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美学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一束美妙而绚烂的花朵,是在京城及世界各地流传最广的拳种之一。经过几百年的岁月沧桑,经过几代人不辍地潜心演练,中华文化更赋予了它无比深的文化内涵,使得太极拳在诸多拳种中像一棵茁壮的树,高耸而挺拔,根深而叶茂。不但经年不衰,近年来反而焕发出无限蓬勃的生机。


  太极拳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它的趣味、它的哲理、它的深只要你身体力行去接触它,便会迷恋忘返,被它的精神所感悟,被它的奥妙所折服,被它的美所倾倒,究毕生之力去追求、去品味。
  
  一、 太极拳是圆的艺术
  
  以圆为美,是太极拳演练的根本。它的每一招式、每一动作处处展示了圆的美妙。步伐的进退,手臂的舒张与旋转,身体的起伏与折叠,眼神的收束与放出无一不处在圆的延伸与轨迹中。而这种运动又是在“一动无肖动,一静无有不静”中进行。腰走小圆,四肢走大圆。内圆带外圆,外圆呼应内圆。形体的运动在二维、三维中去完成。而意念却在三维、四维之外去发展。记得古希腊美学家毕达哥拉斯派的一个著名观点,他们说:“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无独有偶,在太极拳艺术中习练者与观赏者都会看到以圆为美的情形。不过,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派的以圆为美,主要是从纯形式方面考虑的,讲的是球形的美、圆形的美;而太极拳的以圆为美,内涵远比这丰富的多。
  太极拳的典籍中没有明确地提出过“圆”是一种美的概念。在师承之学中“圆”也并非解释为简单地轨迹运动。中国武术受儒、道、释三家影响颇深。我国古代历来的“圆”以圆满、圆通为美之说,移于技艺,又有“理”(内容)圆在美、“技”(形式)圆而美之分。先理而后技,先占理而后得势这也是武术各门派不约而俗成的东西。清代何绍基《与汪菊士论诗》中曾这样诠释“理圆”:“落笔要面面圆、字字圆。所谓‘圆’者,非专讲格调也,一在理一在气。理何以圆?文以载道,或大悖于理,或微碍于理,便于理不圆”。何氏虽述的是书法,然而,技类旁通,武术也是如此。这种“理圆”正是一种古代的美学观。“技圆”而美,指的是艺术技巧上达到的一种圆满无缺的境界。如明代徐上瀛《琴谱》中所言:“五音活泼之趣,半在吟猱(弹琴指法),而吟猱之妙处,全在圆满。婉转动荡,无滞无碍,不少不多,以至恰好,谓之圆。吟猱之巨细缓急,具有圆音。不足,则音亏缺:太过,则音支离,皆为不美……天然之妙,犹若水滴荷心,不能定拟。神哉圆乎!”这里的“圆”指的是艺术上达到的一种出神入化的“圆满”、“圆通”境界,太极拳处处以圆为理念,心中一太极,宇宙一太极。天人相应,浮想联翩,出拳动足,站桩走架都在接拳应招情理之中。无太过,无不及,撑抱圆满,绵绵不断。高手习练时,不论招式多寡,或动或静都会生动之极,练者会感到神游物外的畅快与肃穆。观者也会立时觉得自己纯净了起来,心如流水滤过,过滤出宁馨、明洁、淡泊来,并从淡泊处升出一种五光十色的精彩。
  太极拳以圆为精华,不是为圆而圆的,其中充满了哲理和科学。中脊为中心,蹬腿、转腰,送胯、出拳一气呵成。拳正在自身圆的切线上击出。力猛而速急,符合现代力学规律。对方击来,手旋接住,转腰化解,恰自自身圆的切线上化开,或借力击出,确是省时省力,巧使适宜。
  然而,太极拳中之“圆”绝非一日可悟得,也非刻意可求。须名师指点,日日苦功,方可远离“皮相之圆”,步入高境界的圆活之美。
  
  二、 用意不用力,盘韧而骨强
  
  中国古代一切艺术的最高审美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相想,中国古代美学家十分重视意念的功用。在中国古代,意念既是一个哲学概念的功用。在中国古代,意念既是一个哲学概念,也是一个生理学概念,古代艺术对于意念的重视都在于通过“用意”而达到“物化”的境界。
  太极拳在演练中是十分重视意念的核心作用的。当然,这要结合习练者入门的时间长短,功力的大小,悟性的高低来施加不同深度意念虚下心来,排除杂念。用一些简单的意念。如抱住一塑料包裹的球体(实物感)。再后来,习练者做按掌时,须用眼力随动作表达出对方被按出、抛起、跌落的过程。等有功底时,事物变为虚象,习练者动或不动用意念都能有一种搅起周围空气,自身在其中无限膨胀的感觉,等等。


