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驻足的乡村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rusat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头村里奋斗忙,
  康庄大道党旗杨。
  温馨农家笑声朗,
  梦想成真花椒香。
  和谐幸福新村庄,
  脱贫全靠共产党。
  ——题记
  这里是一片英雄的土地,经沧海历桑田,岁月轮回,有红旗渠作证:这里曾经红火过,战天斗地,遍地英雄,有红旗渠作证。人工天河像丰碑一样,见证着这方土地昔日的苦涩、今日的振兴,也期盼着明日的辉煌。林州市东姚镇长沙村边就坐落在这里。20世纪80年代后,林州十万大军出太行,村子里年轻人少了很多,村路人少渐窄,坑洼泥泞,无力修砌。没了路,少了往来,自然就闭塞,长沙村一度被冷落了。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林州市东姚镇两级政府也曾对长沙村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因种种原因和地理自然的劣势,长沙村仍在贫困的边缘徘徊。
  长沙村又被村民戏称为石头村,出门望见坡,土少石头多。村民一年又一年辛勤劳作却难以摆脱困境。如今,村风民风向好,村民积极进取,还搞起了特色种植,走上了一条特色乡村振兴路。
  7月28日清晨,林州长沙村格外清爽,在长沙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花椒种植基地,一株株花椒树上结满了串串红彤彤的果实,种植户们趁着晴好天气正在忙着采收,遗落在树上的零星花椒仍颗粒饱满油亮,清新的花椒香随风飘散,弥漫空中。
  改变从2017年11月底开始。长沙村作为贫困村,先后迎来了河南省林州市供电公司的唐永安、唐玉峰,两人分别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成员。他们把一张餐桌、折叠床抬进村小学简陋的办公室里,驻扎了下来。
  驻村第二年,唐永安牵头在村里成立了长沙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升值空间,先后筹资20万元购置了小米加工设备和花椒烘干机,专门负责收购村里的谷子和花椒,村民可以直接送到合作社,收购价还比市场高,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当年,销售收入共计近64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大幅增加,实现了双丰收。长沙村实实在在做到了足不出户就把小米和花椒远销全国各地。眼下正值花椒采摘期,红彤彤的“大红袍”花椒遍布山野,香味扑鼻,村民们起早贪黑步入了摘花椒大军,准备卖个好价钱。
  村民刘新翠高兴地说:今年摘花椒有了合作社了,价格稍高点些,老百姓也省劲,比较轻巧些,不怕阴天下雨了,到时候还能给发点福利,政府对老百姓不赖,老百姓也很满意。村民刘成伏说:今年比去年雨量大一些,花椒也稍微好一点儿,一天能摘二三十斤花椒,在唐书记的领导下,销售也很不赖。
  当了三年第一书记的唐永安,蓝工装还一直穿着,可在长沙村老支书刘买喜和村民眼里,唐永安早不是“林州市供电公司管物资供应的唐书记”,倒像是个本村里“经纪人”。因为,唐书记不管在哪儿,也不管跟谁聊天,他一张嘴就是小米、花椒、芝麻油,做买卖的规矩,没有他不知道的……
  三年前第一次来,尽管出发前有心理准备,长沙村还是让唐永安“猝不及防”。
  长沙村偏啊!离镇上34里,离林州市区更远,100多里!出山的路倒有一条,窄得只能过一辆小车,长沙村穷啊!全村400多口人,人均不到1亩地;村里的小卖部,普通生活用品都买不齐;村委会还是石头建的,又冷又潮湿,跟30年前没什么两样。长沙村苦啊!粮食靠天收,不是谷子就红薯、玉茭,漫山都是扎人的野荆棘;冬天山里冷,在市里住惯的他,抱着电暖气成夜成夜睡不着,进村沒多久,唐永安脸黑了、人瘦了,心里却越来越亮堂了。
  长沙村虽穷,靠天收的谷子、芝麻、红薯家家地里都种,野生的花椒、蝎子、酸枣、柿子满山都是。山里人稀松常见,拿到城里头,样样都是宝!如果能自己搞深加工,自己打包装,自己上商标,再通过互联网卖到城里去,卖价能高出好几倍呢,村民的收入肯定比现在多!
  老支书刘买喜有点担心:想法好是好,就怕弄不成啊!
  唐永安笑着说:不怕!当年修红旗渠恁难,老辈儿人都干成了,有林州市供电公司在背后撑腰,就是头拱地,我也得干出点儿响动来!
  要想富,先修路。出村2000米长的路要拓宽,10万元专项资金不够,唐永安带头捐款,老支书四处“化缘”,筹了7万块钱。当年6月,通往外面的道路竣工了!
