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借贷风险治理研究

来源 :经济体制改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0211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监管模式均是监管和创新的权衡,我国网络借贷经历了鼓励创新→风险累积→严格监管的发展历程.网络借贷的本质是信用风险交易,网络借贷因时空隔离、去中心化、交易主体有限理性等使信用风险不断累积,极易诱发系统性风险.而区块链技术能优化网络借贷运行机制,促进监管科技发展;区块链技术信息共享、可追溯、防篡改能降低信息不对称;区块链技术将数据转变成信息,信用转变成资产,有助于完善征信体系;区块链技术内嵌到监管法规中,可实现代码执法和监管执法自动化;信息共享机制推动监管机构和利益相关者共同监管和平等监管,有利于监管公平;用去中心化的监管科技监管去中心化的金融科技,有利于防范网络借贷系统性风险.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 2012、2013和2015年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发现社会保障和社会信用水平对家庭金融财产结构的多元化有显著的刺激作用,其效应存在衰减性,但到2015年依旧可观.城乡和区域间家庭金融财产结构的多元化水平差距仍较大,社会保障和社会信用水平的效应大小及显著水平有差异.相较于社会保障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效应在农村和西部地区并不明显.现阶段需夯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础,并着重推进社会保障建设,降低家庭预防性动机,并通过家庭金融财产结构的多元化增加家庭金融财产性收入,最终实现
结构性货币政策是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领域的最新实践,也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和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于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概念界定尚不明确,在理论依据、政策目标、实施要点方面缺乏系统性的认识与分析,特别是在货币政策应当在多大程度上承担结构性调控功能这一核心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实际上,中国近年来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不仅是过去传统结构性调控工具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延续和改进,也是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借鉴和应用.未来,结构性货币政策需沿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进一步完善,并以结构服
本文利用我国银行业的数据,考察了股票公开发行上市对银行税务筹划行为的影响.公开发行上市改变了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使得公司管理层需要重新权衡税务筹划的收益和成本,进而影响公司的税务筹划激进程度.本文基于中国2001-2018年银行业数据研究发现:银行上市后税务筹划激进程度显著提高;分组检验结果表明公开上市对税务筹划的影响在大型内资银行和加杠杆周期中更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银行上市后更高的税务筹划程度是由于管理层专注于改善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缓解盈利压力的结果.
奖项激励相关文献存在视角局限、维度单一和机制识别不清三大问题,本文依据2001-2018年间中国大众电影百花奖的评奖情况,运用双重差分法,区分和识别了市场选择机制和自身选择机制下奖项对获奖者后续工作数量、质量和多元化发展的多维激励作用.第一,奖项激励未能对获奖者的后续工作数量、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市场选择机制抑制了男性获奖者对高产、高质的发展意愿;两种激励机制对女性获奖者均不显著.第二,两种机制都鼓励获奖者的多元化发展,但市场选择机制抑制了较年轻获奖者多元化发展的意愿,却为较年长获奖者提供多元化发展的
本文将2016年全国37个城市25534个小区的数据与城市层面数据进行匹配,运用工具变量法等对产业集聚推动城市房屋价格上涨问题进行研究,并探讨了产业集聚推动城市房屋价格上涨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产业集聚每上升1%,将会推动房屋价格上涨0.1369%,相对于第二产业集聚,第三产业集聚更能推动房屋价格的上升;(2)产业集聚最能推动别墅价格的上升,商业及商住房次之,推动普通住宅价格上升的能力最弱;(3)产业集聚一方面通过加速城市化进程的直接效应和预期效应推高了房屋价格;另一方面,产业集聚还通过带动城市土地
本文系统地评估了中国摩天大楼数量扩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摩天大楼数量的扩张对城市经济增长并不产生显著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且仅对其附近1公里左右范围内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究其原因,在于在中国的制度背景下,摩天大楼的建造可能更多的是地方政府竞争的工具以及政府的“面子工程”,其建设往往与城市自身的经济基础相违背,从而会削弱摩天大楼的集聚正外部性.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城市摩天大楼的建设要与其经济发展和产业支撑水平相适应,应避免对形象工程以及摩天大楼数量的刻意追求,这才能保证城市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本文在2006-2015年间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污染排放数据基础上,匹配国际机器人联盟统计的机器人存量与增量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识别和估计了行业机器人存量和增量提高对降低污染排放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行业机器人存量和增量提高,可以降低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但是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则没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机器人使用降低行业污染排放,主要依靠研发增长效应和人工替代效应来实现.本文从推动机器人使用的角度,提出了减少中国制造业污染排放的政策建议.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社会经济结构与制度体系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就业结构体系也随之发生明显的调整.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就业结构演变的历史逻辑,总结就业结构的发展规律、经验和特点,可为“十四五”时期中国就业结构调整与高质量就业发展提供思路.“十四五”时期,实现高质量就业需重点关注就业人口的自身发展、就业人口的区域流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适配性、就业制度体系建设等,应以自主就业为主、政府保障就业为辅,城镇就业与农村就业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就业政策环境,发挥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就业促进效应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异质性企业研发创新和市场进入退出的一般均衡模型,推导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内和企业间资源配置的影响,并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行政审批改革既会优化企业内资源配置,也会优化企业间资源配置,进而带来加总制造业生产率提升.进一步检验微观机制发现:一方面,行政审批改革降低企业各项成本,刺激企业研发创新,推动企业自身生产率提升;另一方面,行政审批改革也会加剧企业间竞争,通过异质性企业规模变化和市场进入退出,引导资源由低生产率企业向高生产率企业流动,优化企业间资源配置.
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通过开拓区域内合作促进各自产业结构改善以及经济发展.美国通过积极的产业转移形成了全球最大的GVC,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欧洲通过经济一体化体系促进了地区内的产能合作;日本通过与欧洲国家进行战略性产能合作占领了发达国家市场,且有力推动了全球化;东亚国家虽然通过一体化加强了区域产能合作,促进了经济复兴,但是缺乏经验和准备,制度上的不足以及政策环境的不稳定导致其成果并不显著.借鉴国际产能合作先进经验,中国的国际产能合作需基于各国产业的比较优势,确立互补性的全球价值链体系;通过推进地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