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客观存在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大学生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求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主体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本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前言:
青年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当代大学生这一特定人群开展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原则、法纪规范和心理要求转化为大学生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从而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实践活动。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挑战,面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实际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深入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发展趋势,努力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及内涵本质
1、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组成。所谓要素就是构成有机系统的要件和因素。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个由諸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经初步查阅相关文献书籍,较有影响力的观点认为主要包括“三要素说、三体一要素说、五要素说、六要素说、七要素说、八要素说、十要素说等观点。”现将其简要概述如下。
“三要素说”这种观点比较传统、原始,即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要求三个方面。“三体一要素说”这是陈秉公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结构时提出的,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三个独立的实体和媒介要素组成的。“四要素说”是张耀灿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一书中所提出并主张的观点,认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思想政治教育环体四个方面。“五要素说”是盂志中在综合前人的基础上认为的,认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五大要素。“六要素说”这种观点,沈壮海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中认为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对于“七要素说”,朱燕等认为应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教育效果和反馈七方面。关于“八要素说”叶雷认为应包括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信息(目的、内容、原则、方法等),教育载体、教育噪音、教育情境、教育效果、教育反馈等。“十要素说”中,学者明确认识到了思想教育看是一个系统工程,并将其划分为十个子系统,即主体系统、客体系统、内容系统、方法系统、环境系统、思想系统、原则系统、信息系统、决策系统、评价系统等。总之,无论从以上哪种分法,各种观点既存在一定的联系,也有不同的侧重点,相互呼应,达到了辩证统一,也印证了思想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的说法。
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本质。思想政治教育既然是一项系统工程,且要素繁杂多样,那也就意味着其内容包罗万象。若单从字面上看,可以分为“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两部分,若从内涵来看,其实就是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梦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人们的头脑。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又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从其本质上说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融的,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而展开的。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制观教育等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一个有机整体,是无法分割的,其中道德观教育是基础,政治观、法制观教育是主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根本。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
教育部继续在京、津、沪、浙、赣、鄂、粤、滇、陕、豫等1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调查工作。通过对140所高校25000余名学生调查表明,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广大高校学生坚决拥护党的领导,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给予高度肯定;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爱国热情持续高涨,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道德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调查显示,97.8%的学生对我国参与海地、巴基斯坦等国际救援行动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97.0%的学生对应对玉树、舟曲等严重自然灾害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95.4%的学生对举办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90.4%的学生认为这些活动展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扩大了国际影响力。
调查表明,广大高校学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89.6%的学生对“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加强”表示“非常乐观”或“比较乐观”。高校学生入党意愿持续高涨,近八成的学生表示有入党意愿。98.1%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表示“非常乐观”或“比较乐观”,86.8%的学生对“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表示“非常乐观”或“比较乐观”。
调查表明,当前高校学生价值观主流积极向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认同。95.2%的学生认同“诚信是做人之本”,94.2%的学生认同“孝是做人之根,百善之首”,86.9%的学生认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于大学校园里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和行为,绝大多数学生明确表示反对。大多数学生把为社会作贡献作为人生的重要追求,85.9%的学生表示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高校学生学风良好,对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实验凑数据、逃课等现象,绝大多数学生明确表示反对。 调查表明,高校学生关心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等尤为关注。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满意度稳中有升,对辅导员工作、校园文化活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满意度均超过90%。
三、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创新方式
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始终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校工作的重点,也是高校大力推动创新和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过程中,高校党委坚持高举旗帜,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实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整个教育过程中的理论成果,以使高校学生更加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1、突出创新的主导地位: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党建设工作应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实施,始终围绕贯彻以人为本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探索新的思路:
1)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大学生自身特点作为思政教育创新的切入点。面对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高校党委开展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运用改革创新的方法,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切入点。应当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的,混乱的政治信念、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淡化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协作的概念差,精神不佳和其他问题。”这些思想,党的组织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特点,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适应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用改革和創新的想法,用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审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尊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起点的主导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必要的,以确保尊重大学生的主导地位。首先,要真正明确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高校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按照高举旗帜、遵循规律、改革和创新、加强基础的总体思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重点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尊重工作对象,完全平等的身份,互相讨论,共同提高。其次,要不断了解学生的素质需求。高校贯彻以人为本,所有工作都必须了解和满足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一个起点。学校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寻求实际的物质和文化利益,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潜力,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体制保障。
