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0~3岁婴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十分值得关注,亲情化服务在0~3岁婴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预入园”准备、适宜的亲子园环境、母爱式呵护等对0~3岁婴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亲情化服务;情绪情感;婴幼儿
对于0~3岁的婴幼儿而言,情绪主要是指与机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较为低级和简单的态度体验。如婴幼儿饿了会哭;舒服了会笑等。情感是人对其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如婴幼儿对成人的依恋等。情绪情感可分为消极的和积极的,消极情绪情感有忧虑、失望、恐惧、愤怒、焦虑等;积极情绪情感有高兴、愉快、欢乐、满意、幸福、眷恋、骄傲、自豪等。积极情绪情感与消极情绪情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们要促进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就要注意培养婴幼儿的积极情绪情感,帮助婴幼儿克服消极的情绪情感。
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最纯的感情,是情感世界的美好玫瑰,对这种感情婴幼儿易于感受和发现、易于激发和共鸣、易于体验和培养。亲子园提供亲情化服务指的是像亲人般地给婴幼儿施以影响,使婴幼儿经常处于快乐的情绪之中,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开发其成长的潜力;同时也对父母亲进行指导,引导家长意识到亲情的重要性,唤醒家长对婴幼儿的浓浓亲情。
亲情化服务的形式很多,在亲子园实施亲情化服务促进情绪情感发展的形式也不少,教师可直接让婴幼儿受教育,同时也对家长进行指导,如通过专家讲座、妈妈聚会、亲子资料发放、入户指导、免费借阅书刊、组织家长会、组织家长联谊活动等,向家长宣传亲情教育对培养婴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的重要性,指导家庭中实施亲情化服务促进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方法、途径。下面结合我们的实践对亲子园进行亲情化服务促进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形式进行介绍。
亲子会员活动。可分四个年龄组,分别为7~12个月、13~18个月、19~24个月、24~36个月。亲子活动的时间可安排在周六或周日,亲子共同参与活动。可先在自南游戏室、蒙台索利实验室等专门室活动,然后参加一个小时的集体活动——开始用《亲一亲》音乐稳定宝宝情绪,再让婴幼儿和妈妈、老师跳个舞,接着安排《朋友多多》《亲子游戏》《唱唱跳跳》《能干宝宝》等活动,做亲子操,用课间餐。来园时唱首《欢迎歌》,离园时唱首《再见歌》。这样的半天时间里,婴幼儿们的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笑容,欢快地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着快乐的游戏,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幅其乐融融的亲情画卷。
也可以根据社区内家长的要求,将一周一次的亲子活动改变为一周三次,仍然分成7~12个月、13~18个月、19~24个月、24~36个月四个年龄段。亲子活动的时间安排在周二、周四、周六的上午,周六的活动形式跟一周一次会员活动一致,周二、周四上午的亲子和日托班的婴幼儿一起玩各种玩具、做操、游戏。婴幼儿们通过与老师、同伴多次交往,会渐渐地爱上亲子园的环境、老师和同伴。
半日制的日托班。半日制日托班的婴幼儿年龄为18~24个月,在园活动时间为早上7:30到中午12:00,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与托儿所较相似,入园的前几天家长暂时陪同。但亲子园更加重视亲情氛围的创设,更加关爱理解婴幼儿。从亲子活动过渡到半日班,为婴幼儿上全日制的日托班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减轻婴幼儿的焦虑情绪,减少因生活习惯不同带来的身体不适问题,帮助婴幼儿逐渐适应集体生活。
