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不仅是一门语言学科,还是汉语言文化的载体。学生在高中获取的语文知识不仅会直接影响高考,还对今后一生都有极大作用,尤其是阅读能力,这一能力在任何时刻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就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将问题式教学法引入阅读教学,强调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据此,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该尽力尝试问题式教学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高中语文;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038
教师引导和点拨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教师是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提升阅读效率,这时高质量的、启发性的问题的提出就十分关键。教师通过少而精的问题启发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挖掘的阅读习惯。而如何进行问题式教学法的尝试,如何将其应用于课堂实践中也需要策略。
一、利用教师主导作用
高中阅读教学中,在教学的科学、合理的引导和有意识的培养下,学生才能够提升阅读能力、增长质疑意识、主动解决问题。所以教师的问题式教学法就需要设计科学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且深入思考,发现问题和挖掘问题,不断提升思考能力,主动地探究和讨论问题以得出问题解决方式。只有教师积极发挥主导者的作用,才能慢慢地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养成他们的阅读习惯。例如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有人说主人公别里科夫既是受害者,又是压迫者,你认同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这个问题就能便于学生思考原因,并且教师可以顺势说出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揭示这篇文章的主题,利用补白法解决问题,并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二、问题要高效且有高价值
现阶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式教学法还存在很多问题,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很多见。有的课堂经常组织课堂讨论的教学环节,但实际上讨论的问题并不能启发思维,反而让学生的讨论逐渐趋于形式,缺失探究问题的兴趣,淡化学生的学习期望。像《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学习中,讨论主人公别里科夫“套中人”体现在哪这一问题,实际上答案明显存在,这时安排五六分钟的小组讨论就没有多大必要,学生的讨论也没什么收获,只是形式上的凑热闹。因此,提问题应该有助于教学且有高价值。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文章提问题,着重于文章的整体内容,尽可能地凸出主问题,这样也能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有人说过,“主问题”在教学中有“以一当十”的作用。例如教《呐喊·自序》一课,教师在备课后,分析出鲁迅的思想感情并且设计出问题:鲁迅在写《呐喊》时是处于绝望状态还是抱有希望?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且有很大的探究性,让学生有了阅读的欲望。学生带着问题了解这篇课文,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完成课文的阅读学习。
不仅如此,问题还要体现层次。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在设计完主问题后,还要考虑能够发挥学生才能的各个小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探究能力。通常教师会将难度较大的问题分成各个小问题,注意在提出问题时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有层次的四个问题依次为:这篇文章要叙述什么内容?秦晋为什么要围攻郑国?烛之武为什么起初要拒绝郑伯,最终为什么打赢去退秦师?这篇文章给我们什么启发?由此,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理解文章内容,而且在阅读文章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情感、态度和人生观。
三、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设计还要给学生留够思考空间。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点也可以应用到教师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学生有了想法却表达不出来时,不要去启发他;学生没有认真思考而想不清楚时不要去引导他。问问题时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能够提升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赤壁赋》一课时,教师可以特意不讲客人吹箫和苏轼发表感慨的内容转而跳入下一段落的学习中。这时会有积极思考的学生主动提问,而学生的提问又更能够引发其他学生的思考。除此之外,对于学生讨论后的结果,教师也只归纳了几种可能性,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也是一种小技巧,让学生主动下课后查阅资料。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有疑问才有前进的动力,可以从一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双向互动,教师要将单边的教学转变为互动教学,让学生先思后问。二是授之以渔,教师针对问题进行指导,如启发想象法、围绕中心辐射法、前后文关联法等。三是留白艺术,诱导学生思考问题的空缺点。
结语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需要将教学目标和课本内容有机结合,设计有探究性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让问题式教学成为一个形式,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让双向互动带领学生和教师进行思想的交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语文没有公式,也没有诀窍,需要学生的亲身体验,体验问题式教学法带来的主动过程。
参考文献:
[1]龚群英. 问题设计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下), 2015, 000(004):79-79.