3)要反映学生的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最终结果。高校党组织坚持“对所有学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学生的一切,关注的状态识别是肯定的价值和意义,归根到底,是前提是人的力量,人类的目的,一切以人为本,为学生的一切。因此,高校的党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从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落脚点。
2、深化创新方面:建立互动机制
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机制,以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选择一个特定的教育内容,教育类、网络、心理和实际的双向平等交流和情感的互动过程与对象。
课堂互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党组织和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的主导作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加强他们的理想和信念。选择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让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争论,让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角逐,最终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共同提高。这种互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既要实现教育的目的,而且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网络互动。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和价值观,但主体的网络技术,网络活动是人类活动。因此,利用信息网络和高普及率的快速传播,党的建设的经验更多的网络互动的工作,是各级组织做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的有效途径。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大学教师和专家以思想政治理论或当前热点的答案,挂上网,引导阅读讨论鼓励大家都来写博客文章发表的意见。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或在党组织的负责人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意见,这种互动和平等的礼节和学生的道德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2)心理互动。如何应对一些大学生对社会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缺乏心理准备,“焦虑”、“悲观厌世”等各种心理问题造成的裂缝。对于大学生来说,我们使用的互动形式沟通,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通过各种鼓舞人心的方法,激起大学生开拓进取的“强心”的效果。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创新目标:培养复合型人才。所谓的“复合型人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或高校如何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目标,进一步创新党的组织,我认为应该做的做好“四个教育工作:
发展教育的科学概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精确协调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高校,大力倡导和反映,充分尊重知识,科学和技术的人。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和方法开展定期为大学生发展教育的科学概念,是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力,使他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弘扬科学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为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中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结语:
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任何美好的教育理想都是要靠人去实现的,只有全体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思考、探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寻求有效的合力,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才能不愧于“人类工程师”的称号。因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全力以赴地致力于教育改革,重塑育人机制,用一颗炙热的心去点亮学生的心灯,打开心结,重树学生的理想和责任,使其激情得到充分燃烧,促进精神成人,专业成才。
参考文献:
[1]闪茜菁.辅导员工作视域下的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1)
[2]万美容.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及其发展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1
[3]邓黎莉.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对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D].成都理工大学.2011
[4]盂志中.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22(3).
[5]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6]朱燕,昊连霞.浅析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构成[J].前沿,2005,(12).
[7]叶雷.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新论叨.前沿,2004,(6).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前言:
青年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当代大学生这一特定人群开展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原则、法纪规范和心理要求转化为大学生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从而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实践活动。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挑战,面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实际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深入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发展趋势,努力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及内涵本质
1、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组成。所谓要素就是构成有机系统的要件和因素。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个由諸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经初步查阅相关文献书籍,较有影响力的观点认为主要包括“三要素说、三体一要素说、五要素说、六要素说、七要素说、八要素说、十要素说等观点。”现将其简要概述如下。
“三要素说”这种观点比较传统、原始,即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要求三个方面。“三体一要素说”这是陈秉公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结构时提出的,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三个独立的实体和媒介要素组成的。“四要素说”是张耀灿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一书中所提出并主张的观点,认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思想政治教育环体四个方面。“五要素说”是盂志中在综合前人的基础上认为的,认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五大要素。“六要素说”这种观点,沈壮海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中认为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对于“七要素说”,朱燕等认为应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教育效果和反馈七方面。关于“八要素说”叶雷认为应包括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信息(目的、内容、原则、方法等),教育载体、教育噪音、教育情境、教育效果、教育反馈等。“十要素说”中,学者明确认识到了思想教育看是一个系统工程,并将其划分为十个子系统,即主体系统、客体系统、内容系统、方法系统、环境系统、思想系统、原则系统、信息系统、决策系统、评价系统等。总之,无论从以上哪种分法,各种观点既存在一定的联系,也有不同的侧重点,相互呼应,达到了辩证统一,也印证了思想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的说法。
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本质。思想政治教育既然是一项系统工程,且要素繁杂多样,那也就意味着其内容包罗万象。若单从字面上看,可以分为“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两部分,若从内涵来看,其实就是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梦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人们的头脑。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又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从其本质上说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融的,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而展开的。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制观教育等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一个有机整体,是无法分割的,其中道德观教育是基础,政治观、法制观教育是主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根本。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
教育部继续在京、津、沪、浙、赣、鄂、粤、滇、陕、豫等1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调查工作。通过对140所高校25000余名学生调查表明,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广大高校学生坚决拥护党的领导,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给予高度肯定;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爱国热情持续高涨,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道德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调查显示,97.8%的学生对我国参与海地、巴基斯坦等国际救援行动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97.0%的学生对应对玉树、舟曲等严重自然灾害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95.4%的学生对举办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90.4%的学生认为这些活动展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扩大了国际影响力。
