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面面观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史新时期学校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完善中学生个性的主要促进因素。据调查,在我国中学生中,约2/3左右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退缩、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影响着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给正常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情绪方面,表现为情绪不稳定,遇事急躁,容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一女生,升入初中后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竞争对手也发生变化。使她感到十分不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小学全年级的前几名到目前的141名。她痛苦地说:“15年来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难过,不知道如何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现在看到书就又恨又怕,真的想把它扔出去。”有的同学因为成绩不好,遇事急躁,容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常常与同学打架,又因为受到家长的斥责和老师的批评而心怀不满,继续为所欲为。
  第二, 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有位重点学校的学生就说:“每当看到别人考试作弊时,自己心理就不平衡。当自己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又会抱怨老师不公平,觉得认真学习真没意思,不想继续学了。”还有同学竟然说出了“有出息的靠关系,没出息的靠分数”的话。学习好的同学在学生中威信不一定高,而成绩平平的人缘却好。在推举各种代表的时候常常都会当选。所以就觉得学习没劲,不想再努力学习了。
  第三, 意志品质方面,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容易动摇,对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初中生学习竞争激烈,每次考试学生的心理都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怕失去尖子生的“地位”,收到老师和家长的责备以及同学的冷眼。如果一旦考试真的失利,往往就会情绪低落,这种现象在初三尤为普遍。在咨询中不少学生倾诉说“眼光来自四面八方,既难以接受又不能摆脱”、“一旦成绩不好,不能升入重点高中,哪有脸见人啊”。
  第四, 性格方面,孤独自卑,因为小事闹矛盾,人际关系紧张。由于小学学习成绩好,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加上又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学生向老师倾诉:“我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好朋友关系”。一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学校”,“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做爱做的事情就是自己在屋子里面听音乐”,自闭心态使得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人际关系,以至于自己总不能融入同学,有的学生还和同学关系很紧张。
  第五, 自我意识方面,对自己缺乏全面的认识,缺少自我解剖能力,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强。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优生)的缺点看的多优点看的少,拿家长和有些老师的话说:“要常敲打才能成才。”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失去自信心。
  第六, 过早陷入感情纠葛。青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的第二性特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的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许多情感的困苦。随着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对异性渴望不断,导致早恋问题,甚至于有的学生竟然喜欢自己的语文老师,由此烦躁不安,吃不下,睡不着,无心学习,成绩下降。走入恋爱误区,产生不良心理变态反映。
  由此可见,重视和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品质教育和指导他们逐步地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实在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具有紧迫性。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其中颇受广大师生推崇的典型。新课程理念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学生与课程资源互动、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间互动和学生与教学环境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地理课堂教学。  1 师生之间“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1.1 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传统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师对教材的钻研,考虑的
期刊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法和活动形式。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版《历史课标》在过程与方法中要求学生:“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
期刊
尽管中学英语课程改革如浩荡春风,许许多多的英语教师大胆改革,成效显著。但是,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不能说是完美无缺,没有问题。在教学的有效性上还有所欠缺,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还不足,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存在。本文就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阐述一下我的观点,与大家探讨。  1 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1 师生主体错位。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环节的基本矛盾。我们虽然对“
期刊
【摘 要】 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能力,乃至最终提高学习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途径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我国的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这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更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又一质的飞跃。然而,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对学
期刊
【摘 要】 现在中小学作文教学存在事倍功半的情况,教学方法陈旧,学生感到困难重重。要搞好作文教学,就要让他们体验生活,丰富蓄积;要积极营造氛围,融入情景,培养学生的模仿创新能力;要让他们亲近自然,开阔视野,积累丰富的材料;让他们参与活动,体味乐趣,提供舞台;要引导他们关注民生,培养责任感;要指导他们读书,汲取精华,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 作文 教学 体验 氛围 积累 活动 关注 读书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82。  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通过创设情境,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体验学数学的乐趣;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经历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③情感与态度:通过数学知识的应用,感受数学
期刊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数学是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必修课之一,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阶段,学科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主要渠道。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它在为基础教育带来生机与活力时,也为教学带来了挑战。  1 小学数学教学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语文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有着很大的转变,在教学设计上也在绞尽脑汁的改进。尤其能够重视语文教学最根本的、最本质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文本解读。然而,针对语文教材中一篇篇的经典文学作品,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文本,才能有效达成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呢?  1 了解自己,提升基本素养和文学功底  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储备较浓厚的文化底蕴,达到较高的思想境界,才能在文本解读中具备正确的、合乎作
期刊
政治教育,本就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仅仅是依靠理论的教育很难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而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趣,说到底就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更是检验政治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1 教与学相互依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如何培
期刊
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写文章,即作文教学。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恰恰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许多语文教师对此取得了不少成绩,却仍然存在着诸如学生写作内容空洞、堆砌词汇、中心不明确、凑字数,甚至跑题等问题。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及时更新思想,与时俱进,打破教室的藩篱,树立大课堂观念,使作文教学尽量适应社会的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对于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