[2]黄艳娟. 问题情境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應用探究[J]. 中国高新区, 2018, 000(014):102.
[3]冯雪恩. 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15):67-67.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高中语文;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038
教师引导和点拨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教师是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提升阅读效率,这时高质量的、启发性的问题的提出就十分关键。教师通过少而精的问题启发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挖掘的阅读习惯。而如何进行问题式教学法的尝试,如何将其应用于课堂实践中也需要策略。
一、利用教师主导作用
高中阅读教学中,在教学的科学、合理的引导和有意识的培养下,学生才能够提升阅读能力、增长质疑意识、主动解决问题。所以教师的问题式教学法就需要设计科学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且深入思考,发现问题和挖掘问题,不断提升思考能力,主动地探究和讨论问题以得出问题解决方式。只有教师积极发挥主导者的作用,才能慢慢地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养成他们的阅读习惯。例如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有人说主人公别里科夫既是受害者,又是压迫者,你认同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这个问题就能便于学生思考原因,并且教师可以顺势说出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揭示这篇文章的主题,利用补白法解决问题,并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二、问题要高效且有高价值
现阶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式教学法还存在很多问题,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很多见。有的课堂经常组织课堂讨论的教学环节,但实际上讨论的问题并不能启发思维,反而让学生的讨论逐渐趋于形式,缺失探究问题的兴趣,淡化学生的学习期望。像《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学习中,讨论主人公别里科夫“套中人”体现在哪这一问题,实际上答案明显存在,这时安排五六分钟的小组讨论就没有多大必要,学生的讨论也没什么收获,只是形式上的凑热闹。因此,提问题应该有助于教学且有高价值。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文章提问题,着重于文章的整体内容,尽可能地凸出主问题,这样也能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有人说过,“主问题”在教学中有“以一当十”的作用。例如教《呐喊·自序》一课,教师在备课后,分析出鲁迅的思想感情并且设计出问题:鲁迅在写《呐喊》时是处于绝望状态还是抱有希望?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且有很大的探究性,让学生有了阅读的欲望。学生带着问题了解这篇课文,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完成课文的阅读学习。
不仅如此,问题还要体现层次。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在设计完主问题后,还要考虑能够发挥学生才能的各个小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探究能力。通常教师会将难度较大的问题分成各个小问题,注意在提出问题时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有层次的四个问题依次为:这篇文章要叙述什么内容?秦晋为什么要围攻郑国?烛之武为什么起初要拒绝郑伯,最终为什么打赢去退秦师?这篇文章给我们什么启发?由此,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理解文章内容,而且在阅读文章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情感、态度和人生观。
三、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设计还要给学生留够思考空间。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点也可以应用到教师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学生有了想法却表达不出来时,不要去启发他;学生没有认真思考而想不清楚时不要去引导他。问问题时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能够提升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赤壁赋》一课时,教师可以特意不讲客人吹箫和苏轼发表感慨的内容转而跳入下一段落的学习中。这时会有积极思考的学生主动提问,而学生的提问又更能够引发其他学生的思考。除此之外,对于学生讨论后的结果,教师也只归纳了几种可能性,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也是一种小技巧,让学生主动下课后查阅资料。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有疑问才有前进的动力,可以从一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双向互动,教师要将单边的教学转变为互动教学,让学生先思后问。二是授之以渔,教师针对问题进行指导,如启发想象法、围绕中心辐射法、前后文关联法等。三是留白艺术,诱导学生思考问题的空缺点。
结语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需要将教学目标和课本内容有机结合,设计有探究性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让问题式教学成为一个形式,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让双向互动带领学生和教师进行思想的交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语文没有公式,也没有诀窍,需要学生的亲身体验,体验问题式教学法带来的主动过程。
参考文献:
[1]龚群英. 问题设计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下), 2015, 000(004):79-79.
[2]黄艳娟. 问题情境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應用探究[J]. 中国高新区, 2018, 000(014):102.
[3]冯雪恩. 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15):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