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廙《蔡伯喈女赋》与蔡琰《悲愤诗》二首的真伪——兼论《后汉书·董祀妻传》的史料来源

来源 :新华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ke_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琰《悲愤诗》二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不朽名篇。然自北宋苏轼质疑后,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了古今学者长期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质疑者之所以怀疑《悲愤诗》二首为伪作,主要是认为其所述情景与史实多有不合,而回护者之所以极力回护,则是认为其所述情景与史实并不相悖。检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可以发现,其争论之所起,一方面固然是《后汉书·董祀妻传》及《蔡琰别传》对蔡琰事迹的记录过于简略,不足以回答蔡琰作品涉及的一些史实问题,但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忽略了对另一份存世的关键性材料的认真解读,这就是同样产生于汉末建安的丁廙《
其他文献
中国贫困治理特别是“精准脱贫”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们深刻理解“中国模式”并发展国家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中国的贫困治理模式成功地将执政党的政治领导力转换为一种现代
抗战胜利后上海出现严重房荒,住房奇缺与"二房东"人为抬高房租,引发大量房屋租赁纠纷,市政府以治标与治本举措穷于应付,参议会也通过诸多决议案缓解房荒与租赁纠纷,均产生一定效果但始终无从解决这一难题.法律界、工商界、房客群体站在各自不同立场,对缓解房荒与租赁纠纷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但同样也无济于事.房荒与租赁纠纷成为战后上海市政府和广大市民面临的一个严峻社会问题.
关于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既有研究多探讨外部环境如何塑造队员的驻村实践,而没有较好地分析工作队本身的组织特征及其影响。本文将驻村帮扶工作队界定为混合科层组织,认为其是有助于运动式治理向常规性治理过渡的组织基础。我们认为,混合科层组织的特性使驻村帮扶工作队能够更好地起到汇聚资源、采集信息和培训干部的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如工作重点偏移、组织规则软化以及人际关系紧张。我们在结论处进一步认为,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是"具身的国家"(the embodied state),可以促进国家与社会间的"互见",使
如何为技术治理的兴起提供一个整体性解释框架?为解此难题,本文整合信息、行政和权力三种技术,把国家治理视为国家照看社会的技术。欲照看社会,必先“看”清它。身份信息和效用分析让社会可被“看”,问题导向让“看”不断深入,因果机制把它们串成解释之链。国家将社会简化成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时,暗含了如何“看”的权力。一旦此权力遭受质疑,治理体系将制造出自己的问题,催生新的治理技术,周而复始。本文将诸多技术治理实践揉入推理过程,并重新诠释已有研究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