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图书馆内部事务管理、服务基础工作的根本,做好当前的基础工作三个方面浅谈了图书馆的基础服务工作在当今信息时代它仍然是图书馆工作的重心不应被忽视。
【关键词】内部事务管理;馆员素质;计算机网;基础工作根本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传输技术的发展给信息的传播注入了更加神秘、丰富和诱人的色彩严重冲击着传统的信息业尤其是图书馆业。图书馆目前正处在一个新旧交替时期新生事物、新型技术信息如同洪流那样铺天盖地势不可挡使人应接不暇。图书馆面对这些纷纭复杂的势态应该如何来考虑和适应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提出加以讨论。
一、内部事务的管理
对传统图书馆管理早已有比较坚定的理论基础和大量的实践经验。近年来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以及一些高校在建设校园网方面对图书馆进行了投资和改造使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跃上新的台阶。新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技术在论文和专著中层出不穷
因而对新技术的理解与接受比较快有投入和改造的迫切愿望,但是正是由于这种优势的存在而淡化了内部事务的管理。
首先,是计算机技术的问题。计算机技术是应用面非常广的一门学科与图书馆学科的结合就将使传统的图书馆管理面临全面的改革。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图书馆将没有卡片目录
甚至可能没有书。
其次,鉴于计算机的技术原因以及今后的发展考虑和计算机检索的衔接问题,无论是题录还是索引,各馆都留有许多前人辛苦制作的供读者检索使用的各种卡片。有些在计算机或者计算机网络还没有完全进入的阅览室卡片仍然给读者带来许多方便。即使在部分已经使用
计算机的卡片依然对计算机检索操作的不足起到必要的补充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开架借阅的馆室对卡片目录的使用率越来越低,就造就对现行卡片的困惑。
再则,在进行日常的管理和制度方面,如馆藏结构、采购策略,排架方法、剔旧和补救措施等方面都与今后实现全计算机化的图书馆有所不同,计算机也不是万无一失的。设备、软件、网络系统甚至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都可能造成严重得馆藏资源流失。细问各馆究竟现存馆藏量确切有多少恐怕很难有谁能脱口而出。至于那些读者到馆率、借阅率、拒借率的统计分析,以及那些对文献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已完全成了个人行为。
最后,是人员素质和责任心问题。任何单位都是由不同的文化人、不同兴趣嗜好、不同性格脾气的人组成。任何好的理论和方法都要由人来做的,图书馆也不例外。但是人员素质和责任心的不同其结果却是截然相反。许多事实证明素质与文化教育、与经济实力并不成正比关系,而高素质的养成却离不开文化水平的提高。文化教育如果不是注重在德育实践的环节上只能是提高智能水平,经济的强弱则与素质不着边际。而责任心与对工作的兴趣有密切关系。但是往往在许多情况下世压制兴趣来提高责任心的,这里就跟职业的选择和用人制度有关,而不得不进行强制性的措施。只有培养和锻炼成高素质的人员才能产生对工作的责任心,才能有对读者满腔热忱的服务。
二、服务是基础工作的根本
对图书馆来说服务是第一位的,为读者服务被视为图书馆工作的宗旨。按时开馆闭馆、
热情服务、细致工作是最基本的工作常识和纪律规范,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更谈不上加强基础工作,也就没有服务至上的思想。图书馆幽雅的读书环境和恬静的读书场所以及越来越
优良舒适的阅览室,应该使读者能更好地读书,使馆内人员提供优良的服务。但是正如人们所共识的那样艰苦的环境能造就拼搏的意志,舒适的环境只能养成懒惰的本性。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步入图书馆与设备配备的空调也一起装进图书馆,而这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没有激发
工作人员更加勤奋工作,周到服务的热情,反而成了休息、聊天、偷闲的避风港。图书馆的工作是提高人们素质的服务性工作。馆员本身首先应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高敬业精神。摆正为读者服务的位置,增强图书馆岗位的危机意识,把个人利益与服务业绩联系起来,而纪律,就是严格地、不折不扣地执行规章制度。
图书馆员应该把服务放在第一位,任何形式上的业务学习知识的积累都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服务工作。馆员并非人人都是才智过人,虽然整日守着成千上万册书刊却不可能有过什么伟大的抱负,他们把毕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精力完全倾注到读者身上,每天面对着日常琐碎的事物无出色的业绩,而每个人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工作才能换得他人创造领先时代的科技成果。
目前由于图书馆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新观念、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使工作人员急需要更新知识,特别是那些工具性技术如计算机和英语都需要达到较高的要求
但是即使这样的学习也应该放在业余时间,尤其是直接面对读者的岗位,这就是图书馆人应面对的现实。在不久的图书馆中读者与计算机对话多了,与图书馆员的接触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感情融合更少了,也许技术上的提高在一定时间内事主要的在进行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集成或者对某一组信息进行再创造等等都表现在对技术的掌握程度,但最终构成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反映是潜在的、无形的最终将主导技术。社会主义倡导的是以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和道德实践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观,它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互补、献身、责任和义务从而增强社会群体的凝聚力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就是应该在图书馆中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行为,它将与逐步提高图书馆员素质与繁荣文化市场提高全民文化水平是密不可分的。
