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生、当下、未来的思、说、做范可

来源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hui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栏目的3篇论文讨论的主题虽然不同,但也并非毫无关联。3篇论文分别探索了人们如何面对人生、面对当前和面对未来时,所思、所言及所做。
  褚建芳的《今生与来世——对芒市傣族的生活佛教与财富实践的人类学考察”》带我们进入人们对生命世界的一种理解语境。从中看到,芒市的傣族如何调整他们的生活秩序。在他们的生命观里,人生并不只是现世,还包括了往生之后的世界。今生只不过是整体生命循环轮回当中的一环,而推动这种轮回靠的是众生的业力,如何造就业力靠的是今生的积累——也就是被视为非理性的花费,把辛勤劳动所得大量地花费在虔诚事佛的过程中。但是如果从他们的生命观来看问题,我们又不能将之视为非理性的行为。
  人类学历来对“理性人”的假设有所质疑,强调前工业社会的经济活动的共同体性质。在经济嵌入社会的情况下,是否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成问题的。但是,也有一些人类学家强调,追求最大化并不一定是利益而是其他东西。例如著名的莫斯(Marcel Mauss)就强调,北美西北印第安人的夸富宴的实践者想成就的是威望的最大化,因为这样可以使自己的社群在整个区域的阶序中占据先机(Mauss 1990)。挪威人类学家巴特(Fredrik Barth)以其特有的洞见支持了莫斯的说法。在他看来,追求最大化具有普遍性意义,但这种最大化无疑受到社会文化制约,因而是具体的。他用行为最大化(behavioral maximization)或者行动最大化(maximizing action) 来取代利益最大化(Barth 1965)。由是,何为理性应该予以重新解读。如果理性指的是一种经过某种“策划”或者“计策”的行动,那么理性存在于任何社会。正如人类学家科勒(Eva Keller)所揭示的那样,对于许多宗教信徒而言,他们的信仰并非盲目而是建立在理性探求和实证之上。强调文本的基督教与科学看似完全对立但却共享相同的强烈欲望,这就是通过精准的理性来理解世界(Keller 2007)。
  芒市傣族在事佛上的消费最终与上述科勒的描述不谋而合。诚如作者所言,这些非但“不是浪费和非理性‘花费’,而且是一种储积和理性投资”。作者据此与社会科学大师韦伯对话,指出宗教在韦伯及其追随者当中是哲学意义上的,而这种宗教在民间的实践状况如何却关注不够。这种关注不够或者误解出自两个偏见,即欧洲中心论和唯精英论。
  丁玲的《城市转型过程中的传统再造——以东莞‘莞香’速食化包装为例 》一文则以“莞香”在东莞腾笼换鸟产业转型过程中如何被包装讨论传统再造。傳统的发明或者再创造原先是民族主义研究中的概念,但后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出现的各种现象遂走出了民族主义的研究领域而被广泛使用。如果说丁玲的论文与其他相类研究有所不同,那就在聚焦于观察东莞的产业转型过程出现的新的、有创意的要素。这些要素导致了城市中社会关系的重构,文化重新被塑造。这种情况并非仅仅发生在东莞,在全国许多地方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了意识形态、政府政策,全球化的推动力等等。而在城市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为了与原先红火的经济相适应,被用于腾笼换鸟的任何成分都可以被迅速包装,这种包装又离不开传统话语的环绕,于是就有了再造传统的活动,而被使用或者再造的传统则如吉登斯所言的,是被选择的传统(Giddens 2001)。换言之,这是经过策划的,从传统的储藏室里翻出来的,用来打造新的、具有一定潜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任何有用之物。
  邱月的《感受歌舞——灾后重建中的身体和自我认同》讨论身体感与灾后重建的关系。这是一个新颖的话题。早期人类学家里弗斯(W.H.R.Rivers)曾根据有些病人表现出的症状,指出战争期间的炸弹所带来的对人对感官和心理的深刻影响。但邱月的研究显然与从医生转变成为人类学家的里弗斯大为不同。她所聚焦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的重建所引发的一些现象。她认为灾后重建给当地人的生活造成时空上的断裂,而人们则通过诸如歌舞来重塑自己的地方感。之所以如此,与当地建立的新的县城所在地有关。人们亟待通过新的表述来体现新的地方和新的生活,歌舞是为当地少数民族用以适应灾难所造成的空间转换和解决自我认同危机的感知方式。总之,作者将歌舞活动视为当地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对新生活的调适手段。作者揭示了灾后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光是生活区域的物理性重建,还包括心理、精神等方面的调适与重建。我们从作者的表述中看到,对于灾后的人们,文化生活的重新活跃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它展示了一种面对未来的积极态度,这对经历过巨大灾害的人们而言意义不可低估。
  参考文献:
  Barth, Fredrik
  1963, "Introduction", in Fredrik Barth (ed.), The Role of the   Entrepreneur in Social Change in Northern Norway. Bergen: Universitetsforlaget.
  Giddens, Anthony
  2001 Runaway World, London: Polity.
  Keller, Eva
  2007,"Why, exactly, is the world as it is?",in Rita Astuti, Jonathan Parry & Charles Stafford eds.: Questions of Anthropology, Oxford and New York: Berg, pp. 77-105.
  Mauss, Marcel
  1990[1930], The Gift: The Form and Reason for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 Translated by W. D. Halis. New York and London: W.W. Norton
其他文献
<正> 笔者於1987年9月4日—13日在玛沁县军功乡马什堂牛改点现场主办了一期牦改配种员培训班。以《培训牦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配种员教学十要点》进行牦牛冷配一般性理论知识
在哈萨克族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具有哈萨克族游牧经济特色的习惯法文化,这些民族习惯法文化在婚姻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对哈萨克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
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对牦牛、黄牛、建昌马、安宁果下马(中国矮马)、驴、奶山羊、猪、兔、鸡、鸭、鹅十一种畜禽的血清样品,进行了血清运铁蛋白(Tf)考马斯
近日,考古人员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化德县发现一处东汉时期的鲜卑族墓葬群,出土随葬品180余件。此处鲜卑墓葬群位于化德县德包图乡一处丘陵环绕的山湾坡地上,东西宽50米,南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造型艺术系统逐步被纳入城市规划中的参与性规划版图,它以连接被高速建设斩断的历史文脉、凝聚散乱的本土文化为重点,结合市民的室内审美诉求和户外游憩需要,构建人文活动空间体系,建立具有独有品格和魅力的城市。本文对公共空间造型艺术学术化途径的前提确立、方法、原则及发展前景作了科学的分析与探讨。城市公共空间造型艺术的学术化途径是法制化建设的必然过程,而城市有形文化的发展必须要有适度的规划
在1988—1991年中连续三年对九龙牦牛两个类系不同年龄的公牛,阉牛和母牛进行了屠宰试验,共对11个组38头牦牛的胴体特性和产肉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研究。比较分析了各年龄组牦牛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兔和小乌龟正在树荫下玩抛硬币的游戏。小兔说:“我这有一枚硬币,我们分别往上抛,如果正面向上,那我赢一次,如果反面向上,那你赢一次,抛10次以后看看我们谁赢
本文介绍了用聚丙烯酰胺盘状电泳分析健康成年牛即58头牦牛、72头奶牛、64头水牛等血清碱性磷酸酶同工酶谱。牦牛共有七种血清碱性磷酸酶同工酶、奶牛有五种、水牛有八种。在
2011年3月10日,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西安市人民政府、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执委会,共同举办了主题为“看世界园艺、游华夏古都”的西安世园会推介会,受邀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