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境界『孩儿体』

来源 :东方艺术·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ettym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无量先生书法率意稚拙,一派天真,素有“孩儿体”之称。先生故去许多年后,“孩儿体”也从其最初的饱受争议、毁誉参半逐渐演变成一种谢氏独有的符号—随着谢无量先生在书坛地位的逐步彰显,其书法魅力的渐入人心,“孩儿体”尽管依然会受到截然相反的评价,或嗤之以鼻,或顶礼膜拜,但谁也不可否认,它已经以其不可缺一、不可有二的个性魅力在书法审美的沃土上贡献了新的内容。
  争议从来都是平常事。有人好甜,有人好辣,足见议者趣味;有人好雅,有人好俗,以此分出评者高下。历来大师,没有人不受争议,就连书圣王羲之也难逃“野鹜”、“女郎气”之讥评,遑论他人?好事者往往喜欢调和,喜欢代他人之表,造出所谓“雅俗共赏”一词,真正笑话!须知,俗子陶醉之所,雅士岂肯涉足?所以,争议本身不是坏事,但要看是怎样的争议:趣味之争,本无其事,争也无益。高下雅俗之争,则形同水火,不容混淆。
  遗憾的是,“孩儿体”之争从一开始就并非前者,而是后者。在全国第一届书展布展中,之所以有那么多的老先生不同意谢无量先生作品参加展出,并不是因为其天真与质朴之趣味不合胃口,而是在他们眼中,这种歪歪倒倒似不经意的作品实在太缺乏“功力”与“法度”,属离经叛道远离传统的涂鸦之作,和不曾受过书写训练的孩儿无异。倘若不是启功先生深识其趣而下结论表态,谢无量先生作品将无缘参加此次书展,留下让人哭笑不得的遗憾。在启功等先生的眼中,“孩儿体”所包含的美学内容异常丰富,即使不那么喜欢,也不会否认其高度。而在诸多老先生眼中的“孩儿体”,却等同于外行与胡来,两者有本质区别。
  赵之谦在《章安杂说》中有一段名言:“书家有最高境界,古今二人耳。三岁稚子,能见天质;绩学大儒,必具神秀。故书以不学书不能书者为最工。”他将三岁稚子与绩学大儒相提并论,不是说两者在学问上真的可以划等号,而是强调作为一个艺术家,其纯真的眼光与鲜活的感受是最重要的一种品质。工而又工、但尽人力的那些能品,技艺不可谓不高,功底不可谓不扎实,但正是因为丧失了这种可贵的品质,不可能与神逸妙品等量齐观。老子有言“复归于婴儿”、“能婴儿乎”,庄子提倡“既雕既琢,复归于朴”,都是在美学上提出了近似孩儿的自然审美观,比循规蹈矩、但求形似的人工美更进一步,更深更高,岂能不察?
  谢无量先生是大学者、大诗人,曾著《中国大文学史》,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把握是毋庸置疑的。他书法中所体现出的意趣天成、淳朴自然、亦质亦妍、清新刚健,与其说来自书法图像的传统,不如说源自更为广博的诗哲传统。陶渊明、苏轼受益于此传统,王羲之、颜真卿也受益于此传统,这是几千年“文脉”的主线,何来离经叛道之说?那些老先生们能看见一笔一划的完整规矩,却看不见“愈破愈完”的淋漓之美;能按图索骥地找出一堆“假古董”视之为传统,却始终不理解“九方皋相马”究竟为何指。对中国的写意精神隔膜如此,却偷笑着称谢无量先生作品为“孩儿体”,这到底是“孩儿体”的不幸还是对评者的反讽?
  当然,天真自然并不等于不需要功力,也并非所有的率性之作都可以称之为“孩儿体”,“复归于朴”之前,决不能没有“既雕既琢”。自然质朴之美,是一种状态,一种超越,在艺术上只适用于规矩存乎心而游刃有余者。对技术毫无驾驭能力的人如果硬要去追求,只能是东施效颦,愈见其丑。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自然”乃是“真予不夺,强得易贫”,可谓修养如大儒,状态似稚子,要求极高。“孩儿体”在贬义者眼中的第二层含义,是说谢无量先生没有完美的技术驾驭能力,其“自然”价值不高,果真如此么?