  村里缺电,唐永安积极争取到78.68万元电网改造资金,为村里新建了3台变压器;又从市供电公司争取2.5万元,为村里安装了50盏路灯。
  长沙村缺水,唐永安又多方协调资金,为村里新建一个蓄水池,让全村吃上了“放心水”;还协调林州市供电公司捐了20个垃圾箱,改善了村内卫生条件。
  唐永安试着通过微信帮刘秋太卖特产,没想到一炮打响,2000斤小米、200斤红薯粉条和100斤芝麻香油销售一空,当年就让他家脱了贫。
  “原先这里都是荒坡,土壤贫瘠,导致产业结构单一,为尽快探索产业扶贫、产业脱贫的新路子,年初,东姚镇党委政府组织人员到陕西韩城考察花椒产业,了解适宜花椒生长所需的土壤、气候、温度,以及种植、管理、采摘、烘干、包装、销售和收益情况。通过学习,认为这里的气候、土质条件比较适宜发展花椒种植。”该合作社负责人刘买喜说。2019年入春以来,东姚镇在全力抢抓春耕有利农时,通过广泛宣传、政策引导、加大奖补等措施,免费发放十万余棵花椒树苗,强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相对于其他经济树种,花椒树的日常管护简单,很多群众都有种植经验。东姚镇重点在壶台线沿玉崇、大庄村一带,在翟阳线沿南窑、冯举沟一带,规划种植花椒,打造5000亩花椒种植基地。说干就干,通过流转土地和实地考察,选定了花椒品种“大红袍”,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长沙村今年就种植了400余亩“大红袍”花椒,预计采摘花椒2万余斤。“此次引进的是两年生韩城大红袍品系狮子头品种,该品种抗病、耐旱、抗寒、适应能力强,单串果实颗粒可达100粒左右,具有果粒大、颜色鲜、味道香的特性。”刘买喜介绍。为提高花椒的种植水平,东姚镇邀请安阳农科院专家为群众开展花椒种植培训,学习栽种、管理技术,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花椒产业发展。“我们花椒基地在用工上优先录用贫困户、合作社入股农户和当地村民,每人每天50~70元的工资,前年购进安装了6台大型智能温控花椒烘干机,我们销售的干花椒,进一步提升产值空间,保证种植户的花椒有销路、有收益,既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又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刘买喜说。昔日的荒山荒坡,如今漫山遍野的花椒飘香。花椒是个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产业,为了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提升花椒产业化水平,东姚镇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截至目前已种植“大红袍”花椒4000余亩,现已正式进入采摘期。   2018年4月4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与驻村第一书记面对面交流时强调,要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树牢“四个意识”的重要实践,作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重要实践,作为转作风、提能力的重要实践,作为带领群众坚定跟党走的重要实践,勉励驻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留下脚印、洒下汗水,锤炼党性、树好形象。
  让整个长沙村旧貌换新颜、共同走上致富路,光靠他一个驻村第一书记或林州市供电公司一个企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思来想去,唐永安决定在农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时间不长,长沙村成立了农民合作社。林州市供电公司捐了6万元,又争取了10万元扶贫资金,为合作社买了1台小米加工机和6台花椒烘干机。
  长沙村村民新收的谷子或采摘的花椒,再也不发愁晾晒和售卖了,直接送到合作社,收购价还比市场高,就地装盒、装箱,让物流公司来车运走。仅此两项,长沙村一户年增收近2000块。
  唐永安笑着说:“长沙村今年这4万斤小米,还不够俺供电系统的人买哩!”
  唐永安正着手合作社申报个商标的事,同时再推出几款特色产品,“看着吧,过不了多久,俺长沙村的农产品,一定会叫起来响当当!”
