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下的个性化专业素质及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c19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社会各行业发展对本科层次人才的专业需求日益呈现出专业化和个性化的趋势,而传统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本科教育,由于其单一的授课形式与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虽然能够提供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但却无法支撑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实践能力培养。为此,我们围绕本科教育中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以导师制作为主要的组织形式和教学载体,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从导师制改革与实践的整体思路、具体措施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我们对导师制下个性化专业素质及能力培养模式所做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教育;个性化培养;自主学习;导师工作坊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089-03
  一、引言
  现代社会各行业产业的发展日益呈现出多样化、专业化的趋势,与之相对应,其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也日益专业化和个性化。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及其人才培养一方面着眼于帮助学生构建广博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同时着重于培养个性化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而传统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本科人才培养方式,过于注重理论与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虽然通过较为完善、相对稳定的课程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规范化的知识结构,但是形式单一的课堂教学与相对固定的课程内容并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无法支撑多样而个性化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培养。因此,需要新的、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作为现有本科教育体系的补充,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而多元化的学习空间,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选择和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完善其独立自主的精神,培养其个性化的专业能力。
  “导师制”[2]由来已久,从我国曾经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书院制度,[3]到19世纪牛津大学实行的导师制,[1]再到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导师工作室”,[5,6]导师制曾以不同的形式被运用于教育实践中。由于其自由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密切的师生关系,以及“以导学为枢纽的自学式课程范式”,[3]为现代本科教育中个性化的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正像胡适先生对历史上的书院制度所做的评述:“一千年演进出来的书院制度,因为他注重自修而不注重讲授,因为他提倡自动的研究而不注重被动的注射,真有他的独到的精神”。
  围绕多样而个性化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培养,我们以导师制作为主要的形式与载体,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与探索,经过五年多的实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从我们实施导师制改革的整体思路、具体措施及实施效果三个方面予以阐述。
  二、整体思路
  我们的导师制改革主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养成与实践能力培养,与课堂教学互为补充,形成良性的配合。其中课堂教学依然着重于构建“规范化的知识体系”,而以“导师工作坊”作为主要载体的导师制则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的专业能力”。通过灵活而多样化的内容与形式,以及持续的导师指导,强化课外的实践教学,提供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从而构成导师引导下的专业素质养成模式,促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成为独立、自主而高效的学习者。
  为此,我们确立了“自主选择,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理念,并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推行的“自主发展课堂”制度,从制度创新、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改革,从而为我院(管理学院)的导师制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
  1.教学制度创新:自主发展课堂与导师制。我校自2010年起开设了自主发展课堂,鼓励老师和学生以兴趣小组、专题小组、学生团队、工作室、各种团、队、组、临时组合等教学组织形式设置课程。具体来说,课程设置涵盖服务学习和素质拓展两大课程模块,包括社会学习、社会服务、身心发展、专业拓展、创意创业和国际项目六个课程子模块,共8学分。我校各个专业教学计划中均纳入了自主发展课堂课程,属于个性选修课程学分互认模块。我校对于自主发展课堂在教学场地、课程经费、教师工作量、学分认定方面提供了教学条件和制度保障。
