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太祖朱元璋自开国之后,为了让子孙治国有据可依,特地制定了《皇明祖训》。在这部长长的祖训中,他开篇就确立了十几个“不征之国”,也就是子孙不得与之交战的国家。在这些国家里,日本国就赫然在列。然而奇怪的是,對于不攻打其他国家,朱元璋给出的解释都是这些国家有心朝贡,因此不须攻打,唯独对日本,朱元璋却说,这日本国阴险狡诈、“谋为不轨”,因此千万不要和这个国家有过多的往来。
的确,朱元璋对日本的鄙视,可谓深入骨髓。他常常对着大臣和子孙痛骂日本反复无常,就连在一首夸赞日本进贡的折扇的诗中,都不忘骂日本人是“肆志跳梁”的跳梁小丑,并且在结尾写道:“今知一挥掌握中,异日倭奴必此变”,提醒自己注意日本的异常动向。
更有甚者,洪武初年,日本国王两次派遣使者前来朝贡,竟都被朱元璋拒之门外。朱元璋不仅不接收日本的贡品,还把前来出使的日本使者软禁在四川、陕西的寺庙中,令他们没法回国复命。此外,按照惯例,日本国王要接受中国的册封,而朱元璋却拒不册封日本国王,一直到朱元璋死后,朱棣即位,日本的天皇才获得了朱棣颁赐的龟钮金印,被明朝正式册封为“日本国王”。(不过,当时日本的这位“怀良国王”,实则不是天皇,而是大将军,不过他掌握大权,和天皇也相差无几了)
那么,朱元璋对日本的厌恶到底从何而来呢?
明朝初年,常常有倭寇来骚扰明朝沿海的山东、浙江、福建等地,烧杀掳掠,掳走当地人民。他们手段狠毒,却又行踪飘忽,总是小股部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因此很难防御。于是,朱元璋便派人告诉日本国王,要管束好日本人,不要来中国作乱,否则就要大军压境,攻打日本。可是,等日本第一次向明朝进贡的时候,朱元璋就被日本国王傲慢无礼的国书气得怒火中烧。这日本国王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在国书中写道:“天朝有兴战之策小邦亦有御敌之图。”这意思就是说,你明朝尽管来打吧,我们日本自然有抵御你们的方法。
朱元璋看后自然火冒三丈,当即斥退了日本使者。可明朝毕竟才刚刚建立,百废待兴,这时就远征日本,实在有些力不从心。而且,日本国王还特地提到了元朝忽必烈派水师攻打日本,却被“神风”吹得大败而归的故事。这前车之鉴,朱元璋也不得不防啊。日本孤悬海外,如果劳师远征,必然会伤及刚建立的大明元气,所以,他不得不搁置下攻打日本的念头,并告诫子孙,不要轻易攻打日本。
此外,朱元璋拒绝与日本往来,也是因为汉奸太多。总有人受金钱的诱惑,去给日本人当奸细,为日本人带路,这令各地的守土官员非常头疼。朱元璋对这种汉奸毫不手软,专门下诏,责令地方官,一旦抓获奸细,就要立刻“押赴京师,明正典刑,斩首示众”。然而,纵使朱元璋这般痛下狠手,奸细仍然不少,于是朱元璋只好下令,严禁明朝人与日本人接触,如果没法接触,某些人自然也就做不了奸细了吧。
然而,朱元璋的小心防范,只能防得了一时,却防不了一世。虽然在洪武后期,倭寇有所收敛,但等到明朝中后期的嘉靖年间,倭寇又再次猖獗起来。
的确,朱元璋对日本的鄙视,可谓深入骨髓。他常常对着大臣和子孙痛骂日本反复无常,就连在一首夸赞日本进贡的折扇的诗中,都不忘骂日本人是“肆志跳梁”的跳梁小丑,并且在结尾写道:“今知一挥掌握中,异日倭奴必此变”,提醒自己注意日本的异常动向。
更有甚者,洪武初年,日本国王两次派遣使者前来朝贡,竟都被朱元璋拒之门外。朱元璋不仅不接收日本的贡品,还把前来出使的日本使者软禁在四川、陕西的寺庙中,令他们没法回国复命。此外,按照惯例,日本国王要接受中国的册封,而朱元璋却拒不册封日本国王,一直到朱元璋死后,朱棣即位,日本的天皇才获得了朱棣颁赐的龟钮金印,被明朝正式册封为“日本国王”。(不过,当时日本的这位“怀良国王”,实则不是天皇,而是大将军,不过他掌握大权,和天皇也相差无几了)
那么,朱元璋对日本的厌恶到底从何而来呢?
明朝初年,常常有倭寇来骚扰明朝沿海的山东、浙江、福建等地,烧杀掳掠,掳走当地人民。他们手段狠毒,却又行踪飘忽,总是小股部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因此很难防御。于是,朱元璋便派人告诉日本国王,要管束好日本人,不要来中国作乱,否则就要大军压境,攻打日本。可是,等日本第一次向明朝进贡的时候,朱元璋就被日本国王傲慢无礼的国书气得怒火中烧。这日本国王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在国书中写道:“天朝有兴战之策小邦亦有御敌之图。”这意思就是说,你明朝尽管来打吧,我们日本自然有抵御你们的方法。
朱元璋看后自然火冒三丈,当即斥退了日本使者。可明朝毕竟才刚刚建立,百废待兴,这时就远征日本,实在有些力不从心。而且,日本国王还特地提到了元朝忽必烈派水师攻打日本,却被“神风”吹得大败而归的故事。这前车之鉴,朱元璋也不得不防啊。日本孤悬海外,如果劳师远征,必然会伤及刚建立的大明元气,所以,他不得不搁置下攻打日本的念头,并告诫子孙,不要轻易攻打日本。
此外,朱元璋拒绝与日本往来,也是因为汉奸太多。总有人受金钱的诱惑,去给日本人当奸细,为日本人带路,这令各地的守土官员非常头疼。朱元璋对这种汉奸毫不手软,专门下诏,责令地方官,一旦抓获奸细,就要立刻“押赴京师,明正典刑,斩首示众”。然而,纵使朱元璋这般痛下狠手,奸细仍然不少,于是朱元璋只好下令,严禁明朝人与日本人接触,如果没法接触,某些人自然也就做不了奸细了吧。
然而,朱元璋的小心防范,只能防得了一时,却防不了一世。虽然在洪武后期,倭寇有所收敛,但等到明朝中后期的嘉靖年间,倭寇又再次猖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