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与大学生发展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_L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涯教育是高等学校以“生”为本,关注大学生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为核心,介绍了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联系大学生的发展任务,对当前的生涯教育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对高等学校应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生涯观念,如何有效地进行生涯探索、开展全面的生涯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生涯教育 Super生涯发展理论 大学生发展任务
  [作者简介]胡习文(1973- ),男,安徽无为人,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湖北武汉43007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3-0176-02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所说的大概是我国历史上关于生涯最早的描述之一。那么什么又是“生涯”呢?
  关于生涯的定义有很多种,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定义来自D.Super的观点——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①“生涯”这一概念除了职业之外,还包括任何与工作有关的角色。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②由此按照一系列的辅导计划,通过专业人员协助,引导个体探究、评判并整合相关知识、经验的活动,就是生涯辅导(career guidance)。
  目前很多高等学校都开展了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但生涯教育常同生涯辅导、职业教育或职业辅导等这些概念相混淆。生涯教育是一个统整的词,包含个体一生全部的教育活动。广义上,学校的所有教育活动都属生涯教育范畴;狭义上,生涯教育又可以看成是学校内实施的,以达成个体生涯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手段,包括了生涯辅导等内容,而生涯辅导又包括了职业辅导③。在生涯教育中,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是极为重要的理论依据。下面就从Super生涯发展理论的基本要旨开始,联系大学生发展任务,思考在生涯教育中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
  
  一、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
  
  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是极具影响的一个生涯辅导和生涯规划理论。Super在20世纪50至60年代提出他以发展为主题的理论,并多次修改和丰富理论的内容和要点。其理论的三个要点是:从“自我概念”(self-concept)看生涯选择和发展;生涯发展阶段(developmental stages)和生涯发展任务(career development tasks);生涯发展与生活角色(life roles)密切相关。
  1.从自我概念看生涯选择和发展。大学生在能力、性格、兴趣、价值观和自我概念等方面有个体差异。每个人有独一无二的特质(或性格),因而会胜任不同类别的工作和职业。生涯选择是一个实现自我概念的过程,但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人与时空的互动中,个人有关生涯的自我概念也会随着成长和经验而变更。因此,个人生涯需要在不同的人生发展阶段也是不一样的。
  2.生涯选择与发展阶段。生涯选择,特别是职业选择并不是在作抉择那天所发生的。职业选择是基于以往人生阶段发生的事和相关的经验之上。生涯发展是人生发展(如心理、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我们要从人生全程(life span)的发展角度了解大学生生涯发展和个别需要。生涯辅导要注重教育当事人有关人生发展阶段的过程,也要指引当事人从不同的发展领域理解个人生涯抉择,并界定生涯困难与需要。
  3.择业与生涯发展阶段。生涯发展可分成五大人生阶段:成长(growth)、探索(exploration)、建立(establishment)、维持(maintenance)和衰退(decline)。生涯发展与成功过渡的两个要素为妥协(compromising),即现实与理想的调整;统合,(synthesizing)即自我概念与生活经验的统合。个体能否从生涯得到满足在于其可否找到一份能够实践自我概念的工作。
  4.青少年生涯发展任务。Super相信,青少年处于生涯发展的探索期,他们要处理三个与事业发展有关的成长任务,分别为生涯方向的结晶化(crystallization),其主要任务是要强化计划生涯的动机,了解自己,建立生涯的初步目标和方向;生涯抉择的特定化(specification)的主要任务是要找出配合个人特质的职业,按不同的配对程度排列先后次序,并能做出合理的生涯抉择;生涯抉择的实践(implementation)是指个人以行动实践已做出的生涯抉择。值得注意的是,Super指出这三个生涯任务是不能跨越的:要先结晶化,才能特定;要能特定,才可以实践。
  5.生涯发展与生涯角色的相关性。Super相信人在每个生命阶段,都同时扮演着多个生涯角色。这些生涯角色,在同一时空有不同的独要性(salience)。由此Super提出了“生涯彩虹”图(Career Life Rainbow),如177页图所示:人在不同人生阶段扮演着多个不同角色,如学生、工作者、儿女、父母亲、公民等。这些角色相互影响,生命的满足在于个人可否平衡不同角色的要求。生涯规划中就包括规划如何有效地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界定配合人生目标的生涯目标,帮助青少年规划和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是生涯辅导的终极目标。
  
  二、大学生发展的相关研究
  
  1.关于大学生发展的国外研究。早期发展心理学研究中,Erikson认为,成年早期心理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友爱、亲密对孤独和自我专注。发展顺利则为成功的感情生活和事业奠定基础,发展失败则导致孤独寂寞、无法与他人亲密相处。在其成长阶段理论中,大学生处于成年早期,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和接纳,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的发展是青年成长中的主要任务。此外,还有一种影响较大的大学生发展理论是A.Chickering在他的《教育与自我同一性》一书中提出的大学生发展的7个要素。他提出的大学生发展任务是:能力培养;情绪控制;培养相互信任的独立性;成熟的人际关系;建立自我同一性;发展个人目标;实现整合性。他指出:大学阶段,低年级学生主要面临的是前三项发展任务,高年级学生主要面临的是后四项发展任务。④这对于大学任务的分阶段分析很有意义。低年级学生主要面对的是从高中到大学的适应,对于高年级学生则主要是为将来适应社会做好准备,所以主要任务还是有所区别的。
  