全日制的日托班。全日制日托班的婴幼儿年龄为24~35个月,在园时间为早上7:30~下午5:00。家长不再陪同。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与托儿所类似,但亲子园更加重视开展母爱式的情感体验活动,培养师幼、同伴间亲密、友爱的关系。从亲子活动过渡到半日班,再过渡到全日班,逐渐培养婴幼儿健康的自我感、归属感、依恋感、合群感,对培养婴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非常有益。
我们慈溪市实验幼儿园早在2001年就创建独立的亲子园,开始了对亲子教育的研究,近两年来重点对亲情化服务做了一定的探索。我们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进行亲情化服务、促进婴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发展的。
一是以充分的“预入园”准备促进婴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8个月~2岁的婴幼儿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表现出对母亲或主要照顾者明显的依恋。他们对人仿佛有了选择,会认定母亲或主要照顾他们的人才是安全的依靠,离开父母的温暖怀抱,踏进陌生的亲子园,不安的情绪便较难控制,大多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与焦虑。为此,我们提出必须做好充分的“预入园”准备,减轻婴幼儿对新环境的恐惧感,减少师生间的陌生感。我们要求家长先在我们亲子园报名登记,准备9月份让孩子上亲子同半日班,根据报名情况我们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暑假亲子活动。我们设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用多种形式奖励婴幼儿,使他们自始至终快乐地参与每一个活动,并鼓励家长参与各类活动,用自己快乐的情绪情感影响孩子。我们举办“促进0-3岁婴幼儿良好情绪情感发展”的专家讲座,组织“怎样不让宝宝成为小霸王”的妈妈聚会,发放“先做快乐宝宝,再当聪明娃娃”“亲子交流50妙招”等育子材料,对于那些没条件参加亲子活动的家庭,我们组织老师入户指导,每次由固定的两位教师上门服务。每户家庭入户指导共分三次。第一次的主要任务是对婴幼儿进行基本情况调查,了解婴幼儿的身体心理健康状况、个性发展特点及家庭教养方式、亲子沟通状况等;送上“3岁前婴幼儿爱做的十件事”等资料,指导家长以情入手、多与婴幼儿进行亲子交流,拓展婴幼儿活动内容。第二次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家长创设家庭多功能活动区。教师与家长共同分析孩子目前的兴趣与需要。布置活动区,陈列物品,整理材料,赠送“如何给孩子创设一个智力活动的小天地”等资料,指导家长在孩子一岁半时给他一桌、三柜(书柜、玩具柜、工具柜)、两张图、两园地(表扬园地及种植与饲养园地)。第三次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家长做好孩子的入园准备工作,向家长指出孩子入园前应做好心理、生活、社会行为、学习等方面的准备,赠送“入园前亲子应做到的几个方面”等资料,使家长更好地掌握送宝宝入园的策略,使婴幼儿更顺利地从家庭小天地走入亲子园这个“小人国”。这样的人户指导,使婴幼儿与老师建立起初步的感情,而且通过家庭环境与亲子园的环境协调,减少了婴幼儿入园后对生活、游戏环境的不适应感,避免了消极情绪的产生。
二是以适宜的亲子园环境促进婴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适宜的环境,实际上是为幼儿开拓了一条自然的生活道路。”为此,我们创造了温馨、温暖、安全、动态的环境,努力使婴幼儿情绪情感稳定、愉悦。我们为婴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空间,营造了家庭式的氛围,通过此类活动,家长们也日益关注到环境对婴幼儿教育的 重要性,充分认识到适宜的环境是孩子最好的、最自然的启蒙老师,能对孩子的情感起到激发和鼓励的作用,帮助孩子形成积极和主动的行为方式。温暖的色彩,可爱的垂挂物,让婴幼儿抬头一看不再是白白的天花板;活动室的周围都是软包,漂亮又安全;楼梯上、走廊上、墙壁上挂着各种会发出声音的、婴幼儿能触摸的小玩意;专门室里更有他们梦寐以求的各种物品;自由游戏室里有中小型玩具,蒙氏操作室里有好玩的操作材料,亲子阅览室里有各种布书、木版书、汉堡书,还有丰富有趣的角色区等,这些让婴幼儿真正感受到“亲子园像我家,甚至比家更温馨”。我们还为婴幼儿创造美妙的音乐天地,给婴幼儿听音乐,和婴幼儿一起唱歌,让婴幼儿感到生活的美好。我们选择了许多婴幼儿喜欢的曲子如钢琴曲《莫扎特让你更聪明》、婴儿歌曲《拉个圆圈走走》《亲一亲》等。早上,柔美的音乐迎进婴幼儿,让婴幼儿一进园就有好心情;傍晚,轻快的音乐送走婴幼儿,让婴幼儿保持着愉快的情绪回家。现在有许多家长也购买了类似的音乐带。我们每年还组织家长及婴幼儿参加户外大型亲子活动,利用户外资源,组织娱乐性游戏、竞赛性游戏、分享性游戏,孩子和家长常常进^忘我的境地。总之,适宜的环境给每个婴幼儿“家”的感觉,帮助婴幼儿与老师建立起稳定的依恋关系。
