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人讲述仇和往事 爱读书的“刺儿头”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k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江苏盐城市区到滨海县,要走60多公里。从滨海县城到五汛镇,要走30多公里。从五汛镇再到张圩(音同“围”)村,又要走10多公里。仇和人生的前20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五汛镇一家小吃店的老板在和记者交谈时说,仇和人缘特别好,这里“没有不认识他的”,接着又警惕地问:“你们是要写他好还是写他坏啊?写他坏可不行,我们这儿好不容易出一个名人,不能写坏了。”
  
  “搞什么特殊化?!”
  “仇”姓在全国很少见,但在盐城市却是个大姓,路上随便找个人问问,他一定有几个姓仇的同学或同事。从五汛镇开车到张圩村,路不难走。仇和家的老宅子还在那里,静悄悄地,已经无人居住,由邻居帮忙看管着。他们告诉记者,仇和的老母亲之前一直住在这里,仇和每年都会回来一次。直到去年,老太太才搬去盐城。
  仇家的宅子与其他农家没什么区别,房屋坐北朝南,门前是一条小河。院门口有两只石狮子,门上还贴着春节时的对联。上联已经脱落,下联是“福门财旺聚九州”,横批“幸福之家”。走进院子,有东、西、北三栋房,以前母亲住在北屋,仇和则住在西厢。
  村民们告诉记者一件事:过去村里一直是土路,直到前几年才铺成水泥路。仇和的家并不在村里的主干道上,按说是不应该给铺的。但想到仇和已经当了大官,村里就把他家到主干道的路也铺成了水泥的。后来仇和回家时看到了,还生气地问是谁的主意,“搞什么特殊化?!”
  如今,在五汛镇仇和最近的亲人,是他的舅舅陈乃跃。老人已经70多岁了,住在镇上一排低矮的平房里。记者来到时,他正弯着腰在院子里洗萝卜。老人家不会说普通话,还要请人“翻译”。记者请他谈仇和的往事,他多半是笑,说记忆力不行了,就断断续续说了一些。他最近一次见到仇和,是今年仇和的独子结婚,他去南京喝喜酒。
  
  不相信“读书无用论”
  仇和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仇和1957年1月出生,家中排行老四,上面是三个姐姐,童年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据当地人回忆,“当时谁家要是有三四个孩子,肯定都饿得揭不开锅”,可仇和的父母却生了8个,可谓困难户中的困难户。”
  饥饿、死亡、茅草房是仇和童年记忆里抹不去的底色。由于家里太穷,仇和小时候吃不到肉,使得他的饮食习惯几乎与肉绝缘。直到现在,他也很少吃肉。
  仇和读书的机会,是牺牲了三个姐姐上学的机会换来的,因此他也特别珍惜。小学毕业后,他考上了镇上的五汛中学,在那里上了初中和高中。在五汛中学的校史陈列馆里,记者看到一个名为“桃李馥郁”的板块,专门介绍优秀校友。第一张大照片就是仇和。
  五汛中学位于镇中心,4层的白色教学楼建得相当气派,很难想象这是一所镇中学。学校建于1956年,2006年建校50周年时,时任江苏省副省长的仇和返校参加了庆祝活动,并做了将近30分钟的即兴演讲。
  仇和1971年入该校,当时正值“文革”时期。在五汛中学的校史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十年浩劫中,压倒一切的阶级斗争,在教书育人的五汛中学校园里留下了累累创伤……在动荡曲折的‘文革’中,五汛中学人没有因此而消沉……一批批优秀的学子脱颖而出,后来在社会各界成为杰出的人才:仇和等校友便是其中的代表。”
  仇和高中时就读的高二(2)班班主任蔡宝培曾写过一篇文章回忆当时的日子:“那是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更是个政治动乱的岁月。生活困难,甚至面临饥馑,而高校停课、停招,更让很多农村中学生感到‘读书无用’,前途无望。有的农村中学压根儿开不了学,即使有的开学了,上课犹如‘放羊’。”这样的风气没有影响到仇和,他似乎比别的同学更早地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性。
  学校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退休的老教师们都说,仇和读书的积极性比别人都高,他还告诉也在五汛中学上学的弟弟和堂弟,一定要读书,不要相信‘读书无用论’。”