  意念的由繁到简,由实到虚,是随着时间的积累,功力的深化,不断地去雕琢完善的,这中间的演练过程与其说是有意无意的肢体行为,实则确是在心灵行为的幻觉之中。风格本质上表现着平静、单纯、简洁和凝练,这是一种高度的自信之感,这是中国古代美学家认为最高的审美境界。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述:“寂然拧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用意不用力,是习练太极源的原则。其所述的“力”是泛指人们的拙力,即生活生产所用的本力;而其“意”,当为“假境识真”的美学观念。这种意念所激起的欲火,是一种无法衡量的力量,能使精神变成了骆驼,变成了狮子,变成了小孩。意念可以演示一个原始的动作,一个游戏,一个自转的轮,成为一种神圣的肯定。猫去捕鼠,其动作的迟速,人去学它也易;猫欲捕鼠,其宁静致远的微录神情,人去学它甚难。静态压倒了动态使你能看到色彩,听到意乐,这是一种伟大的静穆。《管子》说:“人能正定者,盘韧而骨强。”意念的施用,你会感到一种深沉内在的快乐,一个源术家在施用意念时,是不应当按照本来的面目看事物的,而应当年地的更丰满、更单纯、更强健。为此,在他们自己的拳术艺术中总会感到一种朝气与春意,有一种长驻的满足。这是一种只有习练太极拳者才能感到的伟太的静穆,使你的生命得到陶冶。当然,这种意念的运用是对于自然状态的寓意,做符合太极拳理的意念追求。而不是忤物违意,强施小巧,也不是像老庄那样不要人巧的“自然”论。正如苏轼《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二首》所言:“若人富天巧,春风入毫楮”,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一词(Katharsis),中国学者就有二种译法,一译为“陶冶”;一译为“净化”。太极拳正是有这样一种推崇自然格调的审美兴趣。使你陶冶,使你净化,使你感到无比的满足与自得。
  