  2.关于大学生发展的国内研究。国内学者王建中等根据我国大学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大学生的发展任务主要是健康的生活、自主学习、人际关系发展、自我调节、自我概念发展、自我规划、自主性发展等七个方面。⑤(1)大学生面临的第一个发展任务是生活适应,其内涵包括学生生活自理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2)第二个发展任务是自主学习,学习上由原来的教师手把手教变成“自主学习”,自主决定学什么、不学什么,自主制订学习计划,自己承担学习结果。(3)人际关系的发展,对于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侧重点有所不同。低年级学生主要发展一种“自立”的人际关系,摆脱对人的依赖;高年级学生更多地承担着发展亲密关系的任务。(4)自我调节能力主要包括情绪控制力、挫折承受力等,是衡量大学生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在情绪低落的时候能够自我激励、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习健康的情绪宣泄方式,保持希望、奋发进取等,都是青年大学生需要解决的发展课题。(5)进入大学之后,面对周围都是和自己同样优秀甚至是更优秀的人,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容易“迷失自我”。自我概念包括对自我的了解和认识,接受有缺点的自己,做到自我肯定和自我悦纳。(6)进入高年级之后,对于前途的思考也是大学生要面临的问题。自我规划不仅仅是对职业的规划,而且也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规划。全面的生涯规划不仅包括对自己职业的兴趣、职业技能的了解,对社会尤其是职业市场的了解,还包括能够制订职业发展的计划,能够参与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7)自主性发展是大学生需要面临的最重要的一个任务,说最重要是因为它是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形成和发展的,同时也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自主性发展得好,就能够很好地独立决策和独立实施自己的决策。同时,自主性与自主学习、人际交往中的独立与包容、自我时间管理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
  
  三、基于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发展的思考
  
  在校大学生通常在18~22岁这一年龄段中,基于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和大学生发展任务,笔者认为高等学校应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涯观念,积极有效地进行生涯探索,开展全面的生涯教育:
  1.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加深自我理解。清楚的自我认识,包括认识自己的兴趣、技能、价值观等,并能够使用合适的形容词来描述自己。一般说来,如果人们热衷于某一专业或职业,可通过长期积累形成优势,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如果热衷于自己不适合的专业或职业,那么就可能没有竞争力。因此,选择适合自己能力、个性,并具有市场价值的专业或职业非常重要。
  2.帮助学生加深对升学和工作世界的认识。鼓励学生认识有关的升学教育途径,并认清这些途径和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的关系。开展生涯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找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丰富对这些职业的认识,了解要进入这些行业的途径,并能运用对自我的认识来评价这些职业对自己的合适性。
  3.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个性和能力的生涯目标和规划,培养决策和生涯实行的能力。制定生涯目标,可以使人们确定努力方向,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有限时间和资源,促成生涯目标的实现。而要实现生涯目标,就应该制定合理的生涯规划。合理的生涯规划应该符合SMART原则,即特定(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接受(acceptable)、现实(realistic)和规定时间表(time-bounded)。“特定”主要指针对生涯发展本身,如评选专业、选课、攻读学位等,而不是其他泛泛的目标;“可衡量”是要求具体,以便到时可以检查实施效果,为了便于检查,需要制定客观指标,如担任班长的职务或者期末考试某课程要考多少分等;“可接受”主要指自己对生涯目标有承诺,要下决心,不能摇摆;“现实”是指要保证符合自己的客观实际,如担任学生干部的,要考虑好工作和学业的冲突,还需要处理好工作和自我发展的关系等;“规定时间表”则指帮助自己对照检查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生涯管理朝着自己制定的目标发展。
  4.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深对环境的认识,拓宽信息来源,掌握生涯发展的主动权。人力资源也是一种资源,需要开发利用,充分实现其价值。此外还要加深认识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塑造个人的生涯、生涯规划(例如,经济、家庭背景、父母期望),通过克服环境或适当的妥协,坚持或修改个人事业和教育抱负。
  
  [注释]
  ①金树人.生涯谘商与辅导[M].台湾:东华书局,1997:11.
  ②冯观富.教育心理学辅导精解(上册)[M].台湾:心理出版社,1993:205.
  ③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9-10.
  ④Chickering,A.W.Education and identity[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69:178.
  ⑤欧阳敏,王建中.大学生发展任务的探究及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10):62-63.
  
