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信用的现实思考

来源 :理论与改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lyz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作者在本刊2004年第4期上发表的《中国社会信用的历史沉思》一文中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作为家族社会所具有的社会关系的基本纽带:情、义、忠、信。其中,“情”是最基本的。由此发展出“忠”,衍生出“义”及“人情”,而“信用”仅仅作为一种从属的社会关系而存在。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的这些基本纽带如何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直至现在所发生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变化。从而论证信用危机的现实原因以及建设信用社会和深化改革的根本途径。
其他文献
1978年以来的中国现代化发展,遵循的是一条以不均衡作为“发展起点”和“发展代价”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它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社会结构和社会财富、利益、权利的分化。长此以往必将
四川丘陵地区县域人口稠密、数量多.农业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四川丘陵地区县域经济不发达,农业仍然占主导地位.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受行政因素影响,四川丘陵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我出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提出相应的建议。
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为农村成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应从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农村成人教育、农技推广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资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全球性问题。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从生产和消费领域说明建设节约型社会决不会影响经济的增长和人们
改革的思想源泉体现为严格平行的两条路径:自发秩序原则与强制变迁原则。两条路径为什么分别被不同的国家所采用,内部的制度规范有什么差异,会对改革发展造成什么影响?我们对现
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革命党,转变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执政党,其领导方式也必须进行适时转型,具体包括:(1)从包揽一切、高度集权向总揽全
管仲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价值,主要表现他认为人民是治国之本.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所有的重要举政措施都在于爱民,而爱民必须“爱”与“利”兼施并用,要发展生产以富民,同时,依法治国
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国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国际产业博弈的结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发展战略将相互
本文基于系统论、政府被控论、市场过程论、政府与跨国公司博弈论等观点,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对政府规制能动反应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