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研究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RUIZH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问题为切入点,首先针对进入21世纪以来辽宁省的产业与就业结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运用结构偏离系数、协调系数测度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水平;其次分析了影响辽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存在的现实性问题,结合“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背景,提出能够促进产业与就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结构偏离度;协调系数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8)02-0049-07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开展,辽宁省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而就业结构优化协调则是促进经济长效、稳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流失严重,人才资源不足,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深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人口就业与产业结构相适应,是改革面临的首要难题。辽宁省是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沿阵地,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现状
  尽管国内已有学者[1]-[5]从时间维度对辽宁省的产业与就业结构协调性问题做过详尽的分析,但是所涉及的数据均为2010年左右的,不能较好地反映近年来辽宁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成果。本文立足于统计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一方面是能够掌握最新的结构性比例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研究成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更好的发挥作用。首先,本文选取了辽宁省2001-2015年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数据,从时间序列上对这一经济发展问题做深入分析;其次,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学术界普遍认同的结构偏离度和协调系数两种测度方法。
  (一)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由图1可知,进入21世纪以来,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呈现出波动性变化特征。整体上,2001-2015年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从10.8%下降到8.3%;第二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波动性较大,从2001年的48.5%减少到2005年的48.1%。自2006年開始,直到2011年底,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呈现快速增长状态,由2006年的49.1%增长到2011年的54.7%,增长了5.6个百分点。2012-2015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总体上呈下滑趋势,其中2015年降比幅度最大,下降了4.7个百分点。辽宁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变化趋势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变化趋势基本对称。2001-2004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呈稳步增长状态,从2001年的40.7%增长到2004年的42.1%;但2005-2011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下滑,由2005年的41.0%下降到2011年的36.7%,下降了4.3个百分点,从2012年开始,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由2012年的38.1%增长到2015年的46.2%,增幅明显。
  (二)辽宁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趋势
  由图2可以看出,辽宁省2001-2015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明显。其中,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33.2%下降到2015年的28.6%,平均每年下降约0.3个百分比。虽然2002、2003年略有增长,但增幅较小。第二产业就业结构基本上呈平稳下降状态,虽然在2013年略有波动,但总体上变化不大,所占比重从2001年的30.2%下降到2015年的26.4%;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在2001-2015年间,呈现出持续上涨的现象,从36.6%增长到45%左右,增长了约8.4个百分点。
  (三)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结构偏离度指标常被经济学者引用[5][6],主要用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如果某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等于零,则表示这一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匹配度达到最高,产业与就业间形成较好的协调性;如果结构偏离度小于零,则表示这一产业的就业结构大于产业结构的比重,意味着该国家或地区会有劳动力剩余的现象;如果结构偏离度大于零,就表示产业结构的比重高于就业结构比重,表明对劳动力保有一定的需求性。总之,结构偏离度越接近于零,越能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趋于合理。本文在计算结构偏离度时采用以下计算公式:
  其中:Ei为结构偏离度;Xi为第i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Yi为第i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Gi为第i产业产值;G为总产值;Pi为第i产业就业人数;P为就业总人数。结构偏离度有正、负或者等于零三种情况。
  1989年,莫伊思·赛尔昆?穴Syrquin?熏M.?雪经过大量研究论证,最终将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设定为如下模式(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人均GDP的增长,第二、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将无限趋近于0值,并稳定在0值附近,而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则无法做出严格的判定。
  选取2001-2015年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比重,计算得到其偏离度,如表2所示。
  综合表2、图3可以看出,辽宁省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较稳定,从2001年到2015年始终徘徊在-0.6、-0.7左右;第二产业的结构性偏离度变化趋势明显,2001-2003年从0.61上升到0.71,2004年下降至0.64,然后一直到2011年始终保持上涨趋势,2011年的偏离度达到1 2012-2015年则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充分说明辽宁省的第二产业增加值高于就业结构比重;第三产业的结构性偏离度总体上均在0值附近,在2001-2015年期间共穿过了两次0值,其中2007年达到最优值,2013-2015年偏离度逐渐向0值靠近,表明近年来辽宁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四)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侧重于从结构内部发现两大系统间的协调关系,而“协调系数”指标则是从整体上测度两大结构间的相似程度[5]。協调系数越接近于1,越能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度高、发展均衡;协调系数越接近于0,则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度较差、发展不够均衡。计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的公式为:
  其中:Hxy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系数,一般介于0和1之间;Xi为第i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Yi为第i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
  由表3、图4可知,近年来,辽宁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波动性较大,表明辽宁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2001-2004年间协调系数经历了一个起伏,从2001年的0.891下降到2003年的0.869,两年时间下滑了0.022,2004年又回涨到0.890;2004-2010年,协调系数整体上呈现波动下滑的特征,由2004年的0.890下降到2011年的0.850,下滑了0.040,其中2006-2010年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实施阶段,在国内总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的背景下,辽宁省内部结构的协调性矛盾突出,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然而,在2011-2015年,即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辽宁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不断优化,协调系数自0.850上升到2015年的0.904,上升势头明显,从中体现出辽宁省在该阶段实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已初见成效。