三、继续做好现有的基础工作
图书馆的基础工作涉及到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它是一项日常的细致的和艰苦的工作直接影响到读者服务、自身发展、信息资源利用等诸多工作。只能加强而丝毫不能放松,特别是处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时期。现行的基础工作做好了就能与广义的信息范畴如信息科学、信息产业、信息服务以及信息技术相衔接。 今后图书馆如何发展?以哪种模式存在?都是讨论焦点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图书馆遍布全国各地、分属各个部门,不可能存在统一的建设模型。图书馆不可能取代情报、出版、编辑部门提供的任何文献。图书馆业不可能取代计算机、通信那样的信息传输技术,它只能是提供一个公共检索环境,提供本馆的馆藏文献和活信息。 根据当前读者需求和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选定专业文献,调整书刊采购种类的比例,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由于计算机盛行与此相关的各种书刊种类繁杂,也是目前文化市场最繁荣的一个领域,其内容繁多,版本翻新升级很快,但是就其质量来看图书内容重复,期刊文献雷同则较为严重;新科学、新技术发展层出不穷如电子类、通信类的图书文献也为满足读者的需要日新月异,也同样出现上述现象。特别是近年来期刊新增数量逐年推出,有些新刊属公司推销产品而编辑;有些文摘式荟集众家之精粹的短文使读者意犹未尽;有些商用刊完全为吸引广告而刊载浮浅文章,空空如也不知要讲些什么或者言出国外云云。综合娱乐性刊物更有低品位内容。所有这些都要严把采购质量关,否则将误导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读者酿成大错。
开架阅览是服务体制对方便读者的开发和利用文献资源来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使馆员与读者之间建立在相互信任遵守某项已默认协议为基础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开架阅览后给书刊的乱架和丢失破损造成比以往更为严重得场景。这些在日常书刊管理中要进行及时整架和上架以提高书刊利用率,更要对出现的缺书少刊的现象进行对因素分析,除了对排架法进出阅览室的方法和制度作些变动对防范丢失措施和违规处罚办法进行强化外,更重要的是馆员对自己担负的那份工作尽心尽责,在发现缺少丢失书刊后应采取应急的补救措施
使无论在登到还是在流通环节上尽量减少损失。现有的在规定范围以内的基础工作是否都在逐项进行,是否都在认真去做?特别是一些比较软的一时对读者服务影响不大明显暴露不出问题的工作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如近年来从书库划分馆藏清点、馆藏体系与结构、文献排架、藏书剔除、参考咨询、情报研究、捐赠与征集等,虽然在论文的研究与总结中都时常出现,但是再好的理论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实践正是由于许多不起眼的工作没有人做或者做得很少或者不能长期坚持下去所以才提出来以引起更多的关注。
四、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信息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现在信息社会的通讯技术发展呈迅猛趋势,信息的生产、传播、变换和利用变得更为方便快捷有效。全球网络化的趋势促使知识信息传输产生一种新方式——网络知识信息传播。为此,人们多了一条获得知识信息的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单独做到收藏天下书,满足所有人。因此,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能够节约社会资源,实现信息的最大化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进入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跨时空信息资源共享的新阶段。网络环境为处于不同地域的图书馆相互利用信息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图书馆只有改变自给自足的馆藏建设模式,加强分工协调,做到共建、共知、共享,才能避免传统文献资源建设中“你有我也有,你缺我也缺”的重复和缺漏并存的问题。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具有信息量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传播范围广、速度快,虚拟化、无复本的特点。在网络环境中,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要处理好拥有和获取的关系、协作与共享的关系、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的关系。
总之,加强图书馆基础业务建设,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深化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缩,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转型期的图书馆应有效地将各种新型信息资源融为一体,不断加强基础服务工作,从而不断构建新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易平,公共物品理论与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建设2000.
[2]李容,高校普及利用文献检索与社会信息化[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1).
[3]黄晓曼,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探索和意义[J].图书与情报.
[4]白君礼,图书馆权利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浅谈[J].图书情报工作2006,(02).
[5]姜涛、白新红,读者至上服务第一[N].中国改革报2003.
[6]彭玲玲,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互动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
[7]陈小琳;图书馆管理创新探析[J];华章;2011年20期.