调查表明,广大高校学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89.6%的学生对“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加强”表示“非常乐观”或“比较乐观”。高校学生入党意愿持续高涨,近八成的学生表示有入党意愿。98.1%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表示“非常乐观”或“比较乐观”,86.8%的学生对“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表示“非常乐观”或“比较乐观”。
调查表明,当前高校学生价值观主流积极向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认同。95.2%的学生认同“诚信是做人之本”,94.2%的学生认同“孝是做人之根,百善之首”,86.9%的学生认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于大学校园里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和行为,绝大多数学生明确表示反对。大多数学生把为社会作贡献作为人生的重要追求,85.9%的学生表示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高校学生学风良好,对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实验凑数据、逃课等现象,绝大多数学生明确表示反对。 调查表明,高校学生关心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等尤为关注。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满意度稳中有升,对辅导员工作、校园文化活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满意度均超过90%。
三、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创新方式
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始终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校工作的重点,也是高校大力推动创新和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过程中,高校党委坚持高举旗帜,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实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整个教育过程中的理论成果,以使高校学生更加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1、突出创新的主导地位: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党建设工作应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实施,始终围绕贯彻以人为本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探索新的思路:
1)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大学生自身特点作为思政教育创新的切入点。面对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高校党委开展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运用改革创新的方法,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切入点。应当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的,混乱的政治信念、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淡化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协作的概念差,精神不佳和其他问题。”这些思想,党的组织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特点,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适应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用改革和創新的想法,用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审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尊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起点的主导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必要的,以确保尊重大学生的主导地位。首先,要真正明确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高校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按照高举旗帜、遵循规律、改革和创新、加强基础的总体思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重点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尊重工作对象,完全平等的身份,互相讨论,共同提高。其次,要不断了解学生的素质需求。高校贯彻以人为本,所有工作都必须了解和满足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一个起点。学校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寻求实际的物质和文化利益,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潜力,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体制保障。
3)要反映学生的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最终结果。高校党组织坚持“对所有学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学生的一切,关注的状态识别是肯定的价值和意义,归根到底,是前提是人的力量,人类的目的,一切以人为本,为学生的一切。因此,高校的党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从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落脚点。
2、深化创新方面:建立互动机制
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机制,以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选择一个特定的教育内容,教育类、网络、心理和实际的双向平等交流和情感的互动过程与对象。
课堂互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党组织和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的主导作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加强他们的理想和信念。选择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让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争论,让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角逐,最终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共同提高。这种互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既要实现教育的目的,而且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网络互动。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和价值观,但主体的网络技术,网络活动是人类活动。因此,利用信息网络和高普及率的快速传播,党的建设的经验更多的网络互动的工作,是各级组织做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的有效途径。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大学教师和专家以思想政治理论或当前热点的答案,挂上网,引导阅读讨论鼓励大家都来写博客文章发表的意见。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或在党组织的负责人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意见,这种互动和平等的礼节和学生的道德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2)心理互动。如何应对一些大学生对社会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缺乏心理准备,“焦虑”、“悲观厌世”等各种心理问题造成的裂缝。对于大学生来说,我们使用的互动形式沟通,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通过各种鼓舞人心的方法,激起大学生开拓进取的“强心”的效果。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创新目标:培养复合型人才。所谓的“复合型人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或高校如何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目标,进一步创新党的组织,我认为应该做的做好“四个教育工作:
发展教育的科学概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精确协调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高校,大力倡导和反映,充分尊重知识,科学和技术的人。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和方法开展定期为大学生发展教育的科学概念,是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力,使他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弘扬科学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为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中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结语:
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任何美好的教育理想都是要靠人去实现的,只有全体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思考、探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寻求有效的合力,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才能不愧于“人类工程师”的称号。因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全力以赴地致力于教育改革,重塑育人机制,用一颗炙热的心去点亮学生的心灯,打开心结,重树学生的理想和责任,使其激情得到充分燃烧,促进精神成人,专业成才。
参考文献:
[1]闪茜菁.辅导员工作视域下的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1)
[2]万美容.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及其发展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1
[3]邓黎莉.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对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D].成都理工大学.2011
[4]盂志中.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22(3).
[5]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6]朱燕,昊连霞.浅析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构成[J].前沿,2005,(12).
[7]叶雷.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新论叨.前沿,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