  三年间,小山村重新焕发了新生机,大家的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唐永安与村民的关系也越来越近,现在,大家有啥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
  长沙村党支部书记刘买喜说:“唐书记来到我们村后,我们村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路也宽了,灯也明了,村民收入也提高了,大家都很满意。老百姓有什么事都愿意去找他,花椒、小米,卖不出去的,老唐通过朋友圈帮他们卖山货,老百姓都非常感谢他。”
  唐永安却说:“跟老百姓交往多了,我收获也很多。大到如何提高村集体经济,小到辨别小米、花椒的好赖,我都非常清楚。这三年,让我积累了很多基层经验,更清晰地知道老百姓急需要什么,从哪里下手。想到就要去干,不能空想,干着干着,也许就成功了。”从原来的门外汉到现在的行家里手,三年的驻村之路,唐永安成为了村里发展的“设计师”、大家生活的贴心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下一步,他将继续带领村民一心一意谋发展,持续为村里注入发展活力,让乡村更美,让农民更富。
  唐永安说:“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我将尽我所能继续拓宽花椒、小米的销售渠道,提高村民的收入,增加村集体经济,改善村容村貌等工作,圆满完成脱贫任务,让村里的老百姓都早日过上好日子。”长沙村的“蝶变”,正是中国12.8万个贫困村乡村振兴的缩影,折射了在脱贫攻坚背景下,中国贫困村庄的历史性变迁。
  随着村里的年轻人相继外出打拼,村里仅剩下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长沙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4户9人,全部都是因病致贫。要拔“穷根”,首先就要彻底改变村民“怕看病、怕花钱”的思想。说干就干。短短4天多时间,便完成全村113户的医保申请鉴定工作。村民们看病有了保障,再也不怕看病花钱了。为学生开设假期补习班,帮助他们提高成绩、开阔眼界。看病难的问题解决了,孩子的教育也不能耽误。
  走访中了解到,长沙村小学只有6名学生,但也仅有2位老师负责学前班和一、二年级课程。这里的学生念完二年级之后,就要转到山下的学校继续完成学业。为了6名学生转校后能够跟得上课程,唐永安联系到单位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来为孩子们补习功课、讲解科普知识,帮助他们提高成绩、开阔眼界。
  村里还有一个“老大难”问题。唐永安刚来村里就听说:有个村民叫刘保成,今年61岁。几十年来,他过着好吃懒做的生活,年过50才娶了残疾的妻子王合香,婚后生育了两个女儿,生活负担重。唐永安决定要先点醒这个“榆木疙瘩头”,于是找到了刘保成。“保成,这几年花椒行情不错,也不用费心打理,你种上几十棵试试吧。”“我身体不行,干不了种地的力气活。”“我们联系了合涧镇一家铸造厂,工作量不大,你去上班挣个零钱吧。”“太远了,家里离不开我,去不了。”
  “扶贫不扶懒。给刘保成找个工作他还挑三拣四,要想个办法。”几次沟通下来,唐永安也着急了,便琢磨着再找一个门路试试。“我们垫钱给你抓来了两只小猪仔,就在家门口养。”“那……中吧。还不如弄几只羊,我看别人放羊也容易些。”“小猪仔你先养着,养好了咱再考虑放羊的事。”唐永安怕他半途而废,主动找来专家上门指导他养猪,还帮忙查找养殖方法和疾病预防知识。过了一阵子,两头小猪被养得毛发黑亮,日渐肥壮。2019年春节,刘保成把两头大黑猪卖了,赚了7200元,乐得合不拢嘴。“俺要再抓上两头小崽,再养上它一年。”尝到了劳动带来的甜头,刘保成在唐永安的介绍下,到村里从事保洁工作,每月收入增加了600元。为了减轻他的家庭负担,先后为其家人办理了残疾证,并申请残疾补助。唐永安为每个孩子申请了一学期500元的教育补贴。后来,刘保成靠着自己的劳动翻盖了新房,改善了居住环境。“精准扶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看着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刘保成,唐永安心里有了底气。
  线上线下齐推广打响“长沙”农产品品牌,刘保成的事情传开了,村民们对他们越来越信任,有什么烦心事都愿意去“打扰”一番。
  前些年,刘秋太被查出胃癌,又出了车祸。不愿向生活低头的刘秋太把外迁户留下的荒地拾掇起来,种了十五六亩地的农作物。如今,刘秋太家里囤了不少的山货特产,一直找不到理想的销路。听完刘秋太的诉求,唐永安立即通过微信朋友圈帮他做起了宣传。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就以不错的价格卖出了200斤红薯粉条、100斤芝麻香油,还帮其他村民销售了不少山货特产。
  尝到“互联网+”的甜头,唐永安认为要继续扩大线上销售范围,依靠电商平台将村民们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唐永安带着村民学起了电商技能,通过中国社会扶贫网上架各种农产品。不久后,村民們便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
  长沙村农民合作社以每斤3元钱的保底价格从村民手中收购谷子,还把销售利润分给村民。就这样,线上线下双管齐下。“长沙”品牌农产品在当地打响了名声。去年上半年,长沙村共卖出了16000斤小米、600斤香油、20000斤花椒、700斤粉条。光刘秋太一家就有两万多元的收入。
  如今,长沙村在唐永安的帮扶下,村民们都脱了贫。每当提起唐永安,村民们都津津乐道。
  驻村第一书记唐永安和他的驻村工作队员情系石头村(长沙村)的父老乡亲,坚持不懈地利为长沙村的群众所谋,诚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搁在心头。党的期望在于此,人民的期盼同样也在于此。林州市东姚镇长沙村的变化,再次诠释了这个真理。
其他文献
“中国梦·百年潮”  寻访来自百名最美书记的故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  2020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就党的根本利益立场、民主政治理念、现实执政方略等方面,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基因密码——人民至上基本价值理念。他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
期刊
