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bccdd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利用信息情境,激发学生合作意识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情景,学生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和已积累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独立地思考或者与他人合作,经历一个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种类型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能力是有益处的,此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一年级的小朋友,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特别是对新奇的事物,教材的画面都是静态的,如果借助多媒体教学,以图、文、音、像等形式呈现教学情境,再加上教师的组织,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视、听、说及手、脑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激发学生合作的学习意识。
  二、合理分组,促进学生交流合作
  如何将学生分组是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合作学习策略首先要研究的问题,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了开放的教育环境,摆脱了课本、教师的限制,能满足学生对探究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如果不组织好学生分组,有的问题在全班交流、合作起来就不够方便快速,也不好组织课堂教学,而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学段学生的分组策略又是不同的。
  低年级学生适宜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来分,要想小组成员能在组内合作,其前提是交流。不同的性格、兴趣、爱好,交流起来就会比较困难,将兴趣爱好相似的几个同学坐在一块组合成一个小组,组内成员心理距离较小,交流起来就更容易。只有合理的分组,组员才会对交流产生兴趣,合作起来自然愉快。组内成员的兴趣爱好虽然近似,但智力水平有差异,所以组员之间的智商水平互补也是比较重要的。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应该调整组员,或者重新分组了,总之,组内学生要有所流动,但流动人员不宜多,这主要考虑到兴趣爱好近似的人比较容易沟通。高年级学生可以按兴趣分,也可以按智力水平分,但要考虑成员之间的搭配,每个小组的成员要按好、中、差三个等次及男女比例搭配好,让好的学生带动差的,达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补。
  不同学科其分组特点也不同。由于课室场地、教学组织、看黑板、书写等原因,语数英学科适宜4人分为一个小组。而电脑、音乐、科学等学科则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分组,每组人数可适当增多。
  三、健全组员分工,助于学生合作
  分好小组之后,就是要明确各个小组的任务和各个组员的责任了。首先要选好小组长,布置学习任务明确组长的责任,组织好小组讨论,协调好组内成员的分工,谁负责记录,谁负责观察,谁负责操作等,每个成员必须明确自己的任务。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组员之间要积极地合作与交流,要注意轮换小组角色。例如,以4人小组为例,在组内可设小组长、记录人、小结人、汇报人,并依次轮换。合作时,小组长应提出学习目标和交流顺序;记录人应快速记录各人活动要点;小结人应及时整理小组活动成果;汇报人应有效地表达本组意见。要让他们感到与他人合作是必要的。
  四、借助信息技术,增进学生合作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使得课堂形成了一个整体,交互式、合作式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模式,这一学习模式比较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因为他们对电脑操作比较熟练了,自主性也较强。在这一学习模式中,学生要学会了分享、合作、沟通。而合作成果的展示可以通过 群、班级博客等信息网络工具扩大学生的交流,向其他学生展示自己聪明才智,交流、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
  例如,教学五年级《扇形统计图》一课,分好小组,明确学习任务:什么是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与作用?查找搜索,选择一个扇形统计图给大家介绍一下,从图中你明白了些什么?写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任务明确后,围绕任务,各小组分好工,谁负责做哪一个问题,接着让学生上网搜索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通过各组员的通力合作,顺利快速的解决了问题。
  各组在完成了任务后,小组可以将小组合作成果通过FTP上传,也可以利用网络上传到班级博客,把成果在全班展示出来,进行汇报,然后鼓励其他小组对其提出质疑,达到课堂的互动,通过交流、质疑,让学生感受到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获得的,意识到自己在其中的作用,同时使交流合作变得平等融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五、开展组间竞争,提高学生合作效率
  借助书本,靠教师的授与学生的受,这种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没有生生互动、生生合作就显得没有活力,因此,在小组间开展竞争是有必要,小组之间的竞争能培养组员的责任感,增强组内的凝聚力,有利于全班各个小组学生提高合作效率,进而有利于全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竞争时如果以学生个体为单位,其效果没有以小组为单位那么好,所以一般以小组为单位来参与竞争。如果小组之间工展“问题解决”竞争时,汇报时可以由汇报人为主、其它成员为辅来参与竞争,独立测试时,也应以小组总分作为竞争单位,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可以将各小组的思维、见解在全班得到交流,同时也避免了课堂一团乱的局面。
