主题的内容单元。[6]为了管窥二十年来所关注热点的变迁,勾勒出教育政策研究的发展脉络,采用以关键词为基础的词频分析法对当前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统计出现频次在20次及以上的关键词有30个。表4列出了二十一年来教育政策研究领域前30位的关键词。这些高频词代表了这些年教育政策研究取向的总体趋势。列在前三位的“教育公平”、“政策”、“高等教育”恰恰是最能代表教育政策研究发文宗旨的关键词。对于“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基础教育”、“农村教育”、“民族教育”、“成人教育”方面的教育政策研究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在理论层面和应用实践方面均有较深入的具体研究。关于“美国”、“英国”、“日本”、“欧盟”、“中国”等国家教育政策方面的文献分别有81篇、47篇、38篇、23篇、20篇。这方面的研究在教育政策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政策,比较本国传统教育政策的执行方式,以有效解决教育政策的失真问题,为教育提供政策服务,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似乎不够,应进一步加强。“教育改革”、“政策执行”和“政策分析”是教育政策研究的具体主题。“师范生免费教育”和“农民工子女”则可以看作是教育政策研究的时政热点。这说明教育政策研究和时政热点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总体而言,以教育公平、政策和高等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政策研究成为研究主流。同时,由于吸收国外教育政策和国内教育政策改革的需要,“美国”、“英国”、“日本”、“欧盟”等教育政策研究开始显现。随着教育主体的多元化,“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基础教育”、“农村教育”、“民族教育”、“成人教育”也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就具体研究主题而言,在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教育改革”、“政策执行”和“政策分析”方面的研究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而“师范生免费教育”和“农民工子女教育”紧跟教育政策领域的重大事件和理论走向,可以说是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时代脉搏记录器。
  (二) 著者分析
  1核心著者分析
  对文献著者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可以确定我国教育政策研究领域的核心著者群。核心著者群是形成文献流的骨干力量,他们发挥着导向作用,不断地将学科研究推向新的水平。[7]
  按照第一著者统计,1992-2012年我国有28位著者在教育政策相关期刊上发表5篇及以上的文献。文献著者具体分布见表5所示。
  如果说1992-2012年我国教育政策研究队伍有一个核心群体的话,那么发表5篇及以上的28位著者就是这只队伍的核心著者群。这些著者发文总量高达307篇,占文献总数的94%。发表8篇及以上的著者有11位,他们共发文131篇,占核心著者发文量的427%,平均每人发文量到达119篇。他们应该是我国教育政策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在28位核心作者中,既有著名的专家、教授, 又有年轻有为的博士。这表明我国教育政策研究队伍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知识层次高,同时还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著者机构分析
  对著者机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见图3),既可了解我国教育政策研究队伍在研究领域的活跃程度,又可知晓在该领域具备较强研究能力的部门和单位。
  从发文单位来看,1992-2012年间发文15篇以上的单位有35个。北京师范大学(307篇)等前10个单位的教育政策研究人才较为密集,学术研究活跃,研究条件和研究环境好,所以取得的研究成果较多,是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主要基地。
  由图3可以看出,我国教育政策研究文献的著者大部分来自高等院校。在文献15篇及以上的35个著者机构中,有33个是高等院校,发文量高达1628篇,占发文总量的504%,他们是我国教育政策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力量。其它两个著者机构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国家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分别发文35篇和16篇,也是教育政策研究的坚实基础力量。
  3著者地区分析
  对著者地区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既可以了解各地区教育政策研究队伍的现状, 又可以揭示各地区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8]1992-2012年我国教育政策研究文献在15篇及以上的有35个著者机构,在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分布情况见表6。
  本文所统计的文献15篇及以上的35个著者机构分布于全国包括香港地区的19个省市。著者的区域分布存在不均衡现象,如: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所占比例较高,而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见图4)。这也表明了在不同地区的研究人群对于教育政策的关注程度的差异。
  图435个著者机构的区域分布
  北京、上海、湖北、江苏、广东、浙江、吉林7个省市著者发表论文的比例较高,分别占3383%、1382%、816%、715%、602%、560%和572%。其中前三个省市著者发表论文937篇,占文献15篇及以上的35个著者机构所在地区作者发文的5581%。
  三、讨论
  (一)年代分布
  从1992年至1999年我国教育政策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重视国外教育政策,强调教育基本政策和教育体制政策,但缺乏问题意识。2000年至2008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开始重视本国具体的教育政策,强调经济政策和政策的应用性,并尝试构建教育政策理论体系。2008年后开始进入教育政策发展的纵深阶段,进一步增强了问题意识,逐渐深化教育政策理论研究,已经形成独立研究领域,发展相对成熟。但是2008年后每年发文量尚未超过500篇,有待于对教育政策开展进一步的深入探究,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我国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二) 期刊分布
  《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外国教育研究》、《现代教育管理》、《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等6种期刊载文比例居于前列。
  《比较教育研究》和《外国教育研究》主要对外国教育政策进行研究,以促进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发展,加强中外教育政策比较和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现代教育管理》在2000年到2003年间通过“研究与探索”、“改革与探索”等栏目刊发了大量对国家、地区以及学校改革发展有指导价值的文章。如《关于“高校决策模式改革与教学科研组织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张德祥,2003年第6期)、《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使命》(周远清,2003年第6、7期)等。从2004年起,《现代教育管理》开设“决策咨询”专栏,进一步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大量有价值的参考。
