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然发现,他的微笑里有一丝不易觉察的孤寂和沧桑。
那一刻,联想到了笑傲江湖的武林英雄。仗剑走天下的行云流水中,也免不了英雄落寞的叹惋。
李书福,一个具有符号意义的姓名。作为第一个以民营身份杀入汽车领域又一直在坚持的浙商,他不但扛起了民企造车的旗帜,还扛起了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旗帜。
为什么?这个被称为“狂人”的“汽车英雄”,他的微笑里经常隐含着沧桑和隐忧?人们知道,他和他的吉利集团近来可是喜讯连连——
成功在香港上市;华普、自由舰等品牌的推出标志着吉利轿车跨入中级市场;与马来西亚IGC集团敲定合作合同,在马来西亚制造组装和出口吉利汽车;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准备在香港合作开发一款新型轿车体系,并同步带动有关零部件开发项目。
但吉利的好消息是在一阵呛然的背景音乐中传来的:继2004年,波导从南汽撤资之后,又有2005年1月厦新电子撤资的传闻,更有曾经宣称80亿元进军汽车领域的奥克斯在今年3月份宣布全线撤退……
这也许是李书福孤寂与沧桑地微笑着的背景。
风萧萧兮易水寒
睿智的将帅从不因竞争者的撤退而眉开眼笑。相反,他在猩猩相惜之余,会更加提高警惕。
识“天时”,战略制胜的前提。都说去年的轿车销售超过10万辆、出口轿车5000辆,今年计划销售轿车12万辆、出口轿车10000辆的吉利集团,在浙江造车热退潮的时候是“逆流而上”。但李书福并不认为自己是“逆流而上”,恰恰相反,他认为他做的一切正好是“顺势而为”。
浙江民企造车为何会退潮?李书福认为,因为他们大部分是在全世界都看好汽车这个行业的时候进入该领域的,正是因为大家都看好这个产业,所以他们进入的不是时候,那么退潮也就成了必然。
随大流反而不是“顺势而为”,做孤独的先行者却是顺势发展。这就是李书福识天时的独到之处。
他一直得意于自己对于进入汽车领域时机的把握和拿捏。“早三年不行,迟三年也不行,只有在1998年进入是最合理、最准确的。”他说。
的确,如果晚三年进入,对于吉利这么一个民营造车者,市场留给他的价格空间不足已承担一个初试者相对高昂的成本。更何况还有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使汽车成为被调控的产业,如果迟三年进入,则可能是刚刚踏入门槛即遇“调控”之关口。而如果提前三年进入,不但吉利汽车的制造成本将更高,清淡的市场气氛更是不足以支撑并不成熟的产品。
不早不迟,不偏不倚,李书福,神机妙算般地掐准了时机。
他不但算准了进入的时间,成了中国民营汽车史的“开山鼻祖”,还选择在民企造车热退潮的时候加快国机化战略运作的步伐。当人们还没有从吉利是否能够逃脱“生死劫”的猜想中回过神来的时候,他已经祭起了中、高端产品的旗帜,还拉开了“让吉利轿车走遍世界”的架势。
李书福可谓感慨万千:“历史机遇非常重要,任何事情都不能脱离历史背景来谈。而汽车这种大行业,一定是要放在全球性的背景下考虑的。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方能事半而功倍。”
显然,李书福是一个善于观天像、识天时的企业家。因为他所走的每一步几乎都快人一步。 “我做过的事情很多,开始的时候,我从废料里淘金,把金和银提取出来。人们见这个来钱,就跟风而上。于是我另起炉灶做电冰箱零部件,后来跟的人又很多,我就改做电冰箱,再后来是做装潢材料、摩托车等。每一次都是我在前面做,人家在后面跟。这一次做汽车,我想,要跟风就没那么容易了。”
正是有了这种识天时的能力,他能够在去年国家发改委颁发的汽车“新政”,这个被认为是民营汽车制造商 的“紧箍咒”之后,“逆流而上”,在浙江民企造车热退潮之时加快国际化战略运作的步伐。
“我们要主动站在真理一边,我们不能 要求真理站在我们这一边。中国汽车制造的终极真理,就是一定要创造出具有真正中国血统的‘中国造’,而不仅仅是命脉掌握在外资手里的‘中国造’;就是一定要制造出普通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而不仅仅是富裕阶层才有资格消受的豪华车;就是一定要做世界汽车业的‘制造工厂’,而不仅仅是世界汽车制造商的‘组装车间’。”
一翻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这就是一个善观天像的“旗手”举起一面大旗的理由。
