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张旭阳:人工智能提升财富管理能力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werof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企业在财富管理业务上的优势是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而且随着未来数字资产以及资产数字化的发展,互联网企业将具备更多的发展空间
  根据瑞士信贷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内地家庭总财富超150万亿元,成年人平均财富15.8万元。
  一端是庞大的财富管理市场,另一端是传统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金融公司纷纷布局。公开报道显示,互联网巨头方面,在阿里、腾讯、百度、京东之后,第二梯队里的奇虎360、乐视等都开始在财富管理领域发力。
  随着资管统一标准呼之欲出,财富管理当下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特别是新兴科技、人工智能将带给财富管理哪些新的改变?《财经》记者专访了百度分管财富管理业务的副总裁张旭阳。
  曾在光大银行担任多年资产管理部总经理的张旭阳,于去年6月辞别光大银行,加盟百度金融,当时,很多业内人士不禁感叹,张旭阳的离开对光大资管抑或银行业资管或多或少都是一个遗憾。
  在融合了传统金融与新兴金融之后,张旭阳对于财富管理这个行业也有了全新认识,采访中,他仍然保持以往风格,逻辑紧密、语速超快。谈及互联网企业在财富管理业务上的优势,他认为是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而且随着未来数字资产以及资产数字化的发展,互联网企业将具备更多的发展空间。

空间巨大


  《财经》:从历史发展来看,你觉得中国的财富管理现在处在哪个发展阶段?
  张旭阳:财富管理发展空间很大,如何提出更好的财富管理建议,是财富管理很重要的内容。财富管理行业没有天花板,一方面居民财富不断增加使得财富管理需求不断扩展;另一方面,财富管理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从早期追求收益到现在追求保值,从过去热衷房地产投资转为金融资产的配置,投资者需求越发多元化。
  同时,市场波动增加了投资者的财富管理需求。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一直往上走,债务违约很少。未来市场波动会加大,投资者如何通过资产配置实现降低组合风险,需要更多专业的财富管理从业人员。
  《财经》:资管和财富管理属不同概念,如何能够更好地区分开?
  张旭阳:这是两个概念。如果将资管和财富管理比喻为一个医疗产业链,产业链中包括药材种植、加工、中成药、开药方。那么,资管相当于同仁堂,把药材加工成中成药,财富管理相当于大夫,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生命周期为投资者开药方,做组合推荐。
  二者的出发点、利益点不同。资产管理行业的代表是公募基金,财富管理行业的代表是私人银行。资管的目的是在与投资者达成的契约范围之内,如何降低投资的风险或提高收益,对“钱”负责;财富管理是资管产品的采购者,更多从投资者的个性需求出发进行财务规划,对“人”负责。
  《财经》:资管业在中国快速发展之后暴露很多风险,也迎来了统一监管,你认为财富管理的风险点在什么地方?
  张旭阳:金融风险是始终存在的。财富管理业务的关键是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者,金融机构在尽职履责的基础上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稳健的投资回报。
  同时也要注意的是,不能把财富管理做成刚性兑付的影子银行业务,进而放大系统性风险,形成对金融系统的冲击。
  《财经》:此前,央行牵头三会促进资管行业统一监管标准,你认为资管行业统一监管的必要性和难点是什么?
  张旭阳:资产管理产品终究要回归本源,执行统一的监管标准。资产管理行业的本质是代客理财,资管机构在投资者委托下,用专业的态度去管理投资者的资金,但是风险要由投资者承担,这是资管行业最根本的东西。资管行业统一监管的核心是保证基础资产的收益、风险过手给投资者,方向是投资者保护,包括尽职履责的善意管理人原则以及公允交易、信息披露与适合度销售等。