  三、 拳理的奥妙在变化变就是生成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也是太极拳大法所在。发展、向上、变化是中华民族经过世代文明的陶冶(净化)而逐渐形成起来的最重要的审美观念。少女为什么美?奥妙在于“变。”变就是生成,就是充实美满,美是新鲜的、向上的和充满朝气的,所以少女的美都是说不尽的。中国人论艺,经常说要“究神达化”,“出神入化”。尤其是“出神入化”,似乎已经成了审美鉴赏中的常用成语,《辞海》对“出神入化”的解释是:“形容技艺达到神妙的境界。”
  太术拳以站桩起家,十三桩、三古六势演变发展,重劲不重招。老师衡量学生是否入门不是看其会多少招法,走多少架势的套路。而是在搭手时感觉其“绵里藏针”的太极劲儿掌握了几分,实做与修炼互相超越多少。“劲”字的造出是很有趣味的,繁体字是这样写“劲”的。即三张弓的功力被上边一横掩盖着,藏而不路。京味“劲”的发音多带儿音,给人以活泼灵巧的感觉。难怪老拳师衡量练者是否入门时总爱说“太极劲”掌握了多少。
  太极拳在开始创生时,只有十三桩、三十六势,是以击打、实战著称于世的。后演变到了今天,为普及的需要,发展为如今的四十四式、八十八式、一百二十八式,成了养生拳、救命拳。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普及,但也有碍于太极拳在竞技体育范畴中的发展。太极拳的精髓在于劲力的培养与应用,这种劲力是有别于生活中的动力定型。它的培养要从无中生有,从最感生到最精神。是情以悟性,是天人感应的覆盖美学观念的独特训练方法。正如宋代杨万里《酬阁皂山原有崖道士甘叔怀赠美名人不及佳句如何十古风》说:“赠我新诗学字奇,一奁八百颗珠玑。问侬佳句如何法,无法无孟也没衣。”几百年来太极拳一直给人以不断捉摸的广阔天地,因而具有巨大的艺术生命力,自诞生来始终活生生地站立在观众面前。
  太极拳在习练与实做中推崇流动的“不主故常”的思想,正是中国古代美学创作中所倡导的“活法”。“活法”的概今是南宋时期深受禅门思想濡染的诗论家吕本中提出的。他在《夏均父集序》中指出:“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也不背于规矩也。是道也,盖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面有定法。知是者,则可以与语‘活法’矣。”吕氏所论,本针对诗歌创作而言,而太极拳习练时在意念上要求随物赋形、因情立格。使意念凭借于自然,赋情于自然,自身融于自然,是一种水流自行,云生自行的洒脱。在实战中无招无势,随屈就伸,仰则觅其高,俯则觅其深。这种圆活生动变通无碍的应敌方式正以例题死不变的套路模式为对立面。拳道有法而无法,才能变通而无碍,所谓“随机应变,左右逢源”是也。当然,这不但需要习练者潜心演练,还须读书阅世、见贤思齐方可大成。正像韩驹《赠赵伯鱼》诗形容那样:“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
  深受中国古代美学影响的太极拳文化深不可测。当你每每演练太极拳时,你没感到有一种梦的静观,一种深沉内在快乐吗!
其他文献
凤凰栖梧桐雕琢彰璞玉  璞麗酒店是上海首家定位为“都会桃源”的奢华酒店,她有如城市绿洲,结合多方专业之最,呈现出低调奢华和内敛雅致,为上海、中国以及全球的旅客提供独享“雕琢奢华”的服务。  璞酒店的标志, 来源于其独特的原创定位—凤凰栖梧桐 (凤凰树),代表着璞酒店的专属与尊贵。 凤凰是中国神话故事中最为珍稀的至尊形象, 她只择梧桐而栖,也因此成为尊荣的象征。Urban Resort Concep
期刊
宋琳  宋琳走遍了大半个地球,“试着用心丈量了不同的人类家园”,然后回到了自己的故土。像个隐士一般的他,在这里继续写诗,时常画画,活成了半个自然主义者。  即便是无所不能的“的哥”,也常觉得望京像个迷宫:它背离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经纬坐标,在京城的东北角斜逸而出,在多年散漫的野蛮生长之后,终于从一片荒芜之地,摇身一变成为不容忽视的商贸和居住区。仿佛无数的小区盘踞在道路方格之间,被商场、超市、饭馆、
期刊
今天,有许多桂冠、许多“第一”落户到了这个位于深圳的南方小镇。当然,这些都与高尔夫有关。  而在二十多年前,如今的观澜湖高尔夫球会的掌门人朱鼎健回忆到:“1992年,第一次来到观澜镇时,这里偏僻落后,印象最深的是那块写着观澜狗肉的广告牌,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在荒山野岭做这样的投资。”  朱鼎健的父亲就是被誉为“中国高尔夫之父”的传奇人物—大名鼎鼎的朱树豪,观澜湖高尔夫球会的创始人、前任董事长。  如今
期刊
我问刘福生,在印度拍了这么多人物特写、微表情,感受到的印度背后的民族性是什么?刘福生的回答是,善良。  刘福生突然走进来,伸出手同我握手。大个子,深色商务T恤搭配深色西裤,戴着大玻璃的花镜,慈眉善目。和刘福生约在他天津公司总部的图片展厅,这个展厅只对部分专业人士开放,星期天,很安静。大幅的人物肖像摄影中,就有他2013、2014年两次印度之行的作品。“去之前,对印度只有简单的了解,觉得那里很有特点
期刊
你听说过的华南师大附中或许如是:学霸遍地,英才辈出。但这仅是一部分。  强调非智力因素,引导自主发展,体现人性化,具前瞻性,方为教育本源。  2014年高考,华南师大附中在广东省独占鳌头,重本率高达95.9%,领先排名次席的学校近八个百分点。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这个数字对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而言几乎意味着一切。  但肖朝云并不这么以为。她在华附工作已二十二年,去年升任副校长,主管德育工作。她在分享工作经
期刊
八极拳自初祖吴钟始创以来,已近三百年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她以其独特的演练风格和击技效果深得武术界的崇爱。为更好地继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所学抛砖引玉,以求完善和提高。    一、 何为八极拳    据《河北省孟村镇吴氏八极拳术秘诀之谱》载:“吾有八极拳一套。何为八极拳?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太极变化作为八八六十四卦,能先知未来之事;八极分为八八六十四手,有扶
期刊
建筑家们个性很强,具有类似艺术家的气质,加上竞争背景,难以形成一个比较密切的圈子。我们学习建筑史,很喜欢谈“学派”,比如20世纪初期的芝加哥学派,总是一批建筑师集中在某个城市,做过很多重要的建筑项目,影响颇大,记载在历史里,久而久之,大家总以为他们是一个很有组织的团体。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曾经接触过几个这样的小圈子,才知道书上记载的未必准确,记录下来和大家讲讲,也有意思。  “解构主义”是过去二十多
期刊
这些人与动物,分别生存在不同的时空,却在Traer Scott的镜头里相互交错,仿佛两者在某个异次元空间里擦身而过。  Traer Scott创作这些摄影作品的灵感来自她的童年经历。九岁、十岁的那两年夏天,她是跟着妈妈在家乡的自然博物馆度过的。当母亲忙着古怪而又充满活力的博物馆研究工作时,她则忙着同博物馆里那些活着的和已经死去的生物们打交道。要不然充当小小电梯小姐,操作那台古老的手动电梯,或者在博
期刊
他们不是传统的农夫,也不是纯粹的农业从业者,他们更多是做农业价值的提升者,农业转型的思想提供者,他们甚至找不出一个汉语名词来形容自己的身份定位。  “我们这一代人,每天沉溺在微信朋友圈里,人人都会产生一种幻觉: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似乎很容易。不过,这种连接仅仅依赖点赞和评论来维持,人与人之间无法形成价值观的共同体。”维吉达尼良心农户创始人刘敬文在自己的文章里曾这样反思。  刘敬文以自己和同好的行动,在
期刊
我相信,很多年以后,库尔班古力仍然会记得2014年5月12日,在天安门广场上度过的那个下午。这一天,在欢迎这位土库曼斯坦总统的仪式上,中国的三军仪仗队中出现了13名身着礼宾裙装的女兵—这是在中国仪仗队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建制。她们精心裁剪的礼服、明亮的马靴,以及扁平而硬朗的中国面孔,如此突如其来地修饰了这个国家的姿色。  人们已经开始把这件事与一年前彭丽媛在伏努科沃机场的惊艳亮相相提并论—在那之后,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