河南省襄城县茨沟乡铁刘村毗邻北汝河,交通闭塞,无任何地理和资源优势。村里长期以来无产业项目、无村集体经济,农业生产沿袭“麦茬豆,豆茬麦”的传统种植模式,农业收入较低,村民思富、村两委干部想发展村集体经济,想谋划产业项目,但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村管辖三个自然村,是当时全县班子软弱涣散的行政村,有七个村民小组, 530户2859人,2750亩耕地,有57名党员、村两委干部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30
期刊
在新郑潩水河和九龙河汇流处西南的高岗上,有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老村庄——唐户。这里因发现大量的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而震惊世人,2006年5月,唐户遗址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民间的传说中,这里就是“黄帝口”,是黄帝童年成长的地方……  历经几千年岁月的淘洗,唐氏的先祖在明朝大移民的浪潮中来到这里安身立命,繁衍生息。由于唐户村地处两河夹角之地,沟多地偏,交通不便,一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村庄。
期刊
一  “走,到土楼看看去!”  2020年的五一假期记者回趟老家,从亲朋好友的聊天中,听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土楼,一个豫东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乡村,两年间,竟有40余处农家小院被来自北京、郑州、洛阳等地的艺术家们租赁并打造成书法、国画、艺术衍生品设计及民俗民居等不同特色的文化小院,乡村艺术悄然改变着土楼村民的生活,那些“外来客”注入的新鲜血液让六七十岁的老太、留守在家的中年妇女,从牌桌到画案,手
期刊
“紧紧依靠群众力量发展本村经济,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行动上,走近群众帮助群众,真正关心他们的生活和需求,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这是南召县云阳镇老城居委会支部书记田振宇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今年66岁的田振宇,任支书已经20多年了,他为人宽厚、工作努力、乐于助人,一心为群众办事,一直深得党员和群众的拥戴,多次被南召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红旗杯”党支部书记等。 
期刊
7月16日上午9点,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2020年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在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道意和职业培训学校顺利召开。会议增补了魏恒、袁朝志、陈正达、谷绍山为副会长,魏恒代表副会长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会议总结了今年上半年的各项工作情况,并发布了下半年的工作安排。  会议由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新晋副会长袁朝志主持。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创会会长、河南省民政厅原常务副厅长鲁献启,河南省孝文化促进
期刊
引子  2020年8月1日晚,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北广场。  一台融合着洛阳当地传统文化富有浓郁特色的晚会在这里盛大举行。原来,这是“格力·中国造”全国巡回直播洛阳站活动的直播现场。  一位名叫畅杨杨的90后帅气小伙,现场创作出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就连亲临现场、一向豪横霸气的格力总裁董明珠也连翘大拇指盛赞:“好震撼!”“太棒了!”“非常了不起!”  提起畅杨杨,他现
期刊
孝文化进校园——走进濮阳油田十八中  7月22日上午,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魏恒、袁朝志,副秘书长宋叶等一行五人,风雨兼程来到濮阳市油田第十八中学调研考察。  座谈会上,校长杜同敬、十八中特色活动创建办公室主任刘志强和与会的各位老师对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濮阳市油田十八中学自建校以来,就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孝爱文化的教育,学校每年都会为新入学的学生举行成人礼仪式,告诉每一个学生他们已
期刊
8月12日上午,为进一步推动孝文化进乡村的工作,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一行8人,在创会会长、河南省民政厅原常务副厅长鲁献启带领下,会长张富领、副会长魏恒等一行来到新郑市新村镇调研考察。在新村镇党委常务书记周伟杰,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毛丽芳,新郑市文联主席岳建华,市文明办主任张延超等领导陪同下,参观了新村镇牌坊庄、梨园村等文明小康村。围绕孝文化如何回归乡村百姓中;如何用孝道滋润人心,让家庭和睦,家风、村风
期刊
王六勇,1983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阳镇团城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5个月大的时候不幸被病魔“盯上”,从此他的一生改变了。那年他因持续多日的高烧而落下残疾,虽然头脑清醒,但四肢瘫痪,导致他往后的生活只能在轮椅上度过。祸不单行,他的母亲在30多年前因患骨髓炎浑身流脓,多种疾病缠身而常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两次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蒙上了阴影。面对这样的人间疾苦,父亲王传兴举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