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经爆发动荡的地区,风险反而是已知的。利比亚未来很多年都可能不稳定,但总会一步步走向稳定。
《世界博览》:目前,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主要面临哪些方面的风险?
张燕生:我个人觉得风险有几个方面,第一是政治风险,例如这一次在中东和北非发生的动荡事件。就非洲地区而言,许多国家的政权交替都充满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是用激烈和动荡的方式实现的,因此产生很大的政治风险。
这一次,我国从利比亚撤走3.6万人,188亿美元的投资陷入了很高的风险裸露。在非洲投资,政治风险是我国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另外,一些非洲国家在经济上也存在风险,比如某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可能突然急转直下。
总体而言,我们投资的非洲地区和相关的亚非拉地区,大多是处于转型和发展中的社会和经济,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风险都是比较大的。
《世界博览》:既然在这些地区投资有很大的风险,我们的企业和个人为什么还要到这些地区去投资?
张燕生:因为对外投资有巨大的益处,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核心是我们需要能源和资源,第二是需要开拓市场,第三是需要新的合作伙伴。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对外金融资产约为4万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资产有2.85万亿,占到70%左右。外汇储备资产的流动性比较好,但收益性比较差。因此,今后我们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战略性资源保障。
向发达国家投资,事实证明是比较困难的;另一个路线就是走向新兴经济体。随之面临的问题就是,新兴经济体往往都是投资的高风险区,如何对冲风险是需要各方认真思考的问题。
历史上,英、法、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在海外投资方面都有惨痛的教训。中国如何吸取别国的教训,如何构建新的对外投资战略,也就是共享、发展的南南合作模式,需要有更多的研究和制度安排。
张汉林:我国企业个人在非洲等地区投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资源驱动型;二是市场开拓型,非洲地域广泛,人口众多,农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纺织、医疗卫生、通讯行业都具有巨大发展空间;三是利润攫取型,许多非洲国家税负较低、劳动力成本较低,能源充裕且价格便宜,许多在非洲的中资企业业绩良好,都能取得较为丰厚的回报。美国商务部的调查显示,在非洲进行项目投资效益高达36%以上,而亚洲为16%,全球平均为14%。
《世界博览》:中国企业现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考虑风险因素是否足够充分?
张燕生:肯定做得还不够好,原因很简单:我们走出去的企业家懂得做市场,但他们不是政治家,不知道怎样做政治方面的协调;他们也不是军事战略家,所以对于非经济、非传统的风险,经验和知识都很少,而在这个方面,民营企业考虑得就更少了。
张汉林:中国企业缺乏对所面临风险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评估。比如,中石油在尼日利亚的项目,虽然该项目的审批中石油在多年前就已经拿到,但由于该国局势动荡,到目前为止,中石油一桶油也没开采出来。
《世界博览》:在这些地区一旦发生问题,中国企业应当如何面对?
张燕生: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首先要寻求政府的帮助,以及行业协会、商会、同行的支持。简言之,团结才有力量。只有大家抱团来维权、抵御风险,才有可能维权成功。
《世界博览》:现在在这些高风险地区投资的中国企业,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
张汉林: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主要领域集中在资源、能源和通信服务业为主,主要的投资金额均有几单集中的大型投资项目带动。例如中国在尼日利亚和苏丹的投资为石油行业、中国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赞比亚的投资为铜矿开采等。不过近年来,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呈多样化趋势,从基础设施和资源向信息等科学技术领域扩展。
《世界博览》:既然非洲的投资风险比较高,那么我们的投资重心是否需要有所转移?
张燕生:我觉得,我们应该考虑怎样进入,而不是放弃。因为无论在中亚、西亚还是拉美,面临的风险都很大。已经爆发动荡的地区,风险反而是已知的,利比亚未来很多年都可能不稳定,但总会一步步走向稳定。风险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
《世界博览》:您二位对有志于到非洲等地投资的中国企业有哪些建议?
张燕生:第一要考虑的就是风险,政治风险和社会、军事等非经济风险。企业家在这方面的知识、信息都很有限,所以他们要向驻外使馆、商务处做更多咨询,并通过贸促会等向海外投资有关的机构寻求这些国家的风险研究报告。
另外,“抱团”走出去是可行的,即与银行、大企业、重大项目和投资战略并行,互相支撑和帮助。这比起单打独斗最后掉到海里“淹死”的可能性小得多。
还有就是要做更多的准备,人才、竞争力等方面。在安哥拉,有很多中国企业是非常成功的,可以向他们取取经。
在高风险地区防范风险,投保也是重要的手段,这方面仍需要加强。
张汉林:第一,在进入非洲等地投资的中国企业要做好市场调研,充分估计投资风险,包括人口、就业、收入、消费、市场、风俗、政策、法律、法规。
第二,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在政府指导下,联合本行业企业组成投资联盟对外谈判,增强投资竞争力、谈判力度、减少内部竞争。行业协会要为政府服务,向政府预测发展趋势,提出政策、制定标准。行业协会还要为企业服务,规范行业竞争,规划行业发展,提高竞争力,维护企业利益,设立投资信息咨询中心,专门从事信息收集和研究,对有非洲投资意向的中国企业提供有偿咨询服务。
第三,前往非洲投资的企业,在利润分配、雇工待遇和产品市场等诸多方面,要尽可能多地考虑非方的利益。通过诚信的行为和互利的合作,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世界博览》:目前,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主要面临哪些方面的风险?