  [参考文献]
  [1]赵俊峰.从职业锚看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8).
  [2]龙立荣.知识经济时代的职业生涯成功及其策略[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3).
  [3]Super,D.W.A life-span,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80(16).
  [4]D.Brown & L.Brooks(Eds.).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Applying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practice[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0.
  [5]D.Brown & L.Brooks(Eds.).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Applying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practice[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6.
  [6]Erikson,E.H.Childhood and society(2nd ed.)[M].New York:Norton,1963.
其他文献
[摘要]鉴于IT技术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那么在IT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按照“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案例驱动教学、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任务驱动为基础,结构较为科学、合理,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能满足IT人才培养需求的“四位一体”课程体系。  [关键词]IT课程教学 任务驱动 四位一体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翁兴旺(1964- ),男,湖南长沙人,长沙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一种新的办学形式,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审视独立学院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遇与威胁,探索独立学院的发展战略选择。  [关键词]独立学院 SWOT分析 战略  [作者简介]陈新(1965- ),男,浙江宁波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阮玲霞(1965- ),女,浙江上虞人,杭州电子科技大
期刊
[摘要]“ERP模拟演练”就是利用沙盘为教学平台,6个同学组成一个公司,模拟6年的企业运营,使学生能将各自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运用到实际经营中去。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两轮经营的设置,在第一轮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理解模拟经营的特点,同时通过教师的点评,可以在第二轮经营前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完成后总结该计划的成败。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完整地体会到竞争、合作、战略、财务、运营等各方面的知识。  [关键
期刊
[摘要]实施“05方案”,不断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必须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文章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考核体系及其弊端的分析,提出建立多元性、全程式和结合式的考核体系,并设计了具体的考核方法。  [关键词]05方案 思想政治理论课 考核体系  [作者简介]张俊英(1963- ),女,河南叶县人,平顶山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河南平顶山467002)  [中图分类号
期刊
互联网时代,社会生活的复杂程度大大提升,对公众的认知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信息爆炸”的环境和快节奏的生活状态让读者既没了时间,也没了耐心,总习惯于浅表化、碎片化的阅读。面对这种状态,许多评论投其所好,以各种心灵鸡汤和焦虑贩卖,使读者产生某些极端和片面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迎难而上的深度评论就显得弥足珍贵。
  本文以腾讯《今日话题》为个案,目的在于探讨这类深度评论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前景,从而为当前的新闻评论实践提供借鉴思路。考察发现,《今日话题》在内容生产和栏目设置上有这样一些变化:2016年开
从传播理解城市,实体空间进入研究者视野,城市空间本身即为媒介。“展示”成为当代环境的一大特点,越来越多的空间被转换成可视的和可参观的。双年展被认为是展示国家或城市文化的宣传窗口,越来越多的城市希望借助双年展来吸引公众,以发展城市经济,强化城市象征。本文以第四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苏双”)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双年展的策展原则、展示的文化场景、展示的交往空间三个部分,探究双年展是如何展示城市文化和形塑城市精神的。
  通过研究发现,“苏双”具有追求国际化、将艺术融入社区、倚重本土文化资源的策展精神向度
[摘要]通过对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校效能研究的系统梳理,文章具体描述了该问题研究的起因和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学校效能 历程 反思  [作者简介]杨道宇(1978- ),男,河南商丘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原理。(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温恒福(1961-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期刊
伴随着中国手机网民规模的不断增长及国内数字音乐市场的飞速发展,移动音乐应用应运而生。区别于传统音乐服务,如今的移动音乐应用为用户提供的已不仅仅是音乐下载和储存等功能,它更是一个集论坛、微博、社交网络等功能于一身的新型互联网公共广场。这意味着,移动音乐应用除了拥有传播音乐的价值外,还具有联结公众的意义。
  本文以网易云音乐为例,关注其中的音乐社交活动,旨在探究以此为例的移动音乐应用如何通过交互界面建构的音乐社交活动指向公共联结。本文聚焦网易云音乐中的交互界面、歌单和乐评。第一章关注网易云音乐中半封闭
本文以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公信力的建设为研究课题,结合符号学及编码解码理论对“陶崇园事件”和“沈阳事件”进行分析,探讨高校如何编码才能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此次研究主要采取了文献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两个事件中相关高校发布的声明、网民对声明的评论进行分析,由此总结出影响网民解码的因素。
  分析表明,影响网民解码的因素包括新媒体语境对原文本意义的影响、高校的认知框架与社会环境的脱节和高校与大众之间利益诉求的冲突、网民对符号的创造性重组以及伴随文本对原文本的干扰等等。本文认为,高校应该及时更新、重构认知框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数字技术的不断变革,各种通讯服务类产品和数码产品层出不穷,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了促进潜在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商家利用广告进行产品的宣传并在广告中多以人的身体作为表现对象进行消费意义景观的构建。在此过程中,身体作为一种主要的视觉符号,在潜在消费者和消费品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使广告实现其传递商品意义的目的。因此,本文将人的身体作为本研究的出发点,选取《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2013-2018年信息通讯服务及数码用品平面类广告中所有以人身体作为表现对象的文本作为研究案例,在传播学的范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