  仇和当时还担任班里的团支书,蔡宝培在文章里专门写了一段回忆他:“团支书仇和这个淳朴的农民儿子,他睿智、勤奋、上进、执着。他有火一般的激情和宽阔的胸怀。多难的工作,他都能创造性地完成,团员和同学心中的疙瘩他总有办法帮助解开,他每个学期都被评为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仇和十分谦虚。我清楚地记得,毕业时,团干部合影,为感谢他协助我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们班赢得了好声誉,我要他坐在我身边,他就是不肯……至今我仍保存着那幅照片……仇和同学与我一直保持着联系。多年来,他无论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还是担任县、市级领导,乃至江苏省副省长,每年过年都给我寄来新年贺卡。”
  舅舅陈乃跃当年曾在五汛中学当美术老师。在他的眼中,仇和是个好学生,有时候也是个“刺儿头”:“他那个时候身上就有很强的政治性,遇到什么不平之事都敢出头,甚至直接去找校长理论。”此举也让他在同学中间赢得了威信。
  
  没费劲儿就考上大学
  1975年,仇和高中毕业,但国家还没有恢复高考。仇和的叔叔当时是村长,便安排他在生产队工作。仇和先后当过生产队计工员、副队长、队长、村团支书。
  生产队工作量很大,白天大家都要去劳动,晚上收工后就很早休息。可据陈乃跃回忆,仇和晚上还要点着煤油灯看书。“他还爱写文章,写完了就以通讯员的身份给报社投稿。”
  1977年底,国家恢复高考,仇和马上报名参加。用舅舅的话说,他“根本不用费劲就考上了,这两年的书没有白看”。1978年2月,仇和开始在南京农学院(今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系植物保护专业学习。
  大学时代是仇和一生中难忘的时光。他当上了学生会主席,还是一名校级运动健将,获得过江苏省大学生运动会长跑第四名。学生会主席的经历不仅让他知晓该如何与人打交道,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他的口才。后来,他说话口若悬河,演讲中3句甚至5句以上的排比句信手拈来,听者听得热血沸腾,这个功力就得益于那时的锻炼。喜欢运动则给了他一副健壮的体魄。
  1982年1月毕业后,仇和进入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工作,后担任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1990年9月,他进入江苏省科委,后成为农村科技处处长。1995年,他参加江苏省首期高级管理人才经济研究班,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了近一年。
  1996年7月,仇和被任命为江苏省宿迁市筹建领导小组成员,开始为宿迁建市做准备。两个月后宿迁市建立,他担任副市长,开始了他最富争议的10年。
其他文献
前不久,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下文简称茅奖)揭晓,5部最终获奖作品分别是《人世间》(作者梁晓声)、《牵风记》(作者徐怀中)、《北上》(作者徐则臣)、《主角》(作者陈彦)和《应物兄》(作者李洱)。获奖排名是按照得票多少的顺序排列的,所以,梁晓声的《人世间》是本届茅奖最受评委青睐的作品。  获奖为《人世间》增加了关注,但是否能明显增加销量,不容乐观。在将书稿交给出版社的时候,梁晓声并未对《人世间》的销量抱
徐学犁青(1933—2017年)生于福建安溪,原名李福源,14岁到香港谋生,后到印尼发展,最后定居香港。他11岁开始写诗,出版诗集《苦难的侨村》《瓜红时节》《翡翠带上的歌声》《犁青山水》《台湾诗情》等30多部,驰名海内外文坛。他赤手空拳创立了玛雅集团,现已发展成为印尼著名的企业集团之一。  我和犁青交往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7年,他创办了《文学世界》杂志,在香港广泛向中文作家约稿,我也收到他从
2019年11月,梁晓声在北京接受本刊专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就我的眼光看,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正从当代人的生活之中逸去。有人看到了这一点,于是掉头而去,想要到别处寻找。我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将脸更凑近生活,看一看同时还消失了些什么,又嬗变出了些什么,滋生出了些什么。”在一封给作家同行周梅森的信中,梁晓声谈着他对“写平凡的能力”的理解,“这也许是时代对我们这一批人的新的苛刻的要求。” 
痛苦的缘由大家一清二楚,可人们也想知道为什么而快乐。我有时醒来,内心祥和,那种奇特的美意我无法抓住。红霞照亮了我的小屋和身体,我爱整个宇宙,不知为什么,我欣喜异常。可不到一小时,我就感到黑暗重新包围了我。  它从哪儿来,这短暂的快乐?天堂敞开大门,隐隐约约。长夜里,无名的星星消失后,人的内心变得更加黑暗。是蓝天归来的古老四月,就像火灭之后未了的余光,还是岁月的灰烬中春天复苏,预示着爱情的吉兆?  