  六、利用网络工具展开合作学习评价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自评和他评进行综合评价,在教学中要注重更多地关注学生之间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出示评价量规表,让学生对各小组的分工合作与交流情况、学生演示文稿和学生网页,进行自评和他评,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学生还可以登录到本班的班级博客,发表对于课堂活动的感想,谈谈自己的收获。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在快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很大程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尤其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形式,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具有多样性、直观性和情境性,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
期刊
一、教育对象的学习心理与高效教学  (一)学习的过程是通过智力活动,以及推动和调控这种智力活动的动力因素来完成的  一是激励功能,它起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力集中,努力程度加强,以一种内驱力保证学生处于积极状态之中,整个学习活动得以展开并持久的进行下去;  二是选择功能,它决定了学生对学习的反应倾向。如学习过程回避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  三是调控功能,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
期刊
一、礼仪教育环境化  为了加强教师、家长、幼儿的礼仪教育,把礼仪教育深入到每个细节当中,使礼仪教育真正发挥其作用。我园对环境进行了精心布置和主题化营造,不仅凸现了我们分园的个性和品位,而且也成为了幼儿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首先布置了温馨富有童趣的礼仪文化的外环境,我们利用园内宣传板、宣传栏、并在每个班级的门口设置专门的礼仪专栏,创造园内的礼仪教育的气氛,给家长视觉上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叶老的话,给我们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充实的生活,丰富的积蓄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为了改变职中作文教学“假、大、空”的现状,我们就要让职中作文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使作文教学生活化。所谓作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在作文教学中,让作文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家庭延伸,让生活进入作文教学的课堂,让作文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那么,教师应
期刊
一、前言  近年来,篮球已经成为青少年最喜爱的运动之一,日常体育锻炼和学校的篮球比赛,要取得胜利,不仅仅是运动员的体力、速度、技术、较量,而且也是意志品质争斗的过程。篮球意识的形成是有规律性的,它需要通过科学、系统的培训很长一段时间,和无数次激烈的竞争中不断积累经验,并逐步形成。青年期容易接受新事物,善于模仿,所以必须抓住这段时间培养青少年篮球意识。  二、篮球意识的理解  篮球意识指的是复杂的困
期刊
俗话说:“文如其人”,文品即人品,我认为此话不假。因为作文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生活世践、思维与语言的统一,综合反映了人在思想认识、生活经验、表达能力、阅读信息、知识面、书写、人格等多方面的能力。可见,作为衡量人的语文综合素养的作文,承载着更多的重任。然而,时下学生的写作现状不尽如意,令诸多师生谈“文”色变,部分学生患了恐“文”症,许多语文教师面对疑难杂症,却深感困难,致使症状大有蔓延滋长之势。
期刊
一、课外活动的概念及特点  广义上说,课外活动即是学生课堂教学以外进行的各项活动。它比课堂教学在内容上有更大的伸缩性,并且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而易于被接受。  1.课外活动具有很高的自主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课标》)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外活动的自主性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途径,同时在活动中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体。”而情境教学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情境”创设,而情境教学法中创设的“情境”实质上是优化了的学习环境,是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情境的创设立足于学生的活动需要,具有主体明确、情感伴随、自主等鲜明特点,因而它极易使学生
期刊
一、加强朗读训练  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是语感训练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学生在朗读时,能从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等更多个角度直接感受作品的内蕴。  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朗读训练的方法主要有: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听教师的范读和放
期刊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同时数学课程标准还主张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