“谈到汽车工业,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技术、资金、人才,而很少有人从战略上研究未来,从系统中寻求解决方案,从变化中抓住机遇。”李书福的这番话, 点明了一个企业,首先是战略制胜,而战略的制定,首先得观天像。知天时而借东风,方为企业发展之捷径。
冲出“包围圈”
最近李书福有一个观点令业界关注:“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在浙江”。为这个观点,他找了“十大理由”来论证。其中最首要的理由是:“浙江是全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省份。”
在李书福看来,虽然上海、长春、武汉、北京、天津等地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制造重点,但过去的中国汽车工业是在完全国有体制的襁褓下成长起来的,是高度的垄断和计划。汽车工业只有在市场经济环境最好的土壤里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李书福关于浙江之地利的阐述,也许能够揭开“吉利不死”之迷。
人们一直有一个疑问:当宏观调控之手转向汽车行业,当银行融资越来越难,即便是李书福通过借壳香港完成上市也没有能够通过上市公司融到多少资金的时候,李书福,拿什么去扩大生产规模,拿什么去搞研发。
据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杨健向媒体透露:“虽然宏观调控使我们在多方面有所收缩,但在研发方面依然保持高投入,一下子拿出了3.5个亿。” 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一年中,吉利汽车逆市扩张,此外吉利集团刚刚于去年11月份完工的台州路桥四大生产线改建,以及吉利寄予厚望的中级车CK—1的生产线也对资金需求十分急迫。
在台州,吉利汽车就像一家银行,当地老板投入了资金,获得股份,按股分红。另外,台州地区的各个民营零部件制造厂也为吉利的发展承担了一分风险,即使目前利润微薄,为了培养将来的市场,他们也与吉利紧密合作。在资金流动方面,当地两间民营信用社泰隆与银座的灵活操作,也为吉利的发展铺平道路,可以说台州发达的民营企业与民营资本是吉利汽车制造公司的诞生、发展的基础。这也是浙商进入汽车领域的一个坚强后盾。
交“人和”,实现自我超越
有媒体剖析浙江民企造车 ,难以逾越的堡垒就是技术。
“有人说,浙江民企涉入汽车行业,其产品开发与技术问题大体只能依靠‘拿来主义’来解决,您又是如何实现自主开发的呢?”记者不禁好奇地问。
“我用的是‘请’进来的技术合作的办法,而不是买。7年来,吉利集团先后与韩国大宇国际株式会社、德国吕克公司、意大利汽车项目集团等国际汽车巨头展开技术合作。同时,加大对研究院的投入,投资3.5亿元人民币建立研究院,建设国内第一流的可以完成III排放试验的环境试验舱,因此吉利具备了整车开发设计能力。” 李书福的介绍里多了一份自信。
而今年4月,吉利集团自主研发的中级轿车“自由舰”的成功上市,以及与香港、马来西亚的合作,表明了李书福“海纳百川”,以天下技术精英为己用。
善用“人和”之利是李书福建立传奇的秘诀。
在他的研发队伍里,“海归”、“老外”、本土人才各占1/3,在他的管理层里几乎没有家族制的痕迹。“李书福给我们职业经理人配的是奔驰汽车,他自己开的是吉利汽车。
“在用人方面,我也没有什么诀窍,只是解决了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究竟是‘因岗设人’还是‘因人设岗’?我的办法是两者结合之。因为,我推崇的是自然成长的原理。”
没有理由怀疑李书福用人的气度和胸怀。因为,在他看来,联合、沟通、合作,是一个企业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必由之路。
浙商发展到今天,是该好好总结一下了。浙商过去是凭什么而成功的?是凭了浙江人享受了改革开发的剪刀差。但现在这种剪刀差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
李书福对浙商发展模式的反思,其实是举起了浙商另一面新的旗帜——自我革命、自我超越、自我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