  《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和《教育研究》都从比较宏观的层面对关系教育政策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内容涉及各级各类教育,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读者由此可以洞察我国教育政策的基本走向,预见变革的趋势。
  (三)研究热点
  以教育公平、政策和高等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政策研究已成为研究主流。教育的公平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很多学者有着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有很多独特的见解,同时也从政策层面提出了多样化的解决方式。针对教育政策的不均衡现象,学者指出目前情况下有些教育事务或活动没有相应的政策来规范和引导,教育政策往往都是应付式的,常常是等教育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考虑政策制定。而且由于问题的特殊性、政府能力、政策本身、目标群体的接受程度等原因,教育政策不能获得预想的效果,对实践起不到规范和管理的作用。   高等教育政策问题研究主要以目前高等教育的重大问题为对象,从教育政策问题人手,梳理这些问题的政策实施进程,分析政策特点,研究这些问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在政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同时,吸收国外教育政策和改革国内教育政策,教育政策主体的多元化,紧跟教育政策领域的重大事件和理论走向都是教育政策研究的热点。
  (四)核心著者
  我国教育政策研究队伍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知识层次高,同时还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国教育政策研究文献的著者大部分来自高等院校,他们是我国教育政策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力量。其它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也是教育政策研究的坚实基础力量。
  (五)著者地区
  论文著者分布范围较广,区域分布存在不均衡现象。北京、上海、湖北、江苏、广东、浙江、吉林7个省市著者发表论文的比例较高。原因之一是这些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较多,教育政策研究的专门人才较为集中;二是上述各省市教育政策研究起步较早;三是上述各省市综合经济实力强,相对于其它省市对教育政策研究领域投入大,且有关部门和领导重视,学术气氛浓厚,国内外有关教育政策研究交流的机会较多,眼界比较开阔,因此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也较多。因此可以说, 这些省市是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核心地区。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政策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数量的成果,正处于纵深发展阶段。但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学学科,研究热点多集中在教育公平、政策和高等教育上,多学科的教育政策研究尚显欠缺。该领域金字塔形的核心研究者群体已经形成,我国教育政策研究大有希望,将会沿着理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安迪·格林著.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M].朱旭东,徐卫红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毕正宇.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3]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5][8]郑乐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文化遗产,2009(3):11-15.
  [6]姜春林,张春博等.回眸与展望:《中国行政管理》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0(8):16-20.
  [7] 段和平,史文海等.探讨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和核心作者群的重要意义[J].临床荟萃,2004(8):480- 483.
  (责任编辑于小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n-HA/PA66 cage)重建颈椎前中柱稳定性的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颈前路减压椎间盘切除植骨融
对采用超重力技术制得的30—60nm的CaC03进行改性,在纳米CaC03的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一定致密度的SiO2包覆膜,使其耐酸性得到极大的提高。采用TKM、RET、XPS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样
目前,中国乡村仍存在社会失序、村治变形、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滞后。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从整个县政层面考虑中国乡村
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问题成为研究热点,高等教育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别、性质、特点及应急处置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也较丰富,加深了我们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和规律的
外资银行法律规制的依据是人们研究银行监管的重要问题。如果说,外资银行对东道国经济影响的双重性是对外资银行进行规制的直接反映的话,20世纪50年代开始兴起并流行的银行监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农业经营服务组织农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和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促进农业经营服务组织安全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
为研究桑叶作为饲料来源,其不同添加水平对母猪生产性能、血液生理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胎次、配种时间相近的长白×大约克经产母猪40头,随机分为4组(Ⅰ、Ⅱ、Ⅲ、
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中,因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差异,乡村治理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差异。东部发达地区在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频发,全国各地的劳动者通过自发地进行大规模的集体行动来表达诉求、争取利益,有的争议甚至发生了生命事件。群体劳资纠纷破坏了劳动关系的和
对包裹型复合肥生产技术作了简要介绍,从经济角度,即通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经济指标的计算,对该技术进行了经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