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多年来,武鸣县的大部分高中学校把课余运动训练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这促进了课余训练的蓬勃发展,但在具体工作中本人发现有一些不利因素制约着课余运动训练的发展。那么,主要是哪些因素制约学校课余训练的发展呢?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这些问题又应怎么解决?本文通过对学校课余运动训练工作中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指导和改进学校课余训练工作。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武鸣县5所高中学校(武鸣高中、罗波高中、府城高中、锣圩高中、希望高中)运动员、教练员、班主任及家长等。运动员为5所高中学校各运动队目前在训的在籍生,教练员为本校体育教师。
第二,研究方法。访谈法:对部分运动员、教练员、班主任及家长进行了随访,了解运动员的训练行为特点、学习生活状况;了解教练员的训练行为、工作现状以及对校课余运动训练中一些问题的见解;了解班主任、科任老师及家长们对运动训练的看法。
三、结果与分析
第一,学校课余训练概况。武鸣县5所高中学校课余训练绝大部分能正常开展,各校都有自己的运动队(足球队、篮球队、田径队、排球队等)并且运动队常年训练,训练工作总体上呈好的势头。但学校课余运动训练取得的成果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进行调查的5所高中学校中,武鸣高中、希望高中学校课余运动训练成绩显著,他们已经在队伍建设方面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教师和运动员家长对此也有忧虑。罗波高中、锣圩高中虽在运动成绩上不如武鸣高中、希望高中。但已经逐步形成了运动阶梯,课余运动训练工作制度相对完整。而府城高中由于存在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不高等,从而造成该校的课余运动训练现状令人担忧。
第二,运动员因素。
一是运动员及训练现状。5所高中学校的运动员中既有体育特招生,也有校内选拔的体育尖子生。这些运动员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训练只有几个月,而有些是经过长时间专业训练的,这些人的身体素质与体能条件明显好于其他参训者。但各年级都有水平突出的,各运动队基本上都形成了运动梯队。
通过观察训练课、与运动员交谈发现,训练过程中大多数运动员能较积极地参训,在教练员的督促和指导下较好地完成训练任务。但一部分运动员对训练的认识不足,有的运动员对教练员训练时严格认真的要求表现出不满情绪,有的运动员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大,训练时精力不能十分投入。
二是运动员对训练的认识。从谈话中发现,绝大多数运动员喜爱自己从事的运动项目,也为自己是校运动员感到自豪且乐于参加运动训练;有近80%的运动员认为运动训练对自己将来的升学和就业有帮助;但仅50%不到的运动员有将来成为体育人才的愿望。谈话中还反映有一部分运动员往往不能准时参加训练,主要原因是外部因素的干扰,即文化课学习的负担、家长不积极支持、班主任和课任老师等也没有旗帜鲜明的支持训练的态度。
第三,教练员因素。
一是教练员队伍现状。这5所高中学校运动队的教练员(含外聘教练员)均为本科院校毕业,学历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其中高级教师6名,中级教师12名,中级以上职称的教练员占总人数的90%。他们都有较丰富的训练、比赛经历,也有多年的运动训练指导实践经验,是一支有实力能干事的教练员队伍。
二是教练员的认知表现。访谈中他们对运动员的训练表现和训练水平总体上是较满意的,但一些教练员认为,部分运动员由于受其它因素的牵制和干扰,训练时身心投入不够;有的教练员则认为运动员缺乏毅力、怕苦怕累;一些教练员对某些家长及班主任的消极态度感到无奈;个别教练员对课余训练的成效不太乐观,甚至有消极情绪;教练员们还觉得日常上课训练等工作,繁忙而累人,时常有身心疲惫的感觉;还有的教练员对训练经费与补助存在看法等。
三是制约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其他因素。除了运动员、教练员的自身人为因素外。现阶段制约中学生课余训练的因素还有很多,最根本原因在于素质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相抵触,使外部因素(人才选拔制度)与内部因素(学生学习目的)相叠加,共同造成了课余训练的制约因素。
四、结论与对策
第一,完善体育高考制度。第二,训练目标要明确化。第三,训练方法要科学化。第四,学校与体校、社会力量共同筹办高水平运动队。第五,建立纵向联系,解决学生后顾之忧。