三是以真诚的母爱式呵护促进婴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母爱”即母亲对儿女的关爱,是世间最平凡却又最伟大的情感。母亲与婴幼儿丰富而又积极的情感交流,对子女未来一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情感有重要影响。为此,我们强调给婴幼儿母爱式的呵护,用积极情绪影响婴幼儿,建立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充满爱的亲密关系,这是发展婴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关键。我们要求教师像妈妈那样做有心人,注意观察每一个婴幼儿的情感,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并与婴幼儿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情感交流。我们亲子园每班都设有爱心专柜,柜里有小点心、奶瓶、衣帽、鞋袜等,以备不时之需。教师们像妈妈那样用心关注婴幼儿,用心接纳婴幼儿,用心体会婴幼儿。拥抱与爱抚是婴儿健康成长的“精神乳汁”,因而我们对所有的婴幼儿都予以注视、微笑、点头、拥抱、抚摸、亲昵地轻拍;对于哭闹的婴幼儿我们仔细地观察、耐心地倾听,运用积极的暗示,使婴幼儿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感和被接纳感,感到老师的亲情,使其情绪很好地发展。渐渐地,婴幼儿的羞怯、惧怕心理减轻或消除了,他们会像拥抱妈妈那样紧紧地拥抱老师,亲近与依恋老师,加入快乐的行列。家庭育儿提供一对一的连续性的保教,对婴幼儿良好情感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努力吸取其合理内核,采用“承包”式的管理,即两位老师共同配合,在入厕、睡觉等生活环节分别照管一部分婴幼儿,这种“散开式”的护理方式,可以减少婴幼儿不必要的等待,更符合不同婴幼儿的需要,也便于老师更了解每个婴幼儿,对不同的婴幼儿因人而异,避免“整齐划一”,使婴幼儿在园的生活更贴近于家庭,以利于他们进一步适应集体生活,健康而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亲情化服务;情绪情感;婴幼儿
对于0~3岁的婴幼儿而言,情绪主要是指与机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较为低级和简单的态度体验。如婴幼儿饿了会哭;舒服了会笑等。情感是人对其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如婴幼儿对成人的依恋等。情绪情感可分为消极的和积极的,消极情绪情感有忧虑、失望、恐惧、愤怒、焦虑等;积极情绪情感有高兴、愉快、欢乐、满意、幸福、眷恋、骄傲、自豪等。积极情绪情感与消极情绪情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们要促进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就要注意培养婴幼儿的积极情绪情感,帮助婴幼儿克服消极的情绪情感。
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最纯的感情,是情感世界的美好玫瑰,对这种感情婴幼儿易于感受和发现、易于激发和共鸣、易于体验和培养。亲子园提供亲情化服务指的是像亲人般地给婴幼儿施以影响,使婴幼儿经常处于快乐的情绪之中,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开发其成长的潜力;同时也对父母亲进行指导,引导家长意识到亲情的重要性,唤醒家长对婴幼儿的浓浓亲情。
亲情化服务的形式很多,在亲子园实施亲情化服务促进情绪情感发展的形式也不少,教师可直接让婴幼儿受教育,同时也对家长进行指导,如通过专家讲座、妈妈聚会、亲子资料发放、入户指导、免费借阅书刊、组织家长会、组织家长联谊活动等,向家长宣传亲情教育对培养婴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的重要性,指导家庭中实施亲情化服务促进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方法、途径。下面结合我们的实践对亲子园进行亲情化服务促进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形式进行介绍。
