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性。把教学作为师生的情感交流平台,是语文落实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有效方式。但这需要我们融情于过程,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情感;渗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5-0-01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这是语文人文性特点的使然,也是人文性的作用担当。在课堂教学中,其落实点就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传统教学为“应试”服务,我们很少注重学生情感教育,即使有,也是“遇水搭桥”,意识性不够。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小学语文作为奠基教育平台,无论是培养学生学习情感,还是激发他们对人生的态度或价值观,都需要我们积极的情感培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情于过程,是培养学生情感的良好方法。
一、有效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情趣
情趣,有别于兴趣,是指一个人的性情和志趣,是建立在兴趣之上的和有一定方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精神追求与向往,是追求美好生活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营造出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教學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我要学”情感的良好推手。能使师生双方在交流、讨论、启发等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共享。语文课本提供的有限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已满足不了学生使用语文交际的要求,而教学材料中的语言交际情境难以跟上现实生活所遇到的真实情境的步伐。多媒体则能满足学生无止境的求知欲,提供广泛的信息材料,创设模拟的交际情境,为语文课堂营造自然、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自觉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把一些美妙的词语、句子、段落或文章放在自己博客里,让孩子们去读一读,看一看,这样一来是让孩子们多积累语言知道,二来是让学生学得有更多的学习平台和途径,能为将来发展拓展学习空间和平台。
二、在文本情感深处引导学生默读
语文课堂不仅需要出声的朗读,也需要无声的默读。随着年级增高,默读逐渐走上课堂。让学生默读,更能让他们沉浸在文本中,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与作者去“对话”,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语文是深情的,每一篇文章都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深厚的感情。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领悟,感情只能在静静的读思中去体会。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尾处有这样一段话:“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那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那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老师或许可以从故事情节的角度去揭露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也可以从社会的角度让学生去探究造成她悲惨命运的原因。而有位教师却是这样处理的:首先自己深情并茂地范读,再让学生默默地读,静静地思,从这段文字当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之后课堂上出现了几分钟的沉默。在一片寂静中,孩子们的眼睛开始晶莹起来。尽管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教师和学生没有任何交流,但可以断定的是在潜心文本、忘我入境的平静下,学生的纯真和善良在奔涌不息。他们已经体察到了这段文字的悲剧美。此时所有的语言都将显得苍白无力。所谓“字字未宜忽,句句悟其神”就是这种状态的真实写照。这时,我们在紧抠住重点语句引导,让学生充分的默读,进行赏析、涵咏、咀嚼,学生就能在这种静静的读书“场”中没有喧嚣,没有干扰,进入了自我陶醉和全神贯注的境界,其感知和理解的效果是妙不可言的。
三、在作文教学中陶冶学生情感
作文过程是陶冶、丰富学生情感的良好教育过程。学生的情感是作文的内在动力,而作文又是其情感的记录。因此抓住这一切入点,将情感教育融入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渗透,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把对整体学生的心理教育与个别学生的心理教育相结合,把作文训练的触角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起她们倾吐的欲望。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反过来会促进作文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达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四、运用感染式结尾激发学生情感
一堂课的起始和高潮,往往需要教师以其丰富的感情积累和知识底蕴纵情渲染,从而为课堂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筑路架桥。结尾时教师能把握好时机,用发自内心的情感,围绕课文的内容创设情境,着重引导学生从教材吸取思想营养,提高认识,领会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为此,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谈感想,说志向,抒发情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自然熨帖,水到渠成,因势利导,真情实感。例如我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在结尾部分我作了如下处理,我问:“课文最后一句:我忘不了那一天。指哪一天?我永远忘不了什么?”学生回答。此时,我祟了邱少云的大幅挂图,用苍松翠柏衬托着墓碑文。一边播放着英雄曲的激昂调子,一边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同学们,在‘391’高地夺下不久,朝鲜人民在那里竖起了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这样的结局,设计了音响、图片,化静为动,挖掘内涵,符合“儿童用声音、色彩、形象来思维”的心理特点,不仅教给了学生知识,发展了能力,还给学生以灵魂的洗涤,学生感到回味无穷。也就是说,讲读一篇课文,不光要有“凤头”似的入手点,“猪肚”似的着力点,还要有“豹尾”似的结局点。
总之,无论是以文传情,还是我们披情入文,都要做到以情感人,让语文人文性浓浓炽热融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苏霍姆斯基曾说:“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动,就会苍白无力,索然寡味。”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犹为如此。
参考文献:
[1]翟尚快,浅析语文教学中寓美融情的人文教育[J].时代教育,2012年。
[2]朱福芬,语文教学中情感目标的达成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4年。