大家都知道,小说《西游记》写了很多妖怪,这些妖怪基本都住在荒山野岭的洞穴里。  不信请看看:黑熊怪住在黑风山黑风洞;黄风怪住在黄风岭黄风洞;黄袍怪住在碗子山坡月洞;金角大王与银角大王住在平顶山莲花洞;独角兕大王住在金兜山金兜洞;蝎子精住在毒敌山琵琶洞;赛太岁住在麒麟山獬豸洞;蜘蛛精住在盘丝岭盘丝洞;青毛狮子怪、黄牙老象怪与金翅大鹏雕住在狮驼岭狮驮洞;白鹿精、比丘国妖后住在柳林坡清华洞;金鼻白毛老鼠
10月6日,也就是《禁止蒙面规例》实施第二天,“港独”头目黎智英很忙。这天中午,他和另外几个乱港头目开了个秘密碰头会,其中有香港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原主席何俊仁等。13时许,黎智英等人离开寓所,到达铜锣湾皇室堡商场外,加入名为“全民口罩日”的示威游行中。这是一次在没有向警方申请不反对通知书的情况下发起的非法游行。黎智英接受了媒体采访,叫嚣“蒙面无罪”。非法游行队伍中的大部分人以不同物品遮掩面部,
如果一只1.5億岁的恐龙能说话,会说些什么呢?最近,美国芝加哥菲尔德历史博物馆在市区投放了一个移动快闪录音室,邀请市民“放飞想象”,为馆内藏品录音,让恐龙化石“活”起来。  快闪录音室的机器内存储着100多个示例脚本,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市民录制的解说会在博物馆内播放,还会通过手机传给参观者。大卫完成一段解说录音后,兴奋地说 :“听着自己的声音出现在喜 欢的化石旁边,感觉太棒了。”创意总监穆拉德表
熟悉陈峰的人都知道,读书、记录心得、写毛笔字,是他每晚的必修课。作为海航集团的董事长,陈峰潜心中国传统文化,自言从中悟出了独特的商道。  在近20年的时间里,陈峰倡导“内修中华传统文化精粹,外融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打造出总资产价值达3000亿元的海航集团。从当年一个偏居一隅的地方航空公司,成长为一家以航空旅游、现代物流和金融服务为支柱产业的现代服务业综合运营商,海航集团已经成为我国四大航空公司之一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初心从未有改变,百年只不过是考验,美好生活目標不断实现。”在建党百年的时间节点,一首主题MV《少年》走红网络。如朝日,如初春,用少年的意象来比喻百年大党永葆蓬勃活力,这是一个观察历史的新方法:从青春的角度,来探寻历史的密码。  对于历史中的伟大人物,如果从青春视角来观察,也许能打开新的意义空间。百年党史,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学习党史
“鸿蒙”问世了!  一段时间以来,华为要推出自主操作系统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8月9日,华为终于在开发者大会上揭开了这层神秘面纱。这个崭新的操作系统被命名为“鸿蒙”,英文名称则定为更易发音的“Harmony”,寓意和谐顺畅。与此同时,华为还推出了旗下第一款搭载鸿蒙系统的创新产品——荣耀终端智慧屏。  鸿蒙受到如此多的关注,与华为当下的处境有关。近来美国在贸易、科技等领域频频对中国进行打压、挑衅,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