  依托学校的自主发展课堂,我们在学院级别实施了进一步的制度探索和改革,建立以导师制为核心的个性化能力培养模式。其中导师负责所指导学生四年大学教育的学业指导,同时负责所指导学生个性化课外学习计划制定及相关作业辅导、课外实践及课外兴趣活动指导、社会调查等与学业相关的活动监督及成绩评定。
  2.教学理念改革:自主选择,个性化培养。高等教育应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提供一个个性张扬、自我塑造的平台。为此,我们将“自主选择,个性化培养”作为导师制改革的基本原则,通过提供灵活而多样化的内容和教学形式,积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参与;同时通过持续的導师引导和分阶段的实践内容安排与课程设置衔接,从而保证导师制下的个性化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与学生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过程之间的同步与协调。
  作为课堂之外的实践教学内容,学生申请和参与以自愿为原则,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人发展的需求,自由选择自主发展课程或专业实践主题。而导师的主要工作则从直接知识传授改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自发决问题。导师设定课程完成目标,并对方向和过程进行引导,而具体工作由学生完成:由学生针对目标进行任务分解和分工,由学生制定课程实施计划,学生自发组建课程兴趣小组合作完成课程目标。课程需要学习的内容,原则上学生全部自学,导师只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只针对个别难点进行答疑,让学生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挖掘自身的潜能,老师从“授人以鱼”改变为“授人以渔”。
  3教学内容改革:以兴趣为导向,教学科研主题为驱动。导师工作坊与自主发展课堂的主题设置以学生为中心,其教学内容围绕不同模块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打破学科(学院)、校内外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丰富和完善内容,满足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以教学科研主题驱动的教学内容设置基本思路是,导师从科研实践项目、传统课堂教学中选择合适的研究实践任务或课题,作为自主发展课堂课程内容或导师工作坊实践主题让学生参与,并最终确定课程目标与考核内容。分两个层次进行课程设置改革:(1)在自主发展课堂初期,对低年级学生,由导师以科研实践项目为驱动引导学生课程设置。(2)在自主发展课堂后期,对于参加过1-2次自主发展课堂课程的高年级学生,可以让他们完全自主自发提出基于科研实践项目的课程设置。而导师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在原则上问题上把把关,并不需要实际参与具体的课程设置过程。这样由(1)到(2)循序渐进,能够逐步过渡到由学生完全自主自发提出基于教学科研主题的课程设置模式。
  4.教学组织改革:以“导师工作坊”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为了支持个性化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培养,我们建立了多样化的“导师工作坊”作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并作为自主发展课堂的教学载体。即按照专业方向的不同,依据各导师的专业方向和研究特长,划分成若干个工作室。以导师工作坊为形式的教学组织改革,具体来说就是:(1)打破专业壁垒,学生申请加入导师工作坊没有专业限制。(2)导师工作坊可以是长期的学生社团、学术组织,也可以是临时组建的课题组或项目团队,在时间允许情况下,学生可以同时参加多个工作室,参与形式灵活多变。在不同主题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近距离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
  5考核方式改革:多元化考核与学分认定机制。自主发展课堂是实践性非常强课程,需要以应用为向导进行多元化课程考核改革。一方面,加强对过程考核的重视,探索过程监控机制、过程引导方式和过程管理考核等创新考核模式;同时对结果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打破以课程考试作为唯一学业考核方式传统方法,采取以专利、论文、研究报告、软件著作权等多元化实践成果作为结果考核依据,并给予相应的学分认定。
  三、导师制实施的具体措施
  导师制改革主要以实践课程的方式落实于三个教学模块并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分别为导师工作坊、专业素质养成(一)与专业素质养成(二)。
  1.导师工作坊。导师工作坊是面向管理学院各专业大一新生开设的实践课程,共2学分,以导师制形式开展,由学院为大一新生指定学业导师,帮助新生提高专业认知和社会认知能力,培养专业意识,理解专业内涵,掌握专业学习方等法。本课程的设置,旨在贯彻落实学校有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精神,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能力,尽早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本课程中所涉及的实践活动,一般要求在大一两个学期中完成,由导师根据学生表现和指导记录评定成绩。
  2.专业素质养成(一)。专业素质养成(一)面向各专业低年级学生,是为拓展学生专业领域,提升学生专业素养而设置的综合类实践课程,共2学分。其内容包含专业讲座、专业著作选读、企业参观、国内外游学等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学生可在其中自主选择项目进行学习,由学院按学校有关规定,统一认定每个项目的学分数。课程中所涉及的实践活动,一般要求在大二小学期完成,由项目负责教师根据项目表现和报告评定成绩。
  3.专业素质养成(二)。专业素质养成(二)是面向管理学院各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实践课程,共2个学分。其教学内容主要为学院(或学校)提供的一系列专业实践活动,学生可在其中自主选择项目进行,由学院按学校有关规定,统一认定每个项目的学分数(累积完成2个学分)。本课程通过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证书)的获取与认证,参与教师的学术科研项目,参与专业相关的科技比赛,专业相关学术竞赛活动、创意创业等项目,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课程中所涉及的实践活动,贯穿大学高年级学习阶段,由项目负责教師或带队教师按有关规定认定学分。