亲子会员活动。可分四个年龄组,分别为7~12个月、13~18个月、19~24个月、24~36个月。亲子活动的时间可安排在周六或周日,亲子共同参与活动。可先在自南游戏室、蒙台索利实验室等专门室活动,然后参加一个小时的集体活动——开始用《亲一亲》音乐稳定宝宝情绪,再让婴幼儿和妈妈、老师跳个舞,接着安排《朋友多多》《亲子游戏》《唱唱跳跳》《能干宝宝》等活动,做亲子操,用课间餐。来园时唱首《欢迎歌》,离园时唱首《再见歌》。这样的半天时间里,婴幼儿们的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笑容,欢快地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着快乐的游戏,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幅其乐融融的亲情画卷。
也可以根据社区内家长的要求,将一周一次的亲子活动改变为一周三次,仍然分成7~12个月、13~18个月、19~24个月、24~36个月四个年龄段。亲子活动的时间安排在周二、周四、周六的上午,周六的活动形式跟一周一次会员活动一致,周二、周四上午的亲子和日托班的婴幼儿一起玩各种玩具、做操、游戏。婴幼儿们通过与老师、同伴多次交往,会渐渐地爱上亲子园的环境、老师和同伴。
半日制的日托班。半日制日托班的婴幼儿年龄为18~24个月,在园活动时间为早上7:30到中午12:00,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与托儿所较相似,入园的前几天家长暂时陪同。但亲子园更加重视亲情氛围的创设,更加关爱理解婴幼儿。从亲子活动过渡到半日班,为婴幼儿上全日制的日托班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减轻婴幼儿的焦虑情绪,减少因生活习惯不同带来的身体不适问题,帮助婴幼儿逐渐适应集体生活。
全日制的日托班。全日制日托班的婴幼儿年龄为24~35个月,在园时间为早上7:30~下午5:00。家长不再陪同。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与托儿所类似,但亲子园更加重视开展母爱式的情感体验活动,培养师幼、同伴间亲密、友爱的关系。从亲子活动过渡到半日班,再过渡到全日班,逐渐培养婴幼儿健康的自我感、归属感、依恋感、合群感,对培养婴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非常有益。
我们慈溪市实验幼儿园早在2001年就创建独立的亲子园,开始了对亲子教育的研究,近两年来重点对亲情化服务做了一定的探索。我们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进行亲情化服务、促进婴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发展的。
一是以充分的“预入园”准备促进婴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8个月~2岁的婴幼儿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表现出对母亲或主要照顾者明显的依恋。他们对人仿佛有了选择,会认定母亲或主要照顾他们的人才是安全的依靠,离开父母的温暖怀抱,踏进陌生的亲子园,不安的情绪便较难控制,大多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与焦虑。为此,我们提出必须做好充分的“预入园”准备,减轻婴幼儿对新环境的恐惧感,减少师生间的陌生感。我们要求家长先在我们亲子园报名登记,准备9月份让孩子上亲子同半日班,根据报名情况我们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暑假亲子活动。我们设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用多种形式奖励婴幼儿,使他们自始至终快乐地参与每一个活动,并鼓励家长参与各类活动,用自己快乐的情绪情感影响孩子。我们举办“促进0-3岁婴幼儿良好情绪情感发展”的专家讲座,组织“怎样不让宝宝成为小霸王”的妈妈聚会,发放“先做快乐宝宝,再当聪明娃娃”“亲子交流50妙招”等育子材料,对于那些没条件参加亲子活动的家庭,我们组织老师入户指导,每次由固定的两位教师上门服务。每户家庭入户指导共分三次。第一次的主要任务是对婴幼儿进行基本情况调查,了解婴幼儿的身体心理健康状况、个性发展特点及家庭教养方式、亲子沟通状况等;送上“3岁前婴幼儿爱做的十件事”等资料,指导家长以情入手、多与婴幼儿进行亲子交流,拓展婴幼儿活动内容。第二次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家长创设家庭多功能活动区。