人工智能推动


  《财经》: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的介入对财富管理的影响是怎么样的?
  张旭阳:生态是最大的变化。人已经从human being变为digital being,成为数字化的存在,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可以通过线上完成,金融服务会逐渐融入到线上生态中。80后、90后逐渐成为投资主体,金融服务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线上化已经成为这类投资群体的主要服务方式;人工智能使得投资方式、投资逻辑以及风险管理逻辑发生变化;风控也会由原来对个体抽样的风险识别,转为大数据支持下的组合定价。
  传统金融机构受限于专业人员的数量限制,服务更广泛的大众客户的能力有限。互联网降低了服务的边际成本,特别智能投顾的介入,可以考虑通过人工智能模拟传统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通过机器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服务客户群也会有所增加。
  蒸汽机、电力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人工智能在现阶段会将人从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行业很多简单的检索、分析工作会被替代,但人会保留灵感的东西。
  《财经》:人工智能对资产端的影响是怎么样的?
  张旭阳: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始对传统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路径与模式产生深远影响。当前,无论是在改善资产配置效能、提升大类资产投资绩效,还是在拓展资产类别和投资半径等方面,都可感受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进步。
  技术的改进会使原先一些不可投资资产变为可投资资产。例如区块链、大数据风控技术的引入,增加了基础资产的透明度,提升了投資者对某些资产的投资兴趣。
  随着互联网进入人工智能的新阶段,数据将逐步取代资本成为商业模式的主要驱动力,同时数据本身也变身为一种重要的可交易资产。在区块链结构下,使得数据资产的边界更加明确,使数据资产在流传有序的情况下,变成可投资产,即数据资产化。
  随着区块链结构上的数字资产发展,财富观念也会发生改变,对财富管理的一些根深蒂固的理念都会带来冲击。   《财经》:从人工智能来讲,互联网企业是不是要比传统金融机构更有优势?
  张旭阳:财富管理需要客户对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机构品牌的信任。传统金融公司的优势体现在:品牌优势、长期积累的团队能力、对客户和市场的理解,以及对风险的认知。相比于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财富管理业务上的优势主要体现为技术+数据。這之间会有一个转换过程,因为市场总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是急变,而是渐进的。
  互联网本身也在发生着变革,从PC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对重复性、复杂的信息处理要比人快很多,随着时间推移与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会越来越高,这有助于投资者积累对新型财富管理机构的品牌认知。
  事实上,传统的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并不矛盾,传统金融机构也会用到人工智能的技术,提升自己的平台,在新的阶段,成为具有足够生存能力的财富管理服务商。
  不论是fintech还是techfin,都是通过技术使数据更好适应金融机构的服务改善和效率提升。在上述过程中,可能是金融机构主动发起,互联网金融机构推送,也可能是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尝试,提升能力变成技术服务提供商。
  路径不同,但是殊途同归,都是更好地利用技术,将金融推动到一个新的阶段。在社会结构、生态结构发生巨变的情况下,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更好地连接投资和融资。
  《财经》:未来,互联网金融公司在金融产品设计上是否会有更多的涉足,还是仅仅做平台?
  张旭阳:互联网金融公司不做金融产品研发,很难将技术融入到金融中,不论是fintech还是techfin,金融和技术都不可分割。
  如果将金融服务比喻为面粉,技术比喻为水,提高效率就要将水和面混合在一块做成一个面团。但是金融和技术要怎么深度结合,需要机制的探索。在初期,互联网公司不深度参与金融设计就没有办法提升能力,比如一些互联网信贷产品,如果不试水,就不会知道消费金融的主要风险点在哪里。在与黑色产业的攻防过程中,金融科技公司不断扩大数据来源,提升模型能力,并最终将这种风险管理能力产品化,输出给其他机构。