[3]张船,浅谈情感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的实现[J].管理观察,2010年。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情感;渗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5-0-01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这是语文人文性特点的使然,也是人文性的作用担当。在课堂教学中,其落实点就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传统教学为“应试”服务,我们很少注重学生情感教育,即使有,也是“遇水搭桥”,意识性不够。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小学语文作为奠基教育平台,无论是培养学生学习情感,还是激发他们对人生的态度或价值观,都需要我们积极的情感培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情于过程,是培养学生情感的良好方法。
一、有效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情趣
情趣,有别于兴趣,是指一个人的性情和志趣,是建立在兴趣之上的和有一定方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精神追求与向往,是追求美好生活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营造出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教學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我要学”情感的良好推手。能使师生双方在交流、讨论、启发等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共享。语文课本提供的有限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已满足不了学生使用语文交际的要求,而教学材料中的语言交际情境难以跟上现实生活所遇到的真实情境的步伐。多媒体则能满足学生无止境的求知欲,提供广泛的信息材料,创设模拟的交际情境,为语文课堂营造自然、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自觉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把一些美妙的词语、句子、段落或文章放在自己博客里,让孩子们去读一读,看一看,这样一来是让孩子们多积累语言知道,二来是让学生学得有更多的学习平台和途径,能为将来发展拓展学习空间和平台。
二、在文本情感深处引导学生默读
语文课堂不仅需要出声的朗读,也需要无声的默读。随着年级增高,默读逐渐走上课堂。让学生默读,更能让他们沉浸在文本中,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与作者去“对话”,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语文是深情的,每一篇文章都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深厚的感情。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领悟,感情只能在静静的读思中去体会。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尾处有这样一段话:“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那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那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老师或许可以从故事情节的角度去揭露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也可以从社会的角度让学生去探究造成她悲惨命运的原因。而有位教师却是这样处理的:首先自己深情并茂地范读,再让学生默默地读,静静地思,从这段文字当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之后课堂上出现了几分钟的沉默。在一片寂静中,孩子们的眼睛开始晶莹起来。尽管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教师和学生没有任何交流,但可以断定的是在潜心文本、忘我入境的平静下,学生的纯真和善良在奔涌不息。他们已经体察到了这段文字的悲剧美。此时所有的语言都将显得苍白无力。所谓“字字未宜忽,句句悟其神”就是这种状态的真实写照。这时,我们在紧抠住重点语句引导,让学生充分的默读,进行赏析、涵咏、咀嚼,学生就能在这种静静的读书“场”中没有喧嚣,没有干扰,进入了自我陶醉和全神贯注的境界,其感知和理解的效果是妙不可言的。
三、在作文教学中陶冶学生情感
作文过程是陶冶、丰富学生情感的良好教育过程。学生的情感是作文的内在动力,而作文又是其情感的记录。因此抓住这一切入点,将情感教育融入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渗透,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把对整体学生的心理教育与个别学生的心理教育相结合,把作文训练的触角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起她们倾吐的欲望。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反过来会促进作文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达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四、运用感染式结尾激发学生情感
一堂课的起始和高潮,往往需要教师以其丰富的感情积累和知识底蕴纵情渲染,从而为课堂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筑路架桥。结尾时教师能把握好时机,用发自内心的情感,围绕课文的内容创设情境,着重引导学生从教材吸取思想营养,提高认识,领会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为此,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谈感想,说志向,抒发情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自然熨帖,水到渠成,因势利导,真情实感。例如我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在结尾部分我作了如下处理,我问:“课文最后一句:我忘不了那一天。指哪一天?我永远忘不了什么?”学生回答。此时,我祟了邱少云的大幅挂图,用苍松翠柏衬托着墓碑文。一边播放着英雄曲的激昂调子,一边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同学们,在‘391’高地夺下不久,朝鲜人民在那里竖起了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这样的结局,设计了音响、图片,化静为动,挖掘内涵,符合“儿童用声音、色彩、形象来思维”的心理特点,不仅教给了学生知识,发展了能力,还给学生以灵魂的洗涤,学生感到回味无穷。也就是说,讲读一篇课文,不光要有“凤头”似的入手点,“猪肚”似的着力点,还要有“豹尾”似的结局点。
总之,无论是以文传情,还是我们披情入文,都要做到以情感人,让语文人文性浓浓炽热融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苏霍姆斯基曾说:“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动,就会苍白无力,索然寡味。”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犹为如此。
参考文献:
[1]翟尚快,浅析语文教学中寓美融情的人文教育[J].时代教育,2012年。
[2]朱福芬,语文教学中情感目标的达成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4年。
[3]张船,浅谈情感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的实现[J].管理观察,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