教师与家长共同分析孩子目前的兴趣与需要。布置活动区,陈列物品,整理材料,赠送“如何给孩子创设一个智力活动的小天地”等资料,指导家长在孩子一岁半时给他一桌、三柜(书柜、玩具柜、工具柜)、两张图、两园地(表扬园地及种植与饲养园地)。第三次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家长做好孩子的入园准备工作,向家长指出孩子入园前应做好心理、生活、社会行为、学习等方面的准备,赠送“入园前亲子应做到的几个方面”等资料,使家长更好地掌握送宝宝入园的策略,使婴幼儿更顺利地从家庭小天地走入亲子园这个“小人国”。这样的人户指导,使婴幼儿与老师建立起初步的感情,而且通过家庭环境与亲子园的环境协调,减少了婴幼儿入园后对生活、游戏环境的不适应感,避免了消极情绪的产生。
二是以适宜的亲子园环境促进婴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适宜的环境,实际上是为幼儿开拓了一条自然的生活道路。”为此,我们创造了温馨、温暖、安全、动态的环境,努力使婴幼儿情绪情感稳定、愉悦。我们为婴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空间,营造了家庭式的氛围,通过此类活动,家长们也日益关注到环境对婴幼儿教育的 重要性,充分认识到适宜的环境是孩子最好的、最自然的启蒙老师,能对孩子的情感起到激发和鼓励的作用,帮助孩子形成积极和主动的行为方式。温暖的色彩,可爱的垂挂物,让婴幼儿抬头一看不再是白白的天花板;活动室的周围都是软包,漂亮又安全;楼梯上、走廊上、墙壁上挂着各种会发出声音的、婴幼儿能触摸的小玩意;专门室里更有他们梦寐以求的各种物品;自由游戏室里有中小型玩具,蒙氏操作室里有好玩的操作材料,亲子阅览室里有各种布书、木版书、汉堡书,还有丰富有趣的角色区等,这些让婴幼儿真正感受到“亲子园像我家,甚至比家更温馨”。我们还为婴幼儿创造美妙的音乐天地,给婴幼儿听音乐,和婴幼儿一起唱歌,让婴幼儿感到生活的美好。我们选择了许多婴幼儿喜欢的曲子如钢琴曲《莫扎特让你更聪明》、婴儿歌曲《拉个圆圈走走》《亲一亲》等。早上,柔美的音乐迎进婴幼儿,让婴幼儿一进园就有好心情;傍晚,轻快的音乐送走婴幼儿,让婴幼儿保持着愉快的情绪回家。现在有许多家长也购买了类似的音乐带。我们每年还组织家长及婴幼儿参加户外大型亲子活动,利用户外资源,组织娱乐性游戏、竞赛性游戏、分享性游戏,孩子和家长常常进^忘我的境地。总之,适宜的环境给每个婴幼儿“家”的感觉,帮助婴幼儿与老师建立起稳定的依恋关系。
三是以真诚的母爱式呵护促进婴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母爱”即母亲对儿女的关爱,是世间最平凡却又最伟大的情感。母亲与婴幼儿丰富而又积极的情感交流,对子女未来一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情感有重要影响。为此,我们强调给婴幼儿母爱式的呵护,用积极情绪影响婴幼儿,建立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充满爱的亲密关系,这是发展婴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关键。我们要求教师像妈妈那样做有心人,注意观察每一个婴幼儿的情感,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并与婴幼儿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情感交流。我们亲子园每班都设有爱心专柜,柜里有小点心、奶瓶、衣帽、鞋袜等,以备不时之需。教师们像妈妈那样用心关注婴幼儿,用心接纳婴幼儿,用心体会婴幼儿。拥抱与爱抚是婴儿健康成长的“精神乳汁”,因而我们对所有的婴幼儿都予以注视、微笑、点头、拥抱、抚摸、亲昵地轻拍;对于哭闹的婴幼儿我们仔细地观察、耐心地倾听,运用积极的暗示,使婴幼儿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感和被接纳感,感到老师的亲情,使其情绪很好地发展。渐渐地,婴幼儿的羞怯、惧怕心理减轻或消除了,他们会像拥抱妈妈那样紧紧地拥抱老师,亲近与依恋老师,加入快乐的行列。家庭育儿提供一对一的连续性的保教,对婴幼儿良好情感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努力吸取其合理内核,采用“承包”式的管理,即两位老师共同配合,在入厕、睡觉等生活环节分别照管一部分婴幼儿,这种“散开式”的护理方式,可以减少婴幼儿不必要的等待,更符合不同婴幼儿的需要,也便于老师更了解每个婴幼儿,对不同的婴幼儿因人而异,避免“整齐划一”,使婴幼儿在园的生活更贴近于家庭,以利于他们进一步适应集体生活,健康而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