  不同层次、不同境界的人,看待何为技法何为功底,角度与结论都大不相同。认为谢无量先生书法缺乏技法的人,无非是这样一种观点:第一,其线条点画看不出经典作品中的招式,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是说不传统;第二,如果谢先生真有那么好的功底,至少应该有一些临摹作品加以证明。也许笔者对这些批评者的层次定位稍低了些,但既然他们看不出谢先生的技法,即使偏低,也低不到哪去。按照这样的观点与逻辑,好的作品必须要将传统的面目一招一式明明白白地展示出来,将功底穿在身上而不是吃进肚子里,试问:“颜真卿有那几笔属于王羲之的传统?”至于一定要靠临摹作品来证明功底,则更是见识短浅的可笑之论,正如吃进肚子里正在消化的鱼肉,根本不需要吐出来告诉人其营养几何,日后脸色红润、身体健康,自然就证明了其价值。所以,作品有没有功底,和观者能否看出功底,是两码事。笔者以为,功底不是某种固化的表面符号,也不以实践时间的长短来论高低,而是体现在作者能否以笔墨为工具,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作品想要传达出的信息。手能达意,功底就没有问题,反之,无法达意或达意不足,则要么无功底,要么是伪功底。陈方既先生在《“意”和“韵” —中国书法特有的审美概念》一文中说得好:“‘法’是为保证书法有生命意味的形象而讲求的。这是讲‘法’的本意,也是判断所提出的‘法’的正确与否的根本,更是判断‘法’的运用当否的唯一标准……不是为了创造有生命意味的形象而用‘法’,一切‘法’的讲求都没有意义。反之,为了创造有生命意味的书法形象,已有的‘法’可以变,没有的‘法’可以创。”由此可见,功底不是拿来炫耀的,也并非不合古法就没有功底,而是要看其作品的一点一划是否塑造出了健康的生命形象。
  谢无量先生的大字作品浑厚灵动,用笔兼有碑学之沉与帖学之巧,从线条点画上看,可谓生而朴、雄而健,非常年弄翰之老笔,断不可为。其结体常常上宽下窄,宽博散淡,细细品味,深得《瘗鹤铭》及六朝碑帖之妙,深识书者,当会心一笑,知其有所从来。最要紧处,在于先生化碑帖于无形,跳开藩篱,直奔主题,创造了谢氏独有的稚拙古朴、笔短意长之风格。于右任先生作为功力深厚的一代大家,深深懂得他取法用意之高明,赞道:“笔挟元气,风骨苍润,韵余于笔,我自愧弗如。”认为谢无量先生功力不足、不传统者,只能说自己还未能更上层楼,还在纠缠于像与不像,实在令人遗憾。
  综上所述,“孩儿体”作为谢无量先生书法风格的代名词,与无知者的贬义没有任何关系。至于萝卜白菜之好,则无须勉强,谢先生即使在世,也不会祈望所有人都对其作品欣欣然。但无论喜爱的人有多少,“孩儿体”所代表的美学高度,都是不可抹杀的。当然另一方面,谢无量先生本无心作书家,许多作品甚至连印章都不钤盖,就很难保证他会对每一件作品都反复推敲,平平之作在所难免,不可作为其书法高度的代表。我们面对他众多参差不齐的作品,当设身处地,以表同情之理解,所谓“游戏精神”,也需知音善解。但我认为无量先生书,知者勿再以“孩儿体”称之。
其他文献
卫天霖是中国第一代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其作品以色造型,色彩斑斓,具有东方气质和中国风格。本文试图从家庭启蒙教育、中国民间文化、西方宗教艺术三方面来探索早期生活对卫
大陆块体被不同活动构造带分割成不同尺度的块体,这些块体的运动控制着大陆内部的地震活动,强震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明显与块体边界断层和块体的变形协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概述了抗性基因工程的原理,总结了我国药用植物抗性基因工程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抗性基因工程技术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发展方向及前景,指出抗性基因工程技术在药
在一个春暖花开、柳绿垂金的季节,我来到了魂牵梦绕的八角楼。八角楼座落在江西省宁冈县的茅坪村。它是江南极为普通的一家农舍。之所以称之为八角楼,是因为这农舍的一间楼房内
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别人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反思的思路似乎更清晰。  教师要反思的内容很多,侧重点也不一样, 虽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总结发扬教学的成功经验,改正弥补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这肯定不会有坏处,但是个人认为在数学教学中的反思应多注意一下几点。  一、数学教学的反思应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  在课堂上
该文基于角动量定理分析43Ma年前太平洋板块的运动转向问题.利用43Ma年以来太平洋板块运动的角速度(Koppers et al.2001)和现今世界海洋年龄等时线图(Müller et al.2001)等
该文利用武汉大学的钠荧光激光雷达系统观测到的钠层密度数据,运用流星消融理论对出现在中层顶的流星尾迹作了相关的分析,结合离子-分子模型和其他关于偶发钠层形成的理论对
伴随太阳质子耀斑产生的X射线爆发,它以光速向地球传播而且不受地磁场的影响,它比质子流超前几十分钟甚至几十小时到达地球,利用二者在空间传播的时间差,以太阳X射线某些物理
高频雷达能探测海面风、浪、流等动力学要素.它在海洋学上可用于研究海浪性质,能实时监测海况而服务于航海业,还能获取气象预报中所需的海面风场图.该文结合国家863计划海洋
在报业转型发展过程中,跨媒介经营一直是题中应有之义。报业会关注那些与其邻接点众多,可以成功实现竞争力转移的业务单元进行扩张。在时下报业遭遇发展困境、报人更为迫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