多年来,武鸣县的大部分高中学校把课余运动训练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这促进了课余训练的蓬勃发展,但在具体工作中本人发现有一些不利因素制约着课余运动训练的发展。那么,主要是哪些因素制约学校课余训练的发展呢?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这些问题又应怎么解决?本文通过对学校课余运动训练工作中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指导和改进学校课余训练工作。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武鸣县5所高中学校(武鸣高中、罗波高中、府城高中、锣圩高中、希望高中)运动员、教练员、班主任及家长等。运动员为5所高中学校各运动队目前在训的在籍生,教练员为本校体育教师。
第二,研究方法。访谈法:对部分运动员、教练员、班主任及家长进行了随访,了解运动员的训练行为特点、学习生活状况;了解教练员的训练行为、工作现状以及对校课余运动训练中一些问题的见解;了解班主任、科任老师及家长们对运动训练的看法。
三、结果与分析
第一,学校课余训练概况。武鸣县5所高中学校课余训练绝大部分能正常开展,各校都有自己的运动队(足球队、篮球队、田径队、排球队等)并且运动队常年训练,训练工作总体上呈好的势头。但学校课余运动训练取得的成果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进行调查的5所高中学校中,武鸣高中、希望高中学校课余运动训练成绩显著,他们已经在队伍建设方面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教师和运动员家长对此也有忧虑。罗波高中、锣圩高中虽在运动成绩上不如武鸣高中、希望高中。但已经逐步形成了运动阶梯,课余运动训练工作制度相对完整。而府城高中由于存在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不高等,从而造成该校的课余运动训练现状令人担忧。
第二,运动员因素。
一是运动员及训练现状。5所高中学校的运动员中既有体育特招生,也有校内选拔的体育尖子生。这些运动员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训练只有几个月,而有些是经过长时间专业训练的,这些人的身体素质与体能条件明显好于其他参训者。但各年级都有水平突出的,各运动队基本上都形成了运动梯队。
通过观察训练课、与运动员交谈发现,训练过程中大多数运动员能较积极地参训,在教练员的督促和指导下较好地完成训练任务。但一部分运动员对训练的认识不足,有的运动员对教练员训练时严格认真的要求表现出不满情绪,有的运动员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大,训练时精力不能十分投入。
二是运动员对训练的认识。从谈话中发现,绝大多数运动员喜爱自己从事的运动项目,也为自己是校运动员感到自豪且乐于参加运动训练;有近80%的运动员认为运动训练对自己将来的升学和就业有帮助;但仅50%不到的运动员有将来成为体育人才的愿望。谈话中还反映有一部分运动员往往不能准时参加训练,主要原因是外部因素的干扰,即文化课学习的负担、家长不积极支持、班主任和课任老师等也没有旗帜鲜明的支持训练的态度。
第三,教练员因素。
一是教练员队伍现状。这5所高中学校运动队的教练员(含外聘教练员)均为本科院校毕业,学历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其中高级教师6名,中级教师12名,中级以上职称的教练员占总人数的90%。他们都有较丰富的训练、比赛经历,也有多年的运动训练指导实践经验,是一支有实力能干事的教练员队伍。
二是教练员的认知表现。访谈中他们对运动员的训练表现和训练水平总体上是较满意的,但一些教练员认为,部分运动员由于受其它因素的牵制和干扰,训练时身心投入不够;有的教练员则认为运动员缺乏毅力、怕苦怕累;一些教练员对某些家长及班主任的消极态度感到无奈;个别教练员对课余训练的成效不太乐观,甚至有消极情绪;教练员们还觉得日常上课训练等工作,繁忙而累人,时常有身心疲惫的感觉;还有的教练员对训练经费与补助存在看法等。
三是制约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其他因素。除了运动员、教练员的自身人为因素外。现阶段制约中学生课余训练的因素还有很多,最根本原因在于素质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相抵触,使外部因素(人才选拔制度)与内部因素(学生学习目的)相叠加,共同造成了课余训练的制约因素。
四、结论与对策
第一,完善体育高考制度。第二,训练目标要明确化。第三,训练方法要科学化。第四,学校与体校、社会力量共同筹办高水平运动队。第五,建立纵向联系,解决学生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