打磨自己才有生存空间


  《财经》:与前几年互联网公司纷纷布局互联网金融不同,今年,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都称要做平台,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支持,你认为互联网金融公司未来的生存空间在什么地方?
  张旭阳:金融行业是一个很深、很大的行业,对参与者有能力边界、杠杆率边界限制,每家机构的市场份额也有一个适应度,并非份额越大越好,市场参与者不仅要承担信用风险,还要承担声誉风险,所以,把自己的能力打磨好才有生存空间。
  各家机构的资源秉赋不同,但这种能力归结为将科技能力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成为一种能力生态圈。
  《财经》:百度金融在财富管理上布局如何,和其他互联网金融公司相比,优势是什么?
  张旭阳:百度财富管理业务的愿景是建设成为一个线上财富管理平台,以“智能投顾”为核心,依托“百度大脑”,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为大众人群提供专业、可信,也更加公平的财富管理与财务规划服务,并可对外输出我们的投顾能力。
  百度金融会借助百度特有的能力,在财富管理业务上,打造自己的特色。百度的强项是其人工智能技术,具体体现为对数据的归集与处理,以及对用户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的识别。
  通过百度背后的技术、资产,对用户做智能适配、动态跟踪,从而调整组合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有一个核心产品线。事实上,在某些我们认为市场存在缺失、百度有技术优势的领域,我们也会与其他金融机构一起创新一些好的金融资产。
  例如,将财富管理与消费金融生态打通,把消费金融中一些好的资产进行证券化,提供给财富管理客户,使得资产更加稳定,风险更加分散。
  百度金融去年成立了互联网金融交易中心(西安百金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实际是承担基础资产生成的角色,包括消费金融的证券化。
  我个人认为,互联网财富管理的理想结构,应是基于区块链、大数据风控等技术,在资产证券化分散风险的架构上更加公允地给资产定价,并与财富管理机构的专业能力对接,形成一个既有效管理风险,又将个人融资与投资的需求直接对接,达到普惠的目的。
其他文献
唯有培育一个日趋强大并且完善的资本市场,资管行业才能迎来长远发展,正本清源、坚守价值投资理念的资管机构才更能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稳定的回报  中国资本市场的崛起,是世界金融行业过去30年的一件大事,也是与中国经济腾飞紧密关联的大事。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数量超过3200家,全国股转系统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家数过万;同时,地方交易中心、金融期货交易所、商品期货交易所等多层次、多品类交易场所快速发展。资
期刊
没有硝烟的战场战意最浓。  中国一直是世界汽车工业中的追赶者,而新能源汽车革命席卷全球给了后来者弯道超车的机会。谁能掌握动力电池的技术和产业化,谁就可能执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万亿市场之牛耳。  大量补贴的注入不仅带动了中国锂电上下游发展,更扶植一批全球销量巨头。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动力电池销量排名前十中,中国企业占得七席,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沃特玛、国
期刊
从政治层面来说,中央企业在参与国家战略方面要走在前面,早做研究规划。从商业角度而言,招商局最近30年来的发展受益于国家战略,未来仍应积极把握机会  2012年,招商局集团成立招商局资本。作为招商局集团新设的一级子公司,招商局资本专门从事另类投资与资产管理,是招商局集团直接投资业务统一的管理和发展平台。一方面,招商局资本在市场中积极探索,不断培育出新的产业,以增强资本的活力;另一方面,招商局资本整合
期刊
作为长期的价值投资者,应该以实业家的心态去做投资。真正好的回报,都是在找到有潜力的公司后,通过长期投资增值所实现的,而不是简单的资本运作  在离开KKR近半年后,曾担任KKR全球合伙人、KKR亚洲私募股权投资联席主管兼大中华区总裁的刘海峰在上海接受了《财经》记者的专访。  “KKR很好,这么多年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但我今年46岁了,在职业周期的最后20年,希望自己能做点更有意思的事情。”刘海峰告诉
期刊
在史无前例的行业高速发展时期,房地产金融是其中最重要的推动力量,而在目前超过10万亿元体量的融资市场中,以房地产基金为标志的杠杆模式已逐渐成为行业融资的首要选择  过去十年是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整个行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并于2016年末到达阶段性顶点。毫无疑问,在史无前例的行业高速发展时期,房地产金融是其中最重要的推动力量,而在目前超过10万亿元体量的融资市场中,以房地产基金为标志的杠
期刊
无论是艺术品投资基金还是个人投资,必须遵从艺术品长期投资规律,急功近利的做法不适合艺术品投资领域  全球市场前景不确定因素增加,艺术品投资开始被视为其中一个“投资避风港”。  法国艺术品行情公司Artprice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大幅下降,而中国重新成为全球最大艺术品市场。中国此前曾连续五年蝉联全球最大艺术品市场,直到2015年排在美国之后名列第二。  如何才能在艺术品市
期刊
中国的未来一定是新经济的未来,新经济是未来唯一值得投入的一个方向。接下来很大的一波机会就是新经济对于传统行业的改造  2017年是相当关键的一年,也是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的一年。从大的环境来看,去年发生了几件事情,无论是美国大选、英国脱欧,包括现在欧洲发生的一些情况,总体来看,这个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说,以前这个世界可能相对来说是一个单极的世界,从“二战”以来,由美国确定的世
期刊
投资并非追逐热点,而是建立在扎实和严谨研究基础上的资产配置和战略性布局  国开金融成立于2009年8月,是国家开发银行的全资子公司。在承接国家开发银行原有投资业务的基础上,国开金融已成为一个辐射海内外的综合性战略投资平台。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国开金融集团总资产1300多亿元,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200亿元。  自成立以来,国开金融根据“国家战略性、开发银行协同性和商业可持续性”的发展定位,逐步形
期刊
家族财富如何保值增值,家族财产与旗下企业资产的划分,资产的风险分散与家庭、企业的全球化扩展等问题,逐渐成为中国高净值人群考虑的核心问题  近几年,中国家庭财富增长迅速,高净值人群财富增长更快,家族财富管理将成为核心需求。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十年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每年增长20%左右,2016年已达126万亿元人民币,高净值家庭超过210万,拥有可投资金融资产超过54万亿元。  据笔者测算,预计到
期刊
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绿色金融”。本文探讨推动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我们已经做了什么,还需要做什么。一、绿色金融发展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罗马俱乐部基于对发达国家发展方式的担忧和质疑,深入探讨了关系人类发展前途的人口、资源、粮食和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1972年,该俱乐部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