  四、导师制改革的实施效果
  我们在2012年、2013年、2014年小学期开展了3轮教学实践,20多名教师共开设完成40多门课程,我院五个专业共2500多人/次学生参与了项目课程学习。其中学生参与专业自主学习和课外学术研究的人数比例从不到5%上升到40%以上。在3年多课程实践期间,学生先后申请了国内发明专利2项,发表了国际会议论文21篇(其中15篇已被EI索引、2篇被CSSCI索引)。共资助学生16人次参加了7个国际会议(ICSSE2012、ICIII2012、ISDEA2013、COINF2013、CyberC2013、CyberSE2013、ICSSSM2014),并在国际会议上宣读论文成果。导师指导学生为珠三角知名企业和政府机构撰写研究报告10份,均被采纳。在此期间,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还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8项,其中1个项目获得2013年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多名参加了Google公司举办的全球GSoC学生编程大赛,并连续2年获得学生奖学金(共10000美金)。实践证明,我们以导师制为核心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结束语
  围绕本科教育中的学生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我们以导师制作为载体,进行了从教学管理制度到教学组织形式,再到教学内容设置与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探索与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将推广并继续改进导师制下的个性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本科教育改革探索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应跃兴,刘爱生.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嬗变及启示[J].浙江社会科学,2009,(03).
  [2]张应强.中国教育研究的范式和范式转换——兼论教育研究的文化学范式[J].教育研究,2010,(10).
  [3]吴刚平,余闻婧.白鹿洞书院“道—化”课程思想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1,40(8):3-9.
  [4]金生鈜.教育的终极价值与教师的良知[J].教师教育研究,2012,24,(4):1-6.
  [5]姜赢,万里鹏,葛思坤,等.导师引导下的自主发展平台教育改革——以微博环境下高校政治敏感信息引导为例[J],教育技术进展,2012,(10).
  [6]姜赢,万里鹏,张婧,等.微博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研究——以政治敏感信息的监测与引导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4).
其他文献
无线资源调度技术是无线网络对用户提供服务质量保障的关键。层次分析的跨异构子网联合无线资源调度算法以编队通信需求为基础,综合考虑了跨异构子网端到端传输性能最优化问题
土壤钠质化是我国面临的土壤问题之一。为探究钠质化对黄土基本性质的影响,以杨陵黄土为研究对象,人工配制钠盐含量分别为1、3、5、10和20 g/kg的土样,压制成不同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土样,通过基本土工试验和土壤电导率测试、交换性钠离子百分比试验以及斥水性试验,分别测试钠盐含量变化对黄土基本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钠盐含量的增加,土样电导率增大,交换性钠离子百分比增大,土样钠质化程度加剧;塑限在20
介绍了一种基于Modbus协议的I/A Series控制系统与接口系统无线通信方案的设计,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施。经运行表明,该通信方案实施后通信稳定,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卡前列素是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F2α的衍生物,常作为强效子宫收缩药用于预防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出血,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缩宫素[1]。但是因其作用部位广泛,作用于子
东北地区知识产权跨区域行政执法是一种新型的执法机制,是加强执法力度的重要措施,对于东北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在跨区域的行政执法中,完善区域法治协调机制,将
变电站的主要作用是对电能进行升压或降压操作,使其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求。当变电站因雷击或过电压而发生故障时,会造成电力系统的大范围瘫痪,进而带来严重的经
数字信号发生器是集成电路设计及调试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工具,基于FPGA设计了一种DDS型数字信号发生器,可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和锯齿波这四种信号,并具有频率可调功能。
目前,处在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高科技手段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人工、手动日益被人工智能取代。这不仅便利了生活,还提高了各行业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被社
针对低成本的微小型无人直升机(MUH)传感器性能不稳定,容易出现故障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差和小波包分析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根据MUH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特点,建立了基
基于信任的推荐系统是利用信任的实体进行项目推荐,然而信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对信任进行传播和预测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提出了用一种统计关系模型——Markov逻辑网来表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