  综上所述,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仍存在不协调问题。表现为:
  1.2001-2014年,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特点均表现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以下表示为“二>三>一”)的形式,但在2015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产业结构特点表现为“三>二>一”的形式。表明近年来辽宁省的产业结构虽然在不断优化,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产业结构现状只是相对协调,并未达到持续健康的发展状态。
  2.2001-2012年,辽宁省三次就业结构特点表现为“三>一>二”的形式,在2013-2015年,第一产业就业与第二产业就业交互领先,呈现为“三>二>一”或“三>一>二”的形式,虽然在2013和2015年实现了与产业结构相一致的“三>二>一”形式,但发展还很不稳定,第一、二产业就业人群中仍存在大批无固定职业、游走于第一、二产业之间的就业者。
  3.2001-2015年,辽宁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第一产业偏离度始终低于-0.60,反映出辽宁省在农业领域仍存在大批可支配的剩余劳动力,尽管近年来有部分农村户籍人口有季节性的流入城镇务工,成为农村流动性人口,但只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结果,并未改变其户籍所在地的性质。第二产业偏离度均大于0.60,一方面不符合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演变的国际标准模式,与第一产业表现出的发展状态互相矛盾,另一方面反映出辽宁省第二产业存在巨大的劳动力需求,但却无法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说明可支配劳动力资源缺乏必备的工业技能,与就业缺口不匹配。第三产业偏离度与国际标准模式基本一致,说明劳动力就业与产业结构匹配度高,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年来辽宁省的第三产业发展逐渐趋于健康、有序。
  4.从整体上看,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的波动性变化直接反映出其经济内部仍然存在结构性问题,且经济发展还很不稳定。虽然在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中保有相对协调的部分,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协调发展的状态。
  二、影响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产业结构因素
  辽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为奠定新中国建设的工业基础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辽宁的市场开放程度过低,产业结构转型滞后,且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加之装备制造业、重化工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品附加值低,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有限;另外,辽宁省的轻工业和手工制造业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机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据的份额较少,没有形成对低技能劳动力、半熟练工人的承接,导致工业领域内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严重不匹配现状。
  (二)就业机会因素
  改革开放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率先发展起来。快速的经济增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聚,吸引了国内大批的劳动力纷纷转移至东南沿海地区就业,尤其是东北地区经济持续的不景气现象,“助推”了东三省的劳动力资源向经济发展迅速、预期收入理想的地区转移。另外,区域内部缺乏乡镇企业的就业拉动,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军邻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的推力,加速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匹配发展状态。
  三、推动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力就业水平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辽宁省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工业结构方面由于“积垢”太深,问题依然严峻。首先,辽宁应当积极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如轻纺工业、生活消费品加工制造业等,转变固有的经济发展思路,放弃依赖原材料、出口低端产品的老路子,扶持易于低技能、半熟练劳动力就业的中小企业,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问题。其次,继续坚持“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双引擎作用,把握《中国制造业2025》的发展机遇,发挥辽宁高端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优势,深化产业链条,扩大就业岗位,实现产业与就业的同步转型。再次,坚持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扩大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利用好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强与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区域产业合作,吸引韩国、日本的电子制造业、纺织业入驻辽宁,并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从而提高辽宁的劳动力就业水平。
  (二)抢抓发展机遇,发挥服务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   服务业是解决辽宁省人口就业难题、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推进器。辽宁应在现有的服务业基础上,着力打造全域網络化、类型多样化的现代服务业产品。借鉴长三角地区电子商务平台的成功经验,结合辽宁省第三产业的特点,汇聚一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服务产业,利用“规划统筹”的方式,将低效率、低附加值、低就业拉动的基础性服务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打造具有带动力、关联式、能够突破地域限制的一体化现代服务产业。进一步深化辽宁省人民政府对于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继续坚持对营业税应税劳务的服务业企业实行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建立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大对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服务业企业给予扶持资金投入,营造良好的服务业发展环境。
  (三)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以创业拉动就业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吸引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人才入驻的重要因素,对于保持地区活力、留住人才具有促进作用,因此,辽宁应打破体制机制的桎梏,着力改善区域营商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为创新驱动经济、创业带动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首先,政府应坚持“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企业“松绑”、给市场“腾位”,进一步消除行业性、地区性和经营性创业壁垒,提高政府引导创业的服务意识,推广创业的典型经验,形成“自上而下”的良好创业环境。其次,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创业一体化平台建设。通过创业经验交流、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等措施唤醒大众创业意识;支持在校大学生、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创业,挖掘高素质人才的创业潜力,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创业项目合作,形成扩大就业、转变结构、稳定经济的良性循环。
  (四)提高县域经济水平,推动人口就地城镇化
  辽宁以重化工和资源型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造成中小城市发展缓慢、县域经济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低端劳动力迁出的推力,阻碍了辽宁省的城镇化进程。因此,辽宁应寻求适合在中小城市、县域范围内发展的产业形式,加大投资力度,紧抓“互联网+”的契机,培育低成本、小规模、可推广的特色产业体系。如在辽宁海城市出现“淘宝镇”“淘宝村”等类似义乌小商品城的产业形式,带动了当地箱包制造、服装加工业的发展,实现了对经济增长与人口集聚的双向驱动效应。另外,要注重提高入城务工人员的生活、医疗保障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市民化,降低农民市民化的显性和隐形成本,防止“户籍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现象的产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口城镇化。
   参考文献:
  [1]穆怀中,闫琳琳.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度实证研究[J].西北人口,2009,(02).