张燕生:我个人觉得风险有几个方面,第一是政治风险,例如这一次在中东和北非发生的动荡事件。就非洲地区而言,许多国家的政权交替都充满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是用激烈和动荡的方式实现的,因此产生很大的政治风险。
这一次,我国从利比亚撤走3.6万人,188亿美元的投资陷入了很高的风险裸露。在非洲投资,政治风险是我国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另外,一些非洲国家在经济上也存在风险,比如某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可能突然急转直下。
总体而言,我们投资的非洲地区和相关的亚非拉地区,大多是处于转型和发展中的社会和经济,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风险都是比较大的。
《世界博览》:既然在这些地区投资有很大的风险,我们的企业和个人为什么还要到这些地区去投资?
张燕生:因为对外投资有巨大的益处,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核心是我们需要能源和资源,第二是需要开拓市场,第三是需要新的合作伙伴。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对外金融资产约为4万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资产有2.85万亿,占到70%左右。外汇储备资产的流动性比较好,但收益性比较差。因此,今后我们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战略性资源保障。
向发达国家投资,事实证明是比较困难的;另一个路线就是走向新兴经济体。随之面临的问题就是,新兴经济体往往都是投资的高风险区,如何对冲风险是需要各方认真思考的问题。
历史上,英、法、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在海外投资方面都有惨痛的教训。中国如何吸取别国的教训,如何构建新的对外投资战略,也就是共享、发展的南南合作模式,需要有更多的研究和制度安排。
张汉林:我国企业个人在非洲等地区投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资源驱动型;二是市场开拓型,非洲地域广泛,人口众多,农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纺织、医疗卫生、通讯行业都具有巨大发展空间;三是利润攫取型,许多非洲国家税负较低、劳动力成本较低,能源充裕且价格便宜,许多在非洲的中资企业业绩良好,都能取得较为丰厚的回报。美国商务部的调查显示,在非洲进行项目投资效益高达36%以上,而亚洲为16%,全球平均为14%。
《世界博览》:中国企业现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考虑风险因素是否足够充分?
张燕生:肯定做得还不够好,原因很简单:我们走出去的企业家懂得做市场,但他们不是政治家,不知道怎样做政治方面的协调;他们也不是军事战略家,所以对于非经济、非传统的风险,经验和知识都很少,而在这个方面,民营企业考虑得就更少了。
张汉林:中国企业缺乏对所面临风险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评估。比如,中石油在尼日利亚的项目,虽然该项目的审批中石油在多年前就已经拿到,但由于该国局势动荡,到目前为止,中石油一桶油也没开采出来。
《世界博览》:在这些地区一旦发生问题,中国企业应当如何面对?
张燕生: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首先要寻求政府的帮助,以及行业协会、商会、同行的支持。简言之,团结才有力量。只有大家抱团来维权、抵御风险,才有可能维权成功。
《世界博览》:现在在这些高风险地区投资的中国企业,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
张汉林: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主要领域集中在资源、能源和通信服务业为主,主要的投资金额均有几单集中的大型投资项目带动。例如中国在尼日利亚和苏丹的投资为石油行业、中国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赞比亚的投资为铜矿开采等。不过近年来,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呈多样化趋势,从基础设施和资源向信息等科学技术领域扩展。
《世界博览》:既然非洲的投资风险比较高,那么我们的投资重心是否需要有所转移?
张燕生:我觉得,我们应该考虑怎样进入,而不是放弃。因为无论在中亚、西亚还是拉美,面临的风险都很大。已经爆发动荡的地区,风险反而是已知的,利比亚未来很多年都可能不稳定,但总会一步步走向稳定。风险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
《世界博览》:您二位对有志于到非洲等地投资的中国企业有哪些建议?
张燕生:第一要考虑的就是风险,政治风险和社会、军事等非经济风险。企业家在这方面的知识、信息都很有限,所以他们要向驻外使馆、商务处做更多咨询,并通过贸促会等向海外投资有关的机构寻求这些国家的风险研究报告。
另外,“抱团”走出去是可行的,即与银行、大企业、重大项目和投资战略并行,互相支撑和帮助。这比起单打独斗最后掉到海里“淹死”的可能性小得多。
还有就是要做更多的准备,人才、竞争力等方面。在安哥拉,有很多中国企业是非常成功的,可以向他们取取经。
在高风险地区防范风险,投保也是重要的手段,这方面仍需要加强。
张汉林:第一,在进入非洲等地投资的中国企业要做好市场调研,充分估计投资风险,包括人口、就业、收入、消费、市场、风俗、政策、法律、法规。
第二,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在政府指导下,联合本行业企业组成投资联盟对外谈判,增强投资竞争力、谈判力度、减少内部竞争。行业协会要为政府服务,向政府预测发展趋势,提出政策、制定标准。行业协会还要为企业服务,规范行业竞争,规划行业发展,提高竞争力,维护企业利益,设立投资信息咨询中心,专门从事信息收集和研究,对有非洲投资意向的中国企业提供有偿咨询服务。
第三,前往非洲投资的企业,在利润分配、雇工待遇和产品市场等诸多方面,要尽可能多地考虑非方的利益。通过诚信的行为和互利的合作,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