[8]迟艳;浅谈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图书馆管理[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作者简介:
徐晖,女,1967年11月,武汉商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
【关键词】内部事务管理;馆员素质;计算机网;基础工作根本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传输技术的发展给信息的传播注入了更加神秘、丰富和诱人的色彩严重冲击着传统的信息业尤其是图书馆业。图书馆目前正处在一个新旧交替时期新生事物、新型技术信息如同洪流那样铺天盖地势不可挡使人应接不暇。图书馆面对这些纷纭复杂的势态应该如何来考虑和适应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提出加以讨论。
一、内部事务的管理
对传统图书馆管理早已有比较坚定的理论基础和大量的实践经验。近年来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以及一些高校在建设校园网方面对图书馆进行了投资和改造使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跃上新的台阶。新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技术在论文和专著中层出不穷
因而对新技术的理解与接受比较快有投入和改造的迫切愿望,但是正是由于这种优势的存在而淡化了内部事务的管理。
首先,是计算机技术的问题。计算机技术是应用面非常广的一门学科与图书馆学科的结合就将使传统的图书馆管理面临全面的改革。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图书馆将没有卡片目录
甚至可能没有书。
其次,鉴于计算机的技术原因以及今后的发展考虑和计算机检索的衔接问题,无论是题录还是索引,各馆都留有许多前人辛苦制作的供读者检索使用的各种卡片。有些在计算机或者计算机网络还没有完全进入的阅览室卡片仍然给读者带来许多方便。即使在部分已经使用
计算机的卡片依然对计算机检索操作的不足起到必要的补充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开架借阅的馆室对卡片目录的使用率越来越低,就造就对现行卡片的困惑。
再则,在进行日常的管理和制度方面,如馆藏结构、采购策略,排架方法、剔旧和补救措施等方面都与今后实现全计算机化的图书馆有所不同,计算机也不是万无一失的。设备、软件、网络系统甚至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都可能造成严重得馆藏资源流失。细问各馆究竟现存馆藏量确切有多少恐怕很难有谁能脱口而出。至于那些读者到馆率、借阅率、拒借率的统计分析,以及那些对文献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已完全成了个人行为。
最后,是人员素质和责任心问题。任何单位都是由不同的文化人、不同兴趣嗜好、不同性格脾气的人组成。任何好的理论和方法都要由人来做的,图书馆也不例外。但是人员素质和责任心的不同其结果却是截然相反。许多事实证明素质与文化教育、与经济实力并不成正比关系,而高素质的养成却离不开文化水平的提高。文化教育如果不是注重在德育实践的环节上只能是提高智能水平,经济的强弱则与素质不着边际。而责任心与对工作的兴趣有密切关系。但是往往在许多情况下世压制兴趣来提高责任心的,这里就跟职业的选择和用人制度有关,而不得不进行强制性的措施。只有培养和锻炼成高素质的人员才能产生对工作的责任心,才能有对读者满腔热忱的服务。
二、服务是基础工作的根本
对图书馆来说服务是第一位的,为读者服务被视为图书馆工作的宗旨。按时开馆闭馆、
热情服务、细致工作是最基本的工作常识和纪律规范,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更谈不上加强基础工作,也就没有服务至上的思想。图书馆幽雅的读书环境和恬静的读书场所以及越来越
优良舒适的阅览室,应该使读者能更好地读书,使馆内人员提供优良的服务。但是正如人们所共识的那样艰苦的环境能造就拼搏的意志,舒适的环境只能养成懒惰的本性。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步入图书馆与设备配备的空调也一起装进图书馆,而这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没有激发
工作人员更加勤奋工作,周到服务的热情,反而成了休息、聊天、偷闲的避风港。图书馆的工作是提高人们素质的服务性工作。馆员本身首先应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高敬业精神。摆正为读者服务的位置,增强图书馆岗位的危机意识,把个人利益与服务业绩联系起来,而纪律,就是严格地、不折不扣地执行规章制度。
图书馆员应该把服务放在第一位,任何形式上的业务学习知识的积累都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服务工作。馆员并非人人都是才智过人,虽然整日守着成千上万册书刊却不可能有过什么伟大的抱负,他们把毕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精力完全倾注到读者身上,每天面对着日常琐碎的事物无出色的业绩,而每个人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工作才能换得他人创造领先时代的科技成果。
目前由于图书馆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新观念、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使工作人员急需要更新知识,特别是那些工具性技术如计算机和英语都需要达到较高的要求
但是即使这样的学习也应该放在业余时间,尤其是直接面对读者的岗位,这就是图书馆人应面对的现实。在不久的图书馆中读者与计算机对话多了,与图书馆员的接触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感情融合更少了,也许技术上的提高在一定时间内事主要的在进行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集成或者对某一组信息进行再创造等等都表现在对技术的掌握程度,但最终构成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反映是潜在的、无形的最终将主导技术。社会主义倡导的是以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和道德实践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观,它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互补、献身、责任和义务从而增强社会群体的凝聚力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就是应该在图书馆中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行为,它将与逐步提高图书馆员素质与繁荣文化市场提高全民文化水平是密不可分的。
三、继续做好现有的基础工作
图书馆的基础工作涉及到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它是一项日常的细致的和艰苦的工作直接影响到读者服务、自身发展、信息资源利用等诸多工作。只能加强而丝毫不能放松,特别是处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时期。现行的基础工作做好了就能与广义的信息范畴如信息科学、信息产业、信息服务以及信息技术相衔接。 今后图书馆如何发展?以哪种模式存在?都是讨论焦点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图书馆遍布全国各地、分属各个部门,不可能存在统一的建设模型。图书馆不可能取代情报、出版、编辑部门提供的任何文献。图书馆业不可能取代计算机、通信那样的信息传输技术,它只能是提供一个公共检索环境,提供本馆的馆藏文献和活信息。 根据当前读者需求和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选定专业文献,调整书刊采购种类的比例,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由于计算机盛行与此相关的各种书刊种类繁杂,也是目前文化市场最繁荣的一个领域,其内容繁多,版本翻新升级很快,但是就其质量来看图书内容重复,期刊文献雷同则较为严重;新科学、新技术发展层出不穷如电子类、通信类的图书文献也为满足读者的需要日新月异,也同样出现上述现象。特别是近年来期刊新增数量逐年推出,有些新刊属公司推销产品而编辑;有些文摘式荟集众家之精粹的短文使读者意犹未尽;有些商用刊完全为吸引广告而刊载浮浅文章,空空如也不知要讲些什么或者言出国外云云。综合娱乐性刊物更有低品位内容。所有这些都要严把采购质量关,否则将误导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读者酿成大错。
开架阅览是服务体制对方便读者的开发和利用文献资源来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使馆员与读者之间建立在相互信任遵守某项已默认协议为基础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开架阅览后给书刊的乱架和丢失破损造成比以往更为严重得场景。这些在日常书刊管理中要进行及时整架和上架以提高书刊利用率,更要对出现的缺书少刊的现象进行对因素分析,除了对排架法进出阅览室的方法和制度作些变动对防范丢失措施和违规处罚办法进行强化外,更重要的是馆员对自己担负的那份工作尽心尽责,在发现缺少丢失书刊后应采取应急的补救措施
使无论在登到还是在流通环节上尽量减少损失。现有的在规定范围以内的基础工作是否都在逐项进行,是否都在认真去做?特别是一些比较软的一时对读者服务影响不大明显暴露不出问题的工作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如近年来从书库划分馆藏清点、馆藏体系与结构、文献排架、藏书剔除、参考咨询、情报研究、捐赠与征集等,虽然在论文的研究与总结中都时常出现,但是再好的理论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实践正是由于许多不起眼的工作没有人做或者做得很少或者不能长期坚持下去所以才提出来以引起更多的关注。
四、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信息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现在信息社会的通讯技术发展呈迅猛趋势,信息的生产、传播、变换和利用变得更为方便快捷有效。全球网络化的趋势促使知识信息传输产生一种新方式——网络知识信息传播。为此,人们多了一条获得知识信息的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单独做到收藏天下书,满足所有人。因此,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能够节约社会资源,实现信息的最大化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进入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跨时空信息资源共享的新阶段。网络环境为处于不同地域的图书馆相互利用信息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图书馆只有改变自给自足的馆藏建设模式,加强分工协调,做到共建、共知、共享,才能避免传统文献资源建设中“你有我也有,你缺我也缺”的重复和缺漏并存的问题。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具有信息量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传播范围广、速度快,虚拟化、无复本的特点。在网络环境中,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要处理好拥有和获取的关系、协作与共享的关系、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的关系。
总之,加强图书馆基础业务建设,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深化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缩,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转型期的图书馆应有效地将各种新型信息资源融为一体,不断加强基础服务工作,从而不断构建新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易平,公共物品理论与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建设2000.
[2]李容,高校普及利用文献检索与社会信息化[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1).
[3]黄晓曼,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探索和意义[J].图书与情报.
[4]白君礼,图书馆权利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浅谈[J].图书情报工作2006,(02).
[5]姜涛、白新红,读者至上服务第一[N].中国改革报2003.
[6]彭玲玲,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互动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
[7]陈小琳;图书馆管理创新探析[J];华章;2011年20期.
[8]迟艳;浅谈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图书馆管理[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作者简介:
徐晖,女,1967年11月,武汉商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