  [2]秦琴,李长春.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测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05).
  [3]刘丹,张兵,徐孝昶.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度及对策研究[J].西北人口,2012,(05).
  [4]王庆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述评[J].华东经济管理,2010,(07).
  [5]张抗私?熏高东方.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3,(06).
  [6]景建军.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J].经济问题,2016,(01).
  责任编辑  魏亚男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中高速增长、結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成为发展动力的新常态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城镇化发展持续推进,大量农村土地成为建设用地或流转给企业经营,从而造成大批失地农民群众的出现。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工作成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一大民生工程。目前广西的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摘 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增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直观反映。河南贫困农民要想率先脱贫,就必须重视农村发展中影响贫困农民增收的现实障碍,针对这些障碍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促进农村贫困农民增收。这是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现阶段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民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社  [中图分类号]F061.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辽宁经济发展对投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但投资贡献率明显下降。这既因为投资结构不合理,也因为投资效率太低。通过与国内东中西部代表性地区比较发现,辽宁应大幅提高工业投资份额,特别要增加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稳定房地产业投资份额,根据需求稳步开发;同时,努力提高所有行业的投资效率,改善投资质量。  [关键词]投资结构;投资效率;工业;房地产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推进,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到沿线国家进行投资经营,而缺少合适的人力资源是这些企业面临的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符合中国企业诉求的本土化人才储备不足,因此,建立完整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奖学金的撬动作用、以孔子学院为依托对来华留学生进行预科教育以及构建与沿线国家联合培养机制等举措,有针对性地吸引、培养和聘用来华留学生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一带一路
期刊
[摘 要]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是一项重大社会事业,盐津县五保老人大规模集中供养事业开始于2006年,历经十年的发展,探索出敬老院的创新管理“九化模式”,使五保老人集中供养事业日趋完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借鉴意义。跟随发展态势,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工作应在精神供养上下足功夫,凝聚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尊老敬老、扶残助孤的合力,惠及更多的五保人员。  [关键词]五保老人;集中供养;九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C35
期刊
[摘 要]哈特和奈格里依循意大利自治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为表征当今劳动范式的新变化而提出的非物质劳动概念,是一个兼具经济学和社会学双重意义的概念。在智能化、经济学意义上,非物质劳动霸权是生产向生活领域渗透的必然结果,是与帝国机制及价值增值相一致的。随著生产与生活的实质融合,劳动日趋生命政治化,日益生产出颠覆资本逻辑的新主体性,锻造着对抗帝国的新型主体。  [关键词]哈特和奈格里;非物质劳动;霸权;
期刊
[摘 要]推进国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有鉴于此,中国人学学会第十九届年会的主题定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人的发展”。与会学者在研讨中认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有着丰富的人学意蕴,国家治理现代化丰富了人学研究的内涵,是人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学界需要立足人学视域,进一步发掘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与人的发展的思想资源,与此同时,需要通过批判汲取资本主义国家治理观的有益养分,来丰富社会主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国现实和最大实际,着眼于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问题,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新思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新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焕发生机与活力的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确定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其显著特点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以坚韧和执着的精神继续推进作风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着力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这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关键词]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九大精神  [中图分类号]D2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位次后移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化进程相对滞后,这其中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和体制因素。要提高市场化程度,辽宁只有踏踏实实推进改革,重点从营造市场经济文化、深化国企改革、打造营商环境等几个方面入手,不断把改革推向深化、细化。  [关键词]市场化;制约因素;文化